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苍茫-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照大人所言,属下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只要攻敌必救,就能围点打援,如同大凌河一般。”韩建当先说道,他是毫无畏惧,有啥说啥。
“那么韩大人说说,倭人必救的所在为何。”自从当年济州恩怨后,只要有机会关明必会给韩建找麻烦。
“呃。”韩建咧了咧嘴,“最好当然是倭人大将军的镇城江户,可惜如今被炮台环绕,尼德兰人的大炮还是很犀利的,如此……”
韩建也是挠头,他提出的想法他自己估算多时了,很是可行,就是有一样,水师舰队如何能冒着敌军炮火进入江户湾是个大问题。
“哈哈,为何不能是江户,我看江户就很好。”赵烈在舆图上一指江户的所在。
“只是大人,江户如今有近二十座大炮台,数百门巨炮,我军就是拿下来也必是折损极重。”关明磕磕绊绊道,他也是强撑,这可是一贯正确的大人赞同的。
“谁说我军要攻击江户湾,完全可以在江户湾外登陆,两日内可直达江户,本将之所以全部是骑军就是为此,建奴可以绕行数千里入寇大明京畿,我等不过是绕行数百里而已。”赵烈大气的一摆手。
“大人所言极是,如在江户西或是东北方登陆,再绕行攻击江户,不过两日骑军就可直驱江户,到时看看那个所谓的倭人大将军如何自处,此时他可是没有老爹监护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吓尿了。”
韩建粗豪的大笑道。
“不过那么远,备马驮带的粮秣恐怕不多,到了江户恐怕没几日就要断粮。”李禄提出了一个疑问。
这也确实,毕竟如今是冬季,外面的草料不多,很多就靠备马驮带的杂粮供给两匹战马,一匹马驼人,一匹马带着粮秣,真是带不了多少米粮。
但是大军出动数万人马消耗的粮秣可是天文数字,如果不备好,到时断粮就得未战先乱,而如果分兵护送粮秣,一个是分流了本就不是太充足的破虏军军力,再有粮道就是破虏军的一个最大的落点,失去了骑军机动的优势。
“这个问题你等还须问,建奴是如何做的。”赵烈冷然道。
众人即刻恍然大悟,对啊,就粮于敌啊。
“倭国人丁稠密,家里多少都有余粮,沿途自己去取了就是,告诉属下军兵严明军纪,万不可成了孔有德般的兽兵,但是对于反抗者也要决不手软,尽数杀了警示他人。”
赵烈的表情有些狰狞,不过是在倭人地界上收拢一些粮食罢了,比起后世倭人的种种兽行简直不值一提,如果不是为了军心士气受损,他不介意大开杀戒,反正倭人地狭人稠,也许后世也有倭人的学者说破虏军的减丁很好呢,这事谁能说得清。
“百年来倭寇是如何对待我大明有沿海百姓,此番就是血债血还。”
众人轰然应诺,对于一向沉稳的大人提起倭国所流露出的失态,他们已经是习惯了。
“既然如此,诸位,我等就为大军选个合适的地点吧。”赵烈一指舆图,众人都将眼光投向那里。
第468章大军云集
吴晗同马文、高波、季刚一同来到济州忠烈祠前来祭拜老廖和汤陷军。
此番刘福贵、邹怀恩所在的登莱备军没有来到济州,因此祭拜又少了两人,当年的十个弟兄,只有他们几个前来祭拜。
由于大军云集,很多老军兵都请假给昔日的战友上香祭拜,通往忠烈祠这条一向冷清的大道竟然诡异的热闹起来。
所有的军兵同吴晗他们一样,都是提着大包小包,这都是三牲祭品和瓜果,大同小异。
虽说人数不少,但是一路上几乎没有人大声谈笑,即使有人如此,也被他人一顿白眼压制下去。
吴晗等人还有百余步就要到达忠烈祠高大的牌坊时,所有的军兵都被拦住,他们被告之忠烈祠内有要事,须等待片刻。
这些军兵倒也不急,此番是统一给他们的祭拜机会,一个上午的时间足够了。
“听说刘老大升职了是不是。”季刚一屁股坐在地上问道。
“嗯,听说是靖海卫备军指挥使,如今也是统领三千备军的大员了。”如今是副百总的马文很是羡慕道。
“嗯,邹怀恩也是千总了,这都是从这个什晋升的,以后总算也有高官的兄弟了。”高波笑嘻嘻道。
“吴大人这不也晋升了,如今都是千总了。”季刚对这些没啥想法,他自认不是那块料,如今他还是吴晗的护卫,虽说老兄弟都晋升了,但是他真是不在意。
“我说季刚,此番大战完了,回返登莱,我给你寻个婆娘,如今兄弟几个就你没成家了。”吴晗看看不求上进的季刚,有时真是恨铁不成钢,不愿晋升也就罢了,还不愿意寻个婆娘过日子。
“不急,俺这不知道哪天就进了这里。”季刚一指忠烈祠,“到时孤儿寡母怎么办。”
“怎么办。”吴晗一瞪季刚,“这些兄弟帮衬呗,你以为刘大和邹怀恩能不管,你家就剩下你一个,此番回去就给我成家去。”
季刚缩缩脖子没言声。
其他两人哈哈一笑,别看季刚不言声,到时候不给你去,就是这么轴。
“哼哼,此番兄弟们给你绑去成亲,别想这么混过去。”吴晗点了点季刚道。
此时,从大门里涌出了数百名全身铁甲的彪悍军兵,前方赵字旗帜表明了身份,这是赵烈大人的卫队。
“大人这是前来祭拜了。”吴晗道。
赵烈每到一处忠烈祠是必去的地方,每次都要虔诚祭拜破虏军的英灵,这些军兵都是知晓。
“赵大人如此,我等就是阵亡了,身后事也是不愁。”马文感叹道。
赵大人的卫队来到近前,所有的军兵都恭敬的抚胸施礼,在黑色铁甲环绕中那个亮白色的身影也抚胸还礼。
马蹄隆隆,几百人的马队滚滚而去。
所有的军兵相续进入忠烈祠,漫坡上相续布满了军兵的身影。
恍惚经年,这里安葬的范围又扩大了,如今墓碑已经向慢坡上方继续蔓延。
吴晗带着三人熟门熟路的向汤陷军老廖安葬的地点走去。
与忠烈祠凝重的气氛不同,此时济州港东北新建的大营里倒是极为的热闹,今天是休息日,同在大营里的北华备军们开始寻亲访友。
他们是分为两批先后参战的,因此即使是一个村屯的也分成了济州和北华两个地方参战,因此很多发小朋友都分隔两地许久,今天是休息日,当然得好好聚一聚。
方高山就是其中一员,他和于哲两人前往靠北处,寻找自家的大哥和大舅哥。
“那个不就是大哥吗是不是。”于哲狐疑的指着小校场上几十匹战马旁十几个人中的一个。
方高山细细一看,不错正是自家的大哥,此时正同别人商议着什么。
旅顺一战,由于所在百总的副百总阵亡,方远山由于军功幸运的晋升副百总,经过数月的整训,他如今也是合格的中阶军将了。
今天他同百总来领取新分配下来的五十匹石岛马,这是他们百队第一次分配这种高头大马,当然作为战兵最末的北华备军,分配的数量还不足,只是区区千匹,不象战兵每人一匹石岛马,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吧。
高大矫健的石岛马入列是备军的大事,也是百队的大事,此番百总王铮、副百总方远山一道前来迎候。
“大哥,大哥。”正忙碌间,一声声的高喊声传来,方远山疑惑的看向南面,他听着像是弟弟的声音,但是方高山怎么来了。
他抬眼就看到在那里张扬的手舞足蹈的弟弟,不禁哭笑不得,大小也是个什长了,还不如一旁的于哲稳当。
“你弟弟吗。”王铮打量了一眼,问道。
“是的,百总,我等兄弟可是一年多没见面了。”方远山急忙答道。
“那你去同你的弟弟聚一聚吧。”王铮吩咐道。
“呃,如今正是交接战马的时候,属下不好脱身吧。”方远山为难了一下,他当然想同弟弟会一会,毕竟都是一年不见了,但是职责所在他还真不好轻离。
“去吧,此番可是征伐倭国的国战,还是先聚聚好。”王铮坚持道,此番肯定是一番数万甚至是十数万兵马的大搏杀,谁也保不齐一定能活着回来。
“多谢百总。”方远山恭敬的施礼,他真是真心感激百总的关照。
他从老父那里得知当年的情形,虽说王铮挟持了老爹,但是结果是好的,全家安全的到了北华,开始了难以想象的好日子,何况对他的照拂是不用说了,方远山对王铮只有感激。
“大哥,你可是结实多了,怪不得侄子生出来也那么结实,呵呵。”
方高山的第一句话就让方远山有些懵了,什么什么,侄儿,那不就是他的儿子,家里的媳妇怀孕他是晓得,但是这数月来没有家信到来,他为此还很是着急。
方远山是不晓得,捎带信件的海船沉了,这也是迟迟没有消息的原因。
“什么时候生的。”方远山晕晕乎乎道。
“好几个月前,前些日子老爹给俺去信说的,怎的,没接到消息,老爹可是说给你去信了啊。”方高山莫名所以。
“呃,也许是船沉了。老爹还说什么了,你嫂子如何了,孩子多大了。”方远山急道。
看到方远山猴急的模样,于哲在一旁不禁笑了出来,看来大舅哥是真急了。
“没说什么,就是这些事吧,孩子我就晓得生出来七斤多,呃,嫂子平安无事,再多了,我也不知道了,呃,对了,妹子可也怀孕了啊。”
方高山的话真是颠三倒四的,这不又让方远山惊诧了一下,气的方远山使劲给了方高山有一拳,方高山则是傻乎乎的憨笑。
晚饭后,在济州大营赵烈的大帐内,自赵烈以下很多水步军军将汇集一堂,此番是对远征倭国做最后的部属和商议。
在会上,赵烈命令李虎水军指挥使、齐威为副使,统领近两百艘大海船的大船队。
赵烈交代他们的任务就是送破虏军上岸,同时保护好登陆地,保护好舰队,也就是保护好破虏军的后路,这个至关紧要,虽说倭人的大舰队被摧毁,但是在海岸边他们可是不缺乏小早关船之流的小船。
而为了保护登陆处,舰队不能轻离,这样就给了对方反击的机会。
当初与倭国水师决战之所以损失十余艘大小盖伦战舰,就是为了阻击敌人的火船队靠近主力舰队,此番也是一样,主力舰队和登陆场都要护卫。
赵烈交待李虎和齐威的任务就是制定措施如何减少战船的损失,不能象上番一般烧毁十几艘盖伦战船的事情重现。
李虎和齐威齐声领命,其实此番远征倭国,两人已经同船头们商议许久,想出来一个完善的法子,因此两人倒也底气十足。
赵烈在会上还任命李禄为步军总指挥,毕竟黄汉因为要留守登莱,坐镇破虏军的大后方没法前来,这里李禄就是总指挥的最佳人选了。
而韩建被任命为副指挥使,统领一万两千战兵,关明作为副使统领八千北华备兵。
任命王海州为三千骑军的指挥使,黄茂林、楠勇为副,这是这支破虏军的核心打击力量,是最精锐的全甲铁骑,所有军兵已经换装石岛马,人有铁甲,马有皮甲,真是轻型的铁罐头。
会上,赵烈又任命楠勇所部为游击军,给他下达的命令就是从登陆处开始沿着官道向倭国纵深进发,给他的命令就是不攻坚城,不与大股倭人对阵,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性,将官道附近的村庄、寺院、关隘全部焚毁。
赵烈的原话是他要的就是通过捣毁倭国的后方,激怒各地的大名,从而迫使各地的大名汇集一起同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