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奸臣 >

第232部分

大宋第一奸臣-第232部分

小说: 大宋第一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再加上玉皇庙绑架案人家在里面帮的这些忙,张宪要是再信不过,那显得他也太小气了。再说现在整个泽州府都是他的,他还能怕一帮子黑社会耍诈吗?想到这里,张宪故作大方地呵呵一笑,“呵呵,我信不过谁还能信不过你吗?”

  一句好话一说,冰凌霜的脸上立刻放出了耀人的光彩,她抱拳躬身对着张宪深施一礼,“大帅心怀百姓的伟大情操,是冰凌霜为之折服。请大帅放心,这些人如果能够和家人团聚,在下一定亲自邀请大帅家访。让他们都知道,大帅您一心为民的高尚胸怀!泽州府来了大帅,真是十万百姓之幸!”

  两个人说着话的功夫,那边已经把手续办完了。张宪还纳闷呢,冰凌霜来看热闹,怎么会带着那些证明文书呢?又一想,肯定是人家提前想到了会出现这种情况,来之前就带着东西以防万一。说是来看热闹的,其实人家就是来给自己捧场帮忙的!

  想通此节,张宪再看向冰凌霜的眼神就不一样了。等人家向自己提出告辞的时候,张宪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小声说:“多谢小姐相助之情,张宪改日定当厚报。”

  

第二十一章 粥场开张

?热热闹闹的认亲大会结束了,本次大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获得了泽州府百姓的一致好评。大会结束之后当天,就有泽州府的富户登门,主动要求赞助靖国军。

  前几天搞个赈灾募捐,募来的粮食是用来救助泽州本地灾民的,这些当地的土财主们几天前还一个个连推三阻四的。就是张宪亲自登门,募集来的赈灾粮食也不多。想不到这认亲大会一开,财主们就主动上门送粮食了!

  这两件事离得太近了,由不得张宪不把两件事往一块联想。要是来一两家还可以说是偶然,但当本地最大的酿酒东家来捐了一千石大麦之后,后头的财主们像是约好了一样,一个挨着一个的到大帅府求见元帅张宪,要求捐钱捐粮!

  把张宪给乐的吧,反正只要是富商进门他肯定是亲自接见。见礼、寒暄、请喝茶,富商们就一个个报出自己认捐的数目和种类。有捐粮食的、有捐绸缎的、有捐银钱的。就好比第一个来的建州陈酿酒作坊的东家,就认捐了一百坛建州陈、一千石大麦,外加十万铜钱。

  前来捐款捐粮的富商们整整来了两天,李若虚一算,这两天来的财主就不下五十家,捐粮超过了万石。这些粮食全部用来赈灾的话差不多也够顶一阵子了。

  据说梁半城家里的存粮占泽州府所有粮食的一半!那么多富户都来捐款捐粮了,梁半城当然也不能没点儿反应,他派了个管事的来捐了五万钱算是应了个景。

  那年头,一贯钱约等于一千枚铜钱,约等于一两白银。五万钱听着挺多,换算成白银的话也就是五十两。五十两银子对普通小民百姓来说是笔巨款,但对于梁半城来说,那就相当于九牛一毛了。更何况目前最需要的粮食他一斤也没捐!这老东西来捐款纯属是应付差事。

  当然,张宪现在已经顾不上惦记梁半城了,他光是整理统计财主们捐的粮食物品就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当然,这种忙碌是快乐的忙碌,忙着他高兴呀。虽然搬运、计数不用亲自动手,但他不得听取汇报?

  比如说粮食,是放到城门口去办粥场熬粥呢,还是直接发给缺粮的百姓?这样的事情就要张宪来拿主意了。熬粥肯定更费事、更麻烦,但是灾民却可以随到随取,谁取随吃,用不着领了米面粮食之后还要找地方熬煮。

  所谓灾民,其实大多数都是离开家的,沿路乞讨的,让他们去煮饭肯定困难虫虫,正经是不如熬粥发放了更方便。

  既然设粥厂,当然就要选一个可靠的人专门负责这件事。张宪自己不能担任,他得主抓全面工作。这个负责人得从将领里面挑。想来想去,还真有个人最合适,和尚悟空!悟空是和尚,虽然他也杀过人,但那都是在战场上。你不杀人,敌人就要杀你!

  相比于乔握坚、马文、牛选、赵云这些人来说,悟空明显要正派得多,也善良的多。同时呢,他是张宪的保镖,由他去主持粥场事务,首先靖国军里就没人敢去捣乱。万一有个啥事,就算去叫人帮忙也方便。靖国军里数得着的将领谁不认识和尚?谁会不给他面子?

  就眼下的情况来说,靖国军里那么多人,似乎没有人比悟空更合适了。估计和尚也愿意吧?

  果然,张宪把悟空叫过来一说让他去主持开办粥厂,和尚一口就答应了,“好,我干!”就这么干脆利索,连句保证好好干、多谢领导信任之类的话都没有。

  确定了粥场负责人,张宪就把财主们捐赠的粮食全部交给了悟空负责统一调度指挥,又派给他五百名士兵负责维持秩序,粥场的地址就设在泽州城南门外的那片开阔地。

  粥场开张了,当兵的敲锣打鼓在城里城外这么一宣传,好嘛,等到发放赈灾粥的这一天,万众聚集、人头攒动!

  张宪看见这场面心里当时就是一惊!坏了,人来的这么多,今天熬的粥够不够发呀?他再去看悟空,就见光头和尚满面含笑,半点儿都不带着急的。和尚熬了多少粥?他就这么沉住气?

  银瓶、安娘、婉娘一帮女人站在一起只顾看热闹,嘁嘁喳喳小声议论着,她们才不会考虑粥够不够发的问题。

  “需要领粥的人,准备好盛粥的碗排成长队,依次领取。凡有插队者,一经发现一律回到队尾重新排队。打架者、寻衅滋事者,一经发现一律驱离粥场,十天不许领粥!”

  这边宣布规矩,那边领粥的群众就开始排队。刚才还是乱糟糟的人群,迅速排成了五条长龙。五口大锅同时发粥,领粥的群众当然要排成五队了。

  负责发粥的兵士拿起长长的大铁勺,往锅里一搅和,拿出来就是一碗。灾民们捧着或大或小的碗,不管是满碗还是半碗,总之就是一勺子。

  有个老太太一手拄着根棍子、一手提着个瓦罐也来排队领粥,好不容易排到跟前了,当兵的舀了一勺子老太太却不走,“再给盛一勺,再给盛一勺。”老太太哀求盛粥的军士。

  “每人一碗,吃不饱的可以到队尾重新再排一遍。每碗只给盛一勺这是规定。老人家,您到后头再排一遍吧。”

  老太太回头往身后一看,好嘛,后头的长龙能排出二里地去。这要是再排一遍,估计排到跟前,喝的这碗粥也消化完了!老太太有难处,她不能等呀,“求求你,我大孙子躺在那边树底下快饿死了,求你行行好再给一碗吧。”

  “给她!”当兵的一回头,就见一个大光头快步走到跟前,劈手夺走了长勺,抢过老太太手中瓦罐,哗啦哗啦,一口气又给盛了三大勺!一勺是一碗,刚才盛了一勺,这又是三勺,加起来就四勺了。老太太手中那个黑不溜秋的瓦罐估计已经被装满了吧?

  目前救济灾民是第一要事,因此施粥的头一天,张宪在粥场呆了一整天。


第二十二章 擂鼓战金山

?第二天,张宪接见了泽州原地方官。第三天,张宪上午去军营,下午又去了粥场。灾民们一如既往的排队领粥。秩序说不上多好,却也并不见怎么混乱,张宪心里有数,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灾民能维持成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这天下午张宪亲自掌勺,给灾民们盛了半个时辰的粥,一大锅粥就让他一个人给分完了。虽然过后两条胳膊发酸发胀,但心里却是真正的高兴。晚上回到大帅府得到了一个让他万分惊讶的消息,泽州城最有名的戏班子被邀请来帅府演戏!

  泽州最有名的戏班子,不会是冰凌霜的戏班吧?张宪脑子里突然出现了冰凌霜穿男装时的飒爽英姿,是她今天晚上要来唱戏吗?

  银瓶姐妹和绣娘、秀英凑到一起,兴奋地议论着晚上的演出。帅府亲兵正在搭建戏台,就张宪一个没事人溜溜达达在帅府闲逛。

  “大帅,张大帅。”

  听见有人叫他,张宪顺声音一看,不认识。咦,这是元帅府,还有自己不认识的人?“你是谁?”问这三个字的时候,张宪不由提高了警惕。

  这人在离张宪五米以外站住了,先行个礼,然后自我介绍:“在下是冰凌霜冰老板的人。受我们老板所托,来给张元帅捎一句话。”

  张宪静静的看着此人。这人也不紧张,用最平常的语气复述了冰凌霜的原话:“告诉张元帅,他的要求我已经办到了。今天晚上的演出,我就按照他所要求的演出新戏。希望大帅喜欢。”

  就这么一句话,原文传达完了之后,这位拱了拱手转身就走。好像在这儿多待一会儿就会被传染瘟疫一样。也许,人家就是专门不想被张宪留住刨根问底的吧?

  戌时,也就是晚上七点种演出准时开始。主持人报节目:“今天晚上演出的剧目是。希望大家喜欢。”

  ?这不是他那天给冰凌霜讲的故事吗?当时他还要求冰凌霜给将士们唱一出能够激励士气的戏。难道说冰凌霜已经把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的传奇故事改编成戏曲了?

  这才几天,一出新戏就创作完成了?这女人的文化水平有这么高吗?张宪心里只犯嘀咕。随着鼓乐声响起,在他身边一直嘁嘁喳喳谈论的女人们终于安静了下来,战争新戏正式开演了。

  浑身戎装,装扮得美轮美奂的演员闪亮登场。随着一声清亮的唱腔,由冰凌霜扮演的梁红玉正式登场表演。那矫捷的身姿、华丽的扮相、悠扬顿挫的歌喉,再加上引人入胜的剧情,渐渐地把现场观众带入了那场旷世经典的战争当中。

  威风凛凛的韩世忠、勇气烁古今的梁红玉、残暴凶狠的金兀术,一个个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

  演员们精湛的演技、精彩紧凑的剧情、外加上事情就发生在当朝当代,甚至有不少人都经历过那个时代,代入感极强。观众们看的是如醉如痴。

  整个现场大概只有张宪一个人开小差了,脑子里面胡思乱想。他总觉着戏台上的冰凌霜有意无意的老是看他,而他身边左右坐的都是他的女人,他不仅什么也不敢做,害的生怕谁看出什么端倪。

  其实张宪和冰凌霜真的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他担心什么?或许是从内心最深处,他对冰凌霜还是有所企图?这就是所谓的做贼心虚?

  总之,台上的冰凌霜演唱功底深厚、演艺技术高超、剧情设计精彩绝伦。台下观众观看的投入,时不时的有人高声叫好,掌声更是适时响起。张宪人坐在那儿,心却不知飞到哪儿了。一会儿盯着台上的丽人眉飞色舞,一会儿又偷偷观察左右女人们的表现。

  一场戏看下来,张宪竟是连一句唱词都没记住。在激昂的战鼓声中,冰凌霜扮演的梁红玉最终率领宋朝军队击退了金兵,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全场一片掌声,冰凌霜登台谢幕。张宪正在发愣,身边的岳银瓶突然推了他一把,“夫君,你应该上戏台上慰问演员。也带我一起去,梁红玉演得真好,我想和那个演员说几句话。”

  张宪听了一阵目瞪口呆。想不到冰凌霜凭借演技,如此轻松就把银瓶给征服了!而看安娘、绣娘、秀英,甚至是婉娘的表情,这些女人们差不多也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