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正严看信,脸色顿时变得极为精彩。
轻轻将密信放在,揉成了一团,苍老的身躯竟在轻微颤抖。
若是年轻时候,这封密信早被撕了个稀烂。
但如今的段正严在崇圣寺待了十七年,多少有了点佛心的四大皆空,是以心中虽然惊怒,还是控制住了情绪。
兴儿见了大宋大使节王之望。
这个王之望,按照大宋国书所说,原本就是个虚职,是用来辅佐正使李凤梧和副使柳子承、钱象祖三人的。
最近这几日的局势,柳子承和钱象祖抱团。
直到今天,自己也终于确定,王之望和李凤梧抱团了。
那么王之望去见兴儿说的这番话,大概也是李凤梧的意思。
而李凤梧是大宋使团的正使,那么李凤梧的意思就直接代表了大宋天子的意思。
开口就要两万匹滇马?
你当我大理的燕云十六州的马场啊,一年怎么可能出得了两万匹滇马,就算有,我大理自己不用骑兵了,全部给你大宋?
不要太搞笑!
不过……这虽然不完全是赵昚的意思。
但必然也有赵昚的一部分心思。
毕竟赵昚经过宋金二次大战,雄心再起,想要组建一支可以和金国拐子马铁浮屠抗衡的骑军,这在各大国家皇室之中并不是秘密。
否则大宋怎么会和西辽结盟。
要知道大宋和西辽并不接壤啊。
段正严再一思索,便明白了许多:王之望最后要求的九千匹滇马。
自己之前答应李凤梧的六千五百匹,确实是大理段家能够做主拿出来的,那么剩余的两千五百匹,整个大理只有一个人能做到:高寿昌!
而且就算是高寿昌,每年要拿出两千五百匹滇马来,也会肉疼得不得了。
甚至也可能拿不出。
至于高观音隆,他更不行。
这样的话,王之望似乎是在给高寿昌信号?
也是在给自己一个警告?
否则兴儿最后说的八千匹他怎么也同意了。
段正严忽然舒缓了脸上的皱纹,不管这是王之望的意思,还是李凤梧的意思,又或者是赵昚的意思,今夜一过,这都不重要。
大理段家一旦真正掌控王国,能和大宋贸易的滇马,绝对不会超过六千匹。
要更多的?
一匹也没有。
我大理又不是你大宋的马场。
赵昚你这个老小子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第一百八十八章 必杀李凤梧
这就是大宋和大理的关系。
双方不可能彻底撕破脸,一者大理需要和大宋的贸易刺激、发展经济,一者大宋需要大理的滇马来补充、扩展规模可怜的骑军。
再者,便是地理天险了。
大宋要不顾一切的攻打大理,可以,但会给金国机会南侵。
大理要侵占大宋的疆土也可以,但也会给越李朝等邻国机会掠夺。
所以两国只能交好。
思念及此,段正严对谍子道:“你速速回皇宫,告诉兴儿,王之望之事关紧要,待今夜事定之后我们将重掌主动,到时再遣人和大宋使团重启商贸谈判。”
谍子应诺,转身出门。
房间里只剩下段正严和怒目金刚。
段正严沉思了许久,才对怒目金刚道:“你去接应段昭平,务必保证大军在今夜抵达洱海,如此,方能确保兴儿安危。”
仅有天阙军两千,段正严还是不能放心。
怒目金刚犹豫了下,“那您?”
段正严哈哈一笑,“这些年高家派来崇圣寺的人不少,又有几个是和你交手了的?”
大凡刺客,都被崇圣寺的武僧解决了。
根本近不了自己的身。
怒目金刚一想也是,转身出门而去。
段正严透过禅房的窗户,看着崇圣寺三塔,陷入沉思,若是有人看见,只会以为这是个垂暮的老僧。
那曾想得到。
就是这位老僧,如今正在运筹帷幄掌控大理局势。
将要一手推动出大理的大血案。
只是这位表面如枯木,内心意气风华的老人怎么也没想到,刚从他禅房里出来的两个谍子骑上快马,奔出不到一里地,便被人拦了下来。
忠心于大理段氏的谍子,身手不,也有忠心。
到死也没有说一个字。
所以这两个谍子都死了,其后,拦下碟子的四个大宋精壮汉子草草处理了尸体,悄声息的摸向崇圣寺。
大宋神卫军,每一个都是可以以一当十的精锐。
这是帝国与王国的差距。
……
……
国宾馆,从高观音隆府邸回来的柳子承和钱象祖相对而坐。
没有茶水。
两人虽然短暂联手,但毕竟阵营不同。
依然是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也寒碜,若不是共同敌人李凤梧,两人怎么也不可能联手。
柳子承话不多。
钱象祖话不少,“此次若是成了,那便要恭喜柳朝请了。”
出使之前,官家将柳子承擢升为朝请郎。
柳子承面表情,“钱录事,同喜同喜。”
钱象祖在出使前,也被官家升为中书省录事。
钱象祖也多少窃喜,只是淡淡的道:“高观音隆真能如你我所愿,鸠占鹊巢成为中国公,继而同意咱们的约定,每年七千五百匹滇马入大宋?”
柳子承想了想,“高观音隆应该不至于骗我们,大理段氏能拿出六千五百匹滇马,高观音隆每年拿出一千匹,这是他目前的实力,如果登上国公位,大概不只这个数。”
顿了一下道:“咱们只是让李睿率五百神卫军助他,就能换来每年一千匹滇马,回到临安,官家会如何?”
当然是欣喜若狂。
钱象祖却有担心,“就怕……”
柳子承摇摇头,“没有什么可怕的,高观音隆就算失败,依然是高寿昌掌权,和目前的局势没有差距,使团依然能完成任务,我们有什么损失?”
钱象祖不做声,却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妥。
李凤梧会这么老实?
再说,柳子承会不会还有其他算盘?
当初高观音隆来国宾馆求见,被李凤梧和王之望拒绝后,自己就是被柳子承忽悠去见高观音隆的,以柳子承这人平素的风评,他可不是这种愿意分享功劳的人吧?
这件事,主要是靠李睿。
而李睿又是恭王赵惇的小舅子,怎么看,都用不着自己。
柳子承知晓钱象祖在担心什么,也不点破,只是说了句“参木之处,藤蔓绕身。”
钱象祖沉默了。
柳子承的意思就是说,就算是参天巨木,也会有很多的旁枝节,他这样做的意图,不过是为未来留一条路。
将来若是赵愭登上太子位,自己也会念在今日之事上,对他网开一面。
当然,柳子承也是在提醒自己。
若是自己全力配合他,假若一日是赵惇登上太子位,他也会就今日之事,在将来的仕途上对自己网开一面。
想到这钱象祖暗暗惊心,这柳子承真是未雨绸缪得让人可怕。
不过两人的目的一致:就是不让李凤梧获功。
如今的李凤梧都快要压不住了,若是使大理再获大功,那就真的只有相公才能压制他了,如此的话,其后的赵恺很可能会在争储中取得优势。
这是赵惇和赵愭都不愿意看见的局面。
所以作为马前卒的自己和柳子承,不得不兵行险着。
那么,此刻李凤梧在干嘛呢?
钱象祖问了一声,柳子承咳嗽一声,“方才有人来报过,李凤梧和王之望在酒楼喝酒,其后王之望去了皇宫求见段正兴,李凤梧依然在酒楼。”
这是钱象祖的悲哀。
柳子承为何能成为主战势力,因为他有李睿留给他的人手。
而自己没有。
赵愭虽然在朝堂势力更多,可是在军界,却不如赵惇。
这也是钱象祖的一个忧心。
不解的问道:“没有其他举动?”
柳子承也有些奇怪,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钱象祖说,“确实有些奇怪,李凤梧这个时节都还没反应过来,那也太说不过去了,但若只有王之望这一招,似乎根本关大局。”
钱象祖点头,“是有点不同寻常,连那高寿昌的反应也不同寻常。”
柳子承陷入沉思。
是啊,高寿昌按说不可能不知晓高观音隆的异动,为何直到现在也没有反击的迹象,似乎就准备接受今晚的命运?
这真的是大理第一人?
感觉脆弱得不堪一击。
不过柳子承从来不会轻视人,尤其是这人还是大理第一人,总觉得高寿昌应该有杀招。
不过目前局势是全部按照己方的计划,一切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钱象祖忽然压低声音,“人都已经准备好,高观音隆给的那些人能成功?”
柳子承点头,“放心。”
今夜不仅要立下大功,还要取那个曾经把河西柳家颜面摁在地上摩擦的建康纨绔的人头,万事俱备,只等入夜!
钱象祖有些不确定,“可还有李巨鹿啊。”
柳子承笑了笑,阴笑。
先不说有高观音隆给的那些人中有高手,就算这些人失败,只要李睿能够助高观音隆斩杀高寿昌,调转马头,五百神卫军还杀不了李凤梧?
退一万步,高寿昌胜了,李睿为什么就不能继续杀李凤梧?
反正是兵变,死一个使节多正常的事情。
论成不成功,都必杀李凤梧。
第一百八十九章 尴尬的神卫军
皇宫里,已过不惑但面目却比实际年龄更苍老的段正兴坐卧不安。
一旦想起今夜之大事,这位登上地位十六七年的大理皇帝,平日养气功夫甚是了得,从登上帝位到如今,历经三个相国。
从高量成、高贞寿、高寿昌。
高量成因拥戴之功,其张扬跋扈不见皇帝放在眼里,这是整个大理朝野都知晓的事情。
其侄儿高贞寿也不遑多让,甚至在行事作风上更强势,否则怎么逼迫高量成退位,将国共位让给他,而不是高量成的亲生儿子。
反倒是高寿昌,行事温和,于春风化雨中蕴含着雷霆万钧的霸道。
但至少让段正兴觉得有了面子。
心里也舒坦不少。
不过,大理段氏不仅要面子,也要里子。
父亲执政三十九年,其间策划多次要将高家势力一网打尽,然而那段时间的高家却是整个大理都法动摇的巅峰世家。
父亲之败情有可原。
所以十几年前,父亲心灰意冷,又日夜担惊受怕,便“禅位”自己去崇圣寺修佛了。
想到这段正兴苦笑。
父亲的禅位,不正是自己和高量成一手缔造的么。
小说 。。 一念及此,段正兴猛然出了一声冷汗,好像几个儿子,和高家都走得比较亲近——这就是大理段氏的悲剧。
想要彻底掌控王国,就要灭高氏。
而皇子想要登上帝位,却要借助高氏之力。
但是……今夜之后,这都将改变。
段正兴挥手,示意侍候的宫女太监暂且退下,仅留下一个心腹太监,两人一起安静的等着崇圣寺传回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