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十年-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也有几个人挂彩了,他们来到打麦场旁边的树林里,准备坐着拖拉机回家。可是,拖拉机的轮胎没气了。
七子的村庄只有几户人家,都是从河南逃荒过来的。河南地处中原大地,交通发达,土壤肥沃,本该生活富裕,可是上世纪的很多年里,那些不为民做主也不卖红薯的地方官员们胡作非为,胡乱折腾,让河南成为了赤贫之地,当地百姓只好举家迁徙。那时候的北方,各种手艺人和杂耍的人,都来自河南。而没有手艺也不会杂耍的人,只能留在那片土地上忍受贫穷和折磨。
【引子:每个学生都会遇到校园暴力】(9)
七子兄弟们并肩作战的时候,村中的人惹不起这伙地痞流氓,只好偷偷地在他们的拖拉机上做手脚。地痞流氓们开着拖拉机来打架的时候,被村人看到了。拖拉机是那种轮胎一人多高的车辆,一开动起来就突突突地冒黑烟。这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地痞流氓们和七子兄弟打斗的时候,村民偷偷地给拖拉机的轮胎放了气,用刀子划破了轮胎。没有了气的拖拉机,就像没有了盔甲和长矛的战士一样,只能任人宰割。
地痞流氓们急于逃离现场,只好把推不动的拖拉机扔在了树林里。
黄昏时分,大铁锤拿着一年的工钱,喜形于色地回到村口,突然看到满地血迹。村民们满怀悲伤又绘声绘色地向大铁锤讲起了七子们被人打伤的情景,大铁锤义愤填膺,他操起大铁锤将拖拉机砸得稀巴烂,然后跑到镇上的治安队报案。
然而,治安员的处理结果是,大铁锤破坏公物,要大铁锤赔偿损失。那辆拖拉机是镇上农机监管站的,属于国家财产。大铁锤说,如果他们不打我的儿子,我就不会砸他们的拖拉机,难道拖拉机长了腿从农机监理站跑到了我们村?治安员说,拖拉机是公用财产,打架属于私人的事情,先公后私,赔偿了拖拉机再说。
大铁锤没有赔偿拖拉机,他也赔偿不起拖拉机,把他们全家卖光,也买不起一辆拖拉机。由于赔偿不起,大铁锤被关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大铁锤一出来,就让没有考上高中的七子去少林寺。
少林寺早就不是《少林寺》中的少林寺,断壁颓垣包裹着几间矮小的破房,破房里有几个老得走不动的和尚,手无缚鸡之力,坐等老之将至。然而,电影《少林寺》却让一些聪明的生意人嗅到了商机。他们在少林寺周边盖起房屋,号称武馆,延请民间会武功的人做师傅,对外宣称这就是少林武校。于是,一时间,来此学武的少年如同过江之鲫。这种景象一直绵延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
七子在这里学成了一身功夫,他不仅仅精通流行锤,而且拳脚棍棒也甚为了得。接下来就像那些俗套武侠小说的情节一样,七子学成后就回家报仇。七子将长发少年打成了残疾。当初的长发少年长成了长发青年,本来七子不认识他,但是他的标志性发型泄露了秘密,他成了七子报复的对象。传说当年七子将长发青年撵得满街流窜,然后一个飞铲就将他的腿脚铲断了。地痞流氓们群殴的时候以一当十,落单的时候就以十当一,他们像帝国主义一样,都是纸老虎。
【引子:每个学生都会遇到校园暴力】(10)
长发青年是供销社主任的儿子,而供销社主任,是治安队队长的妻哥。那时候的我们家乡只有两类人,吃商品粮的和吃农业粮的。吃商品粮的只和吃商品粮的联姻,吃农业粮的只能和吃农业粮的结婚。
这次,镇子上的治安队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将躲在外地的七子抓进了监狱。
七子说,他从监狱出来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就来到县城,投奔了洪哥。
那天,在酒馆喝酒时,我从七子嘴中突然听到了洪哥。
“洪哥?哪个洪哥?”我问。
七子说:“还能是哪个洪哥?只要洪哥在,谁还敢再称洪哥?”
洪哥,就是江湖上传言的义薄云天快意恩仇的洪哥,就是武功高强善恶分明的洪哥,没想到七子居然能够和洪哥建立联系。然而,七子是如何认识洪哥的,他在洪哥麾下都有些什么经历,七子绝口不提。按照七子的身手,他应该是洪哥手下的一员猛将。我问七子,但是七子摇头不语。
我问:“听说洪哥以前也是吃商品粮的?”
七子说:“洪哥确实是吃商品粮的,但是后来就不吃了,变成了农民。”
我好奇地问:“怎么回事?我只听过农转非,就是农业粮转成商品粮,没有听过还有商品粮转成农业粮的。”
七子说:“洪哥的经历很复杂的,我给你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第一节:特战队的秘密(1)
在我们家乡,洪哥是一个传奇。
县城里流传着很多以洪哥为主人公的故事,这些故事暴力与侠义齐飞,豪气共鲜血一色,县长走马灯一般粉墨登场又谢幕下台,而洪哥依然稳坐江湖老大的头把交椅。在县城里,每个人都能讲出一点关于洪哥的故事,他们以能够讲出洪哥的故事为荣。
在几十年前农业社漫长而缓慢的日子里,人们都在传说着一个关于“看秋”的故事。看秋是北方农村特有的一种农活,现在这种农活已经消失了。
每年立秋后,天气转凉,夜露湿润,那些高杆庄稼们就争先恐后地走向成熟,一天一个模样,就像青春期发育的少女一样,丰盈而诱人。那时候的农村普遍贫穷,家家吃不饱肚子,就有人盯上了这些半成熟的高杆庄稼,生产队长不得不安排人在夜晚的时候看护庄稼,这就叫“看秋”。所谓的高杆庄稼,就是躯体高大的包谷、高粱等庄稼。
看秋是一种很惬意的活路,拿张草席铺在身下,头枕着锨把,看着满天的星星和秤钩一样的月亮,凉风细细地吹着,吹走了一天的劳累,不知不觉就睡过去了。这一觉就挣五分工,顶一个壮劳力劳动半天呢。那时候一个劳动日一毛钱,一个劳动日十分工,五分工就是半个劳动日,半个劳动日五分钱,五分钱就能买一斤醋,全家人能够吃半个月。所以,生产队的男劳力们都争着看秋。
看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监守自盗。看秋的男劳力一到黄昏就夹着草席和铺盖卷堂而皇之地穿过村巷,用沉甸甸的坚定有力的脚步告诉大家,今夜有人看秋啊,谁也别想偷。而到了后半夜,看秋人家的孩子就偷偷地来到了秋庄稼地里,明目张胆地偷盗。那时候人都饿疯了,见到能够吃的东西,都抢着往嘴巴里塞。问一问从当初的生产队走出的中老年人,谁没有偷过秋?
有人偷秋,队长就不满意了,安排来安排去,秋庄稼还是被偷。最后,队长盯上了洪哥的父亲。洪哥父亲是一个极老实的人,每迈出一步,都要想着这一步是迈向社会主义,还是迈向资本主义,他连一句过头的话都不敢说,更别说偷秋了。
洪哥父亲开始看秋,他一晚上都像猫头鹰一样睁大警惕的眼睛,兢兢业业地看护着社会主义的秋庄稼。果然再没人偷秋了。队长开会表扬了他,说如果人人都像他,我们早就走上了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第一节:特战队的秘密(2)
队长刚表扬完洪哥的父亲,当天晚上就有人偷秋了。偷秋的人分成两股,一股在东边的包谷地头出现了,洪哥父亲拿着社会主义的铁锨,迈着社会主义的脚步去驱赶,西边的一股趁机跑进了包谷地里大偷特偷,满载而出。等到洪哥父亲驱赶走东边的偷秋人,西边的偷秋人已经跑远了。
洪哥父亲受到队长的扣罚,罚了他三个劳动日,三个劳动日要三毛钱呢。
洪哥对父亲说,让他夜晚去看秋。那时候洪哥只有十几岁。
午夜时分,天凉如水,万籁俱寂,少年洪哥藏在包谷地里,像那个时代的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小侦察员一样,等待着偷秋的人。露水落在他的脖子上,他浑然不觉。
偷秋的人出现了,是一个男人。其实偷秋的人一般都是身强力壮脚步快的男人,妇女小孩哪里敢偷秋?那个男人先趴在地上,像只青蛙一样扬起脖子四面看看,感觉没有危险了,就站起身,蹑手蹑脚地,准备进入包谷地。
突然,那个男人感到脖子上被什么东西拍了一下,他警觉地转过头,身后什么都没有。男人暗笑自己多疑,又向前走了几步,突然,脖子上又被什么东西拍打了一下。
男人站住了脚步,一颗怦怦乱跳的心几乎要蹦出喉咙,他突然向后一操手,满心以为能够抓住什么东西,但是他抓住的只有凉凉的夜风。男人吓坏了,站住不敢动,心惊胆战地等待着脖子上再有什么东西拍打,然而没有。
男人试探性地又向前迈出两步,脖子上又受到了拍打。男人急急转身,但是身后空无一物。男人彻底被吓破了胆,他大声嘶叫着,声音像锯齿一样划破了寂静的夜空。男人跌跌撞撞地滚入了浓浓的夜色中……
此后,再无人敢偷秋。人们传说,包谷地里有鬼。那个男人后来连续发烧拉稀三个月,三个月后才能下炕干活。
没有人知道,秋庄稼地里的“鬼“是身手敏捷的洪哥。
洪哥是我们家乡最神秘的人,也是故事最多的人,关于他的故事,人们到现在还在传说着。
小时候的洪哥身手矫健,奔跑疾速,如果能够出生在城市里,洪哥一定早早就被各类专业学校看中,以后走上一条看得见的坦途。然而,洪哥出生在农村,农村的孩子只有考大学一条出路,考不上大学就只能自生自灭。何况,在洪哥少年时代,那时候祖国山河一片红,要上大学只能依靠推荐,而父亲老实巴交的洪哥,再过一千年也轮不到他上大学。
那时候的山区有很多动物,其中有一种山鸡,很笨拙,很臃肿。秋天到了,收割后的梯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层层铺开,高低错落,山鸡就来到了梯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洪哥埋伏在树后,看到山鸡来到了埝底下,就突然从树后冲出,山鸡看到有人过来,就呱呱叫着摇摆着肥大的屁股向埝畔跑,它们只有借助埝畔才能飞起来。但是它们跑不过洪哥闪电一般的脚步,洪哥一个飞跃,就将山鸡抓在了手中。这么多年来,我只听到过一个人能够在梯田里抓到山鸡,就是洪哥。
第一节:特战队的秘密(3)
秋收过后,天高气爽,阳光明媚,这是撵兔的大好季节。犁铧翻过的田地,像卷起了一条条波浪,来到田地中的兔子,就像掉入大海中的舢板。兔子在坚硬的路面上奔跑如飞,而在松软的田地里举步维艰。少年们看到兔子远离了路面,就一起追赶,每次都是洪哥最先追上了兔子。他飞起一脚,兔子就像一件破棉袄一样掉下来,再也不能动弹。
这些都还算不上奇异。最奇异的是洪哥的准头。
洪哥的准头是天生的,小时候用弹弓打麻雀的时候,他一打一个准,当别人忙碌一天空手而归的时候,洪哥的肩膀上总是搭着一串长长的麻雀满载而回。后来,洪哥跟着山中的猎户打猎,他很快就能打出对眼穿。老猎户说,对眼穿只在传说中才有,没想到自己能够亲眼看到。老辈人说,能够打出对眼穿的人,五十年才会出现一个,这样的好枪法是天生的,后天再怎么练习,也掌握不了。所谓的对眼穿,就是子弹从猎物的一只眼睛打进去,另一只眼睛打出去。这样的猎物会有一副好皮子,能够卖到大价钱。
初中毕业后,洪哥在广阔天地锻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