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品官人 >

第394部分

一品官人-第394部分

小说: 一品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侍讲即有此打算,那日后我等保举你做大学士。当上大学士便有机会直面皇上,那时命运便不会有掌院大人所管。”

“谢过谢过。谈此事尚早,诸位继续吃,要不再来点儿燕窝之类的?”

“够了够了!李侍讲慷慨!”

……

……

经历了任职当日的风波后,李权开始了平静的生活。

翰林院的官员可住在院中也可住自家,依旧是任知府时早出晚归的节奏。但难得规律,这样的日子也算享受。而且吕方并没有想象中地针对李权,这道让李权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小人之心。每日只需整理整理书房卷宗,其他时间几乎都在听其余众人闲聊。

所谓闲职便是如此。

李权知道自己不会在这儿呆太久,皇上的意思无非是找个顺理成章地理由将自己调入京城而已,过段时间肯定又会找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让自己升迁。

到了那时,李权感觉自己会忙起来,故而在现在能放松的时候彻底放松,只要能休息,绝不给自己找事儿做。

如此平静了多日,吕方忽然找到李权。

李权怀疑对方是不是要个自己穿小鞋,谁知对方竟是要自己去跟一群后生上课。

而且吕方说得清楚,这是个大好的机会,翰林院中官员很少有直面朝廷命官的时候,那些后生都是京中大员的子嗣,做他们的老师必将受到满朝的文武的尊敬,别说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甚至结交满朝官员也不是空话。如此机遇,多少人都求不来的!

听吕方这么一说,的确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呢!

但是,这样的好机会吕方会留给自己?

打死李权都不相信,这里头肯定有问题。

可此决定并非跟李权商量,而是由吕方直接任命,说李权当日在酒楼的作为,当一群后生的师长是绰绰有余。

李权连个反驳的机会都没有,这事儿都已经定下了。

李权越想越不对,于是找了几个平日里还算有来往的人打听,一问方知,这老师可不好当。

翰林院一直开设得有学堂,免费给京城的达官贵人的公子千金教学。

这些学生可谓是全天下来头最大的后生,就是二品大员家的公子在里面都只有被人收作小弟的。

教这些后生可不容易,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脾性可以想象。关键不仅都是小孩子,还有十六至二十之间的成人。小孩子用教鞭抽抽也就听话了,成人哪好这么来?把那些公子哥惹毛,把教书先生暴打一顿都没人敢去说。李权很不幸,吕方就是让他去教那群成人。

据说,以前有先生不堪受辱,上吊自杀的都有好几个,硬是没人敢说出去,至今都还是冤死鬼。

李权现在的形式更加严峻,因为他教的班不同往日。

庆朝有传统,官宦之家的子女要同会试一起进行一场模拟科举,以此来让官家子弟有所成就,由皇上亲自监考,亲自评比。为此,这三年一度的模拟科举京城各大家族极为重视。

想想,如果自家孩子表现好,得到皇帝的赏识,就算不加官进爵,自己在皇上面前也会更加受宠。所以,不管是何种顽劣的孩子,各家长辈就是把他们双脚双腿打残了也要让其好好读书。

明年春天就是开考之际,今年夏末便是贵族班级的开班之时。

李权不仅要教他们诗书,还要照看他们起居、生活。

因为在这最后时刻,所有人都不准离开学堂,要在这封闭的环境中学习半年。

可以想象,一向自有的公子哥们受到这样的监禁,谁会没有怨气?无处发泄时只有发泄在老师身上。

这当老师没把学生看好是罪,没把学生教好也是罪,两头为难,不知多少大才能人在这期间被学生逼成了疯子!

所以李权这次是摊上大麻烦了!

据说皇上独女芷玉公主也要来此关上半年呢!

第522章:入学第一天

各位看官老爷们,新年快乐。

……

……

事情到此等地步,李权对自己的命运有了估计。

来翰林院也有些时日,总有几个相熟之人。别人都在为李权会被学生整治而同情,他愁苦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他压根儿没教过书,肚子里那点儿墨水全是上一世遗留下来的,就算在大庆生活了几年,在环境的耳濡目染下有了些文气,会点儿打油诗,那也不可能会教这时代的贵族孩子啊。

连最基本的文生该学什么都不知道,教材用什么更不晓得,也不知道这时候学生学的是不是四书五经。如果是四书五经还好,至少还能有一点儿自己的见解,如果不是,那如何教人家?

事实很残酷,正如李权所想,这时代的课本压根儿没四书五经的说法,只有两本书,一曰《修身》,二曰《治国》。

两本书都是这时代的先贤所著。

《修身》一书主要讲如何培养人儒雅的心性,其中便包括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一系列休生养性的大道理。

《治国》一书便是讲军事、政治、玄学等一些更实际的知识。

从古至今,《修身》被看作立身之本,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的有所涉猎,科举考试中是重中之重,故而此书可说之根本,很多书籍都是有此书演变而来。此书也是李权所要教授的重点。

至于《治国》,此书通常是当的有官职在身之后再去学习,加强人的实践能力。而李权要教授的人之中,女子可不学《治国》,男子当必学。

官家子弟不同别人,很有可能子承父业,所以从小就要有实干能力。

大暑便是开班的时候,李权前一天才知道这些东西。别看只有两本书,但当李权看到这两本书的厚度时,当真是睁目结舌说不出来话。

《修身》一共三十二卷,叠在一起比四书五经加起来还要厚,《治国》十六卷,字数没有个几百上千万肯定不可能。更要命的是,这些书中的文字全是什么之乎者也,连个注解都没有,李权自己都看不懂,这还叫人如何教?

李权前世倒是看过一些诗书,不过那些都是有注解的,前后对照看得都很吃力,更别说那在手上的纯古文。

明天就要上课,李权还专程在翰林院留宿,根本没时间给李权准备,知道无论如何都是坑的时候,李权索性把书丢到一边,先把觉睡饱再说。

……

……

第二天,时节正值大暑,空气异常闷热,可外面却吓着绵绵细雨。

闷热潮湿的天气比燥热更熬人,李权一睁眼便感觉衣裳粘在肉上,很不舒服。正准备换衣服,外面有人来喊:

“李侍讲,快些走了。”

喊话的是翰林院大学士苏允,年近五旬的中年文人,同样是留着一撮山羊胡的腐儒,看着比较呆愣,但说起诗学那叫个滔滔不绝。

教授王孙公子的地方在翰林院隔壁,一处专门为王孙公子修建的学堂。说是学堂,倒不如说是一处别致优雅的林园,花香遍地,水渠层叠,拱桥、假山、环廊、秀坊错落其中,当真是一处少有的养心之所。

王孙公子门这半年都要呆在里面,非特殊情况不得离开半步。教书先生名义上可以离开,但为了不出差错都会主动选择留守。

学堂是长期开设的,只有备战模拟科举的时候才会进入封闭式管理阶段,而长年在里面学习的小孩子也都要被禁闭起来,跟年长的哥哥姐姐一起体验书海无涯苦作舟的生活。而这个苏允便是教小孩子的先生。

听了苏允的声音,李权才想起今日起自己就是教书先生了。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收拾东西,做好在学堂长期战斗的准备。

带上几身衣裳,再随便揣了两本书卷,如此行头便开了门。

跟李权的轻便的包袱比起来,苏允的装备就要沉重许多了。

看他包袱的形状就知道里面全是的书,估计得是讲《修身》全套都戴在了身上。

李权看着苏允奇怪,苏允看着李权也奇怪。

“李侍讲,你为何如此打扮?一本书都不带?”

李权拍了拍胸口:“两本够了。”

“嗯?”苏允微微一愣,还以为李权是像讲完一本再回来换一本。故而好心提示,“李侍讲,劝你还是都捎上比较好。那些学生可不是省油的灯,经常问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有书本在身边,遇上不知道的还可以临时翻上一番,如若不然定要被那些后生耻笑,届时咱们翰林院脸上无光啊!”

“这个……知识都在脑子里。”无奈,李权只能选择装B。

苏允有些不爽,心想你什么也别带好了,只要揣着一根白绫就成,免得想死的时候不知如何死。

苏允在学堂做了好多年教书先生,对付官家子弟已有了自己的心得。而李权这种自傲自大的人多也见多了,料想此人命不久矣,故而不再多说。

两人并行到了隔壁学堂,李权一身轻松,苏允却累得气喘吁吁。

两人是从翰林院链接学堂的小门进入的,故而看不到从后门进的学生。

李权询问苏允现在该如何,苏芸喘着粗气一边整理自己拖来的书卷一边指了指旁边桌上:“拿着名册,确定所有学生到齐后,便上课吧。”

如今,成年学生才是重点。苏允教的小孩子只占用很小一块地方,成年和小孩之间是看不着的,所以李权跟苏允教书的地方也不在一处。李权现居位置是学堂中腑,往前是正院,是成人学生的学习之地,往后是后院,是小孩的学习之地,这中腑便是先生休息之时用来交流聊天的场所,李权亲切地称之为办公室。

正院很大,有好几处可学习之地,选择哪儿全屏先生乐意。正院中央是一座人工湖,上面楼道弯曲相连,造型别致,四周是花丛树木,靠墙是一圈四四方方的走廊。

此间作为学习之地,足可容纳百人讲大客,李权的名册上却只有不到十五人。想来贵族学校就是不同。

李权到得正院,站在正院正对的正厅门口,环顾四周。

十多个青年人或三五,或一二,分散在各处,各玩各的。这些人无不身着富贵,男的锦衣玉帛,女的宝钗珍珠。不用想,这些定就是自己的学生了。

“外边的学生,都来厅中集合。”李权扯着嗓子喊了句。

院子很广很安静,不用多大的声音就能让所有人听见。于是乎,李权很快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做先生就要有先生的样子,李权像古代教书先生都是很严厉的,故而扳起脸,先一步进到正厅。

正厅不似寻常人家的正厅,构造是标准的学堂构造,正对门有香炉,供着一个老人像,不是神仙,应该是类似于孔子老子之类的先贤,上面的牌匾挂着“心静思远”四个字。下方是十几张长几课桌。

李权先到先生的位子盘腿坐下,拿出名册看起来。

名册上只有名字并没有身份,但有些人还是可以看出出处的。

比如南宫晋方,显然是南宫家的公子,还有古莫,应该是丞相的子嗣。

扫视之下,李权竟还发现了个熟人!

“李芙!”李权大惊,同时咧嘴笑了起来,“我勒个乖乖,这妮子也要学习的啊?”

“咳咳……”

一声轻咳,一个束发儒衫的姑娘打断了李权。

儒雅的造型配上欢喜的眼神,李权一眼就认出对方是李芙。

李芙眼神中充满了惊喜,显然她也没想到教书先生会是臭流氓。

真的是太高兴了!李芙都想直接扑过来!但她已不是什么都不顾的小姑娘,她知道这里人多口杂,有些话还得找机会说才行,故而只能欢喜地望着,强忍着激动一个劲儿地眨眼睛。

李权也欢喜地朝她使眼色,李芙瞬间就明白了,心下更加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