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一个不甘失败的人 >

第31部分

一个不甘失败的人-第31部分

小说: 一个不甘失败的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久之,甜得过腻还要产生埋怨和忿恨,离开一点会爱得更深,更长久。我忽然觉得应该马上着手一件事,利用“文革”赋于我的清闲和逍遥,去实施我的计划。我从地洞里搬出所有的日记本,开始搞起我的“自留地”,着手整理我的日记,我认为这才是真正需要去为之争斗的目标。
提起日记,真是苦甜酸辣,一言难尽。我喜欢读书,所以多多少少愿意写一写。最便捷的办法莫过于记日记,不用挖空心思去构思,不必搜肠刮肚去杜撰,写出一天发生的事,看到听到的人与物,心里想说的话。激情澎湃,无所顾忌。目的是留给自己看,管它别人说东与道西。对不能或不想搞创作的人来说,记日记是表达心中爱憎的最保险的办法。一个人如能从小时候就开始记日记,一页页,一本本,如同影集一般,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面貌全在其中,岂不快哉!几年,几十年后再回首去翻阅,其中味道,只有自己能品尝。乐呼!悲呼!爱呼!恨呼!全都过去,却又如一面面镜子,始终照亮着自己。
一个人在漫长而艰难的一生中,心里感觉到什么,是应该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将来回忆总结,找出几条人生启迪,生活哲理,留给子孙后代去借鉴,其意义不下于为他们敛财盖屋,为自己看“风水”,找墓地。当然这样的意义十分渺小,但比起盲目度过一生,比起单纯考虑个人身后事,它仍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能有多大?这是和个人的努力,也和时代的变革息息相关。有一点可以肯定,多亏我记日记,我才增强了生存的信心,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敢于大胆反映自己的心声,同时不断反省自己,感到活得比周围人更充实,也才有可能在以后写出一个普通人有血有肉的回忆录。
我通常习惯在晚上记日记,象是做一天的总结,也有时是随想随记,一天的日记分几次写成。来不及细写时,就先在纸片上记下几个要点,过后再详细写到本子上。我觉得临睡前自己的思维特别活跃,好几次躺在床上,脑子里忽然闪现一段精彩的话,一个有意思的想法,我便会马上爬起来,刷刷刷!先记在纸片上,待到第二天再好好整理抄进日记本里。后来我干脆在床头放上笔和纸,有什么思想马上扒在床头就写。此外,乘车外出,我不喜欢交谈,总是独自一人遐想,这时也往往会有灵感涌现,我便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和纸,匆匆记下要点,或几句不连贯的话,回到家里再整理在日记本上。所以我的日记有不少是朝夕拾零而成的,是从心窝里抠出来,不是一时想写就能写出来。
我常常强迫自己,即使在平常的日子里也要写上三言两语,要不,一懒惰就可能使日记中断,到了真正有感想的时候,也会“挤不出时间”来记它。后来,我已经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又觉得不必天天都非记一记不可。我毕竟不是名人,将来不会有人要来查验我一生的经历,不会有人想通过我的日记考证什么。那些琐碎的事,平凡的经历,记录下来,反而成为累赘。我的日记便以抒发情感为主,没有新鲜的想法,没有特别的事就不再去记它。
“落取”之后,我的日记不能做到天天记,日日写,生活迫使我只能断断续续写些回忆式的日记。往往历史已翻过痛苦的一页,我才能坐下来把过去的经历补写上去。也有时由于环境变迁,不得不中断。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生活无聊,思想空虚,对前途感到渺茫,没有心思写下去。待过了一段时期,受到一点刺激,心里不服气,觉得必须把它写下来,让将来我的爱人孩子看看我的不幸。便又拿起笔来,把逝去的生活,苦的感受,作为倒叙补写在日记上。所以我的日记时常遇到危机。
1964年以后,我选择走文学的路,我的日记再没有中断过。我开始贪婪地毫不保留地记下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日记本成为我实现理想的场所。这时记日记就不再是一件轻松的事,残酷的现实迫使我时时要担着几分风险。在我周围的人,他们不记日记,而我每天拿出一本红皮册子,沉思着、抄写着,人家是要感到奇怪的。那时记日记并不受到称赞,在别人眼里,一个普通教员,每天上课教书,能有什么好写的?他们也不明白,一个人生活过得去,工作还顺利,跟领导关系不错,就可谓满意了,还要去写什么日记?为了不被人看成可疑的人物,我从来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天天在记日记。每当我记日记时,只要有人走过来,就赶紧停笔收起本子。后来我干脆改用一张张白纸来写,写完一张收一张,旁边还放上教科书,让别人以为我天天在写教案。待一个月或一段时间后,我再把写好的日记装订成册。
众目睽睽之下,日记很难写好。我曾想,鲁迅当年能有许多深刻的文章,除掉他超凡的才华,独到的见解,还在于能自由畅快地评击,至少在无碍当权者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是可以的。此外还在于从反对者的笔中得到启发和激励,促使他的思潮永不停息。要是不死不活,恐怕再丰富也搞不出新花样,再如果是真正的压迫,说不定就没有鲁迅这样的人物。
我只能偷偷地写,在左躲右闪中坚持着。我的日记就象是从大石头底下钻出来的草木,曲折向上,缺乏阳光和肥料,显得脆弱和黄瘦,唯独形式上与众不同,还有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感到自豪。我的文字还十分粗俗,从艺术观点看,很不优美,如果不认真想一想,是很容易将它忽略。只有我本身懂得这长出来的不容易,知道它内在的精神是超出一般的。可以说我毫不含糊地记下许多人不敢说的话,真实地反映某个时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的一切,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每当我拿起一本旧日记来翻阅,心里总会增添几分希望,觉得没有白活过来。辛酸苦痛的往事,不但没有吓退我的勇气,反而时时在摧迫着,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把一切都告诉给人们。
一个时期,我呆在家里静养,我变得成熟世故,不再去“得罪”别人,别人称我是“好人”,我也感到身心愉快,不再烦恼,没有后悔,这时还有必要记日记吗?即使写了,也只有好!好!好!我因此象小偷一样,感到一种心神不宁,我如此活着,岂不在苟且偷安!我因此又走出去闯,去争斗,去拼命。我浑身汗水,满脸血污,我做了不少错事,得到许多怨恨和咒骂。我苦恼起来,以为自己不是一个“好人”,然而这时我却有许多感想可写,我的日记又变成是有价值的东西,我也感到活得十分实在。能不能既做“好人”,不犯错,又有好日记?那就记些花草呀!天气颇爽呀!或写奉承文章。“好人”写文章能不犯猎,一个办法是恭维和颂扬,做一点小摆设,只要一揭露,一批评,说了真话,就得罪了政治,也就做不成“好人”。
就这样,我时常希望有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可以来自好的一面,比如朋友来信,人们给我提出问题,闲谈中的启发;也可以来自坏的一面,比如受到侮辱和岐视,自身的失错。每当这种时候,我脑海翻腾,涌现点点感想,及时把它们记在日记本上,我感到一种满足,不再为自己的不幸惋惜。只有受到挫折,又毫无知觉,才最可悲哀。我的日记竟是用如此的代价写成的。此时记日记就不光是为了实现我的理想,还是我生存的动力和生命源泉的所在。
我在日记里,总是无保留地暴露自己的缺点错误,乃至卑劣的想法,这固然如同触摸自己身上的疤痕或肮脏的处所一样,无须难为情,就是让别人知道,也不会被耻笑。正如在温泉里看到别人裸体一样,一点不奇怪,大家都是来洗澡怯病的,去除身上的污垢,强身健体才是共同的目的。再说,真实的东西,真实的想法不暴露出来,人们将无从了解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应该展示一个真面目。即使是疯子,也有疯子的真实情感,作为医生就要知道,作为作家也该了解。就象科学家需要准确的数字,任何虚假都无助于取得成果。而且我相信,自己的丑陋一面绝不仅仅是属于我个人的。我要使记日记做到文如其人,没有半点虚伪。
但是,写真话虽可贵,却有自掘坟墓的危险,暴露的辫子最容易成为别人有利的把柄。有许多真话我还是不敢写出来。有一段时间,我曾经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在我交往的熟人朋友,同事亲戚中,有谁象我这样坚持偷偷写日记?好象没有。但是我相信人们都在“变换手法”,在默默地不露声色地做些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工作,包括象我这样写一些不能发表的小说、诗歌、杂感、日记等。中国八亿人口一定不乏勇敢的人。“文革”初的“抄家”,不是声称发现许多所谓“黑”文章、“黑”日记吗?正好说明中国还有希望。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允许人们坦率地说出心里话,大家只好采取隐蔽的充满敌意的行动。在言论不得自由时,便躲在“黑暗的角落”同知心朋友交换一点对社会的见解,发泄一丝不满的真情,吐露一缕内心的希望。这种现象不仅在普通百姓身上,在干部队伍那里更是如此,而且官阶越大,内情越清楚,谈起来也越可怕。这样的谈话在“史无前列”的年代,危险随时可以降临,更何况写文章,倾吐内心的想法,马上将遭到围攻和迫害,跟上吊,投水一样是自杀的行为。
因此我不得不时时为自己担心,留在日记本上的痕迹一旦落到别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虽然可以说,日记主要在解剖自己,可以有许多无聊的腐朽的乃至反动的东西,是为了给自己作为教训和参考。并无意要给别人看,要去宣传或鼓动什么。可是在那些以斗人为能事的人手里,却一定要从鸡蛋里头挑出骨头来。而个人被枪杀还可以如愿,这是自己选择的,“将来”仍在。要是我的日记也同时遭到毁灭,那就连“将来”也没有。死于无望是最可悲哀的。所以在这种年头,我关心和保护我的日记胜于照顾自己的生命,只要空气一紧张,我就让它躲进安全的处所,成了“隐藏的反革命”。有一段时间就很少去写日记,即使偶而写写,也不得不考虑万一。因为不敢如实反映内心的想法,大胆评击现状,直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写出来的便是些毫无意义的东西,与其浪费时间,不如不写。
也许事情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因为我所写的也仅仅是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它来自家庭,来自社会;有个人造成,有别人强加,苦甜酸辣交织一起,迫使我要呻吟,要呼喊。呻吟不能大声,呼喊又没有场所,就只能到日记本上去倾吐,把痛哭和欢笑的痕迹,把愤恨和后悔的真情,都留在日记本上。人们要研究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也要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这没有什么不好的。然而专制的统治,往往会使人们无中生有地感到害怕。
我自己也曾经怀疑过,记日记到底有什么用?如果将来能成为一名作家,它也许就供给我一些素材;要是一事无成,何必呕心沥血,白白浪费光阴?再说,我所写的真有意义吗?真能对别人有所帮助吗?
其实,许多人记日记,并没有考虑得那么多,更不会都是为了成为作家。自己将来即使不能据此写出一部小说,一篇有意义的文章,还可以写些片断、琐记,写三言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