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218部分

宋仕妖娆-第218部分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凤梧愣了下。

    败了……

    卢震这乌鸦嘴,还真的被他说中了啊。

    府治内所有官吏顿时如丧考妣,惊慌失措,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唯一能保持冷静的仅有李凤梧、郭靖,以及魏疏笙和卢震。

    就连狄少生的话里语气,也多有惶惶之意。

    从狄少生手上接过密报,李凤梧仔细看过后,长叹了口气,大宋弱师啊……兵力相差仿佛,结果竟然一败涂地!

    吴家集大败。

    大败之始,源于铁浮屠。

    三千步卒结成的拒马阵,威力巨大,两重士兵持巨盾为屏,再以士兵架起三重长枪为障,最后再辅佐以五百弓弩手,先一步以箭雨射落。

    金人骑军虽然最后成功破了拒马阵,但也在阵中留下了近一千五的尸首。

    随着拒马阵被破,三千士兵也被冲得七零八落。

    在损失了近七成的士兵后,剩余不足一千人退后后军,继续结阵。

    战损两千对一千五!

    如果放在寻常战事上,一千五骑兵的战损对两千步卒的战损,简直可以说是奇迹,但这一次在吴家集的战场上,却并不值得炫耀。

    毕竟吴家集战场并不是空旷遗的疆场,并不适合骑军冲刺。

    是以拒马阵发挥如此大的威力,完全是地利缘故。

    要知晓那五百弓弩手的箭雨,就在阵前足足留下六七百具尸首:地势狭小,箭雨的威势便越发彰显。

    在金人骑军撞阵的同时。

    两千轻骑在张超的带领下,先是缓缓起步,继而铁蹄如雷,最终化作滚滚洪流,在拒马阵被破的时候,恰到好处的达到撞阵的巅峰速度。

    两千骑军宛若一支利箭,插进金兵骑军的中枢。

    大宋有着孱弱的骑军规模,全国骑军不过两万出头的样子,但大宋有着最为精良的骑军:可以说,大宋骑军单论战力,若是人数相当的骑战,犹在金人骑军之上。

    两千骑军冲进去之后,其后双方步卒投入战场。

    大地之上,处不见血花。

    不断有人倒下。

    也不断有人割下敌人头颅,这一场战事看起来似乎不相上下,没有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就连厮杀中的张超也感到振奋莫名,隐然看见了胜利的希望。

    然后就在这时候,金人最后的王牌登场。

    一千重骑,缓缓出现在大宋士兵的眼前,盔甲鲜艳,就连战马也浑身披甲。

    一股令人绝望的厚重,如一片白云压了过来。

    看见那白晃晃的盔甲,看见那浑身披甲只露出双眼的战马,看见那浑身裹得像粽子一般的金人骑兵,张超绝望了……这是金国王牌重骑军。

    铁浮屠。

    三千铁浮屠,可破大宋三万甲。

    不是拐子马!

    “拐子马”是宋人对金军主力两翼骑兵的称呼,属于一种轻型或中型骑兵,一般被布置在两翼,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度的机动性以及集团冲锋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用以对敌军迂回包抄而后突击,“拐子马”是宋人对女真主力骑兵的称呼。

    若是拐子马,还有一战之力,可是一千铁浮屠放到此刻的战场上来,简直就是噩梦!

    己方剩余的轻骑挡不住,步卒也已全部投入战场,法结成拒马阵。

    于是溃败!

    大败!

    最终张超当机立断,下令骑军殿后,步卒撤退。

    这是个极其残忍的军令。

    骑军殿后,意味着要以生命来为步军争取撤退时间。

    而撤退的步军,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挣脱金兵步军的纠缠。

    谁都知道,临阵撤兵是大忌。

    最大的恶果是导致全军覆没。

    但这已经没有办法,若是任由一千铁浮屠加入战局,别说两千轻骑,就是两万左右的步卒,也要尽数被屠戮。

    撤退,还有机会保存部分步军兵力回到襄阳死守。

    代价就是大部分步卒要死在金人的追击下。

    还有……

    两千轻骑恐再也法回望襄阳。

    随着步卒撤退,张超带领两千轻骑,在战场上横撞,很快断出了一条枢带,身后是仓皇撤离的步卒,身前是开始重新列阵的金人步卒。

    以及一个巨大的缺口。

    缺口之后,可见一千铁浮屠卷起的漫天尘埃。

    缺口两侧,是重新聚集的金人轻骑。

    张超回望一眼,咂咂嘴。

    剩余不足一千五的轻骑列阵之后,张超战马飞驰在阵前,怒吼:“谁家儿郎却金贼?”

    “吾辈铁骑!”

    声如洪流,直上青天。

    张超驰至中路,正对着金人铁浮屠,朗声大笑,“儿郎们,在吾辈之后是古驿镇,古驿镇后是便是襄阳,那里有诸多儿郎的亲人,某不欲亲人蒙难,愿一死却金贼!”

    一死却金贼!

    人不应声,京西南路的骑兵,本就大多是本路人,若是襄阳失守,谁家亲人不遭受金人铁骑的践踏?

    如此,襄阳必守。

    欲受襄阳,那么撤退的步军至关重要。

    张超大笑一声,“两年前,某率儿郎们大胜金贼,应得了辛青兕那一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何等的快意,今日一战,儿郎们,且随某一起,护我袍泽归故乡!”

    很是简单的动员。

    但就是这简单的话后,一千余大宋轻骑轰然齐声:“护我袍泽归故乡!”

    大宋弱军,但骑军却是大宋的脊梁。

    我等可死。

    撤退的袍泽们,请守住襄阳!

    怒视着汹汹而来的铁浮屠,张超怒喝一声,“杀!”

    一骑当先!

    一千余铁骑,迎着一千铁浮屠,就要以死抗之。

    就在金人以为宋人断后骑军要送死的时候,张超却带领着骑军倏然斜拐,放弃和重骑军铁浮屠对撞,而是勇悍的扑入两翼。

    不撞重骑撞轻骑。

    如此,才能牵扯住金人的轻骑,给撤退的大宋步卒争取更多的时间。

    代价是两千轻骑,全死!

    护我袍泽归故乡,多少儿郎掉下战马前,被金人枪兵穿破胸膛前,回首望襄阳,那边不见襄阳城郭,只可见袍泽身影……

    护我袍泽归故乡,愿你等死守襄阳。

    《

 第四十一章 襄阳空城

    《

    两千骑军全军覆没。

    光化军节度使张超壮烈赴死。

    代价是经过二次撞阵后,金人两翼的轻骑损失七八,仅剩下四五百骑撕咬在大宋步卒身后,杀到古驿镇后,才停下等待金人大军跟上。

    而铁浮屠从始至终,都未能和张超带领的骑军对上。

    有一种发力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饶是如此,那四五百轻骑的追杀撕咬,从吴家集到古驿镇,足足留下了两千多的大宋步卒尸首。

    骑军之威彰显遗。

    最危险的时候,这四五百轻骑距离撤退的张明之等人,不过千丈……

    若是追击的大金骑兵知晓,在他们前面千丈远的地方,被众多步卒拱卫的队列中,有京西南路的安抚使张明之,如果再不计代价的冲杀,很可能张明之一行人要回不了襄阳。

    李凤梧看完文书,出了一身冷汗。

    在信息传达极其落后的南宋,很难做到信息的即时性,但就算如此,宋人也有各种办法,最大限度的快速传递信息。

    尤其是战争时候。

    大军开动、出发,都会有军机郎专门写好文书,通过专门的机构送往各部,再经过选择性的送往临安。

    而在战场中,也有专门的军机郎随时关注局势。

    将最新局势写成文书,轻骑快马送往后方,当然,还有更快捷的方式,比如信鸽,又比如朝堂专门机构豢养的海东青……

    是以吴家集大败的文书送抵襄阳后,张明之等溃兵还在赶回襄阳的路上。

    李凤梧看了一眼卢震,这小子眼光真是毒辣。

    两万多大军,竟然真是只剩下不足万人逃回来。

    两千骑军更是全军覆没。

    连光化军节度使张超也慷慨赴死……这一仗大宋输的好难堪!

    那么当下如何应对?

    所有人齐齐看向狄少生,却见狄少生看向魏疏笙……官场狄少生玩的溜,沙场的话还不如这位实权校尉。

    众人又随之看向魏疏笙。

    魏疏笙咳嗽一声,“襄阳府做好准备,迎接袍泽入城,将所有守城器械搬至城墙上和城门后,负责粮草的官员请劳累一些,务必要赶在金人大军之前,运送足够多的粮食囤积在城内。”

    这就完了?

    众人有点失望。

    却听得手持文书的李凤梧轻声道:“还有,应迅速将城中所有郎中集合起来,药铺中的药材由官府接管,如果有乡绅大族要出城,可以,人可以走,粮食留下,并且要留下足够份额的守家费。”

    众人闻言眼睛一亮,这是个到位的点子。

    一时间众人纷纷建言。

    ……

    ……

    从府治回到县衙,李凤梧疲惫不堪。

    吴家集大败,襄阳之战可避免,而自己作为襄阳知县,和知府狄少生一般,不能逃。

    只能坚守!

    是以李凤梧在府治之中,将自己这几日所想一股脑说了出来,希望能帮到守城。

    关于郎中和药材,这个稍微有点战场常识的人都知道。

    但李凤梧还提出了一个让数人莫名其妙的建议:尽收城中所有绸缎庄的丝质布匹,全部归拢到官府,并让诸多裁缝或者小娘子连夜赶制,务必要赶制出足够多的贴身丝质内衣。

    这个建议别说狄少生等人了,就是魏疏笙这位实权校尉都搞不明白。

    这个举动有什么用?

    李凤梧也没给大家解释,只是对魏疏笙简单说了下,这些贴身的丝质内衣赶制好之后,务必要发给每一个守城士卒。

    虽然没有得到李凤梧的详细解释,但魏疏笙却照办了。

    襄阳知府狄少生也不问理由的支持。

    在他俩看来,李凤梧贵为大宋本科探花郎,总会知晓一些常人不知晓的事情。

    也许这个丝质内衣能起在守城中起到作用。

    这个方法,在今时的大宋,还人知晓。

    李凤梧另一世记忆里,却是知晓的,曾经看过一段纪录片,关于蒙古铁骑的,其中便有丝质内衣的功效:蒙古铁骑的皮甲很是粗劣,但在战场上,尤其是面对箭矢的时候,损伤却总是不高,这其中和蒙古铁骑的勇猛有关,也有这种丝质内衣的功劳。

    蒙古铁骑在皮甲里,还格外加了层丝质内衣。

    虽然并不能阻止箭矢射穿皮甲穿进肌肉之中,但却能在被射中之后,很好的拔出箭头来,从而减少伤损,能更快的让士兵恢复战力。

    在漫长的守城战中,恢复力其实是个不容小觑的因素。

    回到县衙,几日不曾路面的李巨鹿正在等着李凤梧。

    李巨鹿身上有浓郁的血腥味,朱唤儿已蹙眉让了开来,李凤梧却浑然不觉,点了点头,“怎么样了?”

    当初大军主动出击,李凤梧担心金人细作,便让李巨鹿带了一拨府兵,不多,仅十人而已,在襄阳城内潜伏,竭尽全力查找金人细作。

    一者是防止细作偷城,一者是为了自身安危。

    李巨鹿咧嘴笑了笑,“小官人放心,经过多日潜伏查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