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全球三国 >

第101部分

全球三国-第101部分

小说: 全球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从来没有的奇耻大辱!李典永远也忘不了当时张辽大笑时那可恶的样子!

他拍马上前,喝道:“某家李典是也!兀那将领,你姓甚名啥,可敢与某家一战!”

张辽失笑道:“老子叫张辽,字文远!有何不可!”他艺高人胆大,世上能让他畏惧的将领是廖若晨星!赶马迎上!

一接战,张辽大奇,对方似乎和他有深仇大恨!一上手就是拼命的招式!

李典枪出疾如迅电凌如蛟龙,刺出绵延如汹涌波涛、雄猛如山的凌厉气劲,他连连发招,攻势如波涌不息波涛般连击!灵幻地筑起了一片枪浪!一心只想要张辽的命!不顾已身,只想和张辽拼个你死我活!

一时间张辽被李典来了个结实,几乎手忙脚乱!幸亏他毕竟是有数的大将之一,舌绽春雷,挥刀使出秘传的“绕水柔”,内劲似有无穷弹力,将李典的攻势一一化解!

两人大战,真气扩充至围裹住对方,气劲纵横!兵器撞击的叮当声不绝于耳,双方军队做梦也没想到二个大佬一见面就打成这样,人人都看得呆了!

打了小半个时辰,李典气力稍衰,招式缓了下来,可是张辽想占上风,却也是不易!因为很多时候,李典根本不看对方招式,出手就是二败俱伤的招数!弄得张辽没了脾气!就算张辽能一刀斩死他,可自己也要吃上一枪,问题是,这一枪,究竟命运如何,天知道!所以张辽不敢冒险!

纠缠下去,不知不觉打到了路边一洼小水塘边,在阳光下,几团马粪泡在水里,绿油油的水散发出阵阵臭气,很多小昆虫在水中愉快地生活着……

张辽突地发力!挥刀下劈,李典用枪架住,二人比拼力气,马匹接近了!张辽跨下的那匹江东马!嘻嘻一笑,张开大嘴,露出了满嘴利齿,咬在了李典的马颈上!再用力一撕!

它真会咬,一口就咬断了李典的马的颈动脉!

战场上响起了一匹战马无比凄厉的惨嘶!听得的人回去都要去做恶梦!简直不能相信一匹马能发现这样的惨叫!可想而知它受到了多大的痛楚!李典被自己座骑临死前发出巨大的力道高高抛起!再重重地落入了水塘里!哗啦一声!

水塘很浅,还不过人的小脚,可是李典落下是平落的,落入水塘里立即把身边的水全部排开,陷入烂泥中,然后水流迅速回流,李典几乎全身都浸入了水里!暖暖的、臭臭的水荣幸地让他第三次受到了洗礼!那股感官上和心理上的感觉是人的语言无法描述的!使到李典简直是痛不欲生!

可是事情还没完!张辽策马到近李典的岸边,挥刀狂砍!

为了保命,水花四溅中,李典就在臭水里滚、跑、爬、跌……有一次,他一滚,头正好埋进了一团半腐烂的马粪里!那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滋味令他甚至想,干脆让张辽杀死他算了!也好过受到这样的待遇!

毕竟在水中走动不灵,张辽兜头一刀,李典躲无可躲!晕了头,急切中竟用手捧起臭水当武器,向张辽泼去!

作为军人!张辽哪里会怕什么臭水!受你一点臭水,一刀把你分二半!正要落刀时,不想他不怕臭水,他的马却不乐意了!

见到一团脏兮兮的臭水迎面而来,张辽的马四蹄生风,撒腿就跑,带走张辽,避开臭水!更让李典死里逃生!

CAO!开什么玩笑,偶是什么马?皇帝马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待遇哦!

李典见到张辽莫明其妙地跑开,喜得他赶快连滚再爬,向已军靠拢!正好双方马队齐出来接应,魏军救回了李典!

功败垂成!真是成也是马,败也是马!气得张辽骂马道:“你为什么不听话!害得我不能杀了他!”知道主人发怒,他的马不住长嘶,摇头扬蹄,状甚委屈!还扭过头来,讨好地舔着主人的手,见到这种情景,张辽不由得哈哈大笑,虽然生气地很想教训它,但实在舍不得!

真是匹好马啊!这种马,除了陛下的皇宫里有,整个江南,最多不过有十多个人能骑上这种的马!全是军级以上将领!个个把这种马当宝贝来供着呢!江南的文臣无一人能得到皇帝赐下这种马,不知多眼红武官!而江南的阔佬,更是开出了十万两银子一匹的天价,却无一个武将肯卖的!

这种马就是江东马(阿拉伯马)中的皇帝马!是经过基因加强,提升了智力!事实上李亦奇打了个擦边球,勉强让飞船的生物电脑同意改进基因的!江东马本来就是世上极品马种,这种马更是跑得比一般的江东马还要快,还要远,更加稳!起动也快!极通人性,在战场上真正做到人马合一!轻轻一个示意,这种马就知道主人想要它做什么,就立即去做!从来不用说什么要主人去鞭它,用马刺去刺它这些小儿科的事!更为人称道的就是,刚才张辽与李典相持,那匹马竟会张嘴去咬敌人的马!而且,不止!只要主人下令,它还能踢人,踢马!真是NB不得了!

张辽的马叫做“小棕”,是其黝黑肤色中有点浅色,是在几年前,张辽击败曹丕,得皇帝手书:张辽威震逍遥津!回来后,皇帝派人给他送来了一匹小马驹,张辽亲手把这它养大的,喂养、刷毛、清洗、策骑、训练……从不假手他人,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张辽的姬妾妒忌得要把这匹马给毒死!(试过!但那匹马不肯吃任何人喂的东西,就只吃张辽亲手喂的!要不就自己找鲜草吃,所以没毒死!)

且说李典得脱,回营后惊魂稍定,带了马军入寨闭门而守,张辽见到魏军当了缩头龟,也不攻打魏寨,把三万骑兵分开,成品字形,远远地监视李典,元军来回奔驰,李典的骑兵少,不能驱赶元军,又不知元军骑兵有多少,不敢全军出战,结果张辽就这么把李典给困住了!

元军大队在华英雄的率领下,护着蒯越回到大营,蒯越伤重,不能理事,遂着人请了诸将来,大家来到后营,见到蒯越失血过多导致脸色腊黄,嘴唇发白,无不忧心如焚,齐请蒯越好好静养!

蒯越有气无力地道:“北伐大业中,不想吾竟着了敌人箭伤!想不到魏国竟有如此强的弓弩!”

黄忠即手示一弓,大家看之,却是黄忠方才缴获魏军用的弓!是仿制元军的复合弓,制作精良,黄忠展弦一拉,嗡嗡有声,毫不逊色于元军之弓!再出魏军之箭,在场的都是大行家,更是心惊:因为那是雕翎箭!

弓箭要想射得远,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组成箭羽的鸟羽毛,雕翅膀的羽毛是制造箭羽最好的材料,普通的鹰类羽毛次之,但也是不错的材料,北方造箭能用上鹰雕的羽毛,而南方造箭时,只能用大雁或者家鹅的羽毛来充当。用雕翎制造的箭飞行速度最快,且抗风吹,能够比用鹰鹞羽毛制成的箭多飞出十步之外,更不用说对上元军的雁毛箭或者鹅毛箭!是以南箭不如北箭!

元军中也有雕翎箭,是重金从北方游牧民族进口的雕瓴,制作成箭,仅供给大将和一些神箭手使用,其它的士兵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而魏军中乱射的弓箭竟能用上雕翎箭,可想而知,对元军的威胁是多大!

原来魏军深受元军骑兵欺负,此后痛定思痛!他们发现元军的弓箭很强,就在缴获之后,进行研究,仿制出类元军所用的复合弓,再佩上雕翎箭,在80米有效射程里,可以击穿法线角为60度,厚度为10mm的元军制式均质钢装甲!威力胜过元军的弓箭,元军的弓箭在同等条件下是无法击穿自己用的“拦截者II型”护甲!

不过虽然元军的“拦截者II型”护甲无法阻挡魏军的弓箭,但也有效地起到了保护作用,是以元军中伤者多,死者却少!倒也是不幸中的大幸!

蒯越惊讶地道:“魏国不可欺啊!大家切记:一日纵敌;数世为患也,日后与敌交战,当下死手,万万不能放之,让其再次发展起来!我国危哉!”诸将遂记下,蒯越道:“吾已不可领军,军队大事,就交托给……”他目光扫过诸人,大家的心都扑腾扑腾地跳着!

出人意料地,蒯越道:“军队大事,就交托给徐元直了!”徐庶大惊,他虽为行营副总管,但在军中资历远不如华英雄黄忠等辈!军功和军中威望也远不如华黄这些人!接上这个大权,到时是尾大不掉,也并不是件好事!只怕是烫手山芋不好吃下肚!他急忙推辞道:“万万不可,庶何德何能,不敢接此重任也!”

蒯越摇头道:“能与不能不是本官说的,是陛下说的!”

他一说出是陛下说的,大家就知道徐庶接任已经是板上钉钉,肯定的事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李亦奇精通识人,善于将将!向来李亦奇做事,都是规定大致方针方向,找人来具体负责,李亦奇本人则回宫去玩他的女人,任由负责的人完成事务!细节是从不过问!结果李亦奇看人看得极准!没有什么人让他失望过的!如首辅张昭,权力极大,却不专权,把事务处理得妥妥当当,无比的忠心耿耿!大家佩服张昭的同时!更佩服李亦奇的识人!

蒯越回忆道:“昔开国大典,吾见到了于道长,他就我吾煞气直透华盖,当有血光之灾,吾就请示陛下,问当如何!陛下说若吾掌不得荆州军,则可由徐元直接任,陛下说华将军黄将军之辈,勇猛杀敌,忠心为国,可为将,元直计策多,战略眼光好,可为帅!是以……咳咳咳”他虚弱得无法说下去,诸将连忙请他好好安歇!

华英雄资格最老,主动表态道:“大帅放心!在这帝国北伐大业的紧要关头,我等一定服从你的安排,听元直之命行事!精诚团结,共同为皇帝陛下和帝国效力!”他心忖,此事陛下早有安排,反对也是无用!这徐庶又是天子门生,更是得罪不起,不如做个高姿态更好!

得华英雄支持,徐庶从蒯越手中接过荆州行营总管的大印,代行军令!主持元军荆州北伐之事,蒯越留在中军养伤,一边飞报皇帝,报告军情和临阵换马之事。

第三章 一统三国篇 第四十四节 妙才不妙

徐庶拿了大印,立即在中军升帐理事,诸将一齐行举臂礼道:“参见徐大帅!”慌得徐庶道:“使不得,使不得!”因为当中有华英雄、黄忠这类的老资格,徐庶哪敢放肆啊!

黄忠正色道:“大帅!军中自有规矩,你已经掌了荆州行营总管之印,就要承担起北伐重任,军情紧急,还有时间理会这等礼节小事!”

徐庶也是个人物,先深施一礼道:“谢汉升之教也!”在座位上坐好,诸将看他如何分派!

只听得徐庶道:“本帅已经听过汇报!此次作战,虽然敌军弓箭凶猛,但我军英勇杀敌,予敌以重大杀伤!特别是魏文长,箭射曹操,更是立下大功!所有的功劳都记下,待报于皇帝陛下后,再行封赏!”

接下来他对诸将道:“今天曹军弓箭虽猛,然制作此等弓与箭,耗费甚大!曹军必不会全面装备,是以日后对上,我军不必忧虑!我想曹操其余各军,应该不会有许多这样弓箭的!又有张文远报来,说他已经围住了李典!依本官之意,魏军欲救李典,必会这般这般……!我们须得如此如此……”乃分派诸将,依令行事,大家都半信半疑散去!徐庶在心里感谢着皇帝,感谢着元军体制!

因为皇帝深恶未来的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这样的文化,所以他强调了精诚团结,要有什么团队精神!要识大局,顾大体!他不止是光说而已,具体措施不少:不压制言路,鼓励群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