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杀破唐 >

第167部分

杀破唐-第167部分

小说: 杀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在此时,两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各托着一张捕鸟的大网挤了过来,边走边大声吆喝:“奉旨捕雀,尔等噤声,休要惊了供奉的鸟儿。”

小巷里本是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人群稠的黏糖浆一般,挤不动扯不开。

这二人一露面,黏糖霎时间变成了豆腐,那两个年轻人便如利刃,所过之处,人群无声分开,一个个躬身垂首,屏息而立,骇的大气也不敢长喘。

在他们眼里,两个油头粉面的年轻人哪是什么人,分明就是两匹随时能让他们家破人亡的恶虎!

一条街因为两个不速之客的出现,霎时像遭了瘟疫一般,变得死一般的寂静。

唐初殿中省设有五坊,饲养雕、鹘、鹞、鹰、狗,供君主狩猎时使用。后划归禁内宣徽院,由宦官主管。各坊给事者呼作小儿。

五坊小儿假捕鸟兽供奉天子之名,在闾里四处张挂罗网,借以敲诈勒索。这条街上的商贩哪个没吃过他们的亏?

因此人人避之如瘟神。

陈家羊汤馆的店主站在门口张望了一眼,惊道:“龟孙子又出来祸害人了。”连声招呼伙计把摆在门口的桌椅撤回来,以防五坊小儿借机发难。

众食客深知五坊小儿之恶,主动让开,又帮着店主撤去桌椅。李淆的两个卫士张治、郝金忠却不干了。李淆虽只是一个闲官,地位却十分尊崇,他曾有大功于朝廷,在朝中很受礼遇。五坊小儿欺负欺负平头百姓也就罢了,果然惹到他们头上,定给他们一个好看。

存了这份心思,二人便端坐不动,店主急的直落泪,打躬作揖,低声哀求,就差没给他二人跪下了。

两个粉面年轻人,见满街的人都畏他如虎,心中正洋洋得意,忽然见到两个不识趣的主儿坐在那纹丝不动,顿时火就来了。

二人把手中大网往张治、郝金忠头上一套,大叫一声:“吔,你个天杀的死囚,惊走了供奉的鸟儿!跟我去京兆府见官,我要问你个欺君之罪。”

张治勃然大怒,劈手扯掉头上的捕鸟网,三下两下,扯成碎片,往年轻人脸上一掼,厉声怒骂道:“狗仗人势的东西,别人怕你,你爷爷我不怕你。”

两个小儿闻言地往后退,郝金忠将捕鸟网取下来却不撕扯,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转个个儿反过来套到了两个小儿头上,两小儿惊恐躲避,奋力一扯,没能扯开,被弹力所激,反撞在了一起。

“哎唷”一声,二人头撞着头,一起跌倒在地,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二人狼狈地爬起身来,指着张治、郝金忠叫阵道:

“你有种,你等着,你别走,老子不将你大卸八块,从此不在长安混。”

在众人山崩海啸的哄笑声中,二人狼狈而逃。自贞元年以来,宫里恶政频出,先有宫市假供奉天子之名,白拿白要,对商户敲骨吸髓;近来又有五坊小儿横行闾里,敲诈勒索,让百姓苦不堪言。

被欺压的长安百姓敢怒不敢言,人人心中都期盼着英雄的出现,而今英雄就在面前,他们怎能不齐声欢呼。

李茂振臂高呼:“大英雄。”

数十人随声附和:“大英雄。”

李茂振臂又喊:“大英雄了不起。”

数百人齐声和道:“大英雄,了不起!”

李茂喊完,消失在人群。

颂扬大英雄的声音却仍旧回响在丰大坊的上空。

第249章 说吧;说吧

张治和郝金忠已经很久很久没听到过这样的欢呼声了,自归朝以来,他们就一直坐冷板凳,坐的屁股生疮,坐的浑身发霉,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在这条充满铜臭味的市井街巷里重温往昔的峥嵘澎湃。

他们的眼睛****了,为沉寂已久的心骤然再起波澜,也为他们誓死保卫的人,突然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消失不见。

李淆失踪了,二人欲哭无泪。

张治和郝金忠将陈家羊汤馆翻了个底朝天连李淆的一根毛也没找到,他们厉声责问陈家羊汤馆的店主,店主和伙计一口咬定,他们要找的大人物在他们正义凛然地出手惩戒五坊小儿时,自己结账走了,店主拿出六枚黄澄澄的新钱给二人看。

并说:“那位老丈临走时还说‘贼性不改’。”

张治和郝金忠松了口气,他们原是齐州乡下的农夫,灾年日子过不下去,干起了劫道的买卖,后被官军招安。李淆知道他们的过去,每逢他们鲁莽行事,他总要骂上一句“贼性不改”。当街痛打五坊小儿,固然能出一口气,却也容易招惹祸端。

李淆在这种情形下骂他们,很合乎他的脾气。

二人不疑,放过店主,自回府寻李淆。

等他们再次来到丰大坊陈家羊汤馆时,店主已丢下全套家伙什不要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们痛殴伙计,追问店主下落,伙计是一问三不知,又找来坊官,询问陈家羊汤馆店主的来历,坊官也是一问三不知。

左右商家说一个月前有外乡人在此租赁房屋开设汤馆,因为有胡家汤馆的压制,生意一直不愠不火,这回招惹了五坊司,只怕是弃了家伙不要跑路了。

至于说在他家走失了人口,坊官赔笑说:“这个二位最好去县里报官,我这管不了。”

……

李茂从丰大坊回到进奏院,不紧不慢地处理着手头上的事,过午之后便消失不见,院主的应酬多,院里早已是司空见惯,没人会起疑心。

李茂去了平康里,从北门进,从南门出,进门时很招摇,出门时很低调,坐着一辆帘幕低垂的运送蔬菜的马车,向南,向南,一径出了长安城。

在此前不久,李淆也是坐着这样的一辆马车,和一堆装菜的柳条筐一起被运出了长安城。待长安县和京兆府得知李淆被人劫持,派人四处搜寻时。他人已在长安城南十五里的一座田庄里,正饱受酷刑的折磨。

李茂赶到李淆受难的田庄时,青墨已经卸去脸上的油彩。一见面,他就向李茂抱怨道:“扮啥不好,扮那没把子的阉货。”

李茂道:“事涉五坊使,京兆府和长安县才会有所顾忌,这水就搅混了。”

又道:“这件事,你不要再参与,不是信不过你,实在是水太深,犯不着。”青墨笑道:“水深水浅都被你拉下水了。”又压低声音道:“林英是什么来头,手可真黑。”

李茂没有应答,独自一人去了田庄的粮仓,粮仓位于田庄的核心地带,外表看普普通通,里面却是别有洞天。两位守卫见李茂到,砸胸施礼,拉开了大门。

阴森森的仓库里顿时传出一声压抑的惨呼。李淆年近六旬,官居三,又是当今节度使李师古的叔祖,李茂本不欲为难他,但现实是你不为难他,他就为难你。

李茂已是骑虎难下,只能默许林英对他用刑。

粮仓的地窖里,李淆被剥的精光,双手双脚被铁链所牵,呈一个“太”字横在半空,瘦骨嶙峋的胸上鞭痕累累,他的口中被勒着一根麻绳,这使得他发出的声音大部留在了喉咙里。

林英出身铜虎头,刑讯手段精湛,节奏把握的恰到好处。一阵鞭打过后,他往李淆的伤口洒了些盐水,疼的六旬老人泪流满面。

几个蒙面侍从正当着李淆的面侍弄炭火盆,烧起了烙铁。六旬老人又痛又冷,浑身瑟瑟发抖,片刻之间泪涕交流,小便失禁。

林英窥得时机已到,拾起烧的半红不青的烙铁,吹去表面浮尘,对李淆说道:“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你不招供,此事我们无法收场,最坏是个两败俱伤,你先死,我陪葬,但你死之前我一定要好好折磨你一番,让你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李淆痛哭流涕,林英见时机已到,命人将他放下来。李淆浑身抖个不停,站也站不稳。林英挥了挥手,四周像变魔术似的出现了四面围屏,八个火盆,照的李淆如沐春风。又有四个手脚麻利的小厮用温水替擦去身上的污血,细心地涂上药粉。

由地狱重回人间,李淆定了定神,望向林英,嘴唇抖了抖,却说不出话来。

“大夫不必惊慌,只要你跟我们合作,依旧可以安安稳稳地做你的太平官,清闲、尊贵。我听说朝廷给你的用度不够用,那有什么要紧,今后每年郓州会给你三万贯钱、三千石粮。让你舒舒服服过完这下半辈子。”

李淆打了个冷战,颤声问道:“你说这些,我凭什么相信?”

李茂咳嗽了一声,从围屏外走了进来,向李淆施礼道:“下官淄青驻上都进奏院院主李茂,大夫说不相信他的话,那么你相信我的话吗?”李淆哼了一声,李茂继续说道:“郓州每年用于打点京官的费用多达上百万,区区三万贯,算得了什么。”

李淆咬咬牙,哼道:“你休想收买我,我不吃你那一套。”

李茂道:“你要做正人君子那也使得,咱们就做一次买卖,你告诉我你想要的,我平安送你回去,再一次性给你十万贯。大家一拍两散,以后见面仍是敌我。”李淆叹了口气,道:“你究竟想知道什么……”

李茂招呼随从搬来一张胡椅,扶李淆坐下,又在他对面的胡椅上大马金刀地坐下去,这才清清嗓子说道:“第一个问题,你们中意的下任节度使人选是谁?”

……

李茂和李淆对坐谈了整整**,侍从第三次来添灯油时,李茂揉了揉眼睛,说道:“最后一个问题:你出了这么大力,他答应给你什么回报?”

被李茂审问了**,李淆身心俱疲,闻听此言,愣怔了一会,如实答道:“他答应我,事成之后,迎我回淄青做莱州……刺史。”

第250章 大事化无吧

“刺史。”李茂无疑是听到了一件很好笑的事,“你已是三京官,誉满天下,费这么大的力气只为再做个刺史?”

李淆道:“我这三京官是背主换来的,一面是誉满天下,一面是被千夫指骂。这些年我是怎么过来的,别人眼里荣华富贵的当朝三其实过的还不如一条狗。”

李淆说着话,眼圈红了,他用力地眨了眨,望向李茂,又冷笑道:“你不在我这个处境,怎能体会我的心境?恨只恨当初,一失足成千古恨!”

李茂接过林英递来的热手巾,转手递给了李淆,后者擦了擦脸,精神稍振,却又苦笑道:“一朝上了贼船,就得坐到底,船沉了,宁可陪葬,也万不可生出二心,否则你的后半生就等着在地狱里煎熬。”

李茂垂首不言,林英接过书记递来的厚厚的一沓笔录,目视李茂讨主意。李淆主动伸手要了笔,签字画押,然后掷笔而去。卫士未得李茂的允准,也不敢拦。

林英见李茂红着眼睛,劝他先去休息,李茂道:“事关重大,耽搁不得。你即刻禀报淄青,就说,就说……”

“密州派人来找他,希望他能帮忙斡旋,助密州早日出任淄青节度副使,为节帅分忧解难。他被冷落在长安多年,虽然养尊处优,却无实权,也渴望着能有朝一日回到淄青,再过一把当家做主的瘾。他二人一拍即合,密州给他钱,他在京中奔走串联,说服那些在京的淄青旧部归顺密州。”

李茂字斟句酌,说的什么辛苦,林英也深知此事事关重大,李茂说完,便道:“我会仔细斟酌。”李茂从书记手中接过李淆的供词,查看了李淆的画押,递给林英,交代道:“先归档收存,郓州来人再交给他。”

林英收下李淆的口供,问:“这边怎么处理?”李茂揉了揉眼,道:“擅自绑缚朝廷命官,总得有个人出来承担责任,此事我是主谋,自由我去京兆府投案,进奏院的事就拜托你了。”林英劝道:“不如再等几日,看看郓州那边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