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238部分

宋仕妖娆-第238部分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戳宋恍√啵倒偌矣姓佟

    李凤梧忍不住有些得意,看来赵昚还是很惦记我这个大宋雏凤嘛。

    话说回来,谁叫自己是秘书监的负责人哇。

    唐代官制,秘书省设秘书监一人,从三品,秘书少监两人从四品。

    而宋代官制,秘书省改监,只设秘书少监,从五品,但却是秘书监的负责人。

    在晋代,秘书省并入中书省。

    宋依晋制,但其后又重置,降省为秘书监。

    是个稍微有点偏,但是油水又会有的部门,不会给人吃白饭的感觉,说直白点就是国家图书馆,李凤梧的职责主要是负责管理国家藏书、修史什么的。

    秘书省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从东汉后期设立秘书监起,到南北朝升为秘书省,金元时期再降为秘书监,至明初被撤销,其历史长达一千二百余年之久。

    秦始皇焚书后,天下藏书几为一尽,再加上手抄方式和简帛载体的限制,对于普通人来说,图书是至为珍贵的物品,西汉以来,朝廷曾多次下诏求书,藏于宫内秘府,等闲人难得一见,“秘书”一词即由此而来。

    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秘书省自然备受重视,享有较高的地位,唐宋以后,印刷出版技术逐步成熟起来,图书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官府和私人设立的书院、藏书楼等,即使在中央,藏书机构也不仅限于秘书一府了。

    秘书省渐渐没落。

    是以大战之后李凤梧升任秘书少监,看起来好像是个从五品的不得了的官职,实际上就是个吃闲饭的,就算赴任也是整日没事干的那种。

    秘书监工作,几乎不涉及朝政。

    要不然李凤梧怎么敢在建康呆那么久,赵昚又怎么会如此放纵他。

    在耶律弥勒的伺候下换了对应品秩的冠服配饰,前往大内。

    依然在垂拱殿。

    兴许是刚刚退朝不久的缘故,赵昚依然穿着上朝的皇袍。

    看见行礼后一脸老神在在的秘书少监,笑里藏刀的说道:“在建康和家人可还好?”

    李凤梧心里不屑的笑了笑,想给我来个下马威么?

    昂然大声道:“家有慈父,自然惬意,哪似襄阳终日面对金人兵锋之威,家有娇妻,自然抒怀,不用恐惧金人骑兵之马鸣,家有厚衾,自然舒爽,不用整日尽闻腥血气。”

    言下之意,我在襄阳受了那么多苦,回家休养一两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皇帝老儿你就别叽叽歪歪了。

    一旁伺驾的谢盛堂微不可见的笑了笑。

    赵昚顿时被噎住,瞪了一眼,“还在怪朕咯?”

    李凤梧顿时声音小了些,笑道:“不敢,为君王守社稷,是我大宋臣子之责,亦是我李凤梧之愿。”

    赵昚脸色瞬间好了许多。

    这小子啊……真心不,世故圆滑不输朕的几个相公啊。

    从桌上拿起四五封奏呈,丢到李凤梧身前,“看看吧,全是御史台弹劾你的奏呈。”

    李凤梧弯腰拾起,粗略翻了翻,大抵是说自己罔顾天恩狂妄自大延期不朝的罪名,最终都以目天子落罪。

    都是屁话。

    不过李凤梧却将那些名字挨个记住。

    这些人必然都是属于赵惇和赵愭的势力。

    赵昚撇撇嘴,看李凤梧那目光就知道这货在记住御史台这些官员的名字,其心里在想什么赵昚不用猜就知晓,奈的道:“别想着事后报复,这本就是御史台的职责。”

    要这点事也要报复,御史台还怎么履行职责,朝堂还不乱了套。

    李凤梧嘿嘿讪笑,将奏呈递还给谢盛堂。

    赵昚往后一躺,“既然御史台有弹劾奏呈,朕也不能装作没看见,所以呢,虽然你守襄阳有功,但朕已经升你为秘书少监,延期不朝还是要处罚的。”

    李凤梧顿时苦脸,“官家,我都还没去过秘书监呢。”

    言下之意,我都还没享受到从五品官员的威风呢,你这就要降我的官,太让人扫兴了嘛。

    赵昚忍不住笑了笑,这货啊……

    “既然如此,朕便不贬你的官了吧,你又是朕的第一批天子门生,改为罚薪两年罢!”

    本来也没想过要贬这货。

    李凤梧闻言,半天没说一句话,谢盛堂咳嗽了一声,才不情不愿的道:“谢官家厚恩。”

    你妹,从你赵昚手上赚点养家糊口的工资就这么难?

    已经被你罚了两年,如今又罚两年。

    这尼玛还能不能愉快的玩了,接下来三年多的时间,自己都从朝廷领不到一石的俸禄,真尼玛蛋疼——至少表面上要表现得很蛋疼。

    得给官家面子不是。

    否则赵昚发现自己对罚薪俸一点都不担心,岂非很没成就感。

    官场啊……就得在自己占了便宜的同时还让对方感到满意。

    赵昚笑眯眯的,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

 第七十五章 天子近臣

    《

    李凤梧弱弱的问道:“官家若是没事,微臣先行告退?”

    赵昚正端起茶杯,闻言像没听见一般。

    李凤梧那个尴尬啊……

    赵昚你大爷的,非得彰显天子之威么。

    放下茶杯,赵昚脸色忽然阴云密布,“听说你办了个青云书社,还敢从朕的太学里挖人,把那个张观给挖到你书社里去了?”

    关键是张观又从太学拉了几个学生进入青云书社。

    李凤梧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料到赵昚会认真看待这件事。

    毕竟只是个太学生张观,还落第不举。

    而自己的青云书社貌似也不影响什么,赵昚这么上心作甚。

    笑道:“天下读书人,皆为江山社稷,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比如黄洽,高中之后出仕地方,比如微臣置身襄阳直面金人兵锋,而张观,也不过是在微臣的青云书社中,尽量为大宋培养人才,最终还是为江山社稷出力,殊途同归。”

    赵昚哦了一声,忽然笑容谐谑,“那个夏暖滟又是何许人,能写出《婴宁》这种佳作?”

    这事皇城司还是花了大力气才查出来。

    李凤梧心里一跳,不动声色,“就是西湖上一船娘耳。”

    赵昚很有深意的说了句:“真的只是船娘?”

    李凤梧有些尴尬,干脆不说话,言多必失。

    赵昚挥挥手,“罢了,我也不追究你青云书社的事情,毕竟此举也能兴盛民间文化,且提醒你一句,休要过界。”

    宋金大战这段日子,张观在临安可没闲着。

    几乎所有说书人都被青云书社聘了去,在各大瓦子茶楼说书,如今那篇《婴宁》几乎临安人耳熟能详,市面上出现了数盗版版本。

    想到这里,赵昚不着痕迹的移了移两本奏呈,遮住了书桌上那本盗版书。

    若是被李凤梧这小子发现自己也在看盗版,怕是要被这小子在心里取笑的,堂堂大宋官家也看盗版,真是让人笑掉大牙的事情。

    要知道大宋打击盗版是很严厉的。

    可也没办法,谁叫没有正版。

    偏生这个故事又如此迷人。

    话说回来,倒是有些看不清楚李凤梧这小子办青云书社的意图了。

    若是求财,为什么不趁机刊刻,反倒让盗版书商赚了个盆钵满盈。

    李凤梧不会傻得告诉官家,我要将青云书社打造成大宋的人民日报,成为自己最强大的宣传工具,那样的话赵昚就会怀疑自己的意图了。

    李凤梧只好谢恩。

    赵昚忽然长出了口气,“你在建康,可听说过?”

    李凤梧一头雾水,“听说过什么?”

    赵昚沉吟了片刻,道:“西辽的使团已经进入大宋国境,再有月余,便要抵达临安。”

    西辽使宋?

    李凤梧略略有些吃惊,不记得隆兴二年西辽使宋了啊。

    还是配合官家,“想是我大宋一战,战了赫赫国威,西辽慑服,便遣使臣来朝吧。”

    一战之威,当有此效果。

    不过这话有点耻了。

    西辽使宋的国书,早在大战之前就已经送到自己面前,况且西辽和大宋不接壤,就算当威势再盛,西辽也不存在慑服。

    吐蕃、大理和西夏慑服倒还可以说。

    虽然明知李凤梧在拍马屁,赵昚还是通体舒泰。

    不过没有忘了今日召见李凤梧的正事,缓声道:“此次西辽使团,通问使是是一位北面官,职礼部,名叫箫朵颜刺……”

    赵昚欲言又止。

    李凤梧心里一跳,卧槽,这是要给自己找活干的节奏啊。

    不过……又不给马儿吃草又要马儿跑,哪有这种好事,“如此,官家可让礼部江君烈等侍郎接待使团。”

    赵昚呆了下,旋即领悟过来,这小子是不想干啊。

    那可由不得你。

    “江侍郎等人朕另有重任,思来想去,朝内还悠闲的人,貌似就只有朕的秘书少监卿家了。”赵昚不得不明说,还真怕这家伙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自己。

    李凤梧郁闷,“可是……”

    “没有可是,魏尚书尚未返临安,使团中有位贵宾,大概是需要魏尚书的千金前往相见,所以和魏尚书千金交好的卿家担接待使最恰当不过。”

    赵昚不得不说出顾虑。

    李凤梧心里猛然灵犀突至!

    好像魏蔚不是魏尚书亲生,大宋某位郡主和亲西辽,魏蔚是那位郡主和西辽某位大人物生的女儿,而且还有个双生姐妹。

    难道魏蔚这个姐姐或者妹妹来了?

    咦,这个接待使貌似干得。

    李凤梧立即谢恩,“微臣愿为官家分忧解愁!”

    赵昚可奈何的苦笑,这小子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愿意接受这个差事,怕是也想着如此能和魏蔚亲近,年轻人啊……真好。

    李凤梧又问道:“不知西辽使团到我大宋所谓何事,微臣心里也有个底。”

    是来做好事呢还是来做坏事。

    如果是做好事,自己就得做好人,如果是来做坏事的,那么自己就不能辱了大宋风骨。

    不过怎么看,都感觉西辽使团来的很诡异啊。

    魏蔚那个双生姐妹来大宋作甚?

    按理说这个年纪应该快要出嫁了,怎么可能不远万里来到大宋。

    况且听官家的口吻,对这个西辽的郡主几乎不提,只从侧面点醒自己,说明这个西辽郡主出使大宋,并不是光明正大的。

    如此看来,似乎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宋和西辽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毕竟边境隔着西夏和吐蕃。

    如果是对金国形成夹击,也说不过去,如今的西辽帝国接壤蒙古诸部、吐蕃诸部和西夏,与大宋、金国都不接壤。

    或者说,西辽准备对西夏用兵?

    按说也不至于。

    赵昚拧了拧眉,话到临头,又改了心意,摇摇头,“没什么大事,普通的国事出使。”

    这貌似没有骗李凤梧,这个使团还真没什么大事,如果硬要说有,便是那位郡主一者是仰慕我大宋文化,想见识下我大宋风骨,一者想见见从没见过面的双生姐姐。

    当然,还有一件事,现在不能告诉李凤梧。

    李凤梧哦了声。

    赵昚又点头道:“今后你若有事,可需请旨,直接到垂拱殿外求见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