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美大唐 >

第289部分

北美大唐-第289部分

小说: 北美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而如今这场冲突中,唐军一上来就打了缅甸人一个措手不及,在几个战场消灭了数千名缅军,逼得缅军不得不后撤进入密林地区。缅军虽然占兵力优势,却不敢轻易对大和兵团发动攻势。如果以一个相对稳定的速率消耗下去,那么缅军的损失会越来越大,即便贡榜王朝的军事实力也绝不止4万多兵力,但是缅甸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国家,存在诸多民族。就拿仰光一带的下缅甸来说,缅族占领这一地区时日并不久,这里之前是孟族的地盘。而其他民族克钦、克耶、克伦乃至掸邦的泰人,都极其乐意在缅族人失势的时候咬他们一口。

现在是还没打到孟云不得不止损,常斌预计,只要再打几个胜仗,歼灭个数千到一万缅军,孟云就会哭着喊着地要跟唐人求和了。可唐人的心可不仅仅是把缅人赶出暹罗这么简单,唐人对于缅甸也是存在觊觎之心的。

在白南的计划中,大唐将从缅甸手中切走整个掸邦,与暹罗和老挝合并,组成一个更大的傣泰民族海外领。当然这个海外领别看地盘不小,实际泰人的人口数量应该也就是五百万的样子,如东缅高原这些地区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同时,白南还计划把缅甸的德林达依地区,也就是那条半岛上西侧的一长条,也划给暹罗,历史上这一地区曾经屡次在暹罗和缅甸之间易手。暹罗则会把南部半岛地区,春蓬以南的地区转给另一个大唐海外领三佛齐,便于开发和管理。

这个想法在国内也曾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白南这样等于亲手捏出了一个以傣泰民族为主的海外领,当地人有着相同的语言、血缘和宗教文化,今后发展下去很可能带有强烈的种族倾向,并且谋求**。这个考虑不可谓不现实,白南也承认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不过,只要大唐够强,这种事就不会发生。而大唐虚弱了,就算大唐在中南半岛切出了上百个国家,他们最终也都会**出去的。再者,以另一位面泰国的倾向看,泰人也是一个很懂得事大,而且具备一定政治智慧的国家,泰人并不过分排斥汉人,这也有利于大唐在那里建立统治。

晚些时候,王涛带领的八人小队在一处山涧中找到了一股缅军,这股缅军显然不是缅军的主力,兵力约有两千到三千之间。缅军之所以将部队划分成比较小的单位,而且分散开来,主要是受限于后勤的压力,这些缅军会不断地滋扰和洗劫这一地区的所有村寨,抢夺各种物资。而大部队行动对于“打草谷”显然是不方便的。

杨有光在山梁上,用望远镜看着下面,道:“这么多人,我们是吃不下了,叫那群矬子来吧。”

周俊宝吐槽道:“怎么说那些也是我们的友军,叫矬子好像显得你很高一样。”

杨有光是队伍中最矮的士兵,这一下刺痛到他,他刚想扯嗓门,就被王涛给按住了,“别大声说话,惊动了这群缅军。”

王涛随即利用无线电发报机,向据此约数十公里的大和兵团一部发送消息,请求他们前来对这股敌军进行打击。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小心翼翼地藏在这山脊上,一直等到友军部队出现。未完待续。

409反击

得到海豹部队侦察情报的大和兵团某部,星夜兼程,穿越丛林,赶来了这处缅军驻扎的山涧。缅甸人选择山涧驻扎,一方面取水方便,另一方便背靠断崖,只有两头需要防守。可是这同样成为了他们败亡的原因,唐军一上来就堵住了山谷的两头,日裔士兵建立了火力防线,使得缅军根本无法突破任何一端,这也使得缅军成为了瓮中之鳖。苦战之后仍旧没有丝毫建树,缅军统帅终于认怂,向大和兵团投降。

这次大和兵团倒是没有杀掉这一千多的缅甸人,被俘人员被送到了暹罗境内,成为了苦工。即便暹罗已经解放了下层农奴,但是战俘的地位是没有丝毫改善的,仍旧是强制劳动的典型,更何况他们还是侵略暹罗的世仇缅甸人。

这一战一举歼灭了缅军数千兵力,使得唐军的作战目标继续向前推动了一步。不过并没有过多久,神出鬼没的缅军绕出了群山,袭击了唐军背后的一所村寨,即便有一个连的日裔士兵拼死抵抗,不过缅军出其不意,仍旧摧毁了唐军控制的村寨,该连队损失惨重,超过七十多人阵亡,而且缅军还通过这一战得到了数十支唐人的步枪。当然就算被他们得到,也没有太大的隐患,因为缅甸人没有子弹,形不成规模。

唯一可虑的是,缅甸人有可能会将s1步枪卖给临近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虽然s1步枪在大唐已经算不上什么犀利的武器了。但是对于欧洲列强而言,仍旧是神器级别的。欧洲人其实早就知道唐人卖给他们的外贸型火枪不是最先进的。唐人本身使用的是金属弹壳而不是纸壳弹的后装步枪。随着英法等国工业实力的逐渐增强,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加工出一些类似的武器,但是大批量生产的难度还是存在的。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上,欧洲国家与大唐还是有一道几乎不可跨越的鸿沟。

但流传出去的s1步枪,必然可能给欧洲人启发,至少在设计上给予他们一些启迪。

其实随着大唐与外国交流的日益密切。这种情况已经变得越来越无法避免。洛杉矶现在有数百名来自欧洲的各国留学生。即便他们并不跟唐人同学同班,教授的内容也都是删减版,可是欧洲人搜刮大唐知识的努力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国家,一些知识也根本阻拦不住。

例如,大唐教育部门相当注重知识的普及,大唐有着众多的书店,出售涵盖各类知识的书籍。这些书籍当然是对普通的大唐百姓开放的,很多人都能够通过这些书籍进行自学。一开始,唐人对于书籍的销售控制是比较严格的。国外留学生是不得购买一些涉及高端知识的书本的。比如说,一本在书店随处可见的电工教本,讲解诸如电磁感应这些基本的电学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电动机原理。外国人是不能购买的。可是,之后有关部门发现,来大唐的外国留学生,很多都是带着间谍的身份的,他们手里不差钱,于是他们就会接触一些利欲熏心的家伙,让那些唐人进书店去购买类似的专业书籍。然后付给他们更高的价格。

严格来说,这已经构成了间谍罪,可是在相关单位进行反思的时候,一致认为,当知识在本国处于高度开放和流通的状态时,很难对外国人进行完全地封禁。就算是人人都不给外国人买书,可是坑蒙拐骗偷他们也能得到。

欧洲人会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吸收和消化来自大唐的知识,而依靠这些知识再去建设自己的工业体系,比如研究自制的发电机,或者制造出汽车,也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唐人来说,敝帚自珍遮遮掩掩并不是最佳的战略,对于重要技术和知识的保护很重要,但同时最好的办法还是不断地发展自身。

以此想见,s1步枪虽然流传出去了,但是唐人对此并没有过度的恼恨。大唐的领先不仅仅是在一项技术或者一类武器上面的,而是整个文明层次和思想上的全面领先。

说回与缅甸的战争,尽管唐军不断地在获取着胜利,但是缅甸人并不是全无还手之力,经常还会制造出一点小意外,当然这些小意外都无伤大雅。反而缅军自己的损失慢慢承受不住了。

就在孟云打算跟大唐议和的时候,四个旅规模的大和兵团赶到了暹罗,并投入到了战争中。兵力一下子充沛起来的唐军顿时就抖了起来,一个旅的兵力进入老挝,很快便清剿了当地作乱的小股缅军,随后大和兵团主力约八千人跨过了暹罗和缅甸的边境,杀入了掸邦(当然这个时候还不叫掸邦)。

当地的泰族土司们基本上都没有反抗的,常斌在之前就发动了一部分跟当地土司有交情的暹罗土司,进行了必要的沟通。这些当地土司大都现实,虽然执行大唐海外领的新制度,对他们的权力有影响,可是唐人比起缅甸人显然更好一些。公然反对唐军的,那是一根毛也剩不下,该怎么选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就使得,唐军在掸邦军事行动展开其实比较有限,主要就是针对缅军的。而除了军事上,唐人对当地土司进行羁縻,怀柔同时示威,继而对整个地区进行并不特别直接的统治。根据约定,当地的土司拥有土地,并受海外领政府认可。他们按照新模式,雇佣农工进行生产,同时取消徭役和兵役,由唐军负责他们的安全。不服从的人,自然被当作敌对分子清除了。

大和兵团主力在掸邦的停留并不久,唐军攻克垒固、东枝等地,已然剑指缅族人的老巢,上缅甸地区。这个时候孟云才着急起来,紧急召集军队,在上缅甸地区布防,抵御唐军。他没想到,自己原本只是想炫耀武功,稳固王座,结果却捅了马蜂窝。

。。。

410英荷战争

在唐军于缅甸杀进杀出,纵横捭阖的时候。大唐在其他地方也在进行着各种努力,以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

阿姆斯特丹,这座城市在如今还远没有后世那般节操掉地,街上充斥着大麻和********蘑菇,学车可以用肉偿。十六十七世纪时的阿姆斯特丹,是欧洲的商贸中心,海上马车夫的掌上明珠。荷兰人的海上商贸发展迅速,而且由于最早进行资本主义革命,这里还有一套先行者式的金融系统,从而促进着整个欧洲的发展。

可是,最近阿姆斯特丹的荷兰人脸上却不再有当年那种意气风发的表情了。国势的衰落加上自己国土和人口的先天弱势,使得荷兰在十八世纪越发力不从心。而最近,正在进行的战争更是让荷兰人吃尽了苦头。

荷兰人的对手是隔海而望的英国人,这也就是所谓的第四次英荷战争。

另一位面中,这场战争是因为荷兰人支持美国人**,从而惹得英国人对他们动手。而本位面中,荷兰人还没来得及对美国人进行什么实质支持,美国人就在大唐的帮助下成功**了。之后,法国人和西班牙人又借助大唐输出的武器装备,跟英国人打仗,这场仗打得不胜不败,英国人损失不算小,特别是在印度西北部失去了对马拉塔帝国的控制能力。

英国人对荷兰的开战几乎可以说是必然的。在之前的北美**战争和与法国和西班牙的战争中,英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而且战争以及之前的战争,都使得英国人欠了阿姆斯特丹的金融银行家们大批的资金。这钱是说什么都还不上了。于是英国人一合计,既然还不上,我们就赖账吧。于是英国借口荷兰在之前对反英国家和势力进行支持,并且鼓励海盗行为,破坏自由贸易。片面废除当初威廉三世所主导英荷同盟的各种条约。对荷兰发动了战争。

实际上,英国人自然是为了获取荷兰的殖民地和商贸利益,用来找补自己之前的战争损失。而刚刚结束战争的法国和西班牙,似乎一时也不愿意跟英国人再度开战,法国自以为在之前的战争中已经占了便宜,至于荷兰的死活法国不是特别在乎。而进入晚年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也变得更加保守,同时西班牙现在面对的更大问题是殖民地上此起彼伏的叛乱。

这样一来,荷兰人不得不单独去面对英国。

英国人首先是派皇家海军袭击了荷兰在美洲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这得益于英国人已经顺利地跟大唐化解了对立。通过出售鲁伯特王子地,承认大唐对北美西部大片土地的主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