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国-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过多,兵站只能供给李亦奇的中军,各个部队就自行烧水做饭,一时炊烟渺渺,不远的下蔡城人头拥拥,辛勤的民夫正在忙着加固城防,装备防御武器。
过了一宿,上午时分,阳光明媚,淡淡的薄雾已散去,在周边艳绿的群山环抱中的平地上,集结了11军的全部车辆和人员,秩序井然水足饭饱,闲逛的兵都已经收起了帐篷,回到马匹或者马车前,懒洋洋的晒太阳,等待着出发的命令。
而在金帐内,皇帝和总参、11军、18军、58军的各路大员集中开会,直到现时,李亦奇才把底牌交出来!对大家道:“诸卿!我军明着去打徐州,实际上不是去打徐州,是去打许都!攻下细阳后,渡过颖水,只要打下谯郡,许都就暴露在我们的眼前了!朕已经着人飞鸽传书,令蒯越急速进军,和我军合击许都!”
疯狂无比的计划!在以六十万大军严重威胁曹操许都的同时,已军却有可能陷入宛城李典、淮北夏侯渊、徐州曹丕集团侧击和包抄后路的危险!众将面面相觑,作不得声!偷偷看过去,总参鲁肃和贾诩二个大佬面无表情,他们最有发言权,连他们也不出声,那其它人更没必要出声了!
鲁肃分派道:“周幼平(周泰)领骑兵111师和112师,再带二万步兵,奉皇帝冠盖和仪仗,大张旗帜,迷惑敌军,向徐州进发!太史子义带18军,为我军先驱,占领细阳,直趋颖水!准备过河,可能的话,就直接过河,我军各路,次第渡过颖水后,直达许都!另外,留董袭带一万步兵和一万民夫守下蔡!确保后方不失。”
众将听令,怀着赌徒般的激动和忐忑不安离帐散去,看着他们的背影,李亦奇的脸上挂上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
大军再次开拨,李亦奇带上二十五万军马,向着细阳出发,这一路上,更是难走!先前是由军中工兵指挥民夫修了条从淮河边通向下蔡的好路,但现在可没这么好康的事,军队挤在一起,艰难地行进,起初地势还算平坦,但后来山多树多,有很多树顺着山势被前军烧掉很多,才把路空了出来,小山上浓密的原始森林几乎覆盖了一切,沟沟叉叉又布满了竹林,小溪流水清清,土路看样子如到雨季是不能行军了,元军就那么把土路塞得满满的,向着前方缓慢推进!
皇帝对这样的行进速度表示出了极度的不满!还是太慢;太慢!元军是全马匹化;可是看起来;速度和步兵行进速度几乎差不多!路上挤满了各种车辆和战马;都挤成了一团;在一个斜坡前,人们奋力地推着装载投石车、攻城锤、云梯和舟桥设备各种散件的车辆,笨重的水车要放光了水才能通过,而装满了备用的沉重军械的车辆要先卸下来,通过后再装上,人们喊着、叫着、骂着,马匹也发出了不耐烦的嘶叫,喘着粗气,步兵们都已经下了马车,以散乱的行列见针插缝般穿过斜坡,在斜坡远处开阔地,还有大量的部队和车辆停着,在太阳暴晒下,无法通过,这是一个空前混乱的场面!对于如此大规模的行进,无人统一指挥,也没有谁能迅速解决掉这种交通阻塞!唯一的幸运在于,前面没有魏国的军队!
大元青武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元军主力进抵颖河河曲,细阳守军早被大元的GRU重金收买,一箭不发,宣布易帜,二万守军加入了元军行列!要不是有这个准备,李亦奇哪敢如此大胆放心地前进!这样一来,魏国的形势却是严峻起来!
第三章 一统三国篇 第四十二节 襄城交兵
魏国皇宫,气氛空前紧张!
情报不断呈上,君臣们都是神情不安!
这也难怪,元军首次大规模出击,而且还是超大规模出击!一百五十万人马,就算不还手让你砍,也得砍上很久了!一人吐口口水,还真是能把一座城都淹没!
情报有:
“元军二路,都有三十万兵二十万民夫,共百万之众!而且那些民夫,俱是精壮,也能上阵打仗的,最不济也能用来防守!阵前充当消耗品!他们的人多极了!展开的部队到处都是!而且,几乎都是骑马,要不就是在马车上!马匹多极了!”
“细阳守军被收买,结果不攻而克!”
“元军前锋进抵颖河!”
“蒯越的部队已经进至古城、鲁山一线!”
“大元皇帝的旗帜向徐州进发!”因路途远,这是后到的消息。
曹操和他的一帮谋士,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李亦奇想做什么?他疯到这种程度?难道他真的会不顾后方,直取许都,他不怕他的部队攻不下许都,又或者不怕魏国迁都吗?把已军陷入重围之中吗?
另外,蒯越一军往许都是必然,可是李亦奇既攻到颖河,又向徐州进发,他的主攻方向会去哪?
郭嘉灵机一动道:“李核心必在颖河边!”
荀攸赞成道:“不错,蒯越军自攻占新野后,一直徘徊不前,就是等李核心,现今李核心一到颖水,蒯越立即进军,必是与其合击我许都!”
刘哗疑惑地道:“李核心如此行兵,简直闻所未闻!蒯越兵进许都,我军的李曼成和夏侯妙才可击其侧部,李亦奇进颖河,太子爷和夏侯妙才也可击其侧背,他这不是寻死?难不成……臣可虑的是元军是想引我军三部出动,利用野战,先行击溃我军三部!”
钟繇道:“如今我军就是判断出元军究竟是想打我都城,还是想野战!”
曹操焦燥地想你这不是废话!老子要是我能知道,还要你说!他紧张地思考着,突然对群臣道:“有朝一日,如果李亦奇攻占了许都怎么办?”
他没头没脑地来上这么一句,大殿上先是鸦雀无声!立即有官员泪涕直流,一副为国慷慨赴死之样,自有不少跟从,大殿上成为了群臣大表忠心之地,曹操只是冷笑不止!
大感不耐之下,曹操指着郭嘉道:“奉孝,你说!”虽然曹操已经为帝,但还是极亲热地叫郭嘉的表字,而不叫郭卿。
郭嘉果然不负所望答出来道::“地失人存;两者皆存;地存人失;两者皆失”
曹操在宝座上站起来,哈哈大笑道:“奉孝真得我心也!传旨!把皇宫内院各官府迁往洛阳,弃守许都,速着李曼成和夏侯妙才与朕三路合击,击破蒯越!再着太子进击下蔡,断李亦奇后路!只要我军击破蒯越,李亦奇岂能猖狂!”
大殿上听得众大臣都呆了,有些人甚至要用手扯扯脸皮,以检查自己是不是幻听!皇帝居然要弃守都城,大仗还没打上一场,就弃守都城?
曹操心中暗叫惭愧!因为他这是跟自己的便宜女婿学来的!
他一生戎马,征战北方,多少象样的英雄豪杰也败在他的手下,当年知李亦奇不凡,见李亦奇向他求亲,虽许其婚事,却心生看不起李亦奇之意,哪知这小子竟是扮猪吃老虎,自建安十三年南征以来,一子错,满盘皆落索,那李亦奇步步紧逼,让他竟有一种心力交瘁,无能为力的感觉!
曹操默默地闭上眼睛,思索着:自己也太过小看世人了!如果赤壁之战前多点心思,那绝不会落到今天之窘境!
虽然如此,他毕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遂多遣细作,多看李亦奇战法,一仔细研究起来,起初摸不着头脑,这个便宜女婿有着太多令人惊奇之处了!李亦奇自称自己是玉帝之子、孔老夫子、天上武曲星君、毁灭佛转世,乱七八糟,自相矛盾,所行之事更是人所未闻!看得曹操如堕云雾中,不得明白!不过得到元宫内秘报:李亦奇对朝政极不上心,很多事都是由朝臣来办,偶尔带带军,平时只顾在宫内与妃嫔相戏,似乎不理朝政,很少见到他勤快的样子!
曹操乃有所悟: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正如天时有白天黑夜之分,白天猛烈,晚上潜休,如果说他曹操征战北方如白天太阳之猛烈,那么李亦奇就是休养生息如黑夜,顺应了天时;江南据长江之险,已得地利!李亦奇敢把朝政托付他人,却办得欣欣向荣,无人反他,可谓深得人和!
再仔细想:李亦奇军政之事,着重个“人”字,上有人才当官,下有百姓服其劳,李亦奇自掌权以来,依靠骗、买、抢、生无所不用其极,不断充实人口,不知不觉中,竟有了惊人的二千万人口!弄得江南好生繁荣!江南出产的铁丝茶酒粮食等产量之高,令人瞠目结舌!魏国与元争战,发现元国的中下级军官,个个都能独挡一面,后来捉到活口,才知所有的中下级军官皆从军校毕业,再无白丁军官!元帝国除了黄浦军校,近年来还有桂林(象郡)步校,广州舰船学院、第一军医大学等军事院校陆续建成!培养了大批的军官!
哼,你会用个人字,我就不会用?曹操想着心事!下面的魏国大臣们则炸开了锅,诸人纷纷出班劝谏道万万不可!帝都岂能轻易迁移?一动而牵全局,但一帮谋士却知曹操也是迫不得已!目前魏国元气未复,本不适合与元军交战,问题是元军竟能用六个半时辰就打下了新野,可想而知其攻城的能力!
依魏国计划,利用各个城池,迫元军攻城,消耗元军有生力量,可是元军使用了“跳岛战术”恰好打中了魏国的七寸之上!若不与之战,那么元军二路围攻许都,以其攻城能力,魏国守城的风险大于对战的风险!现今以李典6万人、夏侯渊20万人、曹操15万人41万人对上元军蒯越部30万人,虽然骑兵尚不如元军,但数量已经胜过元军,并非无一战之力!而且一旦击溃蒯越,李亦奇孤军深入,还能有多大作为?他分兵占领各地,那么反而成为了他的负担!
所以,曹操之计,倒不失为对付李亦奇的一条好计。依兵法,一般将领,哪敢冒全军深入敌境这种险?但曹操遇上的是李亦奇这样的一个狂人!居然不顾后勤线,全军压上,就那么攻进别国的核心地区,果然人似其字,直抓核心啊!然而曹操却不敢和他赌!赌的就是:究竟是李亦奇因为后勤线的问题而先全军崩溃,还是他曹操因为许都被元军围攻而先垮台呢?曹操心中无底(主要是被新野之事吓坏了),就只好与蒯越交战,试图击溃其一路,迫李亦奇退兵!
圣旨发出去了,在宛城的李典和汝南的夏侯渊行动起来,和曹操点起的十五万大军互相呼应,三路夹击蒯越!
一场大战骤然降临了!
且说蒯越自打下新野,却不大进,只在新野加固城防,积蓄粮草和装备,养精蓄锐,派轻骑远出骚扰曹军,得后方送来元帝军令,着其进军,于是大起三十万军马和二十万民夫,依作战计划顺育水往许都进发!
和皇帝走淮河线不同,荆州军走的路要顺畅得多,却也危险得多!
路面很好走,但是路上分布的一座座的城池,对元军进行了顽强阻击!
魏国实行了坚壁清野,一路上人口尽行迁走,城池严密布防,并且沿途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所以大战斗暂时没有,小战斗一个接一个!魏军要泻元军士气,疲劳元军!
元军以华英雄和黄忠的骑兵先行,一路见到城池而不打,曹军见到他们大队骑兵,也不敢打,相安无事,但到了元军步兵护送着辎重经过时,曹军可就不客气了,他们决不会轻松地放元军过去的,白天游骑出击,晚上精锐部队来摸营,在地势险要的山川丘陵放上些人射冷箭,都是常事,这叫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几乎元军是一路打着过来的,步兵已经坐不住车子,要散开在大路两边进行警戒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