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254部分

宋仕妖娆-第254部分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是寒碜人。

    邓王赵愭站在阶上,大咧咧的道:“三弟也静极思动了么。”

    赵惇哈哈一笑,“听说大哥邀请李探花赏秋色,李探花之才小弟仰慕久矣,你我兄弟二人又甚少携手出游,便不请自来,还请大哥不要见怪。”

    赵愭眯缝着眼笑了笑,脸上也看不出他心思来。

    “如此,那便同去钱塘观潮罢!”

    说完双手背负,意气风华的带着钱氏登上马车。

    马夫扬鞭,向着钱塘江方向驶去。

    等赵愭上了马车,赵惇才带着李凤娘上马车,之后才是李凤梧一行人。

    只是李凤娘总感觉眉心在跳。

    那李凤娘上马车之前,避开了赵惇和王府亲兵的视线,狠狠的剜了自己一眼。

    这女人不怀好意!

    李凤梧猛然惊醒,对李巨鹿说道:“小心着些,尤其是观潮时刻,千万不要远离我和玉儿、唤儿。”

    观潮时候,如果李凤娘使坏,让人将自己或者弥勒、唤儿撞进大潮之中,事后在说成是意外,那才是冤死到姥姥家了。

    三辆马车,加上两座王府的亲兵,浩浩荡荡竟有一两百人。

    这阵容走过临安大城小巷,纵然是见惯了达官富贾的临安人,也骚动了一阵。

    马车里,朱唤儿气嘟嘟的看着李凤梧。

    看得李凤梧莫名其妙,“又在生哪门子闷气?”

    朱唤儿拉着耶律弥勒的手,很是不爽的道:“玉儿姐姐,你刚才发现没有?”

    耶律弥勒脸色倒是平常,笑了笑,“嗯呢。”

    李凤梧恍然大悟,嘴硬道:“还不是那日在城门,你被撞后惹出的事。”

    朱唤儿人精着呢,“可能嘛……就那点事,过个一月两月估计她自己都不记得了,刚才那神情可像是‘新怨’呢。”

    新怨两字格外加重了语气。

    李凤梧咳嗽一声,没来由的想起那也老汉推车的暧昧情景来。

    话说,人|妻啊,又是十分女神,确实让人向往。

    于是装作没听见。

    朱唤儿于是丢了个和李凤娘相同的眼神剜了李凤梧一眼。

    马车里一时间有些尴尬。

    安静了十几息,朱唤儿忽然有些疑惑,“我怎的觉得这种眼神有点像女子得知某个男子不喜欢自己,然后因此怨恨,油然而生的嗔怒呢?”

    李凤梧咳嗽一声,“你想多了,不看看她是谁。”

    朱唤儿哦了一声。

    耶律弥勒依然平和,谨慎的保有着小妾的身份和态度。

    钱塘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

    在前往盐官镇的官道上,不仅有不少临安的达官富贾,也有数的小康百姓,或乘坐马车,或坐轿,抑或是三五成群从游,不慌不忙的向着目的地行去。

    从临安到盐官镇,足足百里。

    今日去,大概只能看夜潮,然后明日上午再观潮,下午返回临安,若是速度够快,还能够在入夜之前进入临安城。

    当然,有两位皇子在,就算城门关闭,也不用担心。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

    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此次还不到八月十八,距离中秋也尚有几日,所以看不到最为壮观的大潮,不过此次观潮,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也没人在乎是不是最为壮观的大潮了。

    除去路上闲话不谈。

    临安到盐官镇足足百里,官道上多有驿站。

    按照宋制,二十里有歇马亭、递铺,六十里有驿馆。

    按说大家是应该去驿馆解决中午伙食问题,不过在赵惇,也或者是说李凤娘坚持下,队列在临安、盐官镇之间的一座小镇上落脚。

    然后在吃饭上又起了争执。

    赵愭旨意要去最好的酒楼——当然,这个最好的酒楼在临安连三流都算不上。

    赵惇则听了李凤娘的意见,要去苍蝇馆子吃特色的民间菜式。

    其实这是两位皇子的较劲了。

    根本毫争执的意义,毕竟苍蝇馆子有的民间菜式,那座酒楼里也能做出。

    不过李凤娘的理由很充足,未嫁入临安之时,最喜欢便装出游的她也最喜吃小食店。

    赵惇看似体恤娘子,实际上也有算盘——想看看李凤梧到底和谁亲近一点。

    李凤梧若是在酒楼,那就说明亲近赵愭多于赵惇,反之同理。

    这种局势,李凤梧很有些猝不及防。

    这两货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自己怎么一转眼成了香饽饽,当初自己初入临安,这两货恨不得分分钟搞死自己,现在又忽然大献殷勤,总觉得阴谋的很。

    最后折中,李凤梧哪也没去。

    借口长途跋涉,身体不是很好,让李巨鹿买了酒水饭菜回马车。

    大家各吃各的。

    在李巨鹿买回饭菜酒水后,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柳子承在恭王府的队伍中!

    李凤梧瞬间有些头绪了,也许这才是原因。

    赵愭拜访自己,根本没怀什么好心,此举大概是让临安朝野看看,我赵愭礼贤下士,就算是有过节的人,我也能放得下身段去重新结交。

    当然,他并不是真的想和自己结交,而是做个样子给今科进士们看看。

    我就是你们眼中礼贤下士,胸怀宽广的主子,赶紧来勾搭我啊!

    而赵惇的反应也很直接。

    带着柳子承,这是为后面的西辽使团接待使一事做铺垫,万一其后柳子承若是被自己坑了,赵惇一脉的人,大可说在出游之中柳子承不小心得罪了自己。

    如此,便成了自己因公报私,柳子承就是辜娃娃。

    赵惇此举,一者是为保护柳子承做铺垫,一者也是给附和他的势力看,你看看我为了柳子承,愿意不计前嫌的讨好李凤梧。

    这样的主子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你们可要好好珍惜。

    当然,这也许只是最表面的原因。

    更深层的原因,大概要慢慢揭晓。

    反正不管怎么说,宋金两国和议之后,虽然官家不说立储,但在朝野上下,立储已是不可阻挡的大势,若战事,最多能拖个三五年。

    而这三五年,就是三位皇子各自斗法的最后时间!

    胜者储君,败者王爷。m。。

 第一百零二章 四方云动,剑振其背

    ,。

    已知晓肯定是追不上白日大潮。

    是以下午越发悠闲。

    皇子出行本是大阵仗,不过如今国事初定,临安附近更是治安良好,是以恭王和邓王各带了一标王府亲兵,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奴仆丫鬟,整个队伍约莫两百人。

    两百人的队伍,相比其他前往盐官镇的游人来说,已是蔚为壮观了。

    不少达官富贾亦在前往盐官镇。

    大抵是知道两位皇子的。

    因此对队伍后来那个档次明显差了好几档,但同样被十来个王府亲兵拱卫的马车,多了一份好奇,是何等神仙的人物,需要两位皇子如此重视?

    邓王和恭王这一出,确实让临安朝野炸开了锅。

    心涉及争储之臣,便兴高采烈的看热闹,已经或即将被卷入争储之事的大臣,则分外紧张,都觉得今日之事不同寻常。

    也许这两日的钱塘大潮,是要席卷大宋天下的大潮。

    两位皇子——或者说三位皇子,将在这一场大潮中显露出真面目。

    究竟谁才是值得扶龙之人?

    不翘首以待。

    青云街左相府,汤思退在丫鬟的伺候下写着墨迹,片刻后大气的将笔扔在地上。

    负手仰望,笑而声。

    宣纸上,仅有一个字。

    杀!

    力透纸背。

    距离相府不远的张府,如今的刑部右侍郎张杓在自家院子里赏秋菊。

    没有去看粲然绽放的花朵。

    而是死死盯着一朵白色的雏菊。

    许久后伸出手,将那朵雏菊折断,转身走出院子,来到偏院祭祀房,焚香,跪在祖宗灵牌前,面目虔诚。

    片刻后起身,望向四川方向。

    良久一声长叹。

    父亲,若是您知晓,愿你勿怪,孩儿并没有做,一切都是为了张族百年兴盛。

    愿您长命百岁,亲眼目睹我张族超越钱家,成为大宋第一望族!

    大内皇宫,正在和魏杞商议礼部一些政事的赵昚,听闻匆匆赶来皇城司知合门事龙大渊的汇禀后,许久没有出声。

    魏杞和龙大渊惴惴不安。

    赵昚知晓,如此大张旗鼓的同去盐官镇观潮,就注定了李凤梧的安全。

    但为什么总感觉两个儿子不会如此老实。

    而且也觉得奇怪。

    李凤梧目前对他俩还构不成多大的威胁,何至于两人要放下之间的芥蒂,联手对付李凤梧?

    不过,论怎么说,李凤梧都是自己青睐的未来肱骨之臣。

    不容有失。

    心中微微有些恼怒,李凤梧你这小子也太大胆了,真以为一个李巨鹿就能护住你周全,而且还有耶律弥勒在身边。

    思忖片刻,招手,让谢盛堂欺身过来。

    低声在他耳旁说了几句。

    谢盛堂领命匆匆而去。

    魏杞和龙大渊面面相觑,总觉得官家的态度有些难以揣摩,难道两位皇子真敢对李凤梧下手不成,这似乎也太不可能了。

    赵昚对龙大渊和魏杞道:“魏卿家还有什么事?”

    魏杞立即行礼,“臣事,先行告退。”

    待魏杞退出垂拱殿,赵昚问了几句龙大渊,便让他去办事。

    看着空荡荡的垂拱殿,赵昚原本死板着的脸忽然露出一丝诡异笑容,倒是要看看庆王府的反应,是否真如流言所说。

    至于李凤梧的安危么……

    怎么看惇儿和愭儿都不会出如此昏招。

    不过以防万一,赵昚还是辛苦了年迈的谢盛堂,领着十余位大内高手,骑着快马出临安,风驰电掣的前往盐官镇。

    根本不需要谢盛堂做什么。

    他作为内侍左都知,又是官家身边最为宠信的宦官,他往那一站,便代表着官家的意思。

    如果谢盛堂在场,李凤梧都能出事,那只能说两位皇子作大死。

    庆王府。

    赵恺坐在书房里,很有些烦躁。

    那个令李巨鹿都感到的忌惮的护卫安静的立在门口。

    李凤梧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不会不知道,给赵愭和赵惇这么好的机会,很有可能回不来临安。

    他就一点也不担心吗?

    又或者说,他是故意以身犯险,引诱赵愭和赵惇出昏招?

    但这也太不合算了吧。

    就算赵愭和赵惇因此事被父皇责备甚至惩罚,但你李凤梧丢的是命啊。

    在自己看来,就算赵愭和赵惇降为郡王,所得到的回报也不如你李凤梧的一条命!

    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思来想去,倏然起身,“秦川,召一标亲兵,我要去盐官镇观潮!”

    立在门口的东方秦川挑了挑眉头,“恐怕不妥。”

    赵恺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就算有皇城司的人盯着,此刻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我不放心他。”

    东方秦川略略动容,还是阻拦,比自信的道:“殿下不用去,也须动用王府亲兵,我去一趟,况且,他身边尚有李巨鹿!”

    有自己和李巨鹿,只要没有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