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在这关键时刻却看不到像样的防御。
不仅没有看到防御,镇内还乱作一团……到处都是争抢物资的溃兵,到处都是装满了包裹的汽车,车厢里装车顶车旁还绑着,很明显都是些值钱的东西。这些溃兵想的不是如何挡住日军的进攻,而且想在日军打到腊戍前多捞点好处回国。
这些争抢物资的溃兵刚看到开着坦克进镇的工兵团时还吃了一惊,他们还以为是日军打进来了,于是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四散奔逃,但一发现他们不是日军而是自己人后很快就肆无忌惮又开始了他们的争抢动作,那人流甚至都挡着工兵团前进的道路。
“团座!”副官问着王麻子:“怎么办?”
王麻子沉默了一会儿,接着就咬着牙吐出了一个字:“打!”
“打!”
命令一下开在最前方的坦克当即就开了炮,接着机枪一阵乱扫。
当然,因为知道目标都是自己人,所以火炮和机枪都是往没人的地方打,只是子弹不长眼,还是有些争抢物资的溃兵被打倒在地。
溃兵们这才知道这支部队是动真格的了,于是当即一哄而散。
对此张弛也感到很无奈……中国永远都不缺像蒙乐增这样敢于直面日军的勇士,但也有不少不顾国家危难趁火打劫甚至大发国难财的小丑和懦夫。
部队一路往腊戍深处推进,看到的依旧是一片纷乱,路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物资和杂物,公路两旁则是浓烟滚滚火头四起……那是溃兵们正在烧毁带不走的物资,从这一点来说他们还算是有点良心,带不走也不留给小日本,不像英军那样还会有意把装备丢给日军。
这时王麻子那个心疼啊,堆积在腊戍的美援物资足足有十万吨,而这十万吨物资都是国内紧缺同时也是中国老百姓往后要用血汗钱去偿还的。
不过这时王麻子也犯难了:工兵团是救火还不是不救呢?或是阻止溃兵放火还是在物资上再加一把火呢?
救火的,那就必须保证腊戍会守得住,否则救下来的物资很有可能就会落到日军手里。
不救火,虽然可以让日军得不到物资,但同时远征军也得不到。
想了想,王麻子就叫了声:“电台!”
“是!”电台兵应了声马上就架起了电台。
但电台兵摆弄了一会儿,就看着电台上的一个弹洞迟疑着报告道:“团座……电台……被打坏了!”
“怎么搞的?”王麻子闻言不由愣了:“能修好吗?”
“也许能……”电台兵回答:“不过没那么快!”
王麻子不由叹了一口气……工兵团原本并不是主力作战部队,所以上级配给的工兵团的电台仅此一部,在这关键时刻坏了那就意味着工兵团就失去指挥了。
“快!”王麻子想了想就下令道:“各单位四处搜搜,看看有没有指挥单位撤走时留下的电台!”
王麻子已经不希望在腊戍能找到指挥单位了,他知道腊戍会乱成这个样子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当官的已经拍拍屁股走人了。
王麻子想的没错,之前坐镇在腊戍代表蒋介石指挥的参谋团,已经在林尉的指挥下撤退了。
这个参谋团在缅甸唯一干的事就是坐在办公室里胡乱指挥一通,知道日军打过来后还没接上火就抢先回国,在路上甚至还命令炸毁几辆T26坦克堵塞住公路希望能阻滞住日军追兵……
从来没有人这么用坦克的,而且此时坦克还是中国紧缺的战略物资,这宝贝不是在战场上在作战时被击毁,而是被林尉异想天开的以为炸毁几辆就能挡得住日军……只要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对日军工兵来说不过就是几分钟将其推翻到路边的事,它能阻滞的倒是紧跟其后带着大量物资想回国做着发财梦的溃兵。
张弛听到寻找电台的命令不由愣了,这可不是小事,这几乎就意味着工兵团从此往后就要从远征军的指挥体系中消失了,简单的说就是要单干了。
于是当下就带着部队四散搜索。
其它部队是往溃兵多的地方找,但张弛却恰恰相反,他带着几个兵往人少的地方去。
张弛知道,此时溃兵都是在抢物资,所以人多的地方多半是运到国内能卖个好价钱的东西,但军事情报却恰恰相反……军事情报只在缅甸值钱,而且过了一定的时间就作废了,最重要的还是没法卖,所以在这时候越是对工兵团重要的东西就越是没人抢。
果然,不久后张弛就在镇中央发现了一个应该是指挥部的小洋楼,里头到处都是散落的文件,从办公室一直延伸到大门外的公路上,以此也可以看得到这些当官的撤退时的匆忙和慌乱。
张弛带兵进去搜了下,很遗憾的是并没有发现电台,只在办公室里搜到一堆电报和一盆正在燃烧着火盆……那显然是用来烧毁一些重要文件用的。
想了想,张弛就觉得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原因就像他之前想的,张弛来到这时空后无论做了什么最终都无法改变历史,其根本就在于张弛所提供的信息其实历史上远征军高层也都知道,杜聿明知道这场战该怎么打,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所以失败的原因不是远征军不知道怎么打这一仗,而是因为国民党混乱的指挥体系。
而现在,找不到电台的结果,实际上就是让工兵团脱离了这个指挥体系。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弃
感谢:benson11、李神舟吴此人、大灰狼00。、为什么要起名字这么长、书痴人家、红盟轻松、穿着鞋的章鱼、玄远可汗、韭菜蒸饺、梁文艺、铁小猪、亚凝老孙、天天开卷有益、我的鱼泡泡、寒冰·星语、阿~谋、还在漂移的虫、书痴人家、冰枫o我最、寒冰·星语几位同学的打赏!
********
想到这里,张弛示意同乡人带着战士到别的房间搜索,自己则在办公室里坐下点燃了一根烟……他需要好好思考一番。
工兵团脱离远征军的指挥体系正是张弛所希望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到英国、美国的干扰,还有诸如罗卓英、林尉等猪一样的队友。
但是,脱离远征军的指军体系后,工兵团又能走向何方呢?
守住腊戍吗?!
这一点也许可以做到。
张弛眼睛瞄向右边挂在墙上的地图,那上面清楚地标示着日军空降兵的进攻路线及大致兵力……其总兵力约有三千余人,分成三个方向朝腊戍推进,而新22师则被挡在了上百公里外的公路上。
工兵团此时已经有三千余人,如果再收拢一些溃兵,集中四千余人问题不是很大,在腊戍拥有大量补给和物资的情况之下,工兵团要将其守住并非不可能。
当然,守住腊戍的难度还是有的,原因是工兵团及溃兵四千余人不成体系,各个部队的人凑在一起需要一些整合的时间,否则互相之间的配合及协同就会出现问题。
但是……守住腊戍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守住腊戍固然有其好处,一就是保住了大量的物资,二是保住了远征军通往国内的道路,三是将日军挡在了国门之外使日军无法像历史一样打进滇西。
但守住腊戍的结果就是再次将工兵团纳入到远征军高层的指挥体系中。
史迪威的想法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在这种指挥体系下作战是不可能打胜仗。
于是,就算今天工兵团守住了腊戍,但重新纳入这指挥体系下后,难保不会再把腊戍给丢了,于是历史就再次重演。
要怎样才让这个指挥体系崩溃甚至解体呢?
这很困难,因为这指挥体系实际上是蒋介石一手打造的……蒋介石实际上是在利用争权夺利、互相制衡的那一套在遥控指挥整支远征军。
所以,要摆脱这个指挥体系,归根结底就是要摆脱蒋介石的控制。
但这却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蒋介石会死死的把兵权抓在手里,最后宁愿让远征军走进野人山累死、饿死大半也不愿意让他们去印度避风头,原因就是他担心这些部队到了印度后会被美国或是英国给控制了。
应该说蒋介石还是对的,因为历史上史迪威的确想把中国避往印度的军队所有中高层甚至基层军官都换成美国人,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想把中国驻印军转化成完全由美国控制的类似英缅军、英印军这样的殖民地部队。只不过这个做法差点引起中国驻印军的兵变,于是才不得不做罢。
然而,要让中国远征军摆脱这种指挥体系或者说甩掉蒋介石的控制却又不是不可能,至少历史上避往印度的新三十八师就做到了……他们没有服从蒋介石的命令穿越野人山,而是避往印度。
手里无兵的史迪威看中了这支部队,并且用新开辟的驼峰航线的美援逼着蒋介石妥协将这支部队纳入其指挥之下,而且蒋介石不仅妥协了,还为了共同利益不断的往印度运送去部队……一开始蒋介石也是无奈,要是没有驼峰航线的美援的话,那么中国在日军的进攻下也许只能坚持三个月。后来蒋介石在知道史迪威想要将新三十八师转化成殖民地部队的举动差点引起兵变时不由大喜过望,这时他才知道退往印度的这些部队始终都是中国部队,他们不会因为退往印度而倒向美国或是英国。
于是蒋介石就更是不遗余力的配合史迪威整军计划,因为那对蒋介石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就是在用最好的装备、最好的训练帮蒋介石打造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部队。蒋介石甚至都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让所有远征军都退往印度而要让他们穿越野人山。
想到这里张弛就意识到一点,如果想要让远征军从这个体系中脱离出来改变败退野人山的命运,很有可能要利用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这层微妙关系。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让腊戍失守切断蒋介石对远征军的遥制。
这个想法连张弛自己都吓了一跳,因为这意味着切断远征军的补给再次让远征军陷入险地同时也意味着日军很可能会再像历史一样打入滇西。这让张弛觉是自己就像是个罪人。
想了想,张弛最终还是决定这么做……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腊戍要是舍不得放弃,就有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和伤亡。
但是,要怎么让工兵团放弃腊戍呢?放弃腊戍后又该怎么做呢?
张弛的眼光瞄到了桌面上的一封电报,那应该是蒋介石在紧急时刻发给林尉的,上面写着:“腊戍应有紧急处置,万一腊戍不守,第5军及第66军,应以密支那、八莫为后方,第6军以景东为后方!”
这封电报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腊戍是要守的,万一守不住腊戍,那么远征军各军就应分别撤往密支那、八莫和景东一带。
当然,这个命令现在已经无法执行到位了,因为第6军、第66军已经溃逃不知去向,仅剩第五军主力还在曼德勒方向在罗卓英的节制下还在做着与英军一起协同打曼德勒会战的美梦。
不过密支那……
对于密支那这个地方张弛那是再熟悉不过了,他在现代时在密支那足足呆了两年,可以说对那里是了如指掌。
而且撤到密支那应该说也是正确的,那样远征军就可以借助缅北复杂的地形及密支那的地理优势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