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女人-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嗑呢。天底下怎么会有这种事儿呢?
半个多时辰之前,秋千从奋战了七八天的工地上回家,第一个念头就是到医院的澡堂洗个澡,再舒舒展展地睡一觉。女儿海燕被送到了辽阳乡下的婆婆家。秋千进门的时候,家中并无一人。正是上班的时辰,李伯朗不在家,也是秋千意料之中的事。秋千跪在炕沿上,掀开大漆的木箱,找出几件换洗衣服,抓起毛巾肥皂就出了家门。刚要转身往医院去呢,就看见丈夫李伯朗从通向工厂后门的小路上,远远地往这边走;在他身后三五步,还跟着个人高马大的女人,马尾巴在脑后一甩一甩,两条长腿轮换着往前一扔一扔的,正是关雎。
秋千就是这时让自己躲进灶间的。她听着李伯朗踢踢踏踏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听到关雎笃笃的半高跟鞋努力隐忍的动静,听到李伯朗开锁时轻微的哒哒声,也想见了关雎灵活的身子倏然侧身而过,像条溜边的鱼,擦过李伯朗的身体,钻进秋千的家里。
秋千看不到俩人的表情。房门关紧之后,有好一阵子,主房里寂静得无边无际,李伯朗开锁的哒哒声,房门转动的吱溜声,很可能都是秋千的错觉。秋千像个心神不定的偷儿,在自家的厨房里猫着脚步,将自己娇小的身体紧贴住与主房共用的那面墙。耳朵碰到粗糙的原木上,有点火辣辣的疼痛,正是秋千此刻的心情。终于,秋千听到了脱鞋的声音,听到盘腿上炕时窸窸窣窣的声音,和其他一些来历不明的暧昧声响。
关雎的嗓音沙沙的,像毛边玻璃,是所谓“云遮月”的嗓音。秋千听到她九曲回肠地“嗯”了一声,足有三秒钟那么漫长。那里面有哀怨,有撒娇,有欲说还休的无言,也有欲擒故纵的推拒。秋千不由得惊叹了。她没有想到,一个漫长的“嗯”字里,会承载这么丰富的内容。关雎的那双水桃子眼,一定配合了这声漫长的“嗯”,在李伯朗的脸上逡巡,探索,挖掘,释放,让李伯朗在心中一边暗骂这个“浪死人不偿命的小娼妇儿”,一边揪起心肝来,疼不得,打不得。
“上个月,大姨妈就没有来。”关雎想方设法把李伯朗从办公室里约出来,就是通报这一重大灾情的。不是灾情是什么?李伯朗总想着那张纸会把火包得久一些,但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人算,不如天算。关雎的语气很平淡,一点也没有难为李伯朗的意思。她只是在说一个事实。
“真的啊?好久啦?”李伯朗探寻的口气,让秋千想像得出那副小人嘴脸。那张小白脸,此时肯定如同凭空罩下了一张灰色的面网。这是他在面对危险和压力时,惯用的表情。
果然,关雎不愿意了:“蒸的啊?还煮的呢。实话告诉你吧,都有五十来天了。俺娘昨天买的俩大青腚萝卜,一口气全叫我给撮了。这几天大清早的,我跂着门槛干恶心,呕又呕不出,憋得两眼淌泪的,俺娘都看在眼里呢,出来进去摔盆子砸碗,指鸡骂狗的,说是一个女孩儿家,好么生地拈酸的吃辣的,可不是坏了事儿?说得我脸上那个臊啊,恨不得找个树桩子,一头撞死了去!”关雎没有找到树桩子,只好一头撞进了李伯朗的怀里。
2
关雎可以撞进李伯朗的怀里去,隔墙的秋千却软了身子,只能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大会战场景,还在秋千的血脉里激荡不已呢,浮现在眼前的还有那通红的炉火,热气奔腾的座座小高炉,和人们砸锅卖铁炼出来的生铁疙瘩们。尽管眼下,秋千还实在看不出,那些生铁疙瘩到底能派上什么用场。但是说不定哪一天,它们就会落到美英帝国主义的脑袋上哪。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而隔壁的这对狗男女,却公然躲在她秋千家里,在她秋千的炕上,讨论他们情欲放纵后的成果。
秋千应当坚强一点,无论如何,她不能一直这样萎在地上,像黑土地里挖出的泥巴,连块生铁疙瘩也赶不上。虽然此时她的心里,就塞满了这样一堆生铁疙瘩。她试着往起站,但大脑的指令,腿和身子显然没有接收到。秋千索性不再努力。她倚坐着那面墙,像倚着大炕上的被垛,舒舒展展地伸直了双腿,一边听着墙那边的嘀咕,一边一五一十,扳着指头数起日子来。
《秋千女人》第一章(2)
五十来天了?五十来天前,秋千正在辽阳乡下参加一个医务培训班呢。培训班结束的时候,秋千要李伯朗去接她和海燕,也顺路回家看看老人。李伯朗倒是去接她娘儿俩了。三个小时的长途车,李伯朗可一点儿也不孤单呵,身边一直有关雎陪着呢。关雎这个骚娘们儿,见了秋千一点儿也不害臊,腆着脸说跟来帮李伯朗抱海燕的。海燕都快三岁了,倒要她帮忙了?原来那时,这对狗男女就粘乎得分不开裆啦,里外里地只瞒着秋千一个人啊。现在就更好了,关雎就快帮忙李伯朗生出儿子来了。
秋千扳着指头数日子的时候,关雎也正偎在李伯朗的怀里,扳着指头想办法呢。看来关雎是真爱李伯朗,关雎是有备而来。一个大姑娘家,难为她是从哪儿想出了这么多的主意。
关雎抓过李伯朗的手,放在自己的小肚子上摩挲,说,这个孩子肯定是不敢要的,不如李科长给她批个长假,她躲到黑龙江的大哥那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孩子生下来送人。李科长就是关雎所在的劳资科的科长,也就是李伯朗。
看到李伯朗面呈为难之色,关雎又说,要不就去找二哥给开个流产证明,找家医院做了去。不过,流产需要夫妻双方都在场。想到要李伯朗此时与关雎公然出双入对,又是到那样一个敏感的地方抛头露面,关雎自己就马上否定了这第二个方案。
其实最简捷最能遮人耳目的办法,就是悄悄地吃下几副打胎药,自己将孩子打下来,连哥哥们都不必惊动。可关键的问题是,整个厂医院,只有秋千开出的打胎药方最灵验。事情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还真有点儿意思了。
秋千听到这儿,居然“扑哧”笑出了声。想想自己态度不对,又连忙用鼻子“哼”了一声。对于人生的思考,秋千是从坐在地上的这个时刻开始的。她爱过吗?她懂得什么是爱吗?她爱过那个正搂着别的女人在她的炕上的,那个名叫李伯朗的男人吗?李伯朗追求她的情形,仿佛就是前天的事情。婚礼的前一夜,姐姐苏春草狠狠甩到她脸上的那一巴掌,还在火辣辣地疼着呢。什么叫“现世报”?这就是了。秋千下意识地摸一摸脸颊,再想不到,春草娇小的手掌会那样有力量。
3
这是东北一个叫关营子的城市。这是这个叫关营子的城市里的一家缫丝厂。成百上千的姑娘媳妇们,就在这热气蒸腾之间忙碌,蒸发着自己仅有一次的青春,消耗着自己的薄命红颜。二十六岁的苏秋千就在这家缫丝厂的医院里工作。她是二十岁时从卫生学校毕业,分到这家缫丝厂的,已经呆了六年。
秋千能在这成百上千的姑娘媳妇们当中脱颖而出,撞进许多男人的眼里,撞进李伯朗这样的男人的梦中,并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二十岁的秋千看上去似乎只有十六岁。她穿着一身黑布家缝的棉袄棉裤,脚上是一双同样黑布的暖窝子棉鞋,远远看过去,活像雪地里的一只小乌鸦,别说凤凰,连只孔雀也算不上;秋千的头发有些自来卷儿,带着点儿微黄,被梳成了两只弯弯的羊角辫子,走起路来,两只羊角辫子就随着步态上下弹跳;一张白里透红的小脸,是俗称“气死太阳”的那一种,越晒,就越是细腻白嫩,透着少女特有的红晕;秋千的鼻子翘翘的,配着一双不大不小、黑白分明的丹凤眼,和一双唇线清晰的红唇,若将各个部位分开来看,每一处都不是特别漂亮,但搭配起来一端详,不知怎么,就有了一种俏皮的味道,透着那么一种可爱。
二十岁的秋千还混沌未开呢。她对自己的俏皮可爱懵懂不知,更不晓得卖弄什么女人风情。她就这样一派天真地走进这个阴盛阳衰的缫丝厂里,小小的身子骨里仿佛有永远使不完的力气,又好奇又认真地对待她要担当的所有事情。这个在卫校里考试永远得第一的傻丫头,曾经学过那么多关于人体的知识,可是,在她的小脑袋瓜里,似乎功课是功课,她是她,知识是和她这个具体的人没有什么关联的。惟一的关联,就是她太爱学习。小人儿的心劲高得很呢。
秋千被分到厂医院的中药房,负责抓中药。白天忙完了工作,晚上就去厂夜校进修高中的课程。在这儿读书的,都是厂里的大姑娘小伙子们,他们看上去都比秋千大得多,可每次考完了试,成绩在夜校的报栏里张榜公布,秋千总是稳占鳌头。后来,每当临近考试,秋千就被大姑娘小伙子们抢来抢去。秋千憨憨的,谁抢着了,就帮谁复习功课;有的大姑娘急得直叫她“妈”,她也傻呵呵的敢答应。当然了,大姑娘们的回报,就是争着打扮秋千;而小伙子们的回报,则是从投药的窗口往里扔情书了。
大姑娘们争着打扮秋千,秋千很开心,由着她们捯饬;可小伙子们动不动就从窗口扔情书,这事儿叫秋千无所适从。她就拿着这些情书,去找西药房的王莲子。
《秋千女人》第一章(3)
王莲子是和秋千一道分来的。在卫校时,俩人不仅是同班同学,还是一个炕上的“通腿儿”。那个时节,大家都穷,王莲子的褥子厚重,秋千的大被子实沉,从开学那一天起,直到毕业,王莲子和秋千就一直你铺我盖地没分开过。王莲子可不像秋千这样混沌。王莲子清俊多汁,柔情如水,又比秋千大了四岁,在卫校时就被男人们追得团团转,有一个小军官还为她上过军事法庭。当然,王莲子付出的代价,就是做过一次人工流产,还是一对双胞胎。王莲子一毕业,就与那个小军官成了家,当然,这时的小军官早已转业了。也因此,王莲子下了班,可以回到自己的小窝里,不必再同秋千挤集体宿舍了。
王莲子仔细读着秋千收到的这些情书,不是鼻子里往外冒冷气,就是忍不住纵声大笑。鼻子里冒冷气也好,纵声大笑也好,王莲子表达的只有一种意思:这些毛头小子,没有一个能配得上秋千。嘁!王莲子抖一抖手中的信封信纸,顺手就往火炉里一扔,纸们就很快变成了一堆小灰。她不屑地骂一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因此,那些往窗口投过情书的小伙子们,从没收到过来自秋千的回信。王莲子不知道,天鹅肉往往真的会被第一只癞蛤蟆吃到。
是王莲子教会了秋千唱“二人转”。
“二人转”也叫“蹦蹦”,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到今天已在东北地区流传了近三百年。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大秧歌的艺人们,在晚上演唱东北的民歌小调儿。随着时光的流逝,“二人转”也不断繁衍生息,在原来东北民歌、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渐渐地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相声、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表演形式与唱腔丰富多彩。因此,东北人素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
早在读卫校的时候,只要王莲子往台上那么一站,小腰那么一扭,左手帕右手扇地那么一转,眼风儿那么一抛,所有的男同学男教师就集体“晕菜”了,他们对王莲子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也油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