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唐-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强烈需求的时候,才会出钱去让人研究如何制造这些东西。平时军方更希望使用不需要花钱,已经被开发成熟的东西。
军情处的这位特工又对焦强道:“舰长同志。根据我们得到的指示,你舰队会开进湄南河,然后派人对昭披耶却克里下最后通牒,要求他退位,中止反叛行动,并恢复吞武里王朝的正统性。如果昭披耶却克里没有这么做,也是我们预想中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舰队将会被对吞武里等沿河城市进行炮击震慑,而我们军情处在当地发展的下线,也将会进行煽动,给昭披耶却克里造成舆论上的压力,同时也动摇当地的稳定性。”
焦强点点头道:“司令部的命令我们已经接到了,将会完全遵守命令。”
说起来焦强还是多少有些怨念的,他当年在大西洋,带领着木壳的护卫舰,勇斗英国皇家海军,击沉多艘舰船。等到了京师之变的时候,在渤海也对付过清国的水师。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军越来越难在海上碰上船形的对手了。现在的海军更像是陆军的护航帮手以及近岸的火力支援者。也正是因为这种现状,重火力的平海级巡洋舰才得以继续制造,并且涿鹿级战列舰才得以立项。可身为海军的舰长,焦强更加期待能够在大海上与敌人的舰艇如骑士一般的交锋,考验双方的战场敏锐战术修养,较量炮术,比拼胆量和耐心。
不过,即便做得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要是国家需要的,他们就必须去做。
在1781年1月29日,大唐海军舰队开入了湄南河,狰狞的炮口不需要解释,暹罗人很明白地知道这就是用来杀戮的兵器。大唐派出的代表进入到了吞武里的皇宫中,此时昭披耶却克里才刚刚称王,并没有迁都曼谷,所以王都仍旧是在吞武里。
并不趾高气扬,也并不显得和气的军方代表,来到皇宫之后,表现也是直截了当的,他直接将一封文件递交给了已经开始惶恐的拉玛一世,并且就说道:“大唐对于暹罗国内发生的政变感到极为震惊,郑信国王陛下是大唐的朋友,他被自己的臣子杀死,是一件令人痛心和愤慨的事情。大唐有义务为郑信国王陛下主持公道,现在特此公告,在此事件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的罪魁必须得到严肃处理,暹罗必须恢复原本的秩序,一日内限期执行,否则,我大唐军队将对暹罗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未完待续。
385吞武里之战(一)
唐军派出的代表,撂下话就走了,拉玛一世也不敢限制他。而吞武里的皇宫中,却已经是一片混乱了。说实话,郑信在这几年并不得人心,暴虐而且猜疑,对于朝中大臣和贵族动辄就是打杀,而且之前他对于北方佛教势力的清洗,也造成了暹罗佛教势力对他的强烈不满。所以,拉玛一世的继位,在暹罗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对。
拉玛一世自觉手握重兵,而且还有一众贵族和僧侣的支持,能够坐稳暹罗的江山。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算漏了外部的威胁。暹罗尽管偏居东南亚,但对于近在咫尺的东亚事件还是知道的。大唐已经重击了清国,并且使得清国屈服,甚至唐军在清国还驻扎数万人。作为东南亚小国,中原王朝始终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庞然大物,而这个庞然大物似乎只被大唐用一根手指头就戳倒了。
拉玛一世连年征战,特别是暹罗从大唐采购的数千支火枪,使他组成了强悍的火枪队,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只要他的火枪队一出马,立即就能取得辉煌的胜利。由此推断,大唐的军队肯定也是非常厉害的。
此时拉玛一世犹豫不已,他坐在宝座上迟疑道:“大唐跟郑信也没有什么过多往来,这次居然要为郑信报仇,甚至强令本王退位,实在令人想不通。可大唐战舰已经开入昭披耶河(湄南河),我暹罗军无法阻拦,这可如何是好?”
他的侄子披耶素里阿派道:“叔叔,唐人这是找的借口。想要趁机对我们暹罗下手。所以才故意逼您退位。因为这是跟不可能实现的要求。”
有一位高僧道:“陛下,还请三思啊,唐人战舰大炮厉害,若是炮击吞武里,不知道要造成多少黎民涂炭,这罪业可是要算到双方的头上的,佛祖也是要怪罪。唐人要恢复郑信一脉的法统,不如陛下暂且退位。以摄政的身份统领朝纲,随便扶立一个郑信的子嗣当成傀儡皇帝,以避免刀兵。”
拉玛一世尚未开口,披耶素里阿派反而大怒,不过鉴于对方的身份,暹罗人一般都不会对僧人动武,他只是怒道:“大师此言有误,如果轻易退位,是对我叔叔威信的打击,更是会让唐人得逞。而且。就算叔叔退位了,唐人仍旧会纠缠下去的。我们推翻郑信的王位不过才月余时间。大唐与我们暹罗相隔万里,而他们居然这就派出了兵舰对我们进行威胁,这必然是有备而来,对我们暹罗觊觎已久了,而不是真的为郑信主持公道的。如果信了唐人的谎言,我们暹罗就要有灭顶之灾了!暹罗人面对敌人从来都不会屈服,无论是缅甸人还是唐人。”
披耶素里阿派说得不算错,唐人提出一个通牒,确实比较牵强附会,只是给自己的军事行动加一个看上去伟光正的理由。虽然这里只有几艘大唐海军的战舰,似乎确实只是为了惩戒。可是后面还有大唐海军陆战队第一团近千人的兵力,外加准备出征的奥羽大和兵团的上万人部队,这分明就是一场有企图有计划的局部战争。当然,暹罗人对此是一无所知的。
不仅仅是披耶素里阿派,跟随拉玛一世南征北战的军功贵族和将领们,大多也支持采取强硬的态度。他们都是有份跟着拉玛一世屠戮郑信的子女的,现在郑信的子女中只剩下了几个年纪比较小的,虽然他们年纪小,但如果真的长大之后,难免会对他们产生怨怼,到时候又是一场乱局。而且屡战屡胜的暹罗将领们,对于远来的大唐军队,也缺乏真正的畏惧。
此时有一位素有智将美誉的将领道:“大唐战舰陈江,虽然看上去威势十足,但却并无太大厉害。唐人善造枪炮,大炮虽然会对吞武里造成大损伤,但是如果我们坚壁清野,将人民和部队撤出吞武里,大唐的兵舰又不能跑到陆地上来,也就没有作用了。即便唐军登陆作战,那我们也不虞有失,大王手中有精兵十万,唐军就算能来,来的了多少人?他们的利益是在大清国的,而不在我们暹罗。为了暹罗,他们是不会派兵多少的。如果劳师远征、又付出过多,那么有麻烦的当然是唐人自己,而不是我们。”
有文官惊讶道:“你的主意居然是放弃我们的王都吞武里吗?这可怎么能行!”
而拉玛一世坐在王座上,却捏着下巴略有赞同。实际上,拉玛一世从坐上这宝座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考虑迁都的事情了。他已经把自己的想法跟一些心腹阐明,要仿照大城王朝的行知,在湄南河的对岸修筑一座更加繁华的城市,也就是曼谷。至于吞武里毁了,反而更有助于他执行这个计划。毕竟吞武里是郑信的发家之地,这里不知道有多少还心向郑信的人。而迁都到新的城市,以自己的心腹肱骨为倚仗,自然会比吞武里更强。
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拉玛一世最终决定,不答应唐人的要求,不过他仍旧希望事情有转圜的余地,拉玛一世派出使者,向大唐表达了暹罗的臣服,当然还装模作样地澄清杀死郑信的人不是他拉玛一世,而是已经被处决掉的替罪羊。甚至,拉玛一世还愿意向大唐进贡,以附属国自居,并且对大唐在暹罗的商贸行为进一步让步。
如果说,之前有这样的条件,唐人说不定半推半就也就认了。可是现在大唐已经做好了计划,要对暹罗进行干涉,自然就不会被这样的条件打动了。焦强代表大唐,坚称杀死郑信的人拉玛一世,大唐无法颠倒黑白,与弑君者为伍。
暹罗的使者失望地离开了,而焦强看了一下自己的手表,然后对左右道:“不等了,暹罗人是不会妥协的,而且看样子他们是打算跟我们对抗到底了。脸皮直接撕破吧,省得他们利用这一天的时间撤出吞武里,使得我们的打击效果减弱。直接开始炮击!”
386吞武里之战(二)
焦强的主意从没进入湄南河河道的时候就拿得相当稳当了,他们唐人是征服者,所以过多的以德服人之类的理由没有什么作用。本文由。。首发…,暹罗人不会因为自己没有炮击他们而对大唐感恩戴德,而即便唐军在暹罗杀得人头滚滚,暹罗人该臣服还是会臣服。
中南半岛长久以来都是更加现实的丛林法则,缅甸人、暹罗人、柬埔寨人乃至越南人杀来杀去,谁衰落了就被别人征服,过不了多久另一个民族又强大了反过来揍对方,然后周而复始、轮回交替。相比在中华大地上,多少还有些礼义廉耻的儒家道德观念约束,汉族做事一般不会太绝,但是中南半岛上的民族们,屠城什么都是家常便饭。比如之前缅甸贡榜王朝攻入暹罗大城,不仅将整个大城变成一片废墟,甚至还掠夺走了大量的工匠、医师、诗人、农民,被掠走的人口有数万之多,也间接促进了贡榜王朝在之后的发展。而且这些国家的征伐是完全没有理由的,今天谁强大了就去打谁。
举目四望,貌似也只有中国这么独门独户的,老实本分,即便是自己强大了也不会随随便便地发动一场侵略性质的战争,而且做事讲究吃相,更是重声名。当然,在一个全都是强盗的世界里,这种太过温良恭俭让的态度最后还是让这个国家遭受了苦难。
大唐这个国家不能说完全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甚至相当一部分唐人在复兴传统文化,特别是重视民族文化。但是现代众所带来的务实主义。已经深入到了这个国家的骨子里。对唐人来说。绝不存在占了面子可以不要里子的事情。
焦强是一个民国众。目睹了日寇侵华的各种悲惨,更是坚定了一个信念,不是你和气待人别人就会和气待你,只有不断地增强大唐,才会避免百年后数百年后,大唐的子孙遭受灾难。
而在这个时代,你身上没有灾难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带给了别人灾难。
吞武里就是焦强带来了一个灾难。
四艘大唐海军的战舰,其中包括两艘载有203重炮的巡洋舰。对吞武里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东南亚民族长于建筑,如暹罗人就建造起了一些堪称艺术的、美轮美奂的宫殿和佛寺。吞武里本身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至迁都过来也不过十多年,规模相对有限。在拉玛一世没有来得及做出命令吞武里居民撤出的命令时,大唐海军战舰向这座城市无设限目标地开始炮击。
同样的事情,他们曾经在日本做过,导致了数万人的丧生。暹罗人比起日本人的建筑,也没有放火到哪儿去,不过当地是热带气候,潮湿得厉害。倒是限制了对人命杀伤最大的火灾。可是尽管如此,唐军突然在通牒之前开火。并且是在夜间炮击,仍旧导致了数千名吞武里居民的丧生。
拉玛一世在宫殿里夜不能寐,等来的不是他派出的使者,反而是唐军战舰的炮击。他的宫殿也在唐人的重型舰炮的火力覆盖之下,几乎是一瞬间,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巨响,就把拉玛一世震得摔倒在地。
他的侍卫们拼死地将拉玛一世从王宫中救出,而吞武里已经变成了到处都是逃命人的地狱。虽然大唐海军的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