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381部分

宋仕妖娆-第381部分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个路线明显不成立,别说金国走不通,就是西夏也不会同意。

    所以使团的路径是从成都府进入吐蕃,再经由吐蕃进入西辽国境……这是一段不逊于使大理的危险途径。

    甚至更为凶险。

    仅是蜀道,就令人望而生畏,就别提从成都府进入吐蕃境内要翻的那些大山了。

    可以说,在今时的医疗条件下,大家都是用命在拼仕途。

    李凤梧当然好多了。

    他是使君,随行医官优先照顾他,只要不染上绝症,几乎不会有性命之忧。

    但李凤梧却忧心忡忡。

    只因使团中的另外一位女子:魏蔚。

    魏蔚跟随使团,并非私下的事情,而是官家旨意,魏蔚去西辽,是太尉、礼部尚书魏杞上书官家禀明情况,然后官家又给她封了官身的。

    这样一个娇滴滴的女子,刚进入蜀道,就有点适应不了。

    李凤梧那个心疼啊,几乎守在她身旁寸步不离。

    这让随使团前往西辽,实则主要是任务保护魏蔚的魏廷晖很有点患得患失。

    高兴的是李凤梧对妹子的关心是发自内心,失落的是总感觉心里某个地方要变得空落落的了……尤其是看到李凤梧那双眼睛老是瞄妹子的胸的时候。

    有惊险进入成都府。

    受到了当地官员的热情招待。

    使团在锦官城修整三日。

    和蜀道艰险迥然不同,天府之国的怡然,让魏蔚情绪大好,几乎每日都会找借口出去游玩,李凤梧当仁不让的当起了护花使者。

    丞相祠和杜甫草堂必然要去游玩一番,李凤梧一番叹古颂今剽窃的诗词,又让魏蔚芳心一阵簇摇。

    在锦官城都是些儿女情事。

    但是李凤梧心里却痒呼呼的,都说苏杭出美女,其实川妹子也是让人喜欢的紧,水润的四川盆地,养育出来的妹子,肌肤之好绝然大宋。

    随意在街上撞见一枚软妹纸,其肌肤都能媲美江南的娇艳女人。

    若是遇着些深闺女子,其肌肤之好,俨然直逼朱唤儿,更有甚者不输文浅墨!

    再遇上些五官身材姣好的,真是个倾国倾城的祸水红颜。

    李凤梧终于明白,为何老将吴璘会生那么多儿子了。

    川妹子真的是魅力限。

    于是在锦官城的最后一夜,李凤梧稍稍放纵了一下,锦江畔最为豪华的青楼留宿了一夜。

    至于有多么销魂,从第二日咱们的李家小官人下楼需要扶手梯一事可见端倪。

    对此魏廷晖恨得牙痒痒的。

    也不敢对妹子说。

    然而这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

    有了锦官城的一夜放纵,李家小官人心里的那点节操一下子没了桎梏,一路艰险万般的度过高山大河,进入吐蕃境内。

    异域风情的美女,顿时让李家小官人失心落魄。

    偏生吐蕃诸部的官员会做人的紧。

    大宋雏凤之名,如今已隐然响荡于吐蕃大地上,知悉这位大宋才子出使西辽经过自己的地盘,不少王公贵族那真是热情得让人法拒绝。

    一者是为了交好大宋,一者么……是向大宋雏凤求一墨宝。

    这便有趣了。

    大宋雏凤也怪异的很,倒是愿意赠诗,偏生不愿意亲笔书写,总是让使团随行副手来代笔。

    使君李凤梧,副使是绍兴二十七年的进士京镗,任职江州瑞昌县令,前些日子被宣召到临安,担任了此次使西辽的副使君。

    估计使西辽回来,大概就要升官发财走向人生巅峰了。

    京镗是自己的副手,李凤梧对这一点很是得意。

    同样是要当相公的人,京镗可是扎扎实实的凭实力,而不是像赵汝愚和韩侂胄那般,依靠拥戴之功,所以这位未来相公的书法,着实让人惊艳。

    吐蕃诸部的王公贵族只惊叹于李凤梧赠诗的境界高远和京镗书法造诣的深邃,却哪里知道,大宋李使君不愿意亲笔,就是因为他那一手楷书着实入不了名家法眼。

    礼尚往来,李使君赠诗,王公贵族回以美人黄金。

    李凤梧来而不拒。

    于是乎咱们的大宋雏凤沉沦了……这可是真正的异域风情,大长腿,深眼窝,高髋骨,杀伐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而且都是豢养的,干净啊。

    关键是还不用自己负责,吃干抹净别留下后遗症就好。

    于是乎美酒,美人,日子过得很有点糜烂,让年近三十的副手京镗也暗暗摇头,暗道,咱们的大宋雏凤还是太年轻了。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太子赵愭

    九死一生。

    大概就是指此次出使西辽。

    比之前往大理,更为凶险。

    虽然有吐蕃诸部的协助,使团八百多人,再加上约两千人的商队,进入西辽国境时,也有几十来人永远的埋骨异国他乡了。

    西辽的迎送使是萧朴古只沙里。

    得知迎送使是此人,李凤梧震惊得不要不要的……

    尼玛,就是这货私通耶律普速完啊!

    这货的身份也不寻常,其父亲萧斡里刺是西辽的元老,官拜六院司大王,权势滔天。

    其兄长就是萧朵鲁不。

    萧朵鲁不……嗯,就是耶律普速完的丈夫。

    也就是说,这货和他嫂子勾搭到了一起。

    果然好吃不过饺子好看不过嫂子。

    李凤梧仔细观看萧朴古只沙里,貌似很年轻,年近三十的样子,长得确实英武非凡,但看相貌气势,端的是一位英雄豪气人物。

    李凤梧暗暗思忖,也不知道此时的他和耶律普速完勾搭到一起没有。

    话说,耶律普速完好歹也是中国史上最后一位女皇帝,不仅饱读群书,据史料记载,也是个大美人,能和小叔子勾搭到一起,估计是开放的很。

    或者说,风骚的很?

    当然,李凤梧知晓的史料中,耶律普速完和萧朴古只沙里勾搭到一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老公和老人公两人掣肘她的政事。

    不过现在看到萧朴古只沙里,李凤梧隐约觉得,恐怕也有耶律普速完风骚的成分在。

    毕竟萧朴古只沙里一看就是勇猛的男人啊。

    那身高,那气势,那高鼻梁,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床上敌的猛男造型。

    作为人妻少妇,耶律普速完不动心反而有点说不过去。

    旋即自嘲的笑了笑,自己也是八卦之心熊熊了,再怎么腹议西辽女帝的八卦周边,也仅是满足心理上的好奇。

    自己的任务就是来接和亲的郡主。

    接到郡主就走人——嗯,不对,是先到西辽溜达一圈,然后去一趟蒙古诸部。

    李凤梧已得到官家允许。

    出使西辽之后,借道西辽,前往蒙古诸部亲谈购买蒙古战马诸事。

    国书中也有说明。

    从蒙古诸部回来,再接郡主回大宋。

    在和西辽迎送使碰头后,大宋使团心中大石落底。

    终于不用在戈壁里吃风沙了。

    ……

    ……

    大宋的历史,虽然被李凤梧这只大宋雏凤的翅膀用力的呼扇了一顿,然而乾道元年,历史还是走回了正轨。

    李凤梧的出使西辽,关立储之事。

    朝堂上关于立储的论奏逐渐进入白热化。

    先还有不少臣子支持赵惇,但不知道为何,入秋之后,郭师元的被问斩,随州昭庆军节度使郭恢阶喑仕偷萘侔玻荡蠡首诱詯嫠赜胁诺拢笔橇⒋⑸仙先搜 

    随着这张奏呈之后,朝堂风向忽然大变。

    原本的局势比较复杂。

    六部之中,兵部保持中立,没有倒向任何一位王子,但也对庆郡王赵恺颇多言辞。

    当然是不好的一面。

    礼部尚书魏杞也暂时保持沉默。

    吏部、刑部皆支持赵愭。

    工部、户部支持赵惇。

    东府三省之中,除了汤思退这位相公,其余众臣也纷纷表态,支持赵愭和赵惇者莫衷一是,反正就是不统一。

    而西府之中,虽然庆郡王赵恺接连被贬,但陈俊卿等人还是表态,认为庆郡王有官家勇猛之风,当是立储人选。

    三个皇子,都有人支持。

    争论于是不休。

    官家一直没曾表态,但众人心里看得明白,因为最先提出的谏议大夫和一位六部侍郎亲近赵惇,官家现在的态度更多倾向于赵愭。

    而赵恺在官家口中,被提及的次数最少。

    随着郭淖喑噬系莸搅侔玻徽呤羌谒傻纳矸荩僬咚彩枪易詈蟮闹辛黜浦偌一嘏挠么饰裥矶唷

    这便让群臣瞬间看出了风向——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

    事实怎样,没人说得清楚。

    事关立储,临安臣子之间的勾心斗角,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甚至没人说得清楚。

    转眼之间,西府的陈俊卿等人保持沉默了。

    东府的右相洪适,参知政事诸葛瑾我也忽然诡异的支持赵愭为太子。

    汤思退依然保持沉默。

    几乎从来不在立储一事上发表过任何意见。

    恐怕这也将是汤思退这一生的政治立场:两位皇子都交好,但绝对不明确表态支持哪一个。

    也许在汤思退看来,一天没登基的皇子,始终只是皇子。

    对于这一点,官家喜欢得不得了。

    这边让汤思退的左相位置越发坚定,可动摇。

    不仅洪适、诸葛瑾我表态支持赵愭,原本支持赵惇的人中,倏然间风向大转,竟有大部分上奏支持邓王赵愭为储君。

    这下局势瞬间明朗。

    支持赵恺和赵惇的人不做声,立赵愭的声音如浪潮一般席卷临安朝堂。

    历史被阴差阳的拉回正轨。

    乾道元年,赵昚终于昭告天下,立大皇子赵愭为太子。

    赵愭立为皇太子,赵愭的妻子广国夫人钱氏册封为太子妃。

    官家又诏令增加东宫侍卫人员,太子赵愭谦让,上奏曰国力正需臣子尽心,作为储君,当为父皇分忧,愿意捐献每月应领杂物。

    赵昚降旨赞赏,并表示同意。

    于是乾道元年,大宋的东宫之中,迎来了太子赵愭。

    历史的洪流,冲破了李凤梧这枚小人物带来的影响,强硬的将轨道拉回原来的轨迹上。

    纵然第二次宋金大战,大宋惨胜,赵昚从一蹶不振改为雄心壮志绸缪江山北归,但依然没有改变乾道元年立储的节点。

    纵然赵惇和赵恺都有巨大的机会,但依然未能成功。

    长皇子赵愭依然为皇太子。

    历史的车轮如洪流,碾过了蝴蝶的翅膀。

    然而尽管如此,东宫的赵愭也只高兴了半个月不到,就在张杓的建议下,平复内心的骚动,重新投入到争夺天下的斗争中。

    一日不登基,太子也不保险。

    而恭王赵惇在柳子承、皇甫坦的辅助下,也没有气馁,反而越发充满斗志,只要有机会,将要让赵愭成为废太子。

    庆郡王赵恺在临安侍候了官家,直到身体完全痊愈后,才怨悔的回到襄阳光化军重整军备。

    仿佛根本没发生赵愭入主东宫的事情一般。

    赵昚还是那个赵昚。

    赵愭也还是那个赵愭,只是多了个太子的头衔而已。

    赵惇也还是那个赵惇。

    只是心里大概失去了一些心气。

    而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