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847部分

官居一品-第847部分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以绝汉!这种循环往复,自从家天下之后,便始终不绝,无一例外,而且只要家天下不变,就将永远继续下去!”

  听着沈默的话,余寅三个忍是血往上涌,沈明臣更是满脸通红的击节叫好道:“说的太好了,继续、继续啊!”其实这都是人人皆知,却又人人不敢言的道理而已,但沈默敢于讲出来,仅这份勇气,就值得赞许了。

  但三人心中同样十分忧虑,这种想法简直是大逆不道,实在太危险了……

  “我不想要革谁的命!”沈默知道这三人终究是儒家子弟,纵使再狂放不羁,也不可能跟着他革皇帝的命,好在他也从未有那样的想法。话锋一转,变得柔和起来道:“我只是想做些改变。天生孔子,教仁者爱人。继生孟子,道出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万古不变之至理。秦朝不尊孔孟,三世而亡。汉朝明白这个道理,躬行俭约,以民为本、君臣共治,才有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也……我华夏百姓也第一次活得像人;唐太宗体悟最深,所以才说,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才与贤臣共治天下,又有了,贞观之治,;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都明白这道理,所以前力行君臣共治……纵观五千年改朝换代,凡是君臣共治、以民为本便天下太平!凡一君独治,置百官如虚设,弃天下苍生于不顾的便难逃灭亡,无一例外!”

  “再说咱们大明朝,我太祖高皇帝乃是千古难见的大帝,做了许多好事,却也做了许多坏事。最坏的一件,便是将孟子牌位扯出孔庙,这代表他不认同孟子的治国理念,不愿听到,民为重,社稷次总,君为轻,的天地至理。又把宰相裁撤,厉行一君独治,视百官如仆人、同仇寇,打杀辱骂毫不客气。”沈默第一次得意一吐心中多年块垒,自然痛快无比,越发激扬道:“至于后面的皇帝,没学到太祖成祖之轻瑶爱民,却将其独裁学了个十成十,授权柄于宦官,以家奴治天下,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视同朱姓一家之私产,历代皇帝皆有此病,更以当今皇帝为甚!如果不加以改变,还是那句话,变法有何用?还不如独善其身、安享一生,也让国家百姓早入轮回!”

  ~~~~~~~~~~~~~~~~~~~~~~~~~~~~~~~~~~~~~~~~~~~~~~~~~~

  一番惊天动地的演讲之后,沈默感到有些累了,便停下喝水休息。

  沈明臣三个则在震撼中久久回不过神来,书房中一时安静极了,却分明又有风雷声在盘旋激荡,令人血脉贲张,令人激动难耐。

  过了许久,还是王寅久经风雨,最先回过神来,舔舔嘴唇问道:“真有可能结束家天下吗!”

  “在可见的未来,几手不可能……”沈默说出句泄气的话道:“我甚至不相信有生之年能做到。”但他马上激扬起来,说出了自己所作所为的真意,道:“但必须要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步一步的来,第一步就是先动摇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必须要有人上疏,痛斥一人独治、谏言君臣共治偏斥吸民膏脂,谏言以民为本!纵不能让皇帝幡然悔悟,也要让仁人志士幡然心惊,知道我大明朝如再不改变一君独裁的情形,则亡国有日、灭族可期了!“

  “这件事必须马上做,如果等皇帝驾崩再行清算,那就只是针对嘉靖一人,却伤不着端坐龙椅上的新皇帝,对削弱君权的效果寥寥。”沈默坦然道:“所以海瑞上书,我是支撑的。不然凭他自己,是敲不响登闻鼓的……”顿一顿,他看看三人道:“我现在已经把底交了,何去何从你们自决,是陪着我走一遭不归路,还是弃我而去,悉听尊便。”

  三人互相对视,才发现对方的脸上全是汗,捏捏手心也全是水,沈明臣拿袖子擦擦汗,一脸苦笑道:“这事儿可大了……”

  王寅也道:“大到没边了。”

  余寅什么都没说,只是坦然的望着沈默。

  “怎么样?”其实沈默手心也全是汗,舔舔干裂的嘴唇道:“做决定吧。”


第七五八章 治安疏 (下)

    @@

   沈明臣和王寅盯着沈默看了半晌,见他如此紧张,沈明臣突然扑哧笑起来道:“大人呐,您真是关心则乱,我们若不想把这条命卖给你,又怎会追问的这么细呢?”王寅也笑着点头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这个转变有点快,沈默闻言竟口吃道:“你……你们早……早就知情?”

  “跟您朝夕相处,若还看不出点端倪来,”沈明臣洋洋得意道:“我们还有何脸面冒充智囊?”

  “呵呵……”沈默确实有些意外,自问事情都坐在暗处,并未有何端倪,若这都被看出来,那不是他们太神,就是自己太蠢了。

  王寅知道沈明臣的说法,并不能让精明的主公心服,便道:“有件事一直瞒着大人,还请您恕罪。”

  “我不怪罪,”沈默心中一动,有些明白了,但还是微笑道:“只管说出来就是。”

  王寅便揭开谜底道:“郑开阳把大人给的《大宪章》,抄了一本给我。”

  “原来如此……”沈默恍然大悟,问余寅和沈明臣道:“这么说,你俩也都看过了?”

  沈明臣笑着点点头,余寅也不好意思道:“不是有意瞒着大人的……”

  “没关系”,沈默大度的摇头笑道:“既然都看过了,你们对那东西信心几何?”

  “恕我直言,难于上青天!”王寅道:“细溯《大宪章》之源头,发现那不列颠国君约翰夺位不正、饱受非议;国家连败于宿敌,皇室威信尽丧;而且泰西宗教大胜,其教皇之权似大于君王,彼时教廷与约翰国王交恶,竟迫使后者屈服。”顿一顿道:“而且那些贵族,类似于我国周朝的诸侯王,有自己的封地、军队,皇帝也拿他们没办法。”

  沈默闻言打心眼里钦佩道:“十岳公真是下了功夫。”

  “呵呵,不敢居功……”王寅笑道:“其实都是余老弟分析出来的。”

  “那在下更不敢居功”,余寅连连摆手道:“我都是从大人的书里看到的。”

  “二位过谦了。”沈默笑道:“能认真思考泰西小国的长处,不以天朝上国固步自封,便让本人感佩莫名了。”

  说着对王寅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两国国情不同,但依然对我们有启发作用……十岳公请继续说下去。”

  “即使这么多的有利条件,也没有守住胜利的果实。”王寅沉声道:“那约翰国王虽在被逼宫之下,被迫签了城下之盟。但哪个君王,也不甘心权柄旁落。约翰王根本无接受《大宪章》之诚意,特别是其中第六十一条,几乎桅夺了国王所有的权力,是他无法接受的,所以贵族离开国都,各自返回封地之后,国王立即宣布废弃《大宪章》,原先与其有矛盾的教皇,也改变立场,i斥大宪章为,以武力及恐惧,强加于国王的无耻条款”断然否定了任何贵族对权力的要求,称这样做破坏了国王的尊严,结果不列颠即陷入内战。”

  “至于后来……内战次年,约翰王病死,九岁的皇储即位,双方言和,战事终结,可再以国王名义颁布的《大宪章》中,已经删除了包括第六十一条在内的对皇帝不利的条款,之后三百多年间,几经修订、多次重新发布……期间虽也有贵族压制王权的时刻,但似乎大多数时候,王权都是有增无减的。远的不说,单说最近的亨利八世,据说就是一位拥有空前权力的专制皇帝……所以很难讲它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这也是我等担心的。”沈明臣难得神色郑重道:“正如大人所说,大明已经病入膏盲,唯一的药方就是君臣共治。若能为此做一些事,我们不怕身败名裂,甚至被当做叛逆遗臭万年。”顿一顿,他的表情凝重起来道:“我们担心的是,真的分不清,这样做是救国,还是乱国呀!”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可惜沈默也没多少信心……

  ~~~~~~~~~~~~~~~~~~~~~~~~~~~~~~~~~~~~~~~~~~~~~~~~~

  但他必须给这些人信心,鼓舞他们、为他们描绘出美好的前景,这才能使他们接受那个目标,甚至将其变成自己的目标,才能为此全力以赴、奋不顾身……这是一个领导者的必修课,与品德无关,因为别无他途。

  好在沈默多了一段记忆,总能让他底气十足,说出的话来,也更加可信道:“看来你们都下了苦功夫,我承认现今不列颠的皇权空前强大,但我就说一件事——方才十岳公口中‘王权空前’的亨利八世,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他与凯瑟琳皇后感情不和,由英国教会法庭批准离婚,并与另一名贵族女子波琳结婚,同年诞生女儿伊丽莎白,但却需要经国会法案确认,这项婚姻才有了合法性,其后裔才有了继承权。”所谓‘国会’起源就是《大宪章》的贵族议政会议。

  三人只是从几本译本中窥得英国之凤毛麟角,还远远谈不上熟识。这件事他们就不知道,闻言吃惊不小,道:“这么说,对王权的限制一直存在?”

  “没错!”沈默斩钉截铁道:“三百年间,英国国王曾三十次重新发布大宪章,虽然这是王权占据上风的实证,却同时也证明,国王始终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谁也无法将其彻底废除,这就成功确立了一项国王亦必须遵从的原则所以我认为它是成功的!”说着给出结论道:“亨利八世停妻再娶一案,便清楚表明,不列颠的君权已经不再随心所欲,其君主与大臣共同受到法律的限制,这种君臣共治才是长久的,谁也无法破坏的!”

  “为什么没法废除呢?”让沈默这样一说,三人心里敞亮了,只剩最后一个疑问道:“难道三百年间,就没有出一神武果决之君,解散国会、废除《大宪章》呢?”

  “再英明的国王,也只能解散国会,废除《大宪章》于一时,早晚又会重回共治。”沈默淡淡道:“因为《大宪章》打破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君臣共治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已经尝过限制君权之好处的臣民,又怎能再容忍回到一君独裁呢?”

  三人都是难得的才智之士,但拘于固有的观念,没有认识到,人心所向,便是‘大势所趋’的道理,现在经沈默一点拨,终于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沈明臣驸掌道:“善哉,大人说的含蓄,但我们都听明白了,把大明的权力比作一个西瓜,一直以来都是皇帝自己吃,大伙儿只能看着,因为从来都是这样,所以大家也忍得住。可只要分一次瓜,让大伙儿尝到甜头,大伙儿肯定愿意以后分瓜,谁不让分就跟谁急,打不过老子,可以打儿子,反正谁也甭想永远把瓜独占下去了。”

  “好一个分瓜理论!”沈默鼓掌笑道:“就是这个理!”看来他们是听懂了。

  王寅的神情也轻松下来,开玩笑道:“我看得倒过来,说‘瓜分’更恰当。”

  “都一样,都一样。”沈明臣笑道:“我终于明白大人的想法了,只要咱们能分一次瓜,甭管成败,都会给天下人种下个念头!”说着激动起来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理当为天下人共治,焉能由一君独裁?!”

  “对。”沈默也有些激动,道:“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成功,但我相信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