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328部分

崇祯盛世-第328部分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朱由检事后跟王承恩说了,王承恩将客巴巴安排在一处尼姑庵中,让锦衣卫秘密看管,不让客巴巴跟外界有任何的接触!
  “你不能死,你如果这样死了的话,万岁爷会不安的。”王承恩看见客巴巴的情绪非常的低落,对客巴巴道。
  客巴巴点点头,“奴家明白,多谢王公公了。”
  客巴巴不会选择死,不管皇帝怎么对她,她已经是一个这样的人了,她都不能够怨恨皇帝。
  王承恩没有再看客巴巴一眼,王承恩其实也很讨厌这个女人,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女人,能够得到这样的结局,这女人也算是福缘非浅了!
  客巴巴离宫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好受多少,他知道自己永远都不会再去见这个女人,但是这个女人却真真实实的在他的生活中存在过,客巴巴的事情,让崇祯皇帝朱由检对待感情更加的放低了一些,也从以前的单纯,过度到了一个有些任性的阶段,这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是一个任性的人!(未完待续。。)


第0569章 会推阁臣

  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大明的国事上面,他现在与其说是一个君王,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赌徒!
  在知道辽东的事情,在兜了一圈依然没有什么效果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更加玩命的投入到京畿地区的建设和政务当中,以准备腾出时间对察哈尔部,对关宁锦防线做一次巡视!
  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没有成天的跟那些大臣们混在一起,但他将自己的办公地点放在了中枢院之后,将自己和大臣们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在短时间内,他的那套政体并不可能完全取代旧制度中的办事方式,也不可能完全的取代旧制度中的人际关系,没有什么改制是可以一步到位的!
  即便是这小小的京畿地区的官场,也是如此!在试行了两个月之后,在他的一大帮从九品们渐渐的开始融入了这官场之中的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决意对京畿地区的官场,做第二次的京察大计,因为他的眼里容不下沙子!他不允许有贪官污吏在身边!
  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将孙承宗禁足在皇庄耕种,将孙慎行仍然双规在家!现在内阁大臣中就只剩下刘鸿训一个人了。
  而这个刘鸿训,也是个沽名钓誉,徒有虚名,此人在天启年间得罪过魏忠贤,上任后,又以反魏急先锋的面目出现,明史中说他“毅然主持,斥杨维垣、李恒茂、杨所修、田景新、孙之獬、阮大铖、徐绍吉、张讷、李蕃、贾继春、霍维华等,人情大快”,为自己捞取了足够多的政治资本。然后就是这么一个表面上的道貌岸然的人。实则不过是一个贪污受贿的卑污之徒。
  在这个时候动刘鸿训本来是不太合适的。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不允许自己的京城的这些新晋从九品们在被那些前朝遗留官吏们的腐败之风给传染!毅然决然的决定在即将开始的大战之前。再次整肃官场,崇祯皇帝朱由检深深的懂得一个道理,任何的铁墙铁壁都最先是在内部开始腐朽的!
  而内部,又首先是在高层,只有不断的将最高层的萝卜拔出来,下面的泥巴们才没有办法继续藏在萝卜底下兴风作浪!
  惠安伯张庆臻贿赂刘鸿训涂改敕书事件。按照旧例,总督京营者,不得兼辖巡捕军。而张庆臻的任命敕书上。总督京营之外,擅自增改‘兼辖捕营’四字。
  崇祯皇帝朱由检追查之下,御史刘玉言说了实话,是张庆臻贿赂刘鸿训,才能修改敕书。“阅兵部揭有鸿训批西司房语,佳璧亦供受鸿训指”,证据确凿,经过部院会勘,一切犯罪事实都供认不讳。
  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要重新开始京察大计,要惩治贪官。以他今时今日在北直隶的皇权独尊地位,是没有任何难度的。难就难在这一次京察大计的规模和力度的把握上面!
  崇祯皇帝朱由检询问王承恩的意见,“现在以周延儒为首的一帮口号派,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吗?”
  崇祯皇帝朱由检之所以将周延儒称为口号派,因为这帮人喊口号厉害,每天办公之前都要高呼拥护皇上,拥护大明帝国的口号,在这个乱世之秋,还说有些积极作用的。
  王承恩懂皇上的意思,微微的摇摇头,“皇上,万万不可在跟第一次京察大计一般的力度了,原本二万多人的京畿地区的官吏们,现在有经验的老臣子只剩下十之二三,不足三千人,如果再要是将这些人都给杀了的话,那谁为陛下理政?”
  崇祯皇帝朱由检叹口气,“那你觉得,等完全可以不用这些人,是要多久?”
  王承恩沉吟着道,“至少五年以上,官员的升迁,并不完全是靠着关系,这办事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皇上三思。这次的刘鸿训涂改敕书的事情,依着老奴看,就当是给所有人的一个警醒吧,毕竟距离上一次的京察大计不足三个月,这当中的前朝旧臣们,即使是还有贪污的个案,也是很少的,而且大都隐晦不敢嚣张,查起来着实困难。牵扯的人面太广的话,难免又会扯出来那些陈年旧案,皇上不是说过前朝的疑案都不再翻案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有些丧气,明明很不爽这些贪官们,却不可以动!“算了,朕清楚你的意思了,你先下去吧。朕要自己一个人想一想。”
  王承恩正想着告退,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不得不提醒皇上,“万岁爷,那惠安伯张庆臻是懿安皇后和太康伯张国纪家的族亲。”
  王承恩当然知道皇上对懿安皇后张嫣的那点想法,故而提醒道。
  崇祯皇帝朱由检却被王承恩的这个提醒给激怒了!“懿安皇后家的族亲怎么了啊?现在是崇祯王朝!朕是皇上!朕就是要让那些看热闹的官员们知道朕是不会徇私情的!”
  第二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召集了朝会,这是每个月的例会之外临时召集的,在改变了原先的早朝制度后,崇祯皇帝朱由检规定每个月都有例会,但遇到紧急的事务,则单独召开朝会,取消了原先的每日朝会。
  吏部尚书王永光等言:“鸿训、庆臻罪无可辞,而律有议贵条,请宽贷。前兵部尚书王在晋、职方郎中苗思顺赃证未确,难悬坐。”
  崇祯皇帝朱由检不许。
  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
  崇祯皇帝朱由检闻出了官员们互相维护的意思,深衔之,欲置之惠安伯张庆臻和刘鸿训于死。赖诸大臣力救,乃得稍宽。
  刘鸿训最终被谪戍代州,这个处罚也算得上是从轻发落。鸿训谪戍代州,在晋、思顺并削籍,庆臻以世臣停禄三年。就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内阁九名成员已经被撤换了六人,而李国普早就申请辞职,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有过挽留,但还是留不住。所以实际上是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原先内阁定下的九人已去七人。(未完待续。。)


第0570章 杀人不见血

  而这剩下的两个人也不能够算是正统的阁臣,因为王承恩和曹化淳都是太监,虽然实际王承恩的实际权利远远的大于阁臣,甚至比原来的朝廷首辅大臣的权利都大!但是毕竟是太监,太监不能直接干政,这个空了的内阁,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是必须找人来填补的。
  大学士刘鸿训罢官,皇帝命廷臣推荐接替的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扫视群臣,谁敢看皇帝啊?自从皇帝这接连的京察大计,虽然第二次远不如第一次来的规模大,查的紧,但隔得日期实在是太靠近了一些,难免让人人自危,谁敢违背皇上的意思,现在的大明朝廷,真正的成为了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个人的朝廷了!
  当然,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想要这个结果,他是要独裁,但不能独裁到没有人帮着干活啊!他就想重用以周延儒为首的口号派!
  崇祯皇帝朱由检憋着一口气,世上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有人指着你的鼻子骂,也不是有人对着你的脸打,这样明目张胆的来,可以躲,可以反击!
  最可怕的就是软刀子,这大明到处都是这样的文官集团,到处都是这样的软刀子!这才可怕!他们杀人不见血!
  “你们都不说话,朕就提个人选,周延儒办事勤勉。都议一议。”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话,并没有让大臣们意外,不敢跟皇上对着干是一回事,但是这阁臣的升迁,关系到的是官场的格局。关系到的是自身利益啊。
  这些能够进入朝堂的大臣。哪个不是四五十岁以上。哪个不是自少有着二十年以上的为官经验啊?他们当然知道皇帝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轻判了刘鸿训和惠安伯张庆臻的案子,是被动的!并不是皇帝的本意,只要他们这些人都团结起来,自保的问题不大!只要是不贪污受贿,保住官位的问题也不大!
  王永光带头发言,“皇上,周延儒不满四十岁,而且为官的年限尚短。资望不足以服众,如果硬是要破格提拔,那其他的能干老臣怎么办?微臣有冒犯圣上的地方,万望皇上恕罪。”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他并没有生气,这是在他的意料之中的事情,自从上次被天灾气的吐血之后,他就注意保持自己的风度,放宽自己的胸怀,既然不得不在这个位置上。既然生活将他放在了这个角色中,任何的气恼。都于事无补,不如看开一些的好。
  王永光的话,得到了广泛的共鸣,大臣们认为延儒声望不够而未列入名单。当时在朝堂之上被推荐的有王永光、钱谦益、郑以伟等11人。
  周延儒本来是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的,他能够上朝是皇帝特批的,看见这些老臣们当着他的面不断的说他的资望和能力都不够,这气怎么下的来?但人微言轻,又没有人帮他说话,只觉得浑身像是被针扎一般,无地自容!
  皇帝在名单上没有看到周延儒的名字,心中非常怀疑。却并不动声色。
  提拔阁臣这事是关系重大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是政治新丁,当然知道事情不能完完全全的凭着自己的一句话来定!如果真的用这么强横的方式的话,会显得自己的城府不够,气量不足,也会适得其反!商人们可以罢市,官员们虽然不敢集体罢官,但是集体阳奉阴违,完全不理政务,这也够他崇祯皇帝朱由检伤脑筋的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需要靠着自己的政治手腕让入阁的事情达到平衡,往自己需要的方向发展!
  周延儒是万历四十一年的状元,格外受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瞩目。于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授以礼部右侍郎的官位。此年,周延儒还只有35岁,却已有了14年官宦生涯。
  但是周延儒的年纪和资望都不够,王永光入阁几乎是没有什么悬念的,这下子的话,周延儒和钱谦益,这两个人谁先入阁,也就成为了朝廷中,众多旧臣和新晋受重用大臣们之间争夺的焦点了,这并不是两个人之间的战争!
  而是朝廷中新旧两股势力之间的战争,也是东林党和皇党之间的一场战争!这看不见的战争,如果处理的不好的话,却可以让这个国家瘫痪的!
  “散了吧,今天就先议到这里!”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世界上的事情,十有八九都不能够按照人的意志去办!他也有着许多的身不由己。
  其实就算是能够将周延儒扶进内阁,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不会太满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