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最后一个道士 >

第250部分

最后一个道士-第250部分

小说: 最后一个道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里第一个开始建农家乐的是个外姓人,他家祖上并不是和我太祖父那一辈一起迁过来的,他是改革开放后从义乌挑着箩筐,做鸡毛换糖 生意才到了我们梁家沟。这位外姓姓郭,因为浙西北“郭”和“哥”的发音极为相似,所以村里人也就叫他货郎哥。
  货郎哥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但是眼睛却贼亮贼亮的,走到哪都掩盖不住他眼里的那份商人特有的精明。他到我们村来,纯粹是因为一桩 婚事。
  那时候的整个浙江条件都普遍不好,货郎哥年近三十也还未婚娶,为了糊口就开始了倒腾鸡毛换糖的生意,挑个扁担到处走街串巷。那一 代的义乌人都十分肯吃苦,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
  货郎哥进我们村的时候挑在肩膀上的并不是货物,而是背着一具尸体,也是这具尸体让他最终留在了梁家沟。
  两家沟里有两处深水潭子,都是在河里筑坝形成的坝下深水区,因为最早的时候公路未通,山区的货物要想运输出去贩卖只能走水路。当 地人就在河里每隔几百米筑坝蓄水,然后逐级放水让竹排依次通过,这些小水坝后在通了公路之后就开始逐渐失去了原来的作用,大多数都毁 在后续的山洪沙石冲击中,现在依旧可以起到蓄水作用的仅剩两处。
  这两处河坝在我们小时候那是禁区,虽然坝下的鱼多的能用脸盆直接舀,但是大人们从来不会让我们靠近,因为河坝下曾经死过一个人。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吹到这个浙西北的小山村,货郎哥挑着箩筐装着小玩意来到了两家沟。当时他走到坝上的时候,坝下有一名 青年正在用脸盆抓鱼,这法子简单高效,小时候我也会使。就是拿一破旧的蚊帐包着脸盆,在蚊帐的上方剪一个小洞,然后再往脸盆里放上一 块油饼,也就是油菜籽榨完油后剩下的残渣,鱼都会油饼的香味吸引,只要从小洞里钻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货郎哥也是走累了,就在坝上放下扁担歇歇,顺便看着那人在河里抓鱼,两人还聊了会儿天。那人倒也热情,说是等这盆鱼下完就带着货 郎哥进村,一会儿让媳妇整点小鱼给两人下酒。
  使这个法子抓鱼的最好是在浅水区,但是大鱼往往又只在坝下这种深水潭子里活动,所以需要人用手扶着脸盆潜到水底,然后用石头围住 脸盆固定,不让它被水流冲倒才行。因为坝下的水潭子光线不好,又多暗流和漩涡,所以,敢在这片坝下抓鱼的人是极少的。但是这青年除外 ,他的水性在我们村算是一等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是我爸的小学同学,我爸小时候不小心落水,就是他救了我爸一命,他叫梁文才 。
  梁文才自恃水性高明,前一秒还在跟货郎哥说笑,下一秒就拿着脸盆一个猛子扎进了水潭。坐在岸边的货郎哥抽着烟,只听见轻轻的一阵 子“咕噜”声,接着他便看见坝下的水潭子里泛起了大片大片的红色,一缕缕红色的还正在不停往上冒。
  因为这是个老坝,都已经几十年没人修了,前阵子的山洪冲击了水坝时,虽然没有冲倒,却让筑坝的几块大石隐隐已经有了松动。人要倒 霉,横竖神仙都拦不住,梁文才刚下水,一块巨石就从坝体上滚落了下来,不偏不倚的落在了他的脑袋上,虽然水有一定的浮力,可是那块巨 石有几百斤,这个重量足以让一个成年人的后脑勺当场开花。
  货郎哥把浮出水面的梁文才弄上岸的时候,他已经没了呼吸。听我爸说,梁文才当时后脑勺上被砸出的洞有鸡蛋大小,白花花的脑浆都在 往外溢,货郎哥用自己衣服包着梁文才的头给急忙背进了村子。
  这梁文才是家中独子,幼年丧父,是老母亲把他拉扯大的,那年春天才娶的媳妇。媳妇怀孕已经有三个多月,他是想弄点小鱼给媳妇炖汤 补补身子,不想自己却把命给搭了进去。
  梁家才娶的媳妇,已经是倾其家底,如今家中的主心骨出了意外,真是连个下葬的棺材本都没了,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这货郎哥见那怀 孕的妇人哭的可怜,便把自己做生意的小本钱拿出来替梁文才置办了棺木下了葬,后来他也就留在了梁家沟,娶了那梁文才的遗孀做了老婆。
  为了照顾孤儿寡母,他放弃了自己的货郎生意,改行专门倒腾山货。见过的世面多,脑子又精明,到了这会儿他看见城里人开始喜欢乡下 的空气,便着手准备弄个农家乐,这也是梁家沟里的第一处农家乐。
  货郎哥选那农家乐的地址还是很有争议的,他选的地儿就是当年梁文才落水的那坝边一块荒地,那地方是梁家的自留地,也是他们梁家的 一块祖传宅基地。那地方开个农家乐倒是再也合适不过,靠山临水,过桥就是公路,十分方便,环境也相当有卖相,但偏偏那地方是梁文才当 初出事的地儿,所以他媳妇不怎么同意。
  这梁文才是个不信邪的人,早些年他还往外面倒腾过老坟砖,胆子也大得很,从来不就不信这世上有鬼。再说他对梁文才的家人不薄,这 些年梁文才留下的那个家全靠他一个外姓人给置办的红红火火,就算有鬼,也总不至于恩将仇报了。他认准了有商机的事儿,那就是要干的, 给商人看到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们就敢铤而走险,何况不过就是建一农家乐。
  货郎哥力排家人的阻力,很快就请人给他设计了农家乐的样式,然后便开始往回拉砖头拉水泥拉钢筋,他准备是要大干一番,把旅游经济 的春风也带到咱梁家沟,让这风吹醒那些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
  农家乐的样式是四层的,一楼是酒家,二楼往上到顶都是客房,没有挑动土日子,也没有请人看过大门朝向,说干就干,随后的第三天, 就开始出了事。
  当时替货郎哥家拉砖头的是我一个堂房表叔,他有一辆拖拉机,十几年的驾龄从未出过事故。从县城砖窑场里拉了一车子红砖往回赶,我 们那的山路窄,急弯也很多,视线并不是很好,也就他们那些有经验的老司机才敢在晚上跑。因为我那表叔的拖拉机完全就是个三无货,白天 交警抓得凶,他只能在夜里偷偷跑。
  过弯的时候他才发现前头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一个急刹赶紧踩下,可是已经晚了。因为超载加上车俩老化,刹车完全失灵。“咣”得一声 碰撞过后,一车子砖头有一半埋住了那个骑车人,他当场就没了小命。。。。。。
  第三百五十三章:染血的农家乐(二)
  起初,谁都没有在意,这只是一场普通的交通意外,我那个堂房表叔也因此蹲了大狱。农家乐的新建工程依旧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为了 赶上夏天的那一拨客人,工期延展的很快,货郎哥美滋滋的盘算着农家乐开起之后源源不断的收入。
  施工半个月以后,他的农家乐第二层的钢箍已经在浇筑了,交钢箍对于农村建房来说是一件大事,仅次于上梁和打地基,这一天东家也特 地的请了好些村里的人去帮忙。农村建房有这个传统,凡是重要施工的阶段都会通知村里人来帮忙,这是过去沿袭下来的。
  一栋房子,大家都出过力,代表着村民互帮互助,也代表着东家人缘好。为了图这个彩头,所以这一天货郎哥请了好些人。
  交钢箍并不是什么危险的工作,用钢筋网扎好后,向内填充混泥土,再用木板固定在外面成型,这是房屋建筑中比较关键的一环,它的稳 定直接决定着上层建筑牢固。所以村民们一般都是在地面上负责传递水泥桶,真正负责浇筑的则是专业的建筑工人。
  砖墙码得也不过就六米左右的高度,人们用梯子搭在砖墙上用接力的方式将一桶桶的混泥土往上运,有说有笑的,谁也没曾想到惨案会发 生在数分钟后。
  梯子上站着的是两个人,一老一少,是村里一户人家的爷孙,跟货郎哥的老婆算起来也是亲戚。老的在下面一点,少的那个则在上面。一 桶混泥土的重量约莫二十斤,一个成年男子单手提拿是绝对没问题的。
  那位爷爷拿着装满混泥土的桶往上递,上面的孙子单手一拿,只听“嘎嘣”一声。泥桶的提手是用钢筋弯的,两边各有一个小扣固定在泥 桶上。这玩意有个缺点,泥桶是塑料制的,容易变形,这“嘎嘣”一下,就是泥桶裂开了。
  满满一桶的水泥倾泻而下,下面的老爷子当场就被砸滚落到了地上。这老爷子离地面不过两米高,跌下来这会儿其实是没什么大碍的,周 围的人也在往过去赶。可是他的孙子见爷爷被自己给砸下了梯子便慌了神,这个十七岁的少年一心想着爷爷的安危,全然没有顾忌到自己锁在 的高度,立刻就跟着跳了下去。
  五米的高度,正常人落地都很难站稳,何况是一个慌张的少年。更加要命的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手中的那个泥桶,这个泥桶即将在几秒 钟后成为他一辈子的噩梦!
  只见那少年飞身一跃落地,一个趔趄没有站稳,身子径直往前趴下。人在忽然落地之时都有一个本能的自我保护反应,那就是双掌撑地。 他的手中还拿着一头完全裸露在外的泥桶提手,那可是用零点五毫米的钢筋所制。
  几米远的人都听到了“噗嗤”一声,接着便是鲜红的血液往上射了一米多高,那少年手中的钢制泥桶提手直接扎进了他爷爷的喉咙。
  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这位老爷子当场便归了天,他的孙子满脸都是斑斑点点的血迹,那是动脉被刺破后造成的血喷溅射。
  这是一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意外,接着各种版本的谣言开始四起。有人说这位老爷子是前世欠他孙子的,也有人说是货郎哥家的那片地 不好。但是最为流传的一个版本是,货郎哥的农家乐是靠山的,但是如果有人爬到山头往下看便会发现,有一座老坟的位置恰好位于这农家乐 的中轴线上。
  如果再按照坟墓棺材的下葬位置上看,这棺材现在不偏不倚的恰好躺在农家乐的正中心,也就是俗称的堂屋里。一座老坟落座在屋顶上, 这就是没出事也会被人说出事端来,货郎哥虽然不信邪,但不免也有些怕,这房子还没建好,自家门口就有人血溅当场,不吉利的开端是肯定 的了。
  不过他坚持还要继续开工,当然那位老爷子的死,以货郎哥的赔偿作为了结束,这毕竟是在给他家里帮忙。出了这档子事儿后,他那个农 家乐也就没人敢在继续去帮忙了,他只好多花些钱请工人。
  一直到这会儿,还没有人把这件事与先前那起事故联系到一起,很快第三件事就发生了。
  老爷子死后的第七天头上,他家里人便想来出事的地方祭拜一下,但那毕竟现在是人家的农家乐,所以祭拜的地方就选在了河对岸。
  货郎哥请的几个工人都是管吃管喝的,傍晚十分,一群工人和货郎哥在工地的外面喝着啤酒吃着菜,对面的哭哭啼啼声吵的人心烦。农村 里这种事谁摊上谁倒霉,货郎哥是有苦说不出,还没开业呢,大门口又是死人又是烧纸的。
  这群吃饭的工人里头,其中一个工人家住隔壁镇,来他家上工需要骑摩托。这酒一喝多了,人就会讲糊话,胆子也大了起来,那个工人便 嘴巴不怎么干净的骂道:“人死在这儿就够让东家倒霉的了,赔了钱你们还嫌不够,还要到这里来烧纸,是不是存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