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别了讲坛 >

第32部分

别了讲坛-第32部分

小说: 别了讲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富了,谁还再用三千元往两家脸上抹黑,三万元也已经不是大难事,一般家庭挤挤抠抠也就齐了,钱多面子自然也光了。倒不是人人都爱慕虚荣,大家就是把这当作一种祝福,一个愿望。反正,女方收下钱,还不是由新娘子原封不动给带回来!
但是吴雁南拿不出这么个数来,怎么办,借!刘正良借两千,王子俊借三千,自己上学期加补课费攒了三千元,估计办喜事收个万把元礼钱是不成问题的,到时候从帐面桌上拿一万,但还差至少一万元怎么办呢?父母在家里准备喜宴要花钱,向他们伸手是万万不能的,何况他们也没有积蓄。小姐小姐夫在上海,做苦力,能攒下多少?大姐二姐的钱定婚时已被借了些,也已经帮不了大忙。吴雁南一直不知该怎么办,但他不想告诉梅思月,他知道一旦说了,梅思月会阻拦他的!
他也曾想过到时候不在礼包里压那么多钱,梅思月也曾说过不必太铺张太张扬,只要那么一个日子过完了不就得了,管那么多细节干嘛?但他又想,自己是堂堂国家教师呢,还在城关教书呢,说没有钱不摆那个谱,一百个人找不到一个相信的!如果大家都不信他吴雁南没钱,岂不会生出另外一个误会,就是梅思月不是正式工作,家又在农村,他们老吴家是不是看不起人家啊?每每想到这里的时候,吴雁南就下定着弄到一万块钱的决心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但是,路还没出现,新学期却开学好几天了。吴雁南没有被安排当班主任,原因是校委会研究决定,借调教师一律不批申请。新学期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也开过了,申建文又像去年一样借大会对新来的教师作了欢迎。今年来了二十来位新教师,照例是应届本科生多一些,教院毕业生少一些,副科老师多一些,语数外老师少一些,外地老师多一些,本地老师少一些。据说按这样的发展态势,再过三五年,叶县城关高中的老师就会清一色全是应届本科了,那时候教学能力会有多棒,都没法估计呢!语文组来了一个教院毕业生胡后侠,她通过说课讲课过关斩将笑到了最后,数学组和英语组也来了几个教院毕业的老师。
另外,从叶家宝那儿也了解到二中的情况,大致和西湖中学差不多,进了不少人,有应届本科,也有借调的。但让吴雁南惊讶的是另外一条消息:赵博远和彭明天真的去省城专职考研了,同去的据说还有一位数学老师和一位英语老师。叶家宝还告诉吴雁南,今年一中公开招聘,富农中学的数学老师秦明阳有幸也来城关了。
但这些事在吴雁南的脑海里储存不了多久,因为十月在一天一天地向他临近。吴雁南首要的事情是找一套房子租下来,结婚嘛,自然是要营造一个爱巢,家里父母收拾的房间只能做临时洞房之用,结婚以后更多的时间当然是在城关了。出租屋也很多,吴雁南一家一家地看,一家一家地比较,最后锁定了一套四楼的两室一厅,租价是每月一百二十元,离天使幼儿园又特别近,他便兴冲冲邀梅思月来看。
房子虽然没有装修,但那涂料粉刷出来的洁白的四壁和房顶却也干净,说老实话,吴雁南长这么大还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呢。他记得清楚,上师专那年,父母并没有把他考学当做唯一的希望,一边督促他上鼓励他考,一边全力以赴地准备着盖瓦房的材料。等材料全部准备好,要请瓦匠动工,推倒草房盖瓦房了,吴雁南被本市师专学校录取的通知书来了,怎么办,这是喜事他成了全家的担扰。
最后父母的选择是,把全部盖房用的材料卖掉,送吴雁南进了师专学校,仍旧住在草房里,而且一住又是这么多年。的确,供养出这么一个专科生,两年花费两万多元,这在九十年代初,让这个只靠农业致富的家庭元气大伤,至今缓不这神来。但这是作为父辈逼不得已而又心甘情愿的,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的父母何止万千,但供养出人才之后能够及时享福的父母又有几人?
梅思月也同意租这套房子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座住宅楼前面的一个垃圾场。
“天气热了的时候,气味不好呢。”梅思月说。
“到时再说吧,这房子的确不好找呢,说不定到明年夏天我们已搬出去了呢。”吴雁南笑着说。
“怎么,你到那时会给我买房吗?”
“也不一定不会哦。”吴雁南笑着说。
“但愿吧。”梅思月已沉醉到结婚的喜悦之中,也不管未婚夫说的有没有可能了。
接下来就是那个最大也最重要的家具——床了,两个人早已决定要在这儿以最简省的方式居住,但床却是简省不掉的。货物的质量好坏,生意场上讨价还价,吴雁南完全是个外行,不得不请出王子俊。在一家家具城里,那款淡棕色的三人床让他心动不已,一问价钱,两千八,好家伙,吴雁南站着不动了。买吧,自己确实不是这么高档的消费者,不买吧,床是结婚唯一像样的家什,且看了这么多店,就这一款让自己一见倾心!他只好又叫来梅思月,梅思月也是看见后就喜欢得不得了,吴雁南便决定奢侈一把,把它买下来。经过王子俊的有力配合,与老板进行了一大番口舌之争后,敲定价格两千六百六十元。
“多吉利的数字啊,”梅思月惊叹道,可一想起花掉了那么多钱,又心疼地说,“要是把前面的两千去掉就好了。”
“为了你,我舍得。”吴雁南说,但又缺少了一些底气和霸气。毕竟,自己的做法有些打肿脸充胖子了,充就充吧,一辈子不就这一次吗?
王子俊谈好价钱先走了,吴雁南和梅思月付给老板厚厚一叠钞票,看着工人小心翼翼地把床搬进了租来的房子里,在卧室里安装好。等工人一出门,吴雁南和梅思月便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相拥着倒在了床上。吴雁南亲吻着梅思月说:“月,我们的爱巢越来越完美了。”
梅思月便坐起来,四周围打量了一会说:“雁南,你看,这间卧室要装一面落地的窗帘,我喜欢粉红色的那种,喜庆却又不显得张扬,那边卧室可以安上一个百页窗,我们还需要买几个凳子一个桌子锅碗瓢盆,至于床上用品和电视机,我爸说了,会陪嫁给我的。”
“好的,思月,你说到我保证做到。”
“你能做到一辈子吗?”
“怎么不能,我说过你把我当成仆人得了。”
“贫嘴,不过我相信你。”
两个人站在床边,相互搂抱着,就那么深情地对望着,要做新郎新娘的幸福感觉写上了两个人的面庞,世界也童话般地美妙起来。

吴雁南要结婚的事只有带同一个班级课的和平时比较要好的几个老师知道,没人替他张扬,他自己也没有想过一定要满校皆知。他觉得自己在这里完全是一个局外人,他的根在老家,在石河,这里只是一个暂居之所,如果别人给他的是勉强的甚至违心的祝福,那祝福还不如不要。你看那个给他开结婚证明的校办室的文道德主任,听到吴雁南要结婚,也就像听说今天星期一明天星期二一样平常,连一句祝福的话都没有,所以吴雁南结婚的事情在西湖中学校园里波澜不惊。
但他委实还得找到一万元钱才行。他想到了赵伟,他叔叔不是工行的主任吗,托他贷一万元钱,应该不是个难事吧?吴雁南辗转找到了赵伟,赵伟并不多说什么,就带他去了叔叔家。巧得很,赵主任就在家里,一听说他也是石河老家的很高兴,再听说他要结婚赶忙说恭喜恭喜,但当吴雁南说需要用钱,他就开始支支吾吾了。吴雁南虽不太懂得银行贷款如何之难那一码子事,但赵主任脸上的表情和话里的意思他是明白的,还坐下去干嘛呢,只好退出来。
吴雁南想到的第二个人是申建文,因为申建文的儿子在县城一家储蓄所上班,希望从他手里能够贷得这救命的一万元钱啊!他就先给申建文打了电话,确认他在家,去超市买了一箱酒带着。
申小琳也在,见吴雁南来了,打过招呼便进了自己的房间。
“吴雁南,听说你要结婚,恭喜呀。”申建文笑着说。
“谢谢申老师,这不,我给你送喜酒来了。”
“你这是——”申建文说。
“申老师,我想托您帮个忙。”
“什么忙,您说吧,只要我能帮得上。”
“我结婚差一万元钱,就是送礼包走个过场,结过婚就可以还的。你能不能跟小琳她哥哥说说,给我贷一万元款呢。”
“这,”申建文为难地说,“恐怕不行吧,我听他说储蓄所贷款得用存折做抵押。”
“存折?我有存折也就不需要贷款了。”吴雁南干笑着说。
“房产也可以。”
“我结婚还得租房子呢。”
“那没办法。”申建文说话历来果断,不拖泥带水,换言之,他不能让吴雁南在他这儿留有希望,否则会误了他的结婚大事。
“好吧,那我走了。”吴雁南不会勉强人也没有三寸不烂之舌来游说,此时唯一的选择就是离开。
“这个,”申建文递过来一个红包塞在吴雁南的口袋里说,“祝新婚愉快。”
“这——”吴雁南说,他觉得自己来了又走了,只讨到一个红包,很不自在。
“拿着吧,少一些。”申建文认为吴雁南是谦虚,便也谦虚地说。
吴雁南装了红包失望地出了门,没走多远,听到有人在身后叫他,回头看时,申小琳已追上来了。
“吴雁南,你——你要用钱是吧,我存有一些,你明天来打字室里拿。”
“谢谢。”吴雁南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是九月二十九号,离结婚的日子还有三天,吴雁南请了假,先联系了何涛,何涛说我的车是白色的,十一没人用,正好有时间,等国庆节早上和江丽一起,等梅思月化了妆就送他回家。吴雁南便放心了,又打电话给梅思月,梅思月说:“你放心回吧,一号早上,有陈静陪我呢,还有何涛和江丽,你只管在家里等着娶我就行了。”
吴雁南又提了一包买好的手绢小糖什么的,包里还放着上学期为学校迎接评估出力获得的报酬——一套雅戈尔西服,开学时候就发下来了,但他没有穿,就省下了一套衣服钱。他准备好一切的时候,就去赶回石河的汽车,路上传呼机疯狂地响了好几遍,回电话原来是刘正良,听说他在车站,就把电话挂了。
不一会,刘正良骑着自行车到车站了,找到吴雁南说:“到处找不到你,大家只好托我向你道喜呢,祝新婚快乐。”
吴雁南心头一热,还有好多朋友惦记着自己呢,刘正良把手中的红纸包打开,里面是一叠钞票,纸上写着贺喜人的名字,看时,是一群年轻教师。
“申小琳叫你去她那里一下,但没说什么事。”刘正良又说。
“好,我知道。”
刘正良走了,吴雁南便上了回石河的汽车。他怎么能到申小琳那伸手呢?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一定不,反正是不想。

他先坐车到了石河中学,已是下午四点多,陈浩波陪着吴雁南来到校长办公室,但门锁着,陈浩波用力敲了很多遍也没人应。
“看来不在。”吴雁南失望地说。
“给他打电话。”陈浩波出着主意。
吴雁南想想,也只有打电话了,就独自一个人去了校外的电话亭。
再回来的时候,陈浩波周围已聚集了一大批人,刘望东当然也在其中。大家已从陈浩波那儿得知吴雁南要结婚的消息,纷纷过来祝贺,吴雁南只好勉强打起精神和大家开了些玩笑。
“雁南,回来了也不去我家里坐,喜酒想偷着喝啊。?”刘望东开着玩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