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140部分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40部分

小说: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觉得是中**队战斗力强呢?还是英**队战斗力强?!”

    “当然是英**队!”亚历克斯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尤其是我带来的这支英印第三十六师,他们装备精良,绝不是那些中**队能比得上的!”

    亚历克斯不知道的是,高傲的他这一回却是中了史迪威的计了。

    “这样就好办了!”史迪威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地图说道:“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用两个师围攻腊戍,用这方法将驻守曼德勒的日军调离,此时驻守曼德勒的日军不过只有三千人。我们的原计划是:新一师攻战曼德勒后,其余两个师迅速从腊戍脱离转而配合新一师沿着伊洛瓦底江南下,并以第五十师防守曼德勒一线。既然你认为英印第三十六师的战斗力远强于中**队,而且还坚持要越过伊洛瓦底江到西岸作战,那为什么我们不兵分两路,中**队依旧南下,英印师越过伊洛瓦底江夹击英帕尔?这不是同样也能达到你所说的战略目标吗?”

    “可我们兵力不足!”亚历山大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我们只有一个师!”

    “这不是问题!”史迪威当即反驳道:“美国有运输机,我们可以马上把你们在印度的兵力运到密支那甚至是占领后的曼德勒!”

    于是亚历山大就没话说了。

    史迪威的道理很简单:如果这个计划可行,那为什么要让中国人去而英国人自己不去呢?

    所以,这分明就是英国人又一次在打中国人的主意想再一次把中国人往火坑里推。

    这如果是在以前,史迪威也许还会为了美国的利益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中**队那可是史迪威一手培养出来的,是他手里甚至也可以说是美国手里的一张王牌,怎么可能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让英国人牺牲掉。

    但同时史迪威也知道,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生硬的拒绝英国人完全不考虑他们的利益的话,那么对中美联军也不会有好处……鬼知道英国佬会不会在关键的时候又搞什么花招来坑中美联军一次。

    于是想了想。史迪威就对亚历山大说道:“亚历克斯,你为什么不这么想……你们可以做中**队坚实的盟友。当然,你们不需要出太多的力,你们只需要在中国人快要打下日本人的阵地时最后再这么来一下。于是所有缅甸人都会以为是英国人打下的阵地。到时缅甸还是你们的,不是吗?”

    闻言亚历山大眼睛不由一亮,但嘴里却说:“不不……我相信我们英**队可以凭着自己的力量攻下日本人的防线。”

    亚历山大说的当然是场面话,这时的史迪威本该回答:“说得对,但精锐的英**队更应该在关健时刻发挥作用。其它时候就让中**队去完成吧!”

    但史迪威却不吃这一套,他双手一摊,说道:“你说的是真的?那么曼德勒就交给你了!”

    这让亚历山大一阵尴尬,良久他只好点了点头:“不过尽管如此,考虑到英**队只有一个师的兵力,我会考虑你的建议的!”

    史迪威不由在心里暗骂了一声:虚伪丑陋的英国佬!

    当然,这些话是不会说出来的,史迪威还是很平静的握了握亚历山大的手,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会安排合适的时候让英国部队上前线作战!其实……亚历克斯。我想给你包括蒙巴顿将军一句忠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对缅甸都没有兴趣!”

    史迪威的忠告是事实,中国国内现在已经自顾不暇,哪里还会想要抢什么缅甸的殖民地位,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也忙得焦头烂额,当然也不可能打这远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缅甸的主意。

    但史迪威说这话却是错了……就算中美都是真的对缅甸没有兴趣,但英国却是拥有确切的说是曾经拥有缅甸的一方,它无论如何都会盯着防着甚至做出各种小动作继续保持自己的地位。

    另一边的张弛并不知道发生在史迪威指挥部里的一切,但他却隐隐感觉到事情有了变化……此时的新一师早该出发并展开对曼德勒的进攻了。但却久久没有行动。

    不过这样也好,因为新一师没有对曼德勒展开进攻,就使得原本还半信半疑的赶去增援腊戍的部队就彻底的投入腊戍的防御战。

    接着,在英印第三十六师赶到中**队的驻地时。张弛就知道事情果然像他想的一样。

    “营长,英国佬来这干啥?”同乡人问。

    “我怎么知道!”张弛没好气的回答道。

    “听说……”消息灵通的小浙江接嘴道:“他们是来增援我们的,协助我们战斗!”

    “切!”同乡人回答道:“他们来协助我们战斗……不捣乱都算好了!”

    “就是!”其它战士也纷纷议论道:“这往后啊,打仗可要长个心眼,不要再被英国佬给坑了!”

    “那往后这仗要怎么打?不只要防着鬼子,还要防着英国人?!”

    ……

    张弛不由皱了皱眉头。英国人上来是福是祸不知道,但至少,现在已经影响到中**队的士气和信心了。

    所以,说英国佬是猪一样的队友那还真是抬举他们了,猪一样的队友是因为笨而给队友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而英国人……他们其实并不笨,不仅不笨还很聪明,只不过他们这个聪明不是用在对付敌人,而是用在对付自己的队友的。
………………………………

第九十四章 昔卜

“张……”随后史迪威给张弛打了个电话:“对于英国人的事……我很抱歉,这不是我所能控制的!”

    “我明白,将军!”张弛回答。

    其实史迪威根本不需要对张弛说什么,这一方面是因为张弛能理解此时史迪威的难处,另一方是史迪威身为中国远征军的总指挥,他也不需要向张弛这个营长解释什么。

    史迪威的确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释,他就连蒋校长的帐都不卖,几次三番的与蒋校长闹翻甚至还企图把蒋校长搞下台,私下里就总是很不屑的称蒋校长为“花生米”。

    但史迪威却觉得自己需要给张弛一个解释,这不仅是因为史迪威把张弛当作朋友,更是因为史迪威觉得如果不向张弛解释一下的话,会有一种背叛和欺骗的感觉。

    “你没有其它话要说吗?”对于张弛的反应,史迪威有些意外。

    他原以为张弛会有一大堆质疑一大堆问题或是抱怨,但张弛仅仅只是一句:“我明白”。

    “没有,将军!”张弛回答:“我相信你已经尽可能的为中**队争取了利益,所以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这一点张弛很清楚,不是因为他相信史迪威,而是因为此时的中**队与史迪威甚至美国是利益共同体。

    “嗯!”史迪威点了点头,顿了下就交待道:“你们得小心英国人,他们可能会给你们制造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另外,我也许不得不在战斗的后期把英国部队派上去!”

    “明白,将军!”这下张弛是真的明白了,英**队这是来抢战功的。

    客观的说,史迪威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要知道他以前只是一个光杆司令,手里除了美援外什么也没有,但他就是凭着这美援,在中英缅印之间四处奔波游走,现在总算拥有了一支他梦想中的军队。但这支军队却似乎又有各种麻烦,它不但有中美军官之间的矛盾,这使史迪威渐渐对中**队失去有力的控制,另一方面。史迪威的行动还处处受制于中英两国。

    受到英国方面的制约就不用多说了,英军凭借的就是控制着远征军的后勤补给,这使得史迪威不得不在各方面做出妥协。

    至于中国方面,则是蒋校长始终抱着保存实力的态度,蒋校长更希望中国远征军训练完后就空运回国。而不是在缅甸跟日本人拼光了。(注:史上新六军也就是廖耀湘的部队大多都空运回国作战)

    但在这一点上蒋校长其实是想错了,中国远征军之所以在缅甸有那么强的战斗力,一方面是因为有一颗迫切的打回家乡的心,更重要的还是远征军在缅甸几乎拥有无穷无尽的后勤补给,这是中国远征军拥有如果惊人的战斗力的基础。

    一旦把远征军给空运回国……打回家乡的迫切心固然没了,后勤补给也会大幅减少,坦克、火炮及空中支援就更是幻想,于是根本就无法发挥其战术优点。

    这也是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能打得有声有色,而被空运回国后却变得平凡无奇的主要原因。

    第二天中英联军就出发了。

    中英联军的第一个目标是昔卜……之所以会选择昔卜,是因为昔卜位于曼德勒与腊戍之间。曼腊公路及铁路都要经过这里,只要拿下这里,就会切断曼德勒与腊戍的联系使日军调往腊戍的援军无法回援。

    驻守在昔卜的日军有四千余人,从缅甸人那得到的情报,虽说日军有四千余人,但这些日军番号过于繁杂,其中包括第29、第56、第113、第146、第148五个步兵联队的兵和一个炮兵联队的兵,还有23个其它单位的部队。

    之所以会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是因为日军将昔卜作为了一个后方兵员补充基地……所谓的后方兵员补充基地,指的就是日军常常会将在前线受轻伤或是在医院里恢复得差不多的伤病员送到二线一个位置。一旦伤好了或是前线兵员不足,就可以将这些伤病员紧急补充到前线参战。

    这也是驻守昔卜的日军番号会这么复杂的原因……其实日军本应该将这些还未完全恢复战斗力的日军士兵撤回曼德勒的,只是此时的日军兵员紧缺,英帕尔方向的战斗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腊戍方向又出现新的状况,于是日军就希望这四千名日军能够守住昔卜,这一方面可以保证腊戍至曼德勒的联系,另一方面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增援战况吃紧的腊戍。

    但日军这种想法显然是一厢情愿了……四千名日军,这要是在国内战场上,那就可以顶得住两万到四万中**队的进攻。但是在缅甸战场上,那就不可能会是新一师的对手了。

    其实日军不只是在昔卜这地方一厢情愿,整个英帕尔战役都是一厢情愿。

    这倒不是说日军的发起英帕尔战役不对,事实上这个战略还是正确的,但牟田口廉也却很天真的想为日军第十八师团增加补充兵后就让第十八师团挡住缅北中**队的进攻。

    牟田口廉也完全没有考虑到一点:在岭邦之战中及接下来的八莫之战中,都证明了中**队能够在兵力一比一的情况下与日军硬捍,那么第十八师团撑死也就是两万余人,怎么可能会挡得住中**队两个军四个师六万余人的进攻。

    就比如眼前的昔卜,四千余名日军对阵中国新一师的九千余人……日军在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一仗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

    当然,这其中还有拥有一万一千余人之众的英印第三十六师,只不过日军根本就没将这个师放在眼里。

    负责驻防昔卜的日军指挥官是山崎信和大佐,他在发现中**队时第一时间就向曼德勒和腊戍两个方向发出电报求援,但是得到的回复却让他陷入绝望,两方的意思都是:“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增援了,山崎君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守住昔卜!”

    山崎信和看着回电叹了一口气,眼前这种形势,想要守住昔卜无异于痴人说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