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国-第5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不里士看着对方的手势、步法。不敢轻举妄动,但两人对峙不到三秒钟,就同时动手,兵器对碰的清音不绝于耳。
倒霉,又是高手!大不里士郁闷地想。
长矛兵使的是最为凶狠不过的“锁喉枪”,有道是“锁喉枪,枪中王,枪枪锁喉最难防!”此枪法乃帝国军部集中使枪矛高手发明创造的,在军中广泛流传。
那个长矛兵使得一条好枪,他根本不理会大不里士用刀砍他哪里。直个楞地就是用锁喉枪去捅大不里士的喉咙,反正你砍他一刀。他不一定死,但你如果喉咙吃上一枪。基本上你就一定死,所以大不里士只能挡格,陷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中。
这回,不会有人来救他了!
波斯人怀着必死地决心迎战帝国军,一时间实力有如吃了波菜的大力水手,真的是有得打,还打得有声有色呢。
但很快实力上的悬殊就体现出来了,一名连过六人的波斯军。极为骁勇,冲到第七人:一个坠马的帝国军面前时已经是强弩之末。本来波斯人在马上杀他不沾牙,但现在无力打退敌人,被帝国军用矛一捅,插中战马胸膛,那马带着主人踉踉跄跄倒退五六步!
接着又被另一个帝国军死命一刀砍在马腿上,那匹驮着主人冲锋陷阵地战马最终支持不住了,带着不屈、不服沉重地倒在地上痉挛着,嘶叫着,而他的主人,虽然尽力荡开两把砍过来的马刀,却被后面冲来的一个帝国军用长矛,把他插在了地上!
在我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下,三百波斯人很快就不堪了,在法萨堡城垒上的波斯人,看着帝国军疯狂冲来,将城下的波斯军合围,两军纵横驰骋,拼杀沙场。
在他们激烈交战的时侯,最后一批平民进入了法萨堡,城门安全地关闭了!
激烈的呐喊声中,生命在飞逝,尘埃高扬,很快平息下来,可以看到城下波斯人大约三十多个被俘,被集中在一起,垂头丧气地坐着,其它的波斯人,全部仆地了。
这当中儿有大不里士,他幸运地逃了一命。
当时他与长矛兵对战,长矛兵久攻不下,本来会糟糕地,可是他兄弟多呀,我们兄弟人强马又壮。
结果长矛兵一退,三个徒步的帝国军就嗷嗷叫着冲过来,大刀片猛砍,大不里士可不是什么超一流高手,被攻得手忙脚乱,脚下被死尸一绊,弯刀脱手,而三把大刀,带着劲风,同时砍下!
“住手!”
有人在旁边叫了一声,三刀同时停了下来,刀子贴肉,一股冰寒深深地沁入了大不里士肺腑。
三兵收刀后退,一团黑影遮住了大不里士面前地阳光,那人站在他面前,正是曹彰。
曹彰脸色迟疑不定:“杀他,不杀他?”
杀他易如反掌,若是士兵与大不里士对阵,会毫不迟疑地给他一刀。
但曹彰是将,不是兵,除了考虑军事,还得考虑得更多更远。
才刚刚开战,就当着几万波斯人面前,杀死他们以少战多、胆敢挑战强敌的英雄,会将一颗永不屈服、无所畏惧地种子深深地埋入在场的几万人的心中,他的故事,将会在寒冷的波斯高原山区的营火边代代传诵。
曹彰负不起这个责任,心中微叹一声:“可惜!”
他转身离去道:“放了他们。”
曹彰既然不杀他们,索性光棍些,将他们给放了。
帝国军人们吃了一惊,但将军的命令不容置疑,于是,在帝国军的押解下,三十几个波斯军被放生,帝国军地翻译举着土喇叭宣称道:“我们是英雄,他们也是英雄,英雄识英雄,英雄敬英雄,所以就放了他们!
再过七天,我们大军就全部到来,你们好好准备一下,我们痛痛快快地打上一仗吧!”
还有七天!
第九章 新三国演义(下) 第十四节 波斯血原
号角声在苍茫无涯的原野上传扬,两支针锋相对的大军最终见面了。
大家都是旌旗蔽野,来势汹汹!
一方守土有责,保家卫国的思想让他们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另一方自认为承上天之命,四下征伐,要为自己的帝国夺取“阳光下的地盘”。
两军对上,正如雄狮斗猛虎,有的打了!
波斯皇帝阿达希尔一世亲自统率三十万大军进抵法萨堡,他没有进堡,而是将他的大帐设在外面,连营三十里,声势浩大。
帝国军一十七万人,连同民夫三万,虽然兵力占劣,但帝国军士气非常高,并不害怕波斯人。
阿达希尔一世将要对阵的是帝国元帅赵云,他以一国之君对上一个外臣,看起来有点丢脸,但阿达希尔另有打算。
他就是要以帝皇之尊以鼓励士气,要以优势兵力击溃帝国军,给帝国军一个永志不忘的教训!用他的大臣纳贾尔的话来说:“帝国精于计算,打仗有如做生意,要是有赚,他们就打,要是没得赚,他们会收手,静待下一次机会,而今之计,唯有将帝国军打痛打怕,他们才会老实!”
纳贾尔说道:“这等于用战争赢得和平,唯有战争才能保证和平。时间或长或短,谁又能说出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因此阿达希尔来了,他比赵云早到二天,遣使来见赵云,深责道:“我们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之间素来和平,交往多年,两国之间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各个领域地合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今你们不顾由来以久的和平,不珍惜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妄起刀兵,燃起战火,实令我们痛心,尔等必受天谴!
若尔等识趣。即时退出,犹未晚也!”
帝国南路军总参谋长阿杜回答:“吾主有诏曰:青莲白藕,天下本一家,卧榻之侧,岂容许他人鼾睡!
今我军应上天之命,统一全世界,有专讨之权也(想打谁就打谁)!
汝等何不顺应天时,归降我国,两国合一家,岂不美哉!”
波斯使节不能接受这种说法。
当时前线提早发动进攻。帝国后方乱成一团,有人问道:“用什么借口来‘师出有名’呢?”
这是个难题。后来我们伟大的皇帝就用了放之四海皆准的‘卧榻之侧’之说,强词夺理。诸人皆以为善,于是当波斯使节来责问时,阿杜就用此说来搪塞。
大家争执,结果不欢而散。
然而使节传达阿达希尔的话道:“你们新来疲惫,我们不占你们的便宜,就让你们休息三天后,大家决战!”
阿杜欣然道:“好极了!三天后再会”
大家各作准备,预备开战。
说起来。貌似各有迂腐之处,帝国军一路西征。虽不能说成是道德规范,文明旅游,却端得是见了老人问声好,见了小孩子给块糖,实行地是怀柔政策,尽量将打击力道压在波斯朝廷和波斯军队上,即使是对待两者,也做得光明磊落,少有虐待之事。象上一回曹彰捉着俘虏就放了,还声明自己大军几天后到来,要波斯军做好准备。
至于波斯人,也很讲精神道德建设,帝国军到来,还让帝国军休息三天时间,并不乘机冲突,简直有如宋襄公之腐。
麻杆打狼……………两头怕!
大家各以实力赢得了彼此的尊敬,阿达希尔对帝国深深忌惮,他的商人子民齐说帝国强大说得阿达希尔的耳朵都起了老茧,而帝国同样顾忌波斯人的“精神”,要知道波斯历史民族的沉淀是丰厚地,他们曾经在公元前建立起一个空前的大帝国!
更令帝国觉得倒霉的是现在的萨珊波斯属于开国,须知开国君臣其实力在整一个王朝中是名列榜首,缺点少,优点多,敢打敢拼,精神没有被阉割,英雄岂会长于深宫妇人之后?
帝国两元帅,赵云和华英雄,一南一北领军西进,华英雄在北,一路横扫,军部告诉华英雄,让他以力为主,以德为辅,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见到不服的,就扁,屠光他们也无所谓。赵云则倒了过来,以德为主,以力为辅,原因无它,惧波斯人的报复耳。
简单来说吧,我们与很多种族、国家争斗,他们能够捉到我们六百俘虏,是件很少见的事了,但波斯能不能够捉到我们六千俘虏、甚至我们会战败呢?谁都不能打保票!
不搞屠杀,此处遂放了RP好的赵云在此领军,压制诸将,如果让其他将领担纲,保不住他们会使出在北疆、南洋的手段,从而深深地激怒波斯人。到时波斯人万众一心,没有二念,只顾造反,专心PK。
庞统曾经问过皇帝,是否该屠尽波斯人,皇帝想了半天,说尽量保存波斯吧,这年头多一个人就多一把力,波斯人属于文明人也!别学帝国时代I,打到最后能出气的只有自己地单位(其它人、动物全被干掉了)。
只要打掉波斯王廷和军队,然后帝国将两位波斯籍的皇妃(即阿达希尔地一对孖生女)包装一下,送到波斯安抚人心,事情自然了局。
……
两军对垒,密集的队伍都将一大片山岗遮盖起来。
赵云摆出了帝国元帅地全副仪仗,实质是半副天子从征銮驾,且听来分解:
元帅白马金鞍,金盔金甲,佩翡翠四爪青龙肩板,身后有十骑黄金甲(天子为十八骑),俱纯金打造外衫,金灿灿一片极为醒目,加上左右金瓜银铖,镫棒戈矛,打四爪龙旌旗,又有五行旗,分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每队五百人,十分威风。
按云哥为人,他根本不想搞这么多花样,但朝廷礼制体面问题,他不要不行。
须知,朝廷就是要做出一个“榜样”,令人羡慕,催人上进。
相比之下,波斯皇帝阿达希尔的颜面实在是寒酸、寒酸!
他也是“金”光闪闪,但他的金光系“水货”是“流嘢”……黄铜打磨而成的铠甲。
一国之君,要什么有什么,波斯每年从外贸中抽水不少,怎么会如此小气?
钱统统分派下去制刀造箭养马,修建堡垒……说出来不会有人相信,阿达希尔的一顿饭,吃的是大饼加茶,最多早上喝点羊奶,肉很少吃,如他的两个远嫁帝国的孪生女儿,曾经难得一次回国探亲,结果呆了三天就受不了波斯宫廷饮食,要偷偷地着人去泰西封(巴格达)华人餐厅那里订餐!
两
:帝国以它的富足令波斯人害怕,而波斯皇帝的因陋国畏惧!
……
太阳刚刚爬上山岗,两军就恶狠狠地面对面干起来。
大家先是派出一万人去试探,最后发展为几十万人大规模的群P。
首先施以大规模的箭雨攻击,波斯的复合弓和帝国的复合弓都是世间罕见的强弓,俱使用专门放血的三棱箭头,箭象泼水般将射向对方。
一枝枝箭钉在地上颤动,一个个士兵倒在地上,腥红的血很快就将大地染成了乌浊的黑色。
在第一波箭雨中,差不多有上万人坠地,本仗打完,有人向阿达希尔一世进献了一件纪念品,那就是帝国军的箭和波斯人的箭在空中相撞,结果帝国军箭硬,硬生生地插进了波斯人的箭中,波斯箭没有被破开,二箭合二为一,后来被人捡到,可想两军射箭之多!
虽然帝国军兵少,但帝国军秉承一向的传统,上阵之后有我无敌,着力抢攻!
帝国军六个师(六万人),各以曹彰、潘璋、全琮、张翼、张苞、关兴为头,象六枝利箭直插入波斯军中,六将均以楔形攻势,用密集的骑兵队实施猛烈的冲击,力图在敌军中撕开缺口,斩断波斯人大龙!
这一仗,几乎没有用上步兵。全是骑兵交战,十数万计地骑兵在荒芜的波斯高原上冲杀驰骋,杀了个天昏地暗,直打得阴风惨惨,彤云满目。
一时间,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