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庚新作品集(共计6部小说) >

第627部分

庚新作品集(共计6部小说)-第627部分

小说: 庚新作品集(共计6部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两个小儿,绝不可等闲视之。

张辽既然敢把他们安排在襄安,足以见张辽对他二人放心……两位将军若遇到此二人,还需小心。”

“简直是胡言乱语,两个小儿。焉得如此厉害?

若以你所言,刘闯手下未免人才辈出!依我看,定是你没有尽心尽力,明日待我出战,取那两小儿项上人头。”

韩当性情桀骜,生平除了孙坚之外,谁也不服。

而今陈武在他面前如此夸赞萧凌和太史享,也让他心中顿时大怒。

陈武脸色一变,心中怒气上涌。他刚要开口反驳,黄盖连忙上前拦住他,“子烈勿怪,义公也是心急都督安危,故而才说出这样的话语。子烈这些时日辛苦,不如先休息一下。来日待我与义公出战,领教一下两个小儿的手段再说……对了,明日我与义公渡江,还请子烈坐镇春谷。”

好家伙,原本是一军主帅,如今变成了看管辎重的后军偏将。

陈武心知,他斗不过黄盖和韩当两人。

谁让人家是孙坚的旧部,孙权对他们的信任,远不是自己这个昔日江东小霸王部曲可以相比。

忍着心头怒气,陈武只得点头答应。

翌日,黄盖韩当率部渡江,兵临襄安。

而远在会稽的山阴府衙,贺齐却摆上了酒宴,请来丁奉和宋谦二人。

汉军自海上而来的威胁消失,会稽局势也就稳定许多。不过,章安刘勇却以咄咄逼人之势,自章安逼近。会稽的危机,仍未能解除,甚至更加严峻。好在贺齐可以抽身出来,而江东海军也可以驶出钱唐湾,入海出战。

刘勇的兵马,主要分为两路。

陆路以刘勇为主,而海上则有周仓为辅。

这一海一陆,海陆兵进。

丁奉和宋谦都已经感受到了来自汉军的压力,所以几次恳请贺齐出兵相助。

贺齐这次请他们前来,也正是要商讨接下来的对策……不得不说,会稽大捷使得贺齐声威大涨。特别是在周瑜兵败之后,更衬托出贺齐的能力出众。孙权索性命贺齐为主将,主持会稽战局。本来,宋谦和丁奉与贺齐地位持平。可是现在,贺齐手中的权力,显然更大。

“公苗,今都督庐江战败,江东局势紧张。

虽则汉贼海军被公苗所击溃,然则刘闯实力雄厚,更兼东陵岛和郁洲山两处基地距离江东不远,可以很快得以补充实力。若不能尽快击退刘勇所部,一旦汉贼海军重整兵马,卷土重来,会稽必将危矣。今钱唐战事结束,还请公苗尽快出兵,助我与宋将军早日击退汉贼。”

丁奉也不客气,开门见山便提出请求。

的确,刘勇的攻势很猛,丁奉和宋谦二人,已经快抵挡不住。

而贺齐则微微一笑,“两位将军放心……此前齐之所以未出兵,非是齐不知轻重。

两位将军也知,汉军海军实力强横,若非我在陆上用计,未必能够一战功成。此战虽胜。却也元气大伤。之前两位将军向我求取援兵,我正进行休整,故而未曾答应。今我部曲,已休整完备。只待我一声令下,便可以立刻南下,协助两位将军,所以请不必太过担心。”

丁奉和宋谦二人闻听,相视一眼之后,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

说实话,两人来的时候。的确是有些担心贺齐按兵不动。而今看来。贺齐并没有那许多想法。并表示愿意出兵。只要贺齐同意出兵,那也就没什么可以担心,两人也都随之放下心来。

当晚,贺齐在山阴府衙宴请二人。并且就接下来的战事,做出了安排。

依照贺齐的计策,他将自海上出兵,击溃周仓海军,而后攻占汉军海军在海上的岛屿。那些岛屿,是汉军重要的辎重囤积地。从交州一路北上,不过两座城市,而且距离遥远,道路难行。汉军的补给。基本上是依靠海上运输。若没有了海上的补给线,用不得太久,汉军必败。

这条计策,也让宋谦和丁奉二人欢喜异常。

若真能如此,他二人只需要坚守城池。便可以大获全胜。

这段时间以来,汉军给江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身处第一线的宋谦和丁奉,更感压力沉重。而今终于看到了曙光,两人也就松了口气……当下,二人与贺齐推杯换盏,喝得酩酊大醉。

宋谦这一醉,直到后半夜才醒。

他睁开眼,只觉口干舌燥,便翻身坐起来,想要喝点水,润润喉咙。

哪知道,他坐起来才发现,屋中还有一个人。

宋谦心里一紧,忙定睛看去,“公苗,你怎在这里?这又是何处?”

贺齐坐在桌案后,正捧着一卷书,在灯下阅读。

看宋谦醒来,他也笑了,便站起身,端起一碗水走过去,递到了宋谦的手中,“子美,先喝点水吧。这惠泉春虽酒劲不烈,但后劲甚猛。每次醉酒之后,我都会感到不适,所以特地准备了醒酒汤。”

宋谦眉头一蹙,犹豫一下,从贺齐手中接过醒酒汤,一口气喝干。

“子美,你我相识,快十载了吧。”

宋谦一怔,想了想点头道:“当初我虽伯符渡江,随后公苗前来投效……算起来,已有十载。”

“十年,你我却未能坐下来,好好说说话。”

“公苗,你这是什么意思?”

贺齐笑道:“子美不必紧张,我没什么意思。

只是有时候梦中醒来,常感怀当年随伯符左右,征战江东的岁月。那时候,是何等畅快,即便是曹操,也要避我等锋芒。可惜自伯符故去后,便再无醉卧沙场的机会。整日里守在这小城里,确是好生难过。呵呵,你我今时今日之地位,都是靠着手中刀剑拼杀过来……不似那丁承渊,靠着二公子赏识,便有如今地位,与你我相等。有时候想来,真才实学,却不如找到一个好主公……子美,你觉得,我这番话说得可还算正确?”

宋谦可不是傻子,贺齐说出这番话以后,他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露出若有所思之态。

“公苗,你……”

“我知道,子美你现在有些疑惑。

不如这样,我为你引荐一个人,而后咱们再详谈不迟。”

说着话,贺齐便走到了房门口,拉开房门,躬身轻声道:“公子,请进来说话。”

一个矮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外,他跟着贺齐从屋外走进来,而后朝着宋谦拱手,深施一礼。

“侄儿孙绍,拜见宋将军。”

“绍公子?”

宋谦呼的从榻上站起来,瞪大了眼睛。

他言语中,透出惊喜之色,“绍公子,你怎会在这里?”

“绍此次冒死前来,是想为家父,寻一公道。”

“啊?”

宋谦一怔,看了看孙绍,又看了看贺齐,脸色顿时变得惨白如纸,半晌后开口道:“公苗,你相信吗?”

“我信!”

贺齐沉声道:“绍公子带来了一封书信,不过已经被我烧掉。

这种东西,乃伯符家丑,实不宜流传……我今日来找子美,是因为知道,子美你是正人君子。这江东,是乌程侯一手打下来,可如今,乌程侯走了,他的遗孤却被人送去了北方。

也幸亏那边待公子不薄,更有枪绝童渊收公子为关门弟子。

贺齐或许算不得什么人物,却也是人间大丈夫,焉得与宵小为伍?我已经决定,随公子投效刘皇叔,献出会稽。之所以找来子美,便是因为不忍子美继续助纣为虐,辜负当年乌程侯知遇之恩。

现在,子美两条路……随公子一同投效刘皇叔,亦或者……”

贺齐没有说下去,可那话语中的意思,已经表现的清清楚楚。

“丁承渊……”

“一蠢贼耳,何足挂齿?”

宋谦看着贺齐,又看了看孙绍,苦笑道:“如此说来,之前那钱唐一战,也不是真的大捷?”

“子美,你道那甘宁是酒囊饭袋不成?

此人为刘皇叔所重,拜横海将军,统领海军多年。我江东海军组建不过一两年,且不说军士训练不足,但只是那舟船,更落后于朝廷海军。我在钱唐,勉强可以维持一个不败的局面。但时间长了,一旦朝廷熟悉了地形,即便我占居地利,结果也是胜少败多……你懂了?”

懂,当然懂了!

“公苗……”

“子美,你不必赘言,只需告诉我,如何选择。

今公子在这里,我不会杀你。毕竟袍泽一场,你交出兵符,便留在这边。待战事结束,我自然会送你离开。”

一席话,宋谦沉默了!

第414章巨变(二)

夜se,已深。

谷城外的校场中,陈武独自一人坐在中军大帐里吃闷酒。

原本统帅一军,结果韩当过来后,就夺走了他的兵权。这种事情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感觉不舒服,更何况陈武也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被人无缘无故夺了兵权不说,还变成了押粮官,负责后勤事务……这让一向桀骜的陈武,心中更加恼怒,甚至对孙权有些怨恨。

想当初,孙策被杀,孙权继位。

他陈武是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孙权。

可到头来,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庐江之战,与陈武并无太大干系。连周瑜都吃了败仗,身陷重围之中,你韩当就能比得过周都督,就一定可以救出周瑜,战胜张辽吗?

想当年,你韩当跟随孙坚,二十二路诸侯也奈何不得人家。

现如今张辽兵强马壮,身边更有马超这种虓虎般的猛将,还有郭嘉这种智谋过人的谋士,你就一定能大获全胜?

至少,陈武不这么认为!

而事实也证明,张辽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对付。

三ri前,韩当率部渡江,结果还没等他上岸,就在江岸遭遇萧淩迎头痛击。若不是黄盖援兵抵达及时,说不得韩当首战便要溃败。凭借黄盖凶猛的攻势,江东军登陆大江西岸,汉军随即撤退,固守襄安县城。

萧淩守城,而太史享则率一支骑军,屯驻襄安以南。

西联马超所部,进可攻退可守……黄盖韩当两人手中三万强兵,被拦在襄安城下,止步不前。

人家张辽还没有露面,甚至连马超都没有出动。

只凭两员小将,就把韩当死死拦在城下。

而韩当对此却是束手无策,只知道猛攻襄安……在陈武看来,如此猛攻根本没有用处。他派人渡江劝阻韩当,却被韩当一顿臭骂。陈武这般高傲的xing子,又怎能容忍韩当如此轻视?

可韩当是孙氏老臣,是孙权老子孙坚留下来的班底。

陈武就算再厉害,也无法争过韩当,只能忍气吞声,守在谷充当运输大队长。

时间,已经将近八月。从庐江传来的消息,也让陈武感到失落……周瑜被困在临湖,据说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而韩当等援兵距离临湖不过咫尺,却无法寸进。想来,这世上最大的痛苦就在于,明明希望就在眼前,却是触手不可及。若不得援兵,周瑜恐怕凶多吉少。

想到这里,陈武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将军,营外有一人,说是将军同乡,求见将军。”

陈武是庐江人,听闻亲随禀报,不禁一怔。

同乡?

他在家乡已没有亲人,随孙策渡江之后,家人几乎都迁到了丹阳。这个时候,所谓‘同乡’,又是什么来历?

心中,或多或少有些了然,不过陈武却不动声se。

“既然是同乡,便请他进来说话。”

亲随领命而去,陈武则起身从大帐的廊柱上取下宝剑,而后坐在书案后将宝剑拔出。

这口宝剑,是当年他投效孙策时,孙策赠予。

虽然算不得神兵,但是却锋利无比,算得上一口好剑。陈武命人又点亮了几支松明,把大帐里照映的非常通透。他一手拿着一块柔软布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