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全球三国 >

第125部分

全球三国-第125部分

小说: 全球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是整个世界!那些笨蛋皇帝为什么不做呢?!)

皇帝拿金子给妃嫔是从他的内库里出的,一般,帝国财政总收入的六分之一归皇帝的内库所有,这当中,有三分之一作为皇室的日常用度,三分之一作为皇室的投资,皇室占有了帝国股市总股值的十分之一以上!皇帝是帝国最大的资本家!三分之一兑换成为黄金和白银,放进金库保存作为备用。

作为皇室的投资,除了股票,前朝的各种文物,象书画用具钱币等,还有珠宝,都是收进的对象,皇室中各种艺术品不断地增加。

所有的这些买进卖出操作的决定权,全由妃嫔们决定!当然,有一些顾问帮忙的,开始妃嫔们也交了一些学费,但皇帝支持她们,越到后面,交的学费就越少了!

如此一来,后宫的女人们,并不都是花瓶!一部分人入安理会管政务,一部分管理宫务,一部分管理投资,一部分在外实习,没有分派到职司的依旧要学习,大家都很忙,只要忙起来了,那就没有什么时间去争风吃醋了!

再加上后宫的主流,蔡琰皇后、曹节姐姐和甄宓都不是好生事非的人,因此,仅管后宫有了一定规模,基本上皇帝过得还是很舒心的!

宫里的日子过得充实又愉快!我有空就写着材料,让人送了回魏国。

终于,我的事发了!

那天,有人叫我去大明宫,我跟着去了,来到大明宫正殿,我吃了一惊,皇后娘娘坐在宝座上,而曹节姐姐居然跪着!很多妃嫔们都来了!

我向皇后跪下行礼,贤妃张子仪冷笑着把一大叠东西扔到了我的面前!

我魂飞天外,正是我写出宫里,送回魏国的东西!

张子仪向蔡琰进言道:“妃子曹子颖背叛陛下,背叛大元,当乱棍打死!贵妃曹节与之同谋,当废去宫号,打入冷宫!”

这么狠?

事实上,姐妹们虽然保持着表面上的和睦,曹节姐姐虽然贤良淑德,人人都看在眼里,然一样有人眼红,有人妒忌!

这当中,最恨曹节姐姐的就是狐狸精张子仪!这张子仪,能做到清纯似小溪,冷艳如冰川。转换气质,万千变化,是宫里的一个牛人!她曾说:“别人不敢穿的我敢穿,别人不敢叫的我敢叫(床),别人不敢做的我敢做!”

她还说:“我像一颗水蜜桃,而陛下品尝我的人!”

她很早就跟随皇帝,因此对于着装,并不要求她穿得暴露,但她经常是穿得极为清凉,有时甚至敢穿着透明睡衣出来!在待奉皇帝时,据她的太极宫里的美人说,真是疯到人人要向她学习!

她的狐媚手段迷得皇帝神魂颠倒,对她几乎是言听计从,可偏偏在册封后妃时册封了曹节姐姐为贵妃!

实际上,张子仪渴望当上贵妃,她可能还有野心!想着皇后这个位子!可贵妃这个位子给曹节姐姐占去了,她恨死了曹节姐姐,如果这个位子没有给曹节姐姐,那么第一顺位的王仙姬,是个好说话的人,只要和仙姬说说,那会让出来的。

现在,她就来痛打落水狗了!

55555,真糟糕,我成了落水狗了,还连累到曹节姐姐!

我抗议道:“事儿是我做的,一人做事一人当,曹节姐姐根本不知道这样的事!”

曹节姐姐向皇后叩头求情道:“虽然子颖做出了对不起陛下的事,但没有给陛下和大元带来重大的伤害,饶她一命吧,所有的惩罚,臣妾愿和她同受!”

张子仪叱道:“住口!带罪之人,安能为人求情!中宫娘娘!后宫从没出过这样的事,当从重从严处理!以儆效尤!”

本宫的关凤、两仪宫、华清宫的姐妹都出来求情,但张子仪不依不饶,一心想把我们往死里整!

皇后一直不说话,很为难,她有心想从宽处理,但我犯了这么大事,她也马虎不得!

张子仪再次说要把我乱棍打死,把曹节姐姐打入冷宫!

她伶牙利齿,皇后也拿她没办法!看来我的命运已定!

张子仪自把自为,发号司令,喝令取来家法!皇后没开声!

宫女们把我按倒在地上,准备行刑!我惨了!

传来了皇帝的声音“住手!”

他走进来,大家慌忙恭迎他,他坐下后,也不多说什么,只是说:“曹子颖虽然向魏国送出情报,念她往日待奉有功,饶她一命,杖责三十,关进冷宫,至于曹贵妃,和此事无关,无罪!”

一时间,喜得我差点要跳起来!

张子仪不满地道:“陛下,这样惩罚太轻,不杀一儆百,只怕日后……”

皇帝向张子仪招招手,张子仪过去他身边,皇帝把她按倒在大腿上,重重地给了她屁股两大巴掌!骂道:“朕的圣旨你也敢不听,反了你啊!”

张子仪痛得哭了起来,接下来就是闹剧了,皇帝当场临幸张子仪,这也是为了救我和曹节姐姐,皇帝那根东西塞进了张子仪的嘴里,她还能说话?却唬得宫里的宫人纷纷低着头退出!

在皇帝的强力干预下,我才幸免一难!

再后来,皇帝带着曹节姐姐北上去打我的曹大伯了,我被关进了冷宫,不得自由,也无人敢来看我,毕竟,我顶着背叛皇帝的大罪,不同于以前那些鸡毛蒜皮的小罪!……

被关了很久,我每天只能看看《论语》和《春秋》来解闷!

夏去秋来,北方的大雁在建业上空飞过,宫里的菊花开花了,枫树也红遍了,一直不知道外面的消息,闷死我了,我痴痴地想着:皇帝能象上次那样,突如其来,赦免我出冷宫……

无聊中,一向没有诗才的我写下了《菊吟》:

待到秋来九月八,百花开后我花杀!冲天香阵透紫微,皇帝来赦我出宫!

后记:在元魏和平统一后,曹子颖被赦免!原来,她传递消息给魏国,早在GRU的监控下,李亦奇有意通过GRU,给她准备了假情报,让她传递给魏国!因此,曹子颖等于是害了魏国!

而张子仪捉到曹子颖的情报,却是KGB做的(子仪是KGB局长也),和GRU各行其道,互不通气,皇帝也不理这些事的,子仪并不知道GRU给假情报之事,主要是元军在进攻魏国前,遂行反间谍活动,结果KGB就在无意中捉到了曹子颖。而李亦奇当时不能赦免曹子颖,是不能让魏国的人知道她立了“功”,否则,就知道那是假情报了!



第四章 北疆风云录 第一节 入宫见闻

朕在后宫,天天被妃嫔们轮JIAN!很惨的,所以回到三国,千万不要当皇帝!

说到对外战争,朕就浑身不自在!都是他们先发第一箭的!

朕是一个很老实的天子,老实到经常被人欺负,从来都不是朕想找麻烦,而是麻烦来找朕!唉,人长得漂亮不好,总是招蜂惹蝶!

……某人痛哭流涕地自述!

皇帝折返建业后的第二天,不得不立即召集群臣议事!

照他的打算,回宫后的三天内,他不理政务,先把后宫女人们玩个够再说,小别胜新婚嘛!唉,哪一个家伙不是考完高考狂欢他一星期的?

可是在他刚回到建业,接到的那份边关急报,破坏了他的计划。就在当晚临幸妃嫔时,贤惠的皇后蔡琰不停地催问他应该如何处理边关之事!他的态度将决定安理会日后的决策!

无奈之下,只好通知群臣,明天九时上大朝。

不过,按照程序,在大朝前先小朝,就是召集官僚的核心,内阁和六部尚书先行讨论主要政务,作出基本决策,以统一思想,避免朝会上发生你争我吵,有辱斯文之事。

这事有过先例,也是由大元朝制导致的,因为皇帝大开言路,不偏听偏信,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所以朝会上群臣极为活跃,有时活跃过了头,甚至发生过扭打行为!有次就是两个六部尚书之间进行斗殴!

那是礼部尚书蔡邕和吏部尚书诸葛瑾曾经进行过的一次可笑的内哄!两个大臣,一个是皇帝泰山,一个是皇帝宠臣,两人在太和殿上,为某事吵得不可开交,互不相让,闹了个脸青脖子粗!诸葛瑾气极,斜着眼道:“要不是看你老,本官就揍你!”

蔡邕也是昏了头,凑了个老脸伸过去道:“你揍啊!你揍啊!有种的你就来试试!”

诸葛瑾觉得那老头儿可恶极了!恶向胆边生!一巴掌拍了过去!“啪!”

蔡邕的脸上立时多了一个巴掌印!

他的反应也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不是向皇帝女婿哭诉,而是“通”的一拳,打在了诸葛瑾的肚子上!打得诸葛瑾后退二步!两人平分秋色!

两声都很响!大殿上衮衮诸公听得都呆若木鸡!

要不是张昭喝止,只怕群臣中隶属两派的官员就要在庄严的大殿上学建业的的乡议局来全武行了!

李亦奇本人坐在宝座上,心中美滋滋的!打啊!打啊!为什么不打呢?他***,要不是怕有辱斯文,老子我就叫两个大臣来拳击,打胜的那个,老子就采纳他的意见!

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因为群臣分派是好事,最怕的就是他们抱成一团,要是抱成一团,皇帝就不好当了!而且,本朝官员的胆识过人,哪怕你是首辅之尊,只要他认为他有理,照样敢于当面对首辅进行抨击!这是件可喜可贺的事!象蔡邕是礼部尚书,老革命、女儿又是中宫皇后,可是后进的诸葛瑾一样是看事不看人,不鸟他!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现在元朝大臣已经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蔡邕的左派,因循守旧,改革的主张不少他们都反对,反对皇帝改圣人之术,他们同意皇帝对国内百姓的仁义,但反对皇帝计划对外国人的不仁义,有蔡邕、刑部尚书虞翻、户部尚书丘八等,另一派就是右派,以诸葛瑾为干将,有兵部尚书王甲;工部尚书张正常为呼应,他们支持皇帝所出的《圣经》上对儒家之术的改良!主张对外开战,开疆拓土!而内阁首辅张昭则在两派间搞平衡,对事不对派。

事实上,除了因个人理念的问题,还有着利益上的关系。

象诸葛瑾,他不同于朝中的那几位大佬,那些人,要不是皇帝的亲戚,要不就是老资历,有牛B的资本!诸葛瑾的根底浅(鲁肃推荐他来当官的,他家里又没漂亮女儿嫁给皇帝),他不跟紧皇帝,能有多大作为?而兵部,如果对外开战,兵部的发言权自然是增大了!张正常,作为大商人的代表,对外掠夺市场,得到资源,那是他的心愿!

蔡邕和虞翻,都是旧朝儒家的出身,当然对新改良的儒家之术有抵触,户部尚书丘八为国家管着钱袋,吝啬成性(当会计的通病),一打仗,花钱如流水,不要了他的命?

李亦奇之所以不黜左派,就是留着左派,来平衡朝政,以免一派独大,之所以不怕两派互扯后腿,那是因为皇帝早早定下的朝规已经成为了朝臣遵照执行的最高准则!

那就是:如果通过了决定,哪怕你再有意见,你也要执行,别再搞窝里斗,任何人敢搞“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担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样的事儿,那么皇帝就请你走人,摘了你的帽子,若是造成对国家损害的,请你吃牢饭!这点,任何人都没情面讲!

事情发生后,殿上负责礼仪的御吏即刻弹劾两个尚书,蔡邕被罚了一个月的俸,诸葛瑾罚了三个月的俸,就不了了之。此事后,在重大政务上要先统一看法,不然,连统治核心都闹别扭,那给人的印象就不好了。

皇帝召集内阁和六部尚书议事,来了张昭、张温和蔡邕、虞翻、丘八、王甲、张正常七个人,诸葛瑾还滞留在许都负责处理北方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