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4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没来得急说……”张弛无奈的一摊手:“你们的霍司令太热情了,非得在密室里单独招待我几天才甘心,这不……直到现在才能站在这里跟大家讲讲话!”
“哄”的一声,战士们不由都笑了起来,刚才笼罩在他们脸上的阴云很快就一扫而光。
“知道我为什么说‘又跟你们见面’了吗?”张弛问。
“知道!”台下有一名士兵喊:“师座,我们一起在缅甸打过鬼子!”
“对!”张弛指着那名士兵回答:“说得对!我们一起在缅甸打过鬼子……那时我还是一名班长,200师工兵一团一营一连三排七班班长,我们守同古,你们守景栋、守芒市、守东线,没错吧!”
“我守景栋!”
“我守的是芒市!”
……
张弛点了点头,说道:“弟兄们,咱们一路走到今天不容易啊!当时我们的师长是戴安澜将军,牺牲了,我记得还有个战友,叫孙永豪……为了救我牺牲了,另外还有吴竹行、张学安,还有许许多多我甚至连名字都没来得及记清,他们就倒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下!我相信你们也一样,虽然我们打胜仗,你们打了败仗……但牺牲的弟兄,都是一样的!”
说着战士们不由微微点头,打仗打到现在,又有哪几个兵会没有战友在身边倒下。
“为什么?”张弛问:“弟兄们,我只想问你们一声,为什么我们在面对日本鬼子这么强大的敌人的时候,还要自己争个你死我?还要为了权力自毁长城,甚至不惜把枪口对准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弟兄!”
第六军的战士们不由纷纷低下了头。
………………………………
第四百七十五章 选举
沉默了一会儿,张弛就继续说道:“弟兄们……我不说什么为了党国为了人民的话。你们想想,小日本现在在国内步步进逼,现在都快打到广西了!如果这么发展下去,让小日本把中国打了下来,咱们自个还有立足之地吗?你们的家人还有立足之地吗?”
操场上的气氛越发压抑,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内的形势正如张弛所说的那样不容乐观。
“而在这种危急的时候,可以说是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生死存亡的时候,我们却还在窝里斗!”张弛不无气愤的说道:“所以……你们霍司令在威胁着要杀死我的时候,我一点都不害怕。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如果让霍司令这样的人得逞并且发展下去的话,那么,霍司令早晚也会成为日本人的刀下鬼……当然,还有你们,还有你们的家人!”
“幸运的是……”张弛拉高声音问道:“霍司令并没有得逞。那么,我们还要继续窝里斗吗?”
“不要!”战士们回答。
“我们还会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弟兄吗?”
“不会!”
“我们要把枪口对准谁?”
“鬼子!”
……
“打倒日本鬼子!”
“把鬼子赶出中国!”
……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战士们一声又一声的喊着口号。
张弛把目光投向了王麻子,王麻子满意的点了点头,直到这时他才对这支部队放下了心。
这时第六军的队伍突然发生了一些骚扰,正在张弛和王麻子疑惑的时候,就见第六军的战士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把一个个军官押了上来。
“师座!”战士们说道:“他们都是霍司……不,霍献杰安插到部队里的人,我们把他们揪出来,听凭师座发落!”
那些个军官早已吓得面如土色,一排排的跪在张弛面前,有的还在辩解道:
“师座,不关我们的事,我们事先也不知情!”
“师座!我们愿意跟随师座一起打鬼子,师座饶我们一命!”
……
此时的场合不适合处理这事,张弛当即命令战士们把这些军官押下去与霍献杰关在一起。
由此就洐生出另一个问题……那么多的军官都被抓起来了,就使得整个第六军的指挥出现了中空。
同时这任免军官又是件麻烦事。
按王麻子的说法就是……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直接把新七军的人调到第六军去做军官就好了,既可以达到控制第六军的目的,又可以很好的指挥。而且这也是国军将领上台后的惯例……无论是谁,都会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部队里任军官。
但张弛却不准备这样做。
因为张弛知道,惯例是惯例,但此时的第六军却处于极度敏感的状态……
要知道第六军个个都是老兵油子,别以为站在台上说几句话让他们喊几句口号,他们就对你俯首贴耳了……如果是这样的话,第六军上下早都不知道被收服几百次了。
此时的第六军官兵,他们心里应该处在一种半信半疑的状态。
应该说,会处在这种状态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主要是因为以往他们受骗的次数太多了,导致他们不敢轻易相信别人。
就像史迪威说的:“中国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中国军官却是最糟糕的军官”。
这话虽然有些偏激,也有许许多多的中国军官也是优秀的军官,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军官的比率很小。
也就是说,国军部队中,士兵往往吃苦耐劳、不怕困难,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士兵绝大多数都与日军有着血海深仇,有着强烈的与日军作战的愿望。
这一点其实很正常,此时大半个中国已经沦陷,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士兵及其家人,当官的往往有钱有势一早就把家人、家产什么的都组织好撤走了,而士兵要么就是有家人,要么就是有田地、房子等遭到日军破坏,于是个个都对日军恨之入骨。
所以,当兵的往往还真愿意把这条命跟鬼子拼了。
但问题就是他们只是兵,兵就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而他们的上级也就是官……官在对阵敌人时最常见的心态就是保命或是保留实力,于是一来二去,兵的士气或是杀敌的欲望也就会被消磨了。
更糟糕的还是,国军军官在需要时,最常做的就是许下诺言与当兵的套近乎,骗得当兵的一次又一次的做炮灰、背黑锅。
于是很自然的,第六军的这些老兵油子就会在想:“这一次,这个张弛是不是也在跟老子套近乎打算让咱们当炮灰?!”
所以,如果张弛真把新七军的军官调到第六军以达到控制第六军的目的的话,那么这些老兵油子就会想:“看看吧,这张弛还不是跟别人一样?刚才还在假装相信我们,现在就派亲信来控制我们防着我们了!”
但没想到张弛没有这么做。
张弛选择了另一种方法……让他们自行选举产生军官。
这一来第六军的战士们可就愣住了……选举?这是什么鬼?!
要知道在国军中,普通士兵要想当上一名军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一点背景没有一点关系,就算素质再好战功再多能当上连长也就差不多了。
这也是张弛会惹得那么多士兵羡慕的原因之一……张弛一不是什么军校毕业,二又不是什么人的亲戚,一路从一个班长像坐火箭似的升到了师长,现在还得到美国人的倚重甚至都不惜派出一整支舰队来营救。
而现在,张弛却要用“选举”来选军官。
李镇就有些不相信的问着张弛:“师座,你的意思是说……只要部下对你满意,就可以当连长、营长……还有,团长?”
“甚至师长、军长也可以!”张弛说:“当然,还得经过训练及实战的检验,如果在训练中发现某个军官不合格,就由其它人顶上!”
“哄”的一声,第六军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这对张弛来说也许是件小事,因为共产党的部队就是这样能者居之,但对于国民党的部队来说……身为屌丝草根的他们,还是首次看到了自己能成为“大官”的希望。
………………………………
第四百七十六章 指挥权
原本张弛还以为,用上“选举”制度后第六军的老军官只怕要全军覆没了……毕竟老军官绝大多数都是有关系或有背景的人,就连李镇和吴国喜这两人都不例外。
当兵的平时受够了这种“有背景”、“有关系”的霸凌,或者也可以说是不公平对待,这时候有机会翻身了当然会不假思索的把这些“背景关系户”一口气全部换掉。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第六军中原有的许多军官都得到了晋升,比如李镇竟然被推选为第六军的军长……从一个团长升为军长,这也可以算是坐火箭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相当一部份军官被草根阶层替换,不过数量没有张弛想像的那么多,大慨只有一半。
后来想起来,这大慨与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背景关系户”有时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个不合格的军官,因为这其中的“背景”,很可能就代表着这军官是从军校出来的,具备了一定的指挥能力和素质,比如李镇的背景就是黄埔毕业。
其次,更重要的就是当兵的有点习惯于被这些“背景关系户”指挥了,甚至往往还认为就是需要像“背景关系户”这样的文化人才能做军官……这或许也不能说是习惯,而是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长期给百姓灌输一种定性思维:这些当官的事普通人干不了,必须得读书人或是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才能服众。
为什么要灌输这种思想就不用说了……这年头,草根阶层很难得到高等教育,所以接受高等教育的绝大多数都是资产阶级,这种思想如果形成了“共识”之后,资产阶级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床下都督”黎元洪。
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湖北新军在武昌起义控制了武汉三镇。但这起义是没有周全的计划的,革命党人是抓住清军将兵力调出武昌防御力量薄弱的时候临时决定发动起义的,于是起义成功后却不知道让谁来当头。
想来想去,革命党人认为应该选择当地人而且有相当声望的黎元洪来稳定大局。
而黎元洪根本就没那个胆量“谋*****党人来请的时候,他百般推脱。而革命党人又死活就要让来主持大局,逼得没招了革命党人就浩浩荡荡的带着枪在门外叫:“你出来也得出来,不出来也得出来!”
吓得黎元洪躲到三姨太房间的床底下……革命党人哪里会连这点道行都没有,三两下就把黎元洪找到并将其从床下拖了出来,用枪逼着当上了革命军的领导,“床下都督”这称号也就落下了。
由此也可以知道,当时的百姓甚至革命党人受到的思想上的毒害还是根深蒂固的……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革命军的领导人重要的不是什么声望或是本地人,而首先应该是革命的决心和意志,之后再是能力之类的其它东西。像黎元洪这样被硬架着当上革命军的领袖,那肯定是不合格同时也不会有很大的作为的。
此时,第六军的“选举”相当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这种思想的禁锢。这时张弛才明白,要解除形式上的束缚容易,想解除思想上的束缚就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不过这问题并不是很大。
毕竟这些军官在选上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