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168部分

宋仕妖娆-第168部分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这些文房四宝价值不菲,但那里比得上御书房的各种贡品。

    对此朱唤儿只想一巴掌拍晕了这货,你那脑子今儿个灌水了么,赐书已是天大荣耀,你竟然还惦记上了官家的文房四宝?

    朱唤儿又哪里知晓,今后的数十年里,自己官人从来没从朝廷领到一分薪俸,但却从两代官家的御书房里顺走了十数方砚台不说,连官家用过的笔架和镇纸都未能幸免。

    若说价值,貌似超过薪俸多多。

    到得后来,官家被这货厚颜耻顺怕了,要见李凤梧,从不在御书房……

    七号,兴许是来建康之前,李老三等人早有吩咐过,一大早朱唤儿便起了床,吩咐杜仲卿去外面购买了上等的香蜡纸和供品回来,然后将纨绔从床上拖起来,在听雪院里摆上香炉祭坛,让纨绔对着老家的方向遥拜。

    希望祖上青烟不断,春闱高中,光宗耀祖。

    只不过李凤梧在祭拜之余,还提了句:希望祖上保佑,我李凤梧子孙兴旺。说完别有深意的笑眯眯看了一眼朱唤儿。

    惹来一顿白眼。

    再其后朱唤儿又硬拖着李凤梧去过文昌帝君祠和孔庙烧香祭拜。

    和当初秋闱前的耶律弥勒一般上心,奔走之间,宛若就是个牵心官人科举前程的小娘子,让李凤梧觉得好生温暖。

    都是持家好女孩啊。

    左弥勒右唤儿,人生幸事也!

 第二百八十一章 春闱1

    临安城内,李凤梧祭祖祭文昌拜至圣先师。

    建康,李府一行人带走家眷奴仆,也去拜了文昌祠、孔庙,至于祖坟么,老李家的祖坟不在建康,只好意思着在李府那间牌位极少的迷你祠堂里拜了拜。

    这当中有个细节。

    身体略有起色的耶律弥勒被叶绘唤了过去,跟随在叶绘的身后跪拜。

    对此李老三、周月娥和张约素没有任何意见。

    小妾虽然是财产,不过大家都并没有如此看待耶律弥勒,而是真正的将她视为一家人。

    半水河畔的文宅的文浅墨也在文淑臻陪同下去了孔庙烧香,盯着缭缭青烟,心里念念有词,旋即又恼怒的顿脚,自语道:“你不是喜欢去花船么,我还为你操心作甚!”

    却言不由衷的有虔诚跪拜。

    文淑臻对此唯有苦笑,李家小官人啊,且要把握分寸,莫要伤了小妹的心。

    心里也有些埋怨朱唤儿,如今大宋那个士子不风流,又有几个士子不上青楼,李家小官人去了花船留宿,你作为侍女、未来也是小妾,心中知晓就好,为何还要专程写信来告知未来必然是李府主母的小妹。

    不提你是否挑拨离间,就算是你想找小妹告状,也不应如此。

    夫纲为正,身为侍女、小妾,焉能怨言。

    不得不说,文家大娘子着实是个贤良的娘子,大度而宽容。

    临安青云街魏府东篱院,魏絮心不在焉,只盼着情郎此次能高中,魏蔚的心里也有些惴惴,既想着那个讨厌人儿高中,又想着他不中,省得他小人得志,今后又要欺负于自己。

    而在西湖畔的那艘花船上,船娘夏暖滟缓缓铺开一张新的宣纸,笔豪挥舞间,写下娟秀的“聊斋”两字,其后便是“婴宁篇”。

    于是,隆兴二年的西湖畔,大宋话本小说的辉煌悄然的扬起了头,如一朵娇艳海棠,即将绽放在大宋历史的画卷之上。

    ……

    ……

    胡昉回京瞒不过人。

    当日下午,所有人都知晓了宋金和谈陷入僵局。

    金人依然要求大宋归还海、泗、唐、邓四州,而如今官家的态度也明显,求和而不屈和,四州之地绝不归还。

    和谈到此陷入僵局。

    完颜雍和赵昚这两位明君再次展开博弈。

    朝堂事有大人物去操心。

    赵昚朝内第一次抡才大典春闱正式拉开序幕。

    天光未亮,和秋闱享受的待遇截然不同,李凤梧还在睡眠之中,脸上忽然一阵冰冷,猛然惊醒坐起,才发现脸上覆盖着一张浸过冷水的洗脸巾。

    朱唤儿正言笑晏晏的望着自己,笑得很是邪……个你妹,明显就是幸灾乐祸,这丫明显就是故意的,哪有当初耶律弥勒的贴心温柔。

    好在昨夜入睡极早,被冷水这么一冰,李凤梧顿时清醒。

    在朱唤儿伺候下穿好衣衫,梳洗之后盘发,戴上头巾,又吃了厨娘做好的早食,带着朱唤儿来到书房检查春闱一应用品。

    秋闱是八月,天气正烦热,然而春闱是二月,虽入了春,但依然峭寒,要准备的考试用品更多。

    先检查了六日在临安老字号购买的考箱,其中的笔豪、砚台、墨钿和笔架都是精品,仅这一套文具,就足以去西湖花船上留宿个一月两月。

    事关春闱,李凤梧当然不会在乎这点钱。

    除了文具,朱唤儿还是细心的为李凤梧准备了真绒长靴,缎面兔绒的手套,用以垫腰以防坐得久太久导致腰酸背疼的西域精棉护腰,还有一条朱唤儿亲自在御街买回来的高端围脖。

    这一套东西套在身上,李凤梧就只能露出两个鼻孔一双眼睛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床八斤的棉被,这个年代没有黑心棉,八斤的棉被在初春保暖足够了,况且这几日也不是倒春寒。

    所有东西准备妥当。

    听雪院外传来喧嚣声,李巨鹿过来,“小官人,舅舅他们来了。”

    春闱这等大事,周清丰和肖闵月再忙也要来送小官人进考场,是以一大早便急匆匆的从周府赶了过来,进入听雪院,寒暄之后,由李巨鹿被着棉被和考箱,一众人出门,前往国子监。

    在北宋,春闱一般是在太学中举行,不过南宋的太学,尤其是今时略有寒酸,春闱便在国子监贡院举行,好在贡院够大,再加上临时搭建的蓬遮,倒不用担心考试位置不够。

    天色未明的临安,泛起了数光点,不断汇聚着向国子监流去。

    宛若一条火焰河流。

    原本此时应该很是安静的临安,提前苏醒过来。

    贡院外冠盖云集,除去部分寒门举子,哪个士子身边没有几个恶仆丫鬟,更有不少家中长辈亲自,皆是风流儒雅的士族。

    其间不乏朝中的中枢重臣以及那些黄紫公卿。

    李凤梧见到了风度儒雅的柳相正,见到了神色不甚显扬的朱文修,也见到了一些其他朝堂重臣,比如当今大宋的参知政事钱端礼之子钱簹……

    不过此时谁也顾不得摆架子,毕竟子侄晚辈的科举功名为重。

    如此声势下,李凤梧一行人在人群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尤其是自己要参加的是别头试,这里面的人更没几个善茬,不似正试以寒门和普通士族居多。

    别头试中的举子,不是大富大贵之家的子侄,就是朝堂臣子的晚生。

    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的意气风华。

    不过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李巨鹿这般壮硕的仆人,且为了维持秩序,近得贡院附近的街道,便有禁军请那些大人物们落轿下马。

    对不起,就算你是皇亲国戚,这个时候也只能步行前往贡院。

    是以有李巨鹿开道,众人倒是不甚辛苦的来到候考区外,此时天色未明,时辰未到,所有人只能在候考区的栅栏外等候。

    朱唤儿放心不下,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考箱,犹自不放心,心上心下的抓着考箱,仔细思忖着是否有东西遗漏。

    李凤梧笑着拧了一把小嫩脸,“莫的患得患失了,都准备妥当,不用担心,又不是没参加过考试,你就等着官人捷报罢。”

    朱唤儿嗯了声,并没有因此就真的放心,心中依然忐忑,顺从的任由李凤梧放肆。

    周清丰和肖闵月见状乐得直笑。

    PS:春闱和秋闱几乎是一样的流程,下一章《春闱2》和前文“秋闱”一章大部分雷同,若是细看过秋闱的书友们,就别订阅下一章了,跳过去就好。

 第二百八十二章 春闱2

    黎明前那一刻的黑夜,最为清冷黑暗。

    贡院前却是热闹非凡。

    数千名举子云集的场面何其壮观,大部分人皆是丰神俊逸,儒气风雅。

    这年头能读书的人有几个是正儿八经的寒门,家里终究是有点底蕴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就算长得再丑,可人靠衣装,上等的儒衫一穿,飘逸的儒巾一戴,再摇头晃脑吟几句先贤诗句,端的是意气风华。

    五更鼓响。

    贡院前五六个禁军军士拿出礼炮,一轮三响中,打开栅栏门。

    意指开门红。

    又一轮三响之后,开了贡院大门。

    再一轮三响,开了大门后面那扇龙门。

    接着数禁军军士列队过来,维持进场秩序,再之后便是一众考务站在大门前,手举着牌子让所有举子门按照所持考牌排队。

    春闱的流程大多和秋闱异,李凤梧已熟悉,是以挥手让周清丰等人离开后,又悄声对李巨鹿说,让他继续跟着徐眉娇调查上元大火。

    如果可能,最好是抢先在徐眉娇之前掌握到证据。

    这才背着沉重的考箱提着两床棉絮走进栅栏,找到自己考牌“黄”字行列,静待进入贡院。

    今次的考牌是“黄”字十三组二十六号,比较靠后,这个考牌领取,从某方面来说,这也是个科举漏洞,足以让有心人知晓某些人的考院。

    李凤梧也不着急,安静的等待着考务,还有闲心打量着周围诸人。

    李凤梧今次春闱,参加的是别头试。

    别头试,即回避制度,是为了限制官僚子弟和士族子弟应试的特权,若是考官的子弟、亲戚参加考试也需要参加别头试。

    比如今次参加春闱的周纶,虽然没有官职,但因其父周必大是今次春闱主考官,只能参加别头试。

    李凤梧秋闱参加的锁厅试也是别头试的一种。

    进场之后,自然还是要洗澡检查衣服的。

    秋闱还好,毕竟是八月,尚有燥热,可春闱就有点凄惨,虽然今日貌似有艳阳,但此时天边只有鱼鳞斑纹云,气温极低。

    好在礼部和国子监思考周到,在临时搭建的洗澡棚子出,有数十个灶台不断大火旺盛的烧着热水,然后上百个军士马不停蹄的将热水倒进棚子顶部的大缸里,混着冷水形成温水,再通过竹筒流进棚子里,形成简陋的淋浴。

    春闱礼部和国子监不提供儒衫,洗完之后举子依然穿自己的衣服。

    当然,那些衣服早被禁军士兵搜查了个遍,绝对不会出现在衣服里夹带抄袭的状况。

    其后举子云集在贡院大广场里。

    礼炮鸣后,本次主考周必大和副主考梁克家穿着官袍,走到香案前为至圣先师上香。

    之后便是传统的仪式,书办跪请三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进场来镇压,请周将军进场来巡场,再跪请七曲文昌开化梓潼帝君进场来主试,请魁星老爷进场来放光之后,已是未时中。

    然后便是主考周必大训话,最后当中开封黄绫裹着的书筒,取出本科春闱试题云云。

    这个时候便有礼部诸多官员誊抄试题,准备分发到各个考厅之中,而考生便在考务的带领下,进入二门前往自己的考厅。

    这和秋闱没有丝毫差异。

    进入考院后,已是响午时分,考子们纷纷拿出吃食,先填饱五脏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