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全球三国 >

第809部分

全球三国-第809部分

小说: 全球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厨………………一个干瘪地老头子,为奴隶精心设计了一套食谱,既能保证奴隶们长时间地劳动,又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食物提供地能量与支出的能量恰恰平衡,其精确程度令到帝国的营养学家都叹为观止!

粮食多用陈粮,在帝国,国家储备粮食很足,因此每年都拍卖陈粮,一般价钱比较便宜,官府禁令,只可以用做酿酒和作动物家禽饲料,绝对不能进人口。既然奴隶主把奴隶都当成了“牲口”,所以陈粮给奴隶吃是正常的。官府根本不管。

鲁/波老板还算好了,他们惮于“国防重点工程”地压力,对于奴隶的管理不敢完全放尽,以免出大事情,影响工程进度,搞不好杀头都有可能!因此他们购买陈粮作食物,而有地奴隶主是去粮仓或者碾米厂(埃及行省的稻米生产在新帝国时期大兴。主要是有尼罗河水的灌溉)扫来地上掉的米来烧给奴隶们吃,这很明显,因为煮过后的稀粥变成了紫色,味道糟糕透了。

奴隶们除了挨打,还要挨饿,受累。

做不好工作挨饿是正常的,长时间劳动也是正常的。每天早上六点上工,直干到晚上十二点地工作司空见惯。

帝国实行五天工作制,奴隶们就甭想了,一星期不干足足,奴隶主会睡不着觉的。

如果在帝国作个调查,最感谢皇帝的人是谁,答案可能令你大吃一惊,因为最感谢皇帝的很有可能是奴隶!

皇帝的生日就是皇帝神降的那一天,属于帝国法定假日,这一天全国放假。除了保障国家安全的和必须地公家值班又或者是不得停止的工作之外,全国都得放假。属于最硬的假期,硬得不能再硬,因此鲁/波两人乃至于其他的奴隶主不得不给他们的帮工伙计和防务承包商们放假,没人监管与缺乏充足的人手去保护,这一天奴隶是不用上工的,难得的一个休息日!

悲惨的生活令到奴隶们存在着抗拒乃至于反抗的心理,但是他们无法反抗与逃跑。

逃。能逃到哪里?

周围是茫茫大沙漠。荒无人烟,奴隶们地生理特征明显。当地炎热,缺乏淡水,不得洗澡理发刷牙,个个长发披肩、胡子拉碴,“身上的泥垢能用刀子刮下来”臭不可闻,被人发现了就插翅难逃。

小规模地反抗会被打手与防务承包商轻而易举地粉碎,逃出去的人由于奴隶身上的味儿,狗群很容易地就追到他们。

大规模的反抗绝对是死路一条,无望的!埃及行省的军政长官周泰,他可是对着上头拍胸膛说工程要始期完工,他也怕出事,因此先是调动了一个整编步兵师驻扎工地附近(这就是当总督的好处。)后来随着奴隶地增多,干脆又调多一个骑兵师,两个师地帝国正规部队!帝国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更何况,这些兵的头子是何许人也?当年灭掉北匈奴地杀星周泰!

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帝国军,造反的奴隶毫无胜算。骑兵师对于奴隶主是有求必应的,只要一声招呼,立即出动,平时是经常野外巡逻和奴隶营地巡视,骑兵按纪律是秋毫不取,不干涉民政,因此很受奴隶主的欢迎,逢年过节敲锣打鼓到部队慰问,军民“鱼水情”极深!

逃跑、反抗和造反的奴隶,不会轻松地让他们G掉,而会使尽手法,把他们残酷弄死,最省事的方法就是“木乃伊”,做一个小笼子,将奴隶直立地关在里面,放到野外,苏伊士运河所在的西奈沙漠很快就让人变成干尸!

还要看到奴隶主的管理水平,为了保障安全,奴隶主从不让人数比较多的同族奴隶在一块儿干活或住在一起,以防串联造反,他们还在奴隶中间收买一些奸细去探听消息,发现奴隶有什么图谋不轨的举动,就马上加以镇压。

鲁/波两人经验丰富无比,每天人数清点,工具清点,发现少了人或者物即时追查,他们还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奴隶进行一次单独“谈话”,而谈过话之后,必定有人挨打挨饿和关XHW,奴隶中的不满、说了谁的坏话,工作偷懒等等,种种名堂都被找来作殴打的借口,这里面的的告密有的是打手们看到的,有的是“内奸”告发的,还有的是奴隶自行举报的,导致奴隶之间猜疑重重,根本不可能成事,搞到奴隶自暴自弃,彼此之间拆烂污现象严重。

平时工作时不能讲话,甚至连递个眼色被打手看见了都会挨打,晚上睡觉时要是被监工听到有谁讲话,整个工棚的人都被罚挨打,连话都不能讲了,还怎么串联?

奴隶们病了,没有什么医疗可说的,如果属于帝国正式子民的有医保,不属于的,除非有担保,否则医院根本不会出诊,奴隶不属于“人”,得病了,挨得过就算走运,挨不过就G掉。

算起来鲁/波两个奴隶主注意经济效益,奴隶死掉了不见得是件好事,他们尚留给奴隶一线生机,既便如此,他们手下的奴隶死亡率也有奴隶平均死亡率的一半,其他奴隶主更是凶残,买到便宜货的奴隶主完全不把奴隶人命当一回事,还有一些纯粹就以殴打奴隶作为满足与发泄。

绝非捏造之词,就是有一些罗马人,他们以前拥有奴隶时是随心所欲地对待奴隶,后来青龙得国后解放了境内所有奴隶,那些罗马人周身不自在,可也没法子,如今机会来了,他们就跑到了非洲,以满足他们那肮脏卑劣的嗜好!

繁重的劳动,非人的生活使一个健壮的黑人呆在运河里劳动6、7年,就耗尽了体力,成为残废,很快死去。

此时鲁/波两位已经赚到盘满钵满!他们对于劳力的支出就是伙食费(少得可怜)和工具钱及少许维持费,工钱根本不用算,虽然付给了帮工伙计和防务承包商比较高额的工资,对于官府给的巨额工钱来说还是很划算的。

运河的开挖按计划是要八年,但由于奴隶的“卓著贡献”,仅仅用了六年又三个月就完工了,整整有十万奴隶死在工地上……………后期随着帝国军的交通线更加便利,奴隶增多,越发便宜,奴隶主更加不当奴隶是一回事了,他们不想长期“使用”,而会把奴隶尽可能地榨干!

完成了苏伊士运河,鲁波尔卡斯和波卡利乌斯两人居然在官府获得了“优秀”的评价,利用这个评价,他们在新一单工程的投标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承包权。

第十二章 万年帝国 第十二节 又一单工程

天堂与地狱,是一线之隔,手掌的正反面。

站在中南半岛(泰国、越南、马来和缅甸一带)海边眺望,无际的海面上,星罗棋布一个个如花环般的小岛,犹如天际抖落而下的一块块翠玉。小岛中央是绿色,四周是白色,而近岛的海水是浅蓝色、水蓝、深邃的蓝,逐次渐蓝……

回首望内陆,阳光下无尽的郁郁葱葱蔓延向天际,参天古树,藤萝芒草,绿意盈然,绿得滴水,绿得要流油,绿得象翡翠!

阳光太多、海水太蓝、时间太多、美女太艳、俊男太猛,这些太多,成了独特的赤道风情。赤足一双脚在细白沙滩上,感受大地炽热的体温;泅泳于海洋里,聆听大海的心跳频率。忘记时间、忘记工作,尽情的吃喝玩乐,是老天爷允许你的放纵……

这是人间天堂!

这是一个热带天堂,别说是阔佬,甚至连华族的普通人都能够搭船前往度假,他们兴高采烈地享受着热带雨林、阳光沙滩和海水,他们在海滩上打球,海边钓鱼,海里冲浪,累了大啖海鲜,获得了体力之后,就进行男人与女人深入浅出的对话……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然而,对于在那儿工作的黑奴来说,同样的地方,却是热带地狱,意味着热气升腾的丛林、没顶的泥泽、凶猛的白蚁、鳄鱼、水蛭、毒蛇、蝎子,炙人的阳光和倾盆而下的大雨。

没有道路,奴隶们拿着砍刀奋力开路,惊起了铺天盖地的蚊子,如此就处于两难状态。

要不被蚊子吸血,从而(必定)感染疟疾,那几乎意味着死亡,快速死亡。要不为了防蚊而在酷热中穿上衣服。把全身包住,挥汗如雨,过不多时,全身生起了脓疮,汗水火辣辣地刺激着他们的皮肤、眼睛,特别是下阴部,他们会一无用处地搔抓不止……………………因为一切地方都痒得难受。

即便是穿上衣服,一样抵挡不住吸血蚂蝗的攻击,更不用说毒蛇和蝎子,三个家伙在亲吻人的同时。喜欢往人体里注进一些东西,很糟糕地,那些东西是致命的。

别说是做工地黑奴,就是监工乃至于老板都休想逃脱这一切,所不同的是后者和旅游者有着同样的休养生息机制,充足的饮水、良好的医疗和一流的饮食

两个罗马人。鲁波尔卡斯和波卡利乌斯呆在西奈半岛七年,参与完成了修建大运河的伟业,然后回罗马居住一年,他们是闲不住的人,炮制奴隶成为了他们的不良好;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南半岛的又一单工程:大三线地最后一线!

大三线,来源于帝国历青龙元年,鲁肃和贾诩两个高层。知道的东西多:科技和世界地理,已经预见到了一些未来,遂联名上奏,认为帝国广大,不可能到处驻兵。帝国的安危系于大三线和一道,堪称支持帝国的“脊柱”。

所谓大三线,指三条铁路线。北线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西伯利亚,经过乌拉尔山脉,转入亚速尔海,到日耳曼黑森林;另一条中线就是走新疆、中亚、黑海、里海,最后和北线在亚速尔海会合;南线则是从广南东路出发,沿南海边进入交州、中南半岛,连结印度。进入波斯。走两河流域到地中海。

一道是黄金水道,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差不多与南线铁路平行,只不过走的是海道。

三线一道,横贯东西方,然后再有分支,帝国控制最发达的欧亚两大洲,就有了充足地保证。

而其中,“海上丝绸之路”早早存在,在帝国还不是帝国时已经有勇敢的中华航海家,就是一些不出名的商人与水手,在利益和命令的驱使下,扬起风帆,到达了波斯、红海,他们当中的极少数,甚至进入了罗马!

此后更不用说了,船更大,货物更多,乃至于出现了一流的蒸汽船,从二年来回东西方,到一年能够去二次东西方。

大三线的北线建得最早,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压力,北线得到了帝国不遗余力的支持,它的建成也就意味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末日,他们再也不能利用他们的地理优势来威胁中原王朝了。

游牧民族打得过中原王朝就打,打不过就闪,逃往北方深处,中原王朝欲想进攻,后勤压力巨大,就算暂时解决后勤,军事上胜利了,但不可以驻军,实际控制,从经济上等同于自杀。

说什么北方游牧民族是“狼”,中原王朝是懦弱地“羊”尽是废话、P话!

那赫赫有名的匈奴今安在?鲜卑一统北方,而今世界何有鲜卑?五胡乱华,诸胡不可一世,今世哪来踪影?还有党项(西夏)、契丹吐番、突厥…尽数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唯有汉族,传承几千年。

与其说北方游牧民族打败中原王朝,倒不如说是外是交通,内是中原王朝自己打败了自己。

交通是个大问题,一旦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就再也不能威风起来。

中线相对行程短一些,修建地难度小一些。

大三线,没有一条线路是建得轻松的,工程浩大而艰辛,北线与中线都是动用了大量的华族参与建成,不计成本,军事和政治的需要胜过了经济上的得失。

然后剩下了南线铁路。

建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