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跃马西凉 >

第317部分

跃马西凉-第317部分

小说: 跃马西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了三天,就乖乖地带着十万黑山军下山投降了。

罗征也没亏待他,依旧让张燕统领部属,为了收拢军心,更是拨下粮钱军资。对于那种不见棺材不掉眼泪的,罗征从来都毫不客气,哪怕最终还是投降了,也会一脚踢开。

而像张燕这种能识时务的,罗征从来都很大方,也有足够的容人之量。(未完待续。。)

第429章河北最后一战

五月,就在南方的孙策、曹操、刘琦信使频繁往前,谋划联手共抗罗征时,罗征并骑步大军近二十万下幽州,准备以犁庭扫穴之势,彻底扫平河北,一统北方。

此番出兵河北,长安大营的十万精锐大步未动。

罗征只带了三万骑兵,征调了河套的五万屯田兵,攻打冀州时,高顺和张绣又率少量兵马三面出击,中原的数十万屯田兵并没有大规模调动。

纵然如此,参于河北之战的兵马,也超过了十万。

加上逼降的十万黑山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余万,可谓声势浩大。

袁尚被俘后,高顺就率军返回了中原,防止曹阿瞒趁机作乱。

五月中,西乾悍将阎行率八千先锋铁骑北先杀到范阳,突袭未果后,于范阳以西十里扎下营寨,静待罗征大军至,范阳守将一日内连发三封告急文书,向袁熙求援。

十日后,罗征亲率大军至,兵围范阳。

近二十万大军在范阳以西扎营,联营数十里,还没举兵攻城,就已经给范阳守军造成了无以伦的压力,如果不是不战而降实在太过窝囊,范阳守将早就直接开城投降了。

八千守军兵无战心,军营里已经出现了不稳的迹象。

隔日,罗征挥军攻城。

苍凉的牛号角声和惊天战鼓声中,一队队步卒汹涌开出大营,在范阳西门外列阵,只是大军集结。就足足过去了半天,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

近二十万大军扎营。可不是三两万军队,光是扎营就是个麻烦。

前营和后营之间更是相隔数十里。军队集结就是个大麻烦。

现在集结的只是黑山军,其余大军依旧在据营坚守,并没有集结。

而如此长的集结列阵的时间,却给范阳城中的幽州守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眼瞪瞪的望着一队队步卒水断地赶到城外集结列阵,还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早就已经兵无战心的范阳守军心里能不慌吗,没有弃城而逃就已经很不错了。

中午时分,十万黑山军终于集结完毕。

当惊天战鼓声在后冲霄而起时。攻城的号角声终于奏响。

张燕一身戎装,回头望了一眼后军随风猎猎飘扬的‘罗’字金边王旗,眸子里不由掠过一抹狠厉,乾王不是袁绍,这厮虽然凶残了些,但对忠心的部下那是没话说的,绝对是值得黑山军投靠效力,而黑山军要想在乾军中战稳脚跟,给弟兄们捕个功名。就必须要流血甚至拿命去拼,张燕对此早有认识,也做好了思想准备。

世上没有白得的功或,乾军将士的功名。也是用血汗在战场上换来的。

黑山军作为孤军,自然也不会例外。

张燕不怕弟兄们流血牺牲,怕的是弟兄们的血白流。

以前在袁绍麾下时。就曾被冀州军排挤,需要攻坚的时候。从来是黑山军打斗阵,等到分功劳的时候。黑山军却排在冀州军的后面,让弟兄们很不满。

袁绍死后,袁家兄弟相攻,黑山军更是成了后娘养的。

张燕忍无可忍之下,才带着十万兄弟跑回太行山继续做山大王。

乾军军规之森严当为天下之首,赏罚极其分明,侵占军功是诛九族的大罪。

当然,这些都只是表面上能看到的东西。

究竟黑山军会不会遭到乾军固有体系的排挤,还要打完仗才知道。

张燕脑子里流光一样的掠过这些念头,当即把手一挥,下令攻城,十万黑山军分成了整整五拨,每拨两万人,轮番向范阳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进攻。

范阳守军的表现让人鄙视,抵抗意志极其脆弱。

连一天都没守住,就在太阳落山前,第一拨攻城大军撤下去休整,第二拨大军准备继续发起攻进时,范阳城头的将旗就降下了,挂起了白旗。

张燕上禀之后,当即命大军进城接管城防。

后军,王旗之下。

“主公!”

阎行忍不住道:“要不要命黑山军撤下,末将去接管城防?”

罗征摆了摆手,“不用,孤相信张燕不会做傻事!”

阎行就不再说,只是心里对这些反复无常的山贼并不怎么信任。

范阳既下,幽州门户洞开。

罗征充分发挥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分兵四出,攻打涿郡、代郡、上谷等郡,又命阎行率两万骑兵星夜杀奔蓟县,以防袁熙见势不妙趁机逃脱。

不料袁熙比想象中的还没种,阎行大军刚刚杀到蓟县,这厮就率领八千骑兵,护着家小冲出蓟县,准备前往辽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

阎行岂会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即率军尾随追杀。

袁熙数战皆败,八千骑兵死的死逃的逃,连家小也被乾军俘虏,等到摆脱阎行追兵后身边已经只剩下了数十骑,遇城也不敢入,径自逃往辽东去了。

阎行一边收拢兵马回蓟县,一边谴快马向前往范阳向罗征禀报。

辽东太远了,孤军深入粮草接济不下,大军随时会有覆亡之危。

两万骑兵只是先锋,并没有携带多少粮秣辎重,必须要在两天之间撤回蓟县。

晚上扎营时,一名小校来到阎行军帐,凑到阎行身前附耳低语几句。

“好胆!”

阎行听罢勃然作色道:“主公军律如山,你小子莫非是嫌命长了不成?”

“将军,那小娘子实在太美了!”

小校连声道:“小人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小人已经问过了,那小娘子是袁熙老婆,将军要是不感兴趣,不妨献给主公。”

阎行闻言神色就是一动,乾军军规严酷,战时不能碰女人,这是铁律,无论是谁胆敢触犯都绝不轻饶,阎行又不缺女人,自然不会拿自己的屁股开玩笑。

不过,那女人要真有这小子说的那般天香国色,献给主公到也不错。

只是,眼下正是战争时期,这个时候献给主公献美女怕是会招来一顿训斥。

而且,那女人到底长什么样子,自己还没见过,得先去看看才行。

阎行转了个念头,吩咐道:“去,把那小娘子带上来。”

“遵命!”

小校答应一声,立刻跑了出去。(未完待续。。)

第430章甄宓

不大会,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被带了进来。

女子衣衫有些不整,发髻也有些乱,只是却难掩其绝世容姿,楚楚可怜中透着一股子无法言寓的贵气,仿佛这女子生来就是个贵人,只是因为害怕脸色略有些苍白。

如此绝色佳丽,世间又难得见几回。

阎行也不禁恍惚了下,暗自比对了一番,觉得也只有几位王爷的妃子才能媲美。

“小娘子如何称呼?”

阎行一边打量女子,一边问道。

女子款款施礼道:“妾身甄宓!”

“甄宓?”

阎行念叨了下,就挥了挥手,吩咐道:“带小娘子下去好生安顿,不得怠慢了。”

“遵命!”

小校答应一声,立刻将甄宓带了下去。

既然是要献给主公的女人,那说啥也不能怠慢了。

小校专门腾出一间帐篷安置甄宓,在甄宓不安的询问能否要回贴身丫鬟时,小校也不敢怠慢,连忙命人将甄宓的两个贴身丫鬟寻了回来,伺候甄宓。

两个小丫鬟都是十五六岁,一脸的惊恐未定。

直到被带到甄宓身边,才惊恐稍去。

战争对于女人来说,从来都是洪水猛兽,而作为战败者,一旦家眷被俘,妻女就会成为别人的玩物,这是乱世的悲哀,也是身为女人的不幸。

对于诸侯来说,女人不是问题,没有了可以再娶。

只要留得命在。就还有重来的机会,抛妻妾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然而对于女人来说。却未免太残酷了些。

三个女人抱头痛哭了半天,才勉强止住了悲伤和惊惧。

这时。军帐的门帘被掀开,探进来一个脑袋,是方才那个小校,甄宓和两个小丫鬟主仆三个刚刚吓了一跳时,就见那小校笑道:“三位娘子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告诉我。”

说罢目光在三个女人身上遛了一圈,就很快缩回了脑袋。

两个小丫鬟脸脸相觑,搞不明白这些凶狠的士兵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和善了。

甄宓却叹了口气,已经隐隐想到了什么,不由有些悲哀。

身在乱世。越是漂亮的女人,下场也往往会越凄惨。

就是不知道,自己会被送给哪个权贵,日后还会不会被当成货物送人。

半月后,范阳。

许褚进了内堂,走到罗征身边附耳道:“主公,袁熙率八千骑兵出逃,被阎行那小子追上击破,只带数十骑逃往辽东去了。阎行那小子俘获袁熙家眷,因袁熙之妾甄宓有倾国倾城之姿貌,不敢与寻常俘虏一并处置,以送来范阳。请主公处置!”

罗征本来听的大皱眉头,暗忖这阎行这小子莫非恃宠而骄,竟敢给自己送女人了。

不过听到甄宓。随即心中就是一动。

挥了挥手,吩咐道:“带上来。孤王瞧瞧!”

“遵命!”

许褚疾一拱手,快步退了出去。

不多时。甄宓和两个小丫鬟被带了进来。

因为没受什么苦,一直被吃好好喝供着,气色到也不错。

只是心里害怕的要命,脸色一直有些惊惶不安。

罗征威严日盛,目光也很有压迫感,在三个女人身上遛了一圈,甄宓和两个小丫鬟紧张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惴惴不安的垂下了臻首,不敢与罗征目光对视。

罗征的目光停在了甄宓身上,道:“抬起头来!”

甄宓不敢不从,缓缓抬起了头,玉脸有些发白。

罗征虎目中刹时亮起一道精光,上前用右手捻起甄宓珠圆玉润的下巴,犀利的目光在甄宓清丽的面容上流连了一阵,才赞了一声,“果真国色无双也,有道是佳人配英雄,如此倾国佳人也嫁了袁熙那个废物,实在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语气中大为惋惜,这甄宓姿色竟能与任妍比肩,容貌气质更在略胜除任妍之外的其他几个妻妾,这么漂亮的女人,竟被袁熙那废柴给拔了头筹,岂能不可惜。

许褚听的大为佩服,心里那个敬仰,就犹如滔滔江水。

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主公的这比喻,可真是贴切的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甄宓是才女,听了这比喻,也不禁心下大为惊讶,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只是一颗芳心还不能安定,也没心思去想这些有的没的,只能不安的等待命运的宣判。

罗征惋惜了一阵,很快收拾心情,区区一个女人,还左右不了他的意志,就算真是仙女下凡,也不可能让他沉溺美色。战争时期不能玩女人是铁律,绝对不容触犯,就算他身为主君也需要以身作则,不然铁律又如何还能称之为铁律,如何能约束三军将士,若自己带头不遵守铁律,就算统兵将领不说,心里也肯定会有想法。

规矩的破坏,往往都是从最上层开始。

而最先破坏规矩的,从来都是规矩制定者带的头,才让规矩失去了约束力,让下面的人开始效仿,就好像后世,法律制定的很完善,但某一阶层却从来不去遵地。

最终的结果,就是法律成了剥削了欺压百姓的工具,致使百姓越来越信姓官府。

罗征两世为人,深知其中的弊端,也最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特别是在战争时期,更是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