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唐-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41造舰
新任国防部长刘放吾和西海岸战区总司令徐道润同乘一辆军车,前往位于扶安市的北方工业集团的武器试验场。樂文小說扶安位于洛杉矶东南,不属于首都区以内,在海岸山以东的半荒漠地带,是一座工业城市。洛都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偏于政治性、文化性和商业性的特征,最早建设在洛都周围的很多重型工业都已经慢慢地外迁出首都地区,因为本来除了交通便利的条件,洛都地区并不算是特别适合发展重工业。长滩和外围一些区域成为了主要的工厂区,而北方工业这样的兵器制造巨头则把一些工厂和试验场迁移到了扶安。
徐道润在车上跟刘放吾聊天道:“海军的心还是很大的啊,敢战级的一号和二号舰预计在今年年中就能下水,如果验证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那么后续会同时四艘甚至六艘八艘这么个造法,海军已经确定了珈州的两家船厂、卑诗州的一家船厂、佛州一家造船厂,以及上海的一家船厂和南固威的一家船厂,共四家船厂同时制造敢战级轻巡洋舰和惊雷级护卫舰。虽然近年内海军不会开建新的战列舰,但是已经开始设计论证下一代战列舰的事情了。这是等着我们的竞争对手出现啊,如果英国建造出了超过万吨的大型战舰,那么海军几乎是肯定立马就会上马新一代战列舰的事宜。”
大唐在造舰水平上进步是非常快的,而且十多年时间,从最早的一家长滩造船厂已经陆续复制发展成了六家具备制造大型、复杂的军用舰艇的造船企业。并且分布在东西海岸,同时在远东地区也拥有造船实力。
在海军大量订单的需求下,多家船厂能够爆发出非常强劲的造船力。此时大唐造船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高,甚至是高于另一位面二战美国的造船速度。这当然跟大唐掌握着如分段造船等后期才出现的造船技术有关,再加上大唐海军建造的舰艇技术水平,除了电子设备以外。大体也就相当于二战前期甚至二战时期的战舰,并不复杂。加上大唐又强大的资源和人力的动员调动,所以即便是非战时,造舰的速度也是非常可观的。
国防部有数据显示,大唐的六家主要军工船厂如今每年可以完成重巡洋舰34艘,轻巡洋舰8艘,护卫舰1216艘。这也就是说,大唐的造船计划,在如此高的造船力量条件下。基本上三年到四年时间就能够完成全部建造了。
当然大唐造舰实力强大,但是需求也是比较强的,现下大唐在各条航线和战区内,都缺乏足够的舰船来维持自给的海洋控制力,当初第二代战舰建造的时候,建造速度也不快,建造规模也觉得比较庞大了,但是没过太久的时间,就感觉战舰的数量严重不足了。所以谁也不知道四年后,大唐是不是又在什么地方出现了战舰使用的缺口了。
至于海军计划的第二代战列舰。虽然此时还是纸面上的东西,不过谁也不曾怀疑她有一天会真的从图纸上跳出来,变成真正漂浮在水面上的战舰。第一代大唐海军战列舰涿鹿级满载排水量已高达15600吨。拥有305毫米的巨炮四门。虽然暂时大唐海军尚未看到一个明显能够挑战自己的敌人,但是比潜在敌人领先一步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大唐海军决定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比涿鹿级更强的战舰,排水量提升到24000吨以上的水平,同时提升舰炮口径至330毫米,并且进一步提升战舰的航速以及装甲。
不过就算这样的一型战列舰问世,在缺少对手和大战的情况下,海军应该仍旧像之前建造涿鹿级一样。仅建造2艘,毕竟以主力舰的水平。不到万吨、拥有数门203毫米重炮的重巡洋舰已经非常够用了。
海军的企图也远不仅仅是加快造舰速度、设计新的战列舰,海军也开始考虑真的为自己打造一支水下舰队。
潜艇这个东西出现的其实比较早了。其实早在15世纪就有人尝试制造在水下航行的船舶,而在美国**战争时期,就有潜水船被利用于军事用途。美国耶鲁大学的大卫布什奈尔建成海龟号,通过脚踏阀门向水舱注水,可使艇潜至水下6米,能在水下停留约30分钟。艇上装有两个手摇曲柄螺旋桨,使艇获得3节左右的速度和操纵艇的升降。艇内有手操压力水泵,排出水舱内的水,使艇上浮。艇外携一个能用定时引信引爆的**包,可在艇内操纵系放于敌舰底部。内部仅容纳一人操作方向舵和螺旋桨。1776年,海龟号企图攻击英国皇家海军老鹰号,虽未获成功,但开创了潜艇首次袭击军舰的尝试。
至19世纪末,英法美等国已经逐渐研发出水面使用汽油机推进,水下使用电动机推进,并具有比较强实战价值的潜艇了。法国海军甚至一度走上了一条“潜艇致胜”的歪路,忽略了主力舰的建造。虽然这被验证为是愚蠢的,但是同样证明了潜艇已经逐渐拥有了强大的战力。到20世纪后潜艇已经变成了各强国海军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舰种,冷战后携带弹道导弹的核潜艇更是一个国家的镇国重器。
面对一些欧洲国家的战舰越造越大,火炮越来越强,明显即便大唐的重巡洋舰、战列舰在对付这些战舰的时候,胜面还是颇大,但是免不了会受到更多损失。海军想到了潜伏于水面下,很难被敌人攻击到的潜艇。
大唐在建造潜艇上面没有什么技术经验,但好在穿越众们毕竟也带来了很多可供参考的资料,建造潜艇的壳体,以及推进系统之类的东西,大唐都是拥有这个技术实力的,所以建造一型能够实战、具有可靠性的攻击潜艇,也并非不可能。
在经费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海军也建立了一个小组,专门攻关这个项目。未完待续。
547。第547章542九零工程
当然刘放吾和徐道润前往扶安跟海军的装备更新关系不大,北方工业虽然也承接一部分海军的军火制造业务,但主要的客户还是陆军的。北方工业为陆军生产了绝大部分的轻武器和火炮,乃至于步兵战车和自行火炮等装甲车辆,可以说一个北方工业实际上已经等于大唐军工的半壁江山了。
两位军方的高层来到公司的试验场,自然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大大小小的领导来了一群,殷勤接到刘放吾和徐道润两人。大唐整个行政体系中非常抵制形式主义,特别是白南接任之后再度三令五申,严格排除任何形式的假大空。所以刘放吾和徐道润前来北方工业,接待人员虽众,但是却没有做什么汇报,也没有举行什么接待会之类的东西,两位军方大佬直奔主题,来到了试验场。
本身他们前来,就只是为了看一件北方工业开发的新武器,而不是为了做什么视察调研的。
平坦的沙地上2辆沙漠迷彩的装甲车辆停在那里,徐道润瞥了那两台车一眼,嘟囔道:“果然跟照片上的一样啊,这东西不就是t34嘛”
在刘放吾生活的时代,t34可是苏军装甲兵的主要作战武器,更是对后世坦克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兵器,虽然刘放吾当年率领的中国远征军得到了来自美英比较好的装备支持,但是本身也是缺少像样的装甲力量的。
大唐陆军成军后一直秉持一种观念,那就是坦克在实际的作战中,意义并不大。唐军的敌人们大多数是封建化的军队,甚至很多是冷兵器军队,就算是欧洲国家的正规陆军,也最多是拿着后装线膛枪,会挖壕沟的部队而已,大唐已经形成一定数量的装甲车,就能够轻易地碾压这些部队。所以大唐陆军的机械化思路组成核心是以步兵战车和自行火炮为主的,坦克并没有在最开始发展出来。
不过随着大唐不断地介入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中,大唐的军事主官们渐渐发现一个情况,大唐的装甲突击虽然仍旧无解,但是还是暴露出来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八二式步兵战车所携带的30轻型机炮,在面对一些加固工事的时候,并不足够威力。而且在步兵战车展开冲锋的时候,还是由于火力的缺乏,使得这种冲击力量,如果在敌人的密集火炮的干扰下,还是会遇到不少问题。而一些特殊的战场环境中,比如楼房林立的巷战中,步兵战车的作战效力又有折扣,携带一个班战士、火力不足的步兵战车,很可能在巷战之中,遇到敌人的固守据点,而缺乏有效的破坏能力,最终蒙受损失。
这些情况暂时在唐军的正式战场上还没有出现过,刚刚过去的唐西战争,实际上机械化部队也没有得到什么太好的应用。落后的西班牙殖民军队往往承受不起唐军的炮击,随后被步兵一冲就冲散了,而且墨西哥的地形也并不适合装甲部队的行动。
不过大唐还是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装甲部队的,大唐本土东部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西部也有一些狭长平原存在,而中国华北、江南都是大平原,乃至到欧洲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乌克兰平原,都是适宜装甲部队展开的平坦地形,也是潜在可能用兵的地区。
在全军都在卯足劲寻找进步空间的时候,陆军自然也把视线放在了自己一直没有弄出来的坦克上面。坦克这件兵器,大唐军工业并不是没有实力制造出来,而是长久以来秉持花最少的钱办事,也就是追求费效比的唐军,并不特别需求坦克。但是当唐军的规模越来越大,敌人也在不断增强,而大唐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风险也变得更多和更复杂的时候,唐军希望能够拥有更加强劲的陆战兵器,来使得自己如虎添翼。
于是,陆军正式的下发了新的项目计划书,北方工业也立即利用自己的技术储备,搞出了这个几乎与t34一模一样的家伙。
“全重28吨,采用的是五人车组,一名车长、一名驾驶员、一名炮手、一名装填手和一名无线电员。我们为其设计了一门76毫米的滑膛坦克炮,采用的是成本低、制造快的铸造炮塔,辅助武器是两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它使用的是两缸柴油机,可以提供500匹马力,最大公路时速可以达到50千米每小时,行程为280公里。车身正面和炮塔的装甲厚度是50毫米,由于是使用倾斜装甲,所以防御性能更好一些。”北方工业的设计师为两个军方大佬讲解着。
徐道润其实觉得这番讲解的必要根本不大,这款被军方定位90式中型坦克计划的坦克,在外型上与t34坦克的差距微乎其微,只有一些细节不同,这当然跟设计师们见过更多后世坦克,有一定的裨益是有关系的。其他性能上跟t34坦克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差异。
刘放吾问道:“你们这两辆原型车开始测试了吗”
设计师回答道:“我们刚刚完成了从洛杉矶到丰原然后折返的测试,两辆原型车都圆满完成了测试,并无在中途出现任何故障。武器测试也已经同步展开,我们设计的76毫米滑膛炮的可靠性和威力都十分不错,能够击破极为坚固的工事防御。”
刘放吾点头道:“90式坦克是我国陆军将要装备的首款坦克,虽然对于我们的军工企业来说,其技术并没有特别困难的地方,但是我们军方开始会格外要求其可靠性、皮实耐操和成本方面的。”
这位设计师连忙道:“放心吧,刘部长,我们跟苏联人的傻大黑粗不一样,我们十分用心在制造工艺上面,同时也尽可能优化设计,使得90工程能够在简单易造和可靠皮实上面取得完美的平衡。”
其实也不由得北方工业的人不上心,按照陆军的计划,陆军要在所有的机械化旅建设一个坦克团,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