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419部分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419部分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张弛就为特困生组织了一支部队,这支部队是以特困生的三营为骨干,然后再编入其它部队抽调来的东北兵。

    为什么这么做就不用多说了,为的就是让这些东北兵利用他们熟悉的人脉去联系自己的父老乡亲,并把这些父老乡亲都组织起来成为一支身在东北的内部力量。

    当然,这些百姓大多都没有多少军事素质,但一来他们对日军有刻骨的仇恨,二来他们对日军又十分熟悉,最重要的还是从内部难,所以可想而知,他们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这支部队经过几次精心挑选后,确定的规模为五百人。

    他们分成十个部份,每个部份大慨五十人左右,分成几批由美军潜艇运送至渤海海域,然后乘着夜色登6并进入计划好的区域展开活动。

    特困生重点负责的,就是被日军当作伪满洲国都的长春(日本人将其称为新京)。

    张弛见的第二个人,就是朴中炯。

    为什么要见朴中炯就不用说了,跟特困生那支部队的作用也差不多不过还是有区别的,张弛知道此时的朝鲜被日本殖民太久了,要想让他们在这时动起义十分困难。

    但有一点却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北朝鲜也就是中朝边境的地带地形十分复杂,这里有许多不愿意屈服在日本铁蹄之下的朝鲜游击队在这里坚持与日军打游击,朴中炯等一行人的任务就是,依靠他们对这一带地形的熟悉和美军将来可能空投的物资和补给将这些游击队组织起来待命。

    这主要是为了牵制驻朝日军对东北的夹击。

    当然,张弛不会让他们去伏击日军第十七方面军派往东北的援军,而是让他们骚扰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要知道此时冬天,北朝鲜的气温都到零下几十度,日军在这样的气温下行走都很困难,何况是在几乎没有像样的公路上运送补给,如果再加上有游击队一路给他们整些麻烦,那将来由朝鲜进入中国东北准备夹击中国部队的日军就难受了。

    朴中炯对于这个任务当然没有异议。

    甚至朴中炯还十分感谢张弛。

    用朴中炯的话说,就是没想到张弛会这么信任他们要知道他们不管怎么样都是从日军那投降来的,而且还都是朝鲜人不是中国人,而张弛却会把他们放朝鲜。

    其实在这一点上,朴中炯只说对了一半。

    张弛也不傻,他不可能说会信任朴中炯到把十几万中国部队的生死都押上的地步,如果会这样做的话,那就不是信任的问题了,而是智商的问题了。

    所以,张弛没有对朴中炯说中国将要进军东北的计划,而纯粹就是把他们派朝鲜去组织游击队并等候命令。

    当然,这后续还需要美军运输机的支持,只有美军运输机把一批批的步枪、食物、子弹等空投到朴中炯等人所在的地区,他的工作才好展开。

    

   
………………………………

第四百六十六章 空投

    具体的这些事项,比如游击队及侦察分队的情报收集与后勤补给等安排,张弛就把它们全都交给粱参谋负责了。

    这其中游击队的后勤补给倒还好说,朝鲜北部地区一方面鬼子的分布本身就不多,尤其是在这冬天,那零下几十度的气温简直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再加上北朝鲜基本没有防御的必要……北朝鲜资源溃乏,许多地方只有山路没有公路,就算有资源有些农产品,只怕把这些玩意抢到手后运出来的成本都是这些物资的几倍。所以日军对这片地区基本不闻不问,有些听之任之的味道,这也是北朝鲜游击活动一直都在进行的原因之一。

    所以,对于朴中炯组织的游击队来说,只要在晚上点燃几堆火,然后美军的运输机就会将一堆堆的食物、武器和弹药空投下去。

    但特困生的侦察分队就没那么容易了。

    首先是特困生的侦察分队较为分散,一共有十个部份分散在十个地方,而且彼止相距都较远,要将物资空投到他们手上比较困难。

    其次是鬼子分布得到处都是……就像之前说的,鬼子甚至连一个村都不愿意放过,所以每个村都有鬼子驻守而且还配有一定数量的伪军,黑夜中在野外放几把火很容易会引起鬼子的注意,这就造成空投接收起来也会存在困难。

    最重要的还是,这种空投行动很有可能会过早的暴露了中国军队进军东北的战略……毕竟空投是要从硫磺岛或是马里亚纳群岛派出B29远距离空投,这个动作很容易就会让日军联想系到刚刚开进太平洋的一支中国军队并把它们联系起来。

    考虑到这些困难,张弛原本想依靠当地老百姓或是游击队解决。

    但稍加了解后,才知道这虽然可以做到但却不会有什么效果……原因是日军为了支援“一号作战”计划已经把整个东北都搜刮一遍了,甚至就连日本移民也不例外,所以大家都是饥肠辘辘的提供不了什么补给,武器装备方面数量少性能弱后不说,还没几发子弹……这真要打起来,只怕就只有让他们拿着大刀长矛跟鬼子拼了。

    于是最终还是得实施空投,否则可以想像特困生等人很难发挥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被粱参谋解决了。

    方法是先把物资空投到一片安全区域……东北那么大,总会有鬼子的势力顾及不到的地方,空投到这片区域后再通过游击队或百姓的协助运送到位于各地的侦察分队手中。

    至于暴露战略目标的问题,粱参谋是让位于中国战场的两个机场也就是桂州机场和柳州机场(两个机场都位于广西)起飞的B29实施空投。

    这两个机场就是日军的战略目标之一,只不过此时还没落入日军手中,于是正好能起到作用。

    之所以用这两个机场实施空投,为的就是不引起日军的疑心……从中国方向起飞朝日军后方空投物资,日军更容易联想到的是中国方面为了缓解正面的压力而在日军后方组织游击力量干扰日军的后勤。

    哈尔西对张弛的这些计划感到很满意,他一边看着报告一边点头赞道:“上校,不得不说……你把这盘死棋给下活了。北朝鲜方向组织起来的游击队,显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阻滞日本人驻朝鲜的第十七方面军,这可不是日本人有没有多余的兵力的问题,而是他们怎么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穿过北朝鲜并保证补给的问题。在中国东北组织起来的侦察部队,又可以保证中国部队能够快速的并以极小的代价就击溃日军第三方面军,那么剩下的,就该是发动百姓与你们一起组织起对中国方向的日本人的反击了!”

    “非常好!”哈尔西翻了一页报告后又接着赞道:“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认为你能成功。但是现在……我看到了希望,虽然这很可能还会是场恶战,但毫无疑问有成功的可能,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这一仗了!”

    “对了!”说到这里哈尔西就抬头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行动呢?”

    这时张弛就不由沉默了。

    如果张弛够理智的话,那么张弛就该再等几个月……因为张弛知道日军的补给只能支持半年也就是六个月,而豫湘桂会战却打了八个多月。

    那么,最佳的进攻时间,就该是等到六个月甚至七个月后,那时日军的补给已经打完了,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他们通往越南的通道却没有打通。

    这时如果中国军队从后面给日军的补充及工业重点也就是东北三省来个穿插,那就是一下就打到了蛇的七寸上,而中国军队又做了充足的准备并完成了应有的训练甚至还有可能会有更多的部队,那时的日军可能都没有反击的能力。

    但是……

    张弛能等到那时候吗?

    等到那时候,或许的确可以轻松的击溃日军,但要付出的代价却是无数中国百姓和无数中国军队的伤亡。

    所以张弛想了想,就回答道:“等侦察分队做好了准备,就可以行动了!”

    哈尔西点了点头,站在美国人的立场上,自然是越早展开行动就越好。

    “师座!”这时一名通讯兵给张弛递上一封电报,说道:“拉包尔来电!”

    张弛接过电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速回拉包尔!”,署名为王宁杭。

    见此张弛不由一阵疑惑,这时候正是制定计划的关键阶段,甚至可以说第一阶段的计划已经展开了,王麻子怎么会让自己大老远的赶回拉包尔呢?

    “什么情况?”见张弛这样的表情,哈尔西就问了声。

    “没什么!”张弛回答:“拉包尔方面出了点问题,我得回去看看!”

    张弛觉得这应该是中国军队内部的事,所以不太愿意哈尔西过问。

    “在这时候?”王麻子也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快去快回,这里的一切都需要你!”

    
………………………………

第四百六十七章 拉包尔

    b29轰炸机真是个好东西,硫磺岛距离拉包尔三千多将近四千公里的距离,这已经出了普通运输机的航程(注:美军47运输机航程26oo公里)。

    所以,如果搭乘普通运输机或是轰炸机的话,那必须得中途换乘或是加油,而且还要战机伴飞然后还要考虑战机的航程及加油,甚至还得因此要出动航母。

    但是b29一出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玩意不挂弹的话几乎可以飞一万公里,又因为它可以飞到日军一般战机都飞不到的万米高空,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战机伴飞,只是在机场附近爬升阶段及目的地下降高度阶段需要几架战机伴飞掩护,其它阶段一架飞机就解决所有问题了。

    张弛这次返回拉包尔搭乘的就是b29轰炸机,当天晚上出第二天凌晨就赶到了拉包尔。

    当然,这也是因为赶路的张弛,如果是别人……就老老实实的搭便机转场甚至坐便船在海上折腾几天去吧。

    此时的拉包尔跟张弛离开时又大不一样了。

    还在飞机上的时候,张弛从空中眺望朝阳下的拉包尔,除了那火山还在不停的往外冒着黑烟外,其它地方到处都是一片金黄……张弛开始还一阵奇怪,但很快就想到那是自己之前下的命令,也就是在拉包尔种粮食。

    拉包尔的确是个适合种粮的地方,要知道现在是冬天,但这里的粮食却成熟了。

    张弛不知道的是,那些从中国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一拔又一拔的运过来的第六军的士兵,他们初次登上拉包尔时看到岛上一望无际的粮食迎着海风掀起一道道稻浪,都不由惊呆了。

    接着,他们几乎毫不例外的飞奔进这些稻田,也不管稻田里的烂泥,在里头又是唱又是跳的,有的甚至轻轻抱着一簇还未成熟的麦穗久久不愿离开……

    这些都是在国内饿怕的兵哪,什么时候有见过这么多的粮食,那样子就像是一群强盗突然现了一座金山,那种感觉不是其它人能体会得到的。

    用第六军士兵们的话说:“这简直就跟做梦一样,如是不是亲眼看见,真不敢相信这世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这难道就是极乐世界?要是能呆在这里,让我做啥都愿意!”

    ……

    也就是说,他们刚刚登岛就被这里给征服了,征服他们的不是别的,而是满地的粮食。

    这起到作用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