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位面养殖专家 >

第639部分

位面养殖专家-第639部分

小说: 位面养殖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寻找薛定谔的猫》中想告诉我们,哥本哈根诠释究竟在哪儿失败了?以及用什么诠释可以替代它?”

    李博士眼中精芒闪烁:“在1957年,埃弗雷特提出了‘多世界诠释’,似乎为世界带来了福音,但由于它太过离奇,在那个时代,这种理论没什么人会认真对待它。但格利宾认为,多世界诠释有很多优点,它可以代替哥本哈根诠释。格利宾在他的书里写道:‘埃弗雷特……指出两只猫都是真实的。有一只活猫,有一只死猫,但它们位于不同的世界中。问题并不在于盒子中的放射性原子是否衰变,而在于它既衰变又不衰变!当我们向盒子里看时,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其余的各个方面都是全同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在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

    李博士明显兴奋起来:“也就是说。‘原子衰变了,猫死了;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这两个世界将完全相互独立地演变下去!就像两个平行的世界一样!格利宾显然十分赞赏这种诠释,所以他接着说:‘这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然而……它是基于无懈可击的数学方程,基于量子力学朴实的、自洽的、符合逻辑的结果。’‘在量子的多世界中,我们通过参与而选择出自己的道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隐变量,上帝不会掷骰子,一切都是真实的。’按格利宾所说。爱因斯坦如果还活着,他也许会同意并大大地赞扬这个‘没有隐变量,上帝不会掷骰子’的理论。爱因斯坦相信上帝,但爱因斯坦不相信上帝会去掷骰子。”

    李博士猛地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回踱步:“这个诠释的优点就是,薛定谔方程始终成立,波函数从不坍缩,由此,它简化了基本理论。可它的问题是:设想过于离奇,付出的代价是这些平行的世界全都是同样真实的。这就难怪有人说。在科学史上,多世界诠释无疑是目前所提出的最大胆、最野心勃勃的理论。问题就是——”李博士看向戈伟。

    “没有证据。”戈伟微笑着接口。

    “是的。”李博士深深地点头:“任何一种理论,需要有证据去证明它。多世界理论看似荒唐无稽。但是它真就没有理论,能证明它吗?答案,依旧是否定的。证据,随着现代科学的进展,已经有了。”

    “哦?”

    “我记得很清楚,1996年5月,那对整个世界科学界来说,都是一条大新闻。”李博士回忆着:“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那是个很著名的研究机构。那些天才的疯子,用单个铍离子做成了“薛定谔的猫”。并拍下了快照,发现铍离子在第一个空间位置上处于自旋向上的状态。而同时又在第二个空间位置上处于自旋向下的状态,而这两个状态相距80纳米之遥!这在原子尺度上,是一个巨大的距离。想像这个铍离子是个通灵大师,他在纽约与喜马拉雅同时现身,一个他正从摩天楼顶往下跳伞;而另一个他则正爬上雪山之巅!量子的这种‘化身博士’特点,物理学上称为‘量子相干性’。在早期的杨氏双缝实验,就有单个光粒子以优美的波粒二象性,轻巧地同时穿过两条狭缝,在观察屏上制造出一幅美丽的明暗相干条纹。”

    “这说明了什么?”戈伟问。

    “请您设想,在一个封闭的匣子里,有一只活猫及一瓶毒药。当衰变发生时,药瓶被打破,猫将被毒死。按照常识,猫可能死了也可能还活着。但是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存在一个中间态,猫既不死也不活,直到进行观察,看看发生了什么。量子理论告诉我们:除非进行观测,否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

    戈伟皱起眉毛:“一切都是……不……真实的?”

    李博士露出了然的微笑,此刻的他已经完全没有进来时的局促。他微笑着道:“量子学派后来有个被哄传得很广的论调,‘当我们不观察时,月亮是不存在的’。这当然偏离了本意,准确来说,因为月亮也是由不确定的粒子组成的,所以如果我们转过头不去看月亮,那一大堆粒子就开始按照波函数弥散开去。于是乎,月亮的边缘开始显得模糊而不确定,它逐渐‘融化’,变成概率波扩散到周围的空间里去。当然这么大一个月亮完全融化成空间中的概率是要很长很长时间的,不过问题的实质是:要是不观察月亮,它就从确定的状态变成无数个不确定的叠加。不观察它时,一个确定的,客观的月亮是不存在的。但只要一回头,一轮明月便又高悬空中,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但其实,量子力学定律将月亮这种巨大质量的物体的波函数限制在很小的区域中,所以即使月亮弥散开去,弥散的程度也不是人眼能看出来的。”

    说到这,戈伟释然了,二人都笑了起来。

    李博士抚掌笑道:“不能不承认,这听起来有很强烈的主观唯心的味道。虽然它其实和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哲学理论又有一定区别,不过,许多人大概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这句话要是稍微改一改讲成:存在就是被测量,那就和哥本哈根的意思差不离了。这是历史上一位贝克莱主教说的,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无疑是重要,虽然人们通常乐于批判他,可我们的哥本哈根学说是不是比他走得更远呢?好歹贝克莱还认为事物是连续客观地存在的,因为总有‘上帝’在不停地看着一切。而量子论?‘陛下,我不需要上帝这个假设’。”

    说完李博士哈哈大笑。戈伟端着红酒哭笑不得。

    戈伟记得,曾经闲暇时和易尘把酒谈天说地,易尘提到在他们昆仑仙界有一位叫王阳明的得道高人。这个人在昆仑仙界也说过一句相类似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戈伟想说的是,如果王阳明懂量子论,他多半会说:“你未观测此花时,此花并未实在地存在,按波函数而归于寂;你来观测此花时,则此花波函数发生坍缩,它的颜色一时变成明白的实在……”

    测量即是理,测量外无理。

    戈伟笑容逐渐收敛,他觉得,自己似乎一下子明白过来不少事。许多关于青刀楚夫的推论,他觉得自己想的没错。

第854章 量子自杀论
        当一个人,身在他自己的领域里,那他就是神。

    李博士亲身诠释了这一点。

    在浩瀚的理论海洋中,李博士就像一位掌控万物、随心所欲的神明,抛下了平常时的不自信,不再受到约束,竭尽全力的释放,变得健谈,一发而不可收拾。

    平行宇宙理论,即便接触到真实情况,已经有了大位面世界观的戈伟来说,对其理解也未必会像这样深刻。就好比在高空俯瞰大地的苍鹰,未必比芸芸蝼蚁更了解这个世界一样。对李博士的才能,戈伟不得不道一句佩服。

    戈伟思考了很多,李博士犹自沉醉在他的领域里,戈伟思绪一边沉吟一边继续跟随这位智者,揭发大宇宙一个深刻的秘密。

    “究竟是必然还是偶然,决定了宇宙的命运?或者说:上帝玩骰子吗?这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最大的争议。量子学主张:世界是由不确定的、随机的事件决定,这个不确定,后者叫波动,其实就是辩证法主张的矛盾运作。而相对论则认为,世界应该是由固定的、机械的规律统治,任何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都有其必然在支撑。”

    李博士眼光深邃,不知疲倦在客厅里来回踱着步子。

    “关于薛定谔的猫,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许多非主流科学家,他们是持怀疑态度的,他们认为:这个原因是由平行宇宙造成的,即,当我们向盒子里看时,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其他各方面都是全同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在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在量子的多世界中。我们通过参与而选择出自己的道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隐变量。上帝不会掷骰子,一切都是真实的。这个观点还有更骇人听闻的假设。”

    李博士忽然转过身,面向戈伟,目光灼灼又问了一个问题:“您听说过,量子自杀吗?”

    “量子自杀?”

    “是的。在量子力学里;量子自杀是想法实验,这令人毛骨悚然啼笑皆非的实验,早在80年代末就由汉斯莫拉维克,和布鲁罗迈克尔等人提出。而又在1998年,一位著名宇宙学家,麦克斯泰格马克针对哥本哈根‘波函数坍缩’中的‘意识怪兽’,在那篇广为人知的宣传平行宇宙的论文中,高度发展和重提。麦克斯认为,宇宙有多个,量子的不确定性被分配到了各个宇宙,只要从主观视角来看,不但一个人永远无法完成自杀,事实上。他一旦开始存在,就永远不会消失!”

    “哦?”戈伟心中一动!

    “总存在着一些量子效应,使一个人不会衰老。而按照平行宇宙理论,这些非常低的概率,总是对应于某个实际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李博士兴奋的继续说道:“有一个实验,叫量子自杀实验。像那只猫一样,在一套设备里,利用原子衰变来控制扣动一把枪的扳机,我们就可以观测当一个人被打死,或者没有。这个人迟早会被打死,因为随着原子衰变概率的增加。枪的扳机迟早会扣动。但对当事人本身的角度来说,却完全不是这样!因为对他唯一有意义的就是‘那些他活着的世界’。永远都会有一个他活在某个世界!如果平行宇宙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对于某人来说,他无论如何试图去自杀都不会死!要是他拿刀抹脖子。那么因为组成刀的是一群符合波动方程的粒子,所以总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可能性,以某种方式丝毫无损地穿透了这人的脖子,从而保持这人不死!当然这个概率极小极小,几乎忽略不计,但按照平行宇宙理论,一切可能发生的都实际发生了,所以,这个现象总会发生在某个宇宙!”

    李博士深吸了口气:“其实,不管换什么方式自杀都一样,跳楼也好,卧轨也好,上吊也好……总存在那么一些宇宙,让你还活着。从你自身的视角来看,你怎么死,都死不掉!当然在其他无穷个宇宙里,你的亲朋好友却要为你哀悼了。这实际上也是薛定谔猫的一个真人版。如果原子衰变,猫就被毒死,反之则存活。对此,哥本哈根派的解释是,在我们没有观测它之前,猫是‘又死又活’的,而观测后猫的波函数发生坍缩,猫要么死要么活。平行宇宙理论则认为,每次实验必定同时产生一只活猫和一只死猫,只不过它们存在于两个互相平行的世界中。”

    戈伟再度陷入了深思。

    照这样说来,既然每当自己做出一个选择,总会让宇宙产生分裂,分裂出两个不同结果的世界。从最初一开始到现在,他做出多少选择,就会产生成倍的平行宇宙。这种情况一直都是在发生的。

    那这样一来,一个问题出来了。为什么至今他自己只遇到过青刀楚夫的衍生体,却从来没有遇到过他自己的衍生体?

    换句话说,为什么自己从没遇见过第二个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