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仕妖娆 >

第134部分

宋仕妖娆-第134部分

小说: 宋仕妖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求那一日,我能唤你一声,凤梧。

    官人吾主。

    凤梧吾弟。

 第二百二十二章 垂拱殿对质

    垂拱殿中,因陈伸大祭酒有伤,赵昚刻意赐座,甚至让人为其泡了杯福建送过来的武夷贡茶,这待遇真是好到没边了。

    可越是如此,陈伸的心里越是咯噔。

    赐座这种事,只有当初的陈康伯和一些上了年纪的宗室王公,自己有伤在身,官家体贴,倒还是可以理解,可是赐茶这种事情,和赐宴一般,那真是皇恩浩荡。

    心里开始活络了,莫非官家这是在提醒自己?

    而且陈伸还注意到个事情,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官家仅是宣召了李凤梧、赵云宸、苟悦和程大昌,却没让人通知刑部。

    这是否意外着官家想大事化事化了?

    官家看重李凤梧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今日这个局一旦套死,李凤梧不流放,少不得要革除官籍,也不永不录用,至少一两科的科举望。

    如今官家励精图治,对人才的渴盼之心深重,此时如此待自己,是不是在暗示自己,给李凤梧留条活路?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件事就有棘手了。

    转念又想,此局已经布成,就算自己现在顺着官家心意,愿意大事化,恐怕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也不会答应。

    这个局到了现在的地步,已不是自己一个人,也不是官家一个人了算。

    陈伸只得暗叹一声,脖子一挺,硬撑吧,就算事了之后官家要秋后算账,自己也认了,只望恭王赵惇不要忘记了当初的诺言。

    有太监进殿,“大官,承事郎李凤梧在殿外候宣。国子司业赵云宸、苟悦,国子参承、太学祭酒程大昌在外候宣。”

    赵昚挥挥手。

    片刻后李凤梧一干人等进殿,行礼。

    赵昚沉着声,看不出情绪的道:“都免礼吧,宣召几位所为何事,想必你们都清楚。不用朕赘述了吧?”

    众人沉默着没有话。

    赵昚又道:“事情经过朕已听陈祭酒过,但朕躬治朝政以来,深明兼听明偏听暗之理,此事还需要听一下你们的法,李凤梧,你有何话?”

    李凤梧深呼吸一口气,看了一眼视自己的陈伸,这才朗声道:“臣不知陈祭酒如何言状,但臣自认问心愧。今日之事纯属意外,臣于太学中的确撞了陈祭酒,也因一时愤慨拉了陈祭酒,但臣绝对没有打伤陈祭酒的想法,更没有如此十恶不义的行径。”

    陈伸冷笑一声,“承事郎的意思,是某自己摔倒的咯?”

    李凤梧毫不示弱,“是时我只是拉了陈祭酒一下。却被钱象祖等人一拥而上,继而大乱。然后陈祭酒就莫名其妙伤了,是否是摔倒,亦或者是有人有意为之,陈祭酒身为当事人,难道不是心知肚明么?”

    陈伸拂袖而起,“笑话。我陈伸虽然瘦弱,可也不算手缚鸡之力,岂能摔倒,若是依承事郎之言,有人有意为之。那也是你记恨某要将你除落学籍而有意为之!”

    李凤梧耸耸肩膀,“你高兴就好。”

    陈伸顿时被噎住,搞得好像你李凤梧不屑与我对质一般,倒显得你清者自清了,正欲出言雄辩,却被官家挥手打断,“程祭酒,被打伤的太学生们怎么样?”

    程大昌清了清嗓子,答道:“回官家,事发时除去李凤梧,尚有钱象祖、杜回等七位太学生参与其中,其中杜回伤势最重,左手胳膊骨折,另有两人也有骨伤,已让官医治疗,对明年的春闱恐怕影响不。”

    赵昚沉吟,一时间没有话。

    垂拱殿内霎时寂静。

    良久,官家才再次问道:“陈祭酒和李承事郎各执一词,朕一时法分辨,事发时你们都在现场,应是目睹了整个过程?”

    赵云宸、苟悦和程大昌同时头。

    陈伸心里却郁闷比,自己先前了那么多,竟然和李凤梧这么几句话一样轻重,真是让人好生憋屈,难道自己一个堂堂三品祭酒,还不如区区一个承事郎?

    赵昚便道:“既然如此,你们且一一来,赵司业,你先罢。”

    这是要挨个对质了。

    赵云宸先看了一眼陈伸,再看了一眼李凤梧,这才开口道:“昨日陈祭酒便过,今日要去三学检视学业,上午去的宗学,原定计划下午太学和武学,在太学中检视学业中,陈祭酒随意抽取太学生员笔记察看,发现承事郎李凤梧字迹拙劣,便问太学博士梁钞……最后一团混乱,陈祭酒究竟是怎么受的伤,臣就不得而知了。”

    陈伸讶然,旋即醒悟,赵云宸这是被人打了。

    不由得暗自惊心,李凤梧竟然有这样大的能量,他竟然能将手脚伸到国子监司业身上,为何之前没有一迹象?

    下午发生的事情,到现在才一两个时辰,李凤梧竟然就走了国子监司业赵云宸的关系,陈伸不得不惊心,按理赵云宸作为自己的下属,论从那个方面来,他都应该帮自己话。

    他现在虽然的是实话,但最后一句不得而知,却给李凤梧留下一条活路:旁观者不得而知,当事人各执一词,李凤梧完全有机会将殴打自己的罪名改成意外冲撞致伤。

    殴打和意外冲撞,这两者之间的惩处轻重之差大了去了。

    苟悦听到赵云宸如此,也有些意外,旋即想到李凤梧叔公张浚,以为是张浚在朝中的势力比如张杓为李凤梧出了手,并没有往深处想。

    而官家赵昚而和苟悦的想法一般,不由得很是意外,张杓不是参过李凤梧,怎么还会帮他?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赵昚是谁都不信。

    既不相信陈伸所,李凤梧狂悖至极挟怒殴打于他,也不相信李凤梧所言陈伸是意外受伤,又问苟悦,“苟司业,你所看情形若何?”

    苟悦立即爽快的道:“臣今日和陈祭酒以及赵司业到太学检视学业,冲突之因着实是承事郎李凤梧恼羞成怒,一把拽倒了陈祭酒,之后钱象祖等人见到祭酒倒地,纷纷冲上来阻止承事郎,不料门外忽然窜进来一条恶汉,混乱中,臣似看见李凤梧以桌腿敲中了陈祭酒的头部。”

    陈伸笑了,苟悦还算不,有眼力。

    李凤梧哂笑一声,好一个颠倒黑白。

    赵昚微不可见的皱眉,赵云宸和苟悦两人的供述让事件越发扑簌迷离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锁足

    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昏君崇信奸臣惑乱江山的时候,大多会此天子太笨,这眼力都没有,你宠信的那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大坏蛋啊,比如赵构你眼瞎啊,秦桧这么奸的人你都看不出来?

    然而当真正置身在事件当中,才会知道认清一个人有多难。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平日间要认清一个朋友都很难,何况作为皇帝要认清脸上永远戴着面具的臣子。

    皇帝身边从来不缺忠臣,也从来不缺奸臣。

    但作为皇帝,要辨清忠奸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许在一些皇帝的眼中,他的臣子没有奸的,只是谋求不同手段有异。

    是以赵昚此时看来,站在自己眼前的臣子没有奸臣,只是他们的利益不同立场不同,才引发这种种矛盾,继而将自己牵扯进来。

    所以谁的话都不能轻信,谁的话也不能不信。

    赵昚沉吟了一阵,才问道:“打人的李巨鹿何在?”

    李凤梧正欲应声,却听得苟悦出声道:“回官家,承事郎的恶仆李巨鹿已畏罪潜逃。”

    赵昚怔了下,李凤梧出了记昏招啊。

    李凤梧也怔住了,你妹,原来对方在监视自己,竟然给巨鹿罗织了个畏罪潜逃的罪名,苦笑着道:“回官家,巨鹿并非潜逃,而是臣遣他回建康办事,办完之后即刻返回临安。”

    这是事实。

    赵昚毕竟是中兴之主的胚子,当然猜得出来李凤梧想干嘛,到了这个地步,要想自救只能去请咱们的张枢相,可问题是张浚没有自己的宣召,他有什么借口回临安?

    赵昚对此是有不满意的。守备两淮是何等重要的事情,岂能因此耽搁,但转念一想,宋金两国正在谈判,张浚稍微走动一下似乎伤大碍。

    了头,“朕且信你一次。”

    这便是暂时不缉拿李巨鹿的意思了。

    陈伸不干了。“官家,承事郎分明是借口,那李巨鹿定然是畏惧潜逃,不速速捉拿于他,怕是又要出一个宋江方腊。”

    李凤梧冷笑一声,“官家治下山河清明,陈祭酒此言岂非是官家失德?”

    大凡有民间起义,总是要皇帝失德之,如果李巨鹿成了宋江方腊。这不啻于给赵昚脸上一巴掌,李凤梧敏锐的抓到这一反驳。

    赵昚冷哼一声。

    陈伸吓了一跳,慌不迭辩解,“臣没有这个意思。”

    赵昚挥挥手,“此事还需多方调查,不宜妄下定论,传朕旨意,李凤梧锁足梧桐公社。调禁军看护,非朕旨意不得离开。非朕旨意任何人不得进入梧桐公社。”

    陈伸急了,“官家,此事罪证确凿……”

    一旁的谢盛堂不知道是不是嗓子不好,咳嗽了一声,陈伸猛然醒悟,慌忙收声。

    赵昚看了一眼谢盛堂。却并没有怪罪于他。

    又道:“朕会派皇城司负责调查此事,如此,诸位卿家请回吧。”到这里,却看了一眼李凤梧,眼里的意思是你留一下。

    陈伸大是不甘心。程大昌却释然了一下。

    不过有人却很不识趣,“官家,此事应移交刑部为妥。”按照常理来,皇城司一般不负责审案的呀……

    赵昚哦了一声,反问道:“苟司业是认为皇城司办不了这事?”

    这件事还真不能信任刑部或者临安府。

    皇城司就是南宋的特工组织,职责与明朝锦衣卫相近,但在历史上却没那么知名,所造成的祸害也远远不如,主要是皇城司只负责侦察,一般不管具体的案子,从而不能侵害有关司法机关。它逮捕的人犯,一般都要移送临安府处理,自己没有审判权和监狱,这样枉法的可能性就要得多了。

    皇城司比起刑部来更受皇帝信任,苟悦提出移交刑部,着实让赵昚不爽。

    苟悦被挤兑,只能言以对。

    自己总不能真皇城司不如刑部吧,那样的话就得罪了皇城使那两位大佬,如此会让龙大渊、曾觌对自己大为不爽。

    宋朝的皇城司是以知阁门事、带御器械兼管。

    这恰好是龙大渊、曾觌两人的职责,苟悦深知,这两人可不是善茬,又是官家最为信任的人之一,从官家还是太子时就一直为官家办事,深得恩宠。

    而皇城司职责就有负责侦察官员的活动的一项,从王亲国戚以至诸司仓库,都有固定的人负责监视,比如,太宗时,怀疑京郊粮仓官吏作弊,就派皇城司人化装潜入侦察,果然有贪污情事。

    如果龙大渊和曾觌对自己怨恨在心,到时候自己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当所有人都离开后,李凤梧等待着赵昚询问。

    赵昚却没有理他,而是先处理政务,一旁的谢盛堂也不敢话,刚才咳嗽提醒陈伸自己已经越职,官家没责备自己不代表他心里不介意。

    不过谢盛堂就算知道官家会介意,也还是会咳嗽提醒一下陈伸。

    谢盛堂当然不是为了陈伸,而是觉得陈伸要是继续纠缠下去,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