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第6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诸位,既然多种迹象表明我们近期将会遭到敌方海空军的战术性反击,而且反击的力度有可能非常大,那么我们除了提高警惕,还应当对正在进行的登陆行动做出适当的调整,我个人的建议是,已登陆部队暂缓向佛罗里达半岛北部挺进,就地划分防区,巩固战线,运输船只改变计划,将弹药补给的优先运输度提到部队兵员之前,大家以为如何?”
说话的是年近六旬的艾伯哈特…施彻米特,他开战时是德国海军航母编队指挥官,因在亚速尔群岛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与贝恩克一道被擢升为德国海军元帅,如今是同盟国第1分遣舰队司令兼北美南部战区指挥官。
德国的海军元帅们,不论是出身皇室、声望颇高的海因里希亲王,目光远大、功勋卓著的提尔皮茨,还是胆大好斗而又果决的舍尔,刚猛无畏并且指挥技艺高超的希佩尔,乃至于稳重从容、足智多谋的贝恩克,都是才华横溢、能力出众的人物,而在亚速尔群岛战役之前,施彻米特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深沉寡言、谨慎低调,军事方面没有太过出彩的地方,所以人们常常拿他跟昔日的德国公海舰队司令冯…英格诺尔作比较,但是亚速尔一战,真正的璞玉发出了耀眼光芒,人们这才恍然意识到,施彻米特的谨慎跟英格诺尔的保守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番讨论之后,陆空军将领均对施彻米特的提议表示赞同。
施彻米特满意地点了点头:“那么,海军登陆和运输舰艇的行动调整由巴赫曼将军全权负责,未来一个星期,往来于巴哈马和佛罗里达的舰船数量每日减少5%,来往于古巴和佛罗里达的舰船数量每日减少3%;陆军方面由奥布列将军负责协调,另尽快列定一份作战部队最低军需清单;空军方面,莫尔将军,现有侦察、警戒、攻击的强度只增不减,同时做好开辟空中运输通道的准备工作。”
被点到名字的将领无有不从。
施彻米特转而向自己的参谋官吩咐道:“即刻发报给吕特晏斯中将,令他率领战斗舰队严守登陆通道北部,无论敌方海空军如何挑衅引诱,切不可丢弃防守贸然出击。”
少将参谋官应声领命。
战区作战会议进行时,因肩负作战任务未能脱身的冈瑟…吕特晏斯正率领同盟国第1分遣舰队主力巡弋于大巴哈马岛北方海域,为往来于巴哈马群岛与佛罗里达之间的同盟国舰船提供一道坚实的海上屏障。
对吕特晏斯舰队的四万多名同盟国海军官兵而言,此前的“翡翠夜战”和“翡翠晨战”可不是愉快的经历,有少数的斗志受到了打击,甚至出现了意志消沉的情况,而目睹了美国舰队的强大战斗力,舰队上下已不再抱有过分自信和盲目乐观的心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战场上吃些苦头反而利于往后的作战行动。
从翡翠岛所在的北卡罗来纳南部海域后撤600多公里回到巴哈马群岛海域,吕特晏斯舰队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休整和补充,接受其直接指挥的航空母舰增加到了9艘,包括经过抢修回到战斗行列的齐柏林级航母“施瓦本”号和“扎林根”号,只有遭到重创的德国航母“奥斯卡一世”号和爱尔兰航母“科克”号撤退到了拿骚港接受进一步的维修。战列舰方面,吕特晏斯不仅坐拥“日耳曼尼亚”和“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这两艘战力冠绝列强海军的日耳曼尼亚级战列舰,还拥有“普鲁士”、“汉诺威”、“西里西亚”三艘德意志级战列舰,这五艘巨舰构成了当下最令人生畏的战列舰中队。翡翠晨战之中,若是不惜代价进行硬碰硬的拼斗,在场的7艘美国战列舰未必能够全身而退。
接到施彻米特元帅的作战指令,吕特晏斯迅速改变了原有部署,让“施瓦本”号、“扎林根”号、“梅克伦堡”号等大中型航母单独编队,将其置于大巴哈马岛东南海域隐蔽待机,只留“索菲”、“施泰因”、“闪电”三艘轻型航母担负舰队警戒、防空任务。
次日午后,一场军事气象机构没有提前做出预报的暴雨光临美国东南部海域,雨云由北向南移动,迅速扫荡南卡罗莱纳、乔治亚、弗罗里达三地,陆上飞沙走石,海面波涛汹涌。这样一场夏日常见的暴雨,破坏力跟台风差了好几个等级,现代化的大中型舰船能够安然度过,吨位较小的驱逐舰、扫雷艇、运输船也能够咬牙坚持,但在开阔的海滩地带,装卸转运人员物资的行动不得不暂时中断,同盟国方面只能利用已经占领并部分修复了码头设施的迈阿密、霍姆斯特德等大小港口继续运送输送补给。
在这般恶劣的天气状况下,无论舰载机还是陆航飞机都无法起飞,雷达设备的探测效果也大受影响,直到黄昏来临,雨势稍减,一艘担负警戒任务的德国驱逐舰才在大巴哈马岛以北200多公里发现快速南下的敌方舰队——美国主力舰队果然借助雨云的掩护杀奔吕特晏斯舰队的防区!
接到前哨舰艇的告警,吕特晏斯不慌不忙地做出临战部署,以装备大功率雷达的新式重巡洋舰“狮鹫”号担任先锋,率领久经战火考验的爱尔兰重巡洋舰“达格达”号等巡洋舰组成快速战队,领阵迎击美国主力舰队的先遣编队,五艘战列舰加上1934年底服役的提尔皮茨伯爵级战列巡洋舰三号舰“舍尔海军元帅”号列成一字纵队,在众巡洋舰和驱逐舰井然有序的掩护下于大巴哈马岛西南的深水区域迎敌,此处距离佛罗里达海岸只有八十多公里,埋伏在大巴哈马岛南部浅水区域的同盟国鱼雷艇只消两个小时就能往来一趟。
………………………………
第802章 铁底湾(中)
“报告长官,我们刚刚收到了水侦10号发来的报告,大巴哈马岛西北方发现敌巡洋舰队,暂时没有观察到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踪迹
在美国大西洋舰队旗舰“俄亥俄”号的战斗舰桥里,穿着一身洁白军服的美国海军参谋官以俊松般的站姿和浑厚的语调向美国大西洋舰队现任指挥官哈罗德…斯塔克汇报着有关敌舰队的最新情报,而这位身材高瘦、略显单薄的美国海军将领此时正以一种默然的眼神眺望远海。眼前这种乌云翻滚、海浪滔天的景象总是给人以压抑、凶险的感官体会,诚然,斯塔克刚刚率领美国大西洋舰队赢得了“翡翠夜战”和“翡翠晨战”两场海战的胜利,由此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但胜利的荣耀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这位经历过亚速尔群岛之战的美国海军将领知道自己的对手何等坚韧,也知道些许伤痛不但不会让一头野兽惧怕,反而会激起它的狂暴兽性。美国大西洋舰队眼下看似是在打顺风仗,其实是在进行一次前途未卜的大冒险。
听完报告,斯塔克一语不发,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前这般恶劣的天气,水上侦察机飞行员能够坚持飞行已属不易,还能够探查到有关敌方舰队的情报,且不说这份情报是否能助己方舰队一臂之力,光是这份非凡勇气就配得上一枚海军十字勋章。
站在斯塔克身旁的舰队参谋长,此时尚且名不见经传的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准将说道:“尽管天气非常糟糕,可我觉得对手已经充分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斯塔克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锡纸包装的巧克力,掰下手指大小的一块塞进嘴里,似乎是在为自己剧烈的脑部活动补充能量。末了,他拿出手帕,粗略地擦拭了嘴唇,然后回应尼米兹的话说:“希望他们有心跟我们来一场堂堂正正的决斗,那样我们还有三成胜算。如果他们打算以计谋取胜,我们也许只有一成胜算……和七成全身而退的机会。”
尼米兹不卑不亢地应道:“可我们是在为那一成的胜算而拼搏,全身而退并不能改变眼下的糟糕局势,一旦麦克阿瑟的军团守不住佛罗里达半岛,那就只能寄希望于马歇尔的装甲军团在内陆地带打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胜仗,可要实现这样的纵深逆转,需要军队和民众都有足够的精神韧劲,它偏巧是我们目前缺乏的。”
“陆军的事情我们不便多做评价,也没资格多说什么,毕竟在亚速尔群岛,是我们的失利牵连了陆军和空军,使得他们将大批富有经验的官兵和大量重型装备丢弃在了那里。”说到这里,斯塔克显得有些懊丧。
尼米兹对此打抱不平:“恕我直言,将军,如果当初陆军高层有不惜代价的魄力,我们会如期发动圣米格尔战役,那样亚速尔群岛就不会发生后来的变故了。”
身为一个有担当的将领,斯塔克坦言道:“陆军有陆军的顾虑,而我们跟英国海军当时都觉得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打赢海战,使陆军以尽可能小的损失拿下最后两座岛屿。当时除了少数几个天生的悲观派,没人质疑这一点,包括我在内。客观来说,是敌人的出色发挥和我们的迟疑彷徨共同造成了最终的结果,陆军并不需要为此担负太多的责任。”
尼米兹沉默下来,眼神似有迷茫。
就在这时,美国舰队最左翼的警戒舰艇、装备新型对海探测雷达的轻巡洋舰“圣路易斯”号突然发来战斗警报——舰队左前方40余海里处发现敌方大型舰队,但是仅仅几分钟后,这个让全体官兵精神紧绷的战斗警报便宣告解除,原因是“圣路易斯”号的雷达操作员把海浪的回波信号当成了庞大的同盟国舰队,事实上那里除了翻滚的海浪之外什么也没有。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美国大西洋舰队继续南行,新的情报也接踵而来,先是另一架水上侦察机在极为艰险的情况下捕捉到了同盟国主力舰队的踪迹,但是飞行员没来得及将全部情报传回便失去联络;紧接着,舰队右翼的两艘驱逐舰相继发现敌方舰艇在附近活动,而且很快侦测到了强无线电信号。
到了下午6时,美国大西洋舰队已航行至大巴哈马岛西北50多海里的位置,大巴哈马岛北部岛礁的轮廓开始出现在“圣路易斯”号的雷达屏幕上。
6时11分,“圣路易斯”号第二次发出战斗警报,而这一次雷达操作员的判断是准确的,一支由六十多艘大小舰艇组成、大致分为前队和后队的同盟国战斗舰队编成箭矢战阵,以20节航速从美国舰队左翼方向杀了过来。
乍看起来,美国舰队占据了大半个t字横头,有利于发挥舰队火力,但双方此时处于正常战斗射程之外,同盟国舰队只需要稍作调整,就可以集中炮火猛攻美国舰队的先遣编队或左翼警戒编队,然后抢在美方主力战舰发挥威力之前再次拉开距离。
届时美国舰队追与不追都很被动。
6时14分,美国舰队旗舰“俄亥俄”号向舰队全体发出作战指令,在保持雷达接触的前提下,左翼警戒分队向战列舰本队靠拢,右翼警戒分队与从杰克逊维尔港赶来的雷击分队合兵一处,同步缩小与战列舰本队的距离。
六分钟后,“俄亥俄”号的射控指挥室得到了第一份射击参数:敌舰队距离4万码,方位033,航速21节!
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时间悄然流逝,双方的距离渐渐从三万六千米拉近到了三万米,已经越来越接近第一次圣米格尔岛海战中双方主力舰队的交火距离了。
“报告长官,敌舰队正在逆时针改变航向,与我们的现时距离是……三万两千七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