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野中枪声骤起,清脆的步枪单发,连贯的机枪扫射,轻机枪有节奏的点射,各种声音汇聚一块。转眼之间,对面的英军士兵便被撂倒了好几十个。
戴无檐海军帽的德国兵用他的毛瑟步枪打出第一发子弹之后,并不急于再次射击,而是大声关照身旁的爱尔兰射手:“短射打正面,连射打斜角,一定要瞄准了打。视线被硝烟遮蔽的时候最好暂停一下,供弹手留意弹匣里的子弹数量,尽量缩短更换弹匣的时间……”
话没说完,德国兵猛地伸出右手,揽着爱尔兰机枪手的后脑勺往下按,就在他以面贴地的瞬间,头上的帽子竟被子弹嗖地打飞了。意识到刚刚所发生的一切,爱尔兰机枪手整个惊呆了,他怔怔地看着那顶穿有弹孔的帽子,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以无比感激的眼神看着德国兵。
德国兵仿佛没事人似的,一边端枪瞄准,一边叮嘱说:“战场上要随时注意隐蔽,机枪手尤其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
差点丢了性命的爱尔兰机枪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重新架起机枪,却跟德国兵一样继续没有开火,因为死的没死的英国人已经统统趴下,天色渐暗,他们的深蓝色军服成了理想的保护色,只要他们呆着不动,也不开火还击,田埂这边的射手们根本没办法捕捉到他们的身影。若是在欧洲战场,动用几门大炮就能够解决问题,而在这里,爱尔兰和德国的联合作战部队必须在战术上多费些脑筋。
“班登营第2连跟我来!”
“麦克鲁姆营第1连跟我来!”
“肯梅尔连跟我来!”这是爱尔兰志愿军的军官在呼唤他的士兵们从侧翼迂回。名义上,爱尔兰志愿军是仿照目前欧洲军队最常用的模式进行编成,其最高规格为兵团,接下来是师、旅、团、营、连、排,但爱尔兰志愿军的高级指挥官并没有统御大部队的经验和能力,而且他们的力量分散在爱尔兰各地,还从未在哪座城市或是某处战场集结超过一万人的部队,他们通常是以团、营、连的规格上实施作战,单调的数字番号便不为所用,战士们来自哪个地方,这支部队就称为某某团、某某营或是某某连,再以数字或指挥官的名字区分同出某地的不同营连。爱尔兰人觉得这样的编成方式很有归属感,却不免给初来乍到的德军官兵带来困扰。在现役的德**队,标准的步兵连有两百多名士兵,爱尔兰志愿军的连队从几十人到一两百人规模不等,训练和装备情况因地而异。在武装起义之前,爱尔兰志愿军号称拥有两万战士,实际接受军事训练的约一万五千人,在德国政fu的秘密援助下,这些爱尔兰武装人员人手一支毛瑟g1898,还获得了一批马克沁水冷重机枪,装备水平较为精良,而在举事之后,爱尔兰志愿军虽然从英国驻军及警察、治安部队那里缴获了上千支恩菲尔德步枪,但他们的规模扩充太快,至少有一半人的人只能用各种算得上武器的家伙凑合。不过,德国海军陆战部队抵达爱尔兰之时给他们带来了200挺7点7毫米口径的麦德森机枪,折算下来,爱尔兰志愿军装备自动武器的密度依然高出英法军队。
战争爆发后,丹麦王国恪守中立,但它并不像那些美洲国家可以真正做到置身事外。在地理上,这个坐落在日德兰半岛北部及附近岛屿的欧洲小国好比德国人门前树上的鸟窝,以德国的陆海军力量,将其占领甚至摧毁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在战争期间,丹麦王室和政fu受到德国方面的巨大压力,多项政治外交政策都偏向于德国一方,协约国对此也只有抗议了事。第二次弗兰德斯海战之后,北海东部、东南部以及波罗的海西部基本被德国海军控制,过往于此的丹麦货船都受到了严格的检查,载有违禁品的船只一律扣押。在这种情况下,英法俄等国战前向丹麦订购的麦德森机枪已无法交付,德国政fu遂将这些武器买了过来。尽管这些麦德森轻机枪都出自麦德森公司的生产线,口径却因订单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俄国人使用7点62毫米口径的步枪弹,因而订购了7点62毫米口径的麦德森机枪,英国订购的是7点7毫米,德国订购的是7点92毫米,瑞典、挪威以及丹麦本国使用的则是6点5毫米口径。
技术上,俄国、英国以及北欧国家订购的麦德森机枪可以通过镗铣变成使用毛瑟步枪弹的7点92毫米口径,但重新加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德国人因地制宜地将原本供给英**队的200挺麦德森轻机枪转手运给了爱尔兰志愿军,把本要交付给俄**队的400挺装备到了在东线作战的德**队,在战场上缴获的弹药应可满足这些轻机枪之用。
在德**官的参谋调度下,爱尔兰志愿军几个战斗力较强的连迅速向战场两翼迂回,两个排的德国海军步兵也与之随行。天色越来越黑,视线越来越差,为防在战斗过程中跟英国人“打照面”,戴着无檐圆帽的德国海军步兵们纷纷给步枪装上刺刀。
不多时,爱尔兰…德国联合作战部队完成对这股英国新军的包抄,“雏鸡”们却无动于衷地继续趴在原地,一点也没有调头逃跑的意思,这不禁让人想起鱼钩上的饵虫。果不其然,河岸方向突然响起了稀疏的枪声。仅从声势来看,这兴许只是小股英军与联军侦察人员的交火,但在索姆河畔吃过英军亏的德**官可不这么想,他连忙向河岸方向派出探哨,并令参战部队发起进攻。
一阵疾如风暴的压制射击之后,爱尔兰…德国联合作战部队从三个方向朝受困的英军发起冲锋。德国海军步兵们交替掩护、稳步推进的表现显示出他们较为成熟的战术素养,相比之下,爱尔兰志愿军还基本停留在猛冲猛打的原始水平,前方若是敌人布设了机枪的防御阵地,这样的进攻就算能够取胜,也不免也付出沉重的代价。所幸的是,眼前这些“英国雏鸡”既没有机枪也没有手雷,他们的仓促射击只造成了微不足道的阻力。看到杀气腾腾的爱尔兰人冲到跟前,幸存的英军士兵倒也干脆,他们迅速丢下武器,高举双手,用可怜兮兮的目光看着对方……
这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只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一百五十多名英军官兵成了爱尔兰…德国联合作战部队的战利品,而远处的枪声则像是绵绵春雨,虽不激烈,但断断续续没个停。在德**官的督促下,爱尔兰志愿军的军官们迅速收拢部队,押着俘虏们回到他们先前打阻击的田埂后面重新布防。过了十来分钟,派去探察敌情的士兵带回来一个颇让人吃惊的消息:数千英军沿河而来!
“这不可能!”爱尔兰志愿军的一名指挥官嚷嚷道,“要不是得到那两艘英**舰的炮火支援,防守战线的英军白天就已经被我们打垮了,他们哪里还有部队可以投入反击。”
“来得正好嘛!”另一名爱尔兰指挥官不以为然地说,“省得我们明天再去进攻他们,今晚一战彻底解决问题。”
与这两人共同指挥联合作战部队的德**官比他们任何一个都要谨慎:“英国人有备而来,我们最好小心应对。”
“有什么可怕的,难道他们还有我们没见识过的厉害招数?”言罢,两名爱尔兰指挥官都露出了轻蔑的神情,他们带着部队一路从凯瑞郡南部山区打到这里,几乎没有吃过英国人的苦头,但那些曾在科克抵挡英军登陆部队的爱尔兰战士,还有在法国皮基尼遭受过英军痛击的德国海军陆战部队可不会这样掉以轻心。英国海军对岸炮击的本事,那可是相当的厉害。。
………………………………
第76章 复仇之战
夜幕降临之时,一艘双烟囱的大型战舰在一艘轻型战舰和两艘驳船的陪伴下驶过香农河口。与那些在北海驰骋、威风八面,且时常出现在主流书刊画报上的无畏舰、战列巡洋舰不同,这艘体型庞大的战舰并没有纺梭状的修长舰身,它舰形宽厚,线条饱满,前后甲板各只有一座双联装炮塔,所有的副炮像是在蛋糕上横插蜡烛一样置于炮廓之内,剃刀般的撞角式舰艏看似威武,却不利于提高舰艇的航速。
它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老人星级战列舰“复仇”号。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舰长名叫约翰…希尔,是英格兰希尔家族的一员。
战争爆发时,这艘老式战列舰编在英国地中海舰队,日德兰一役之后,受到重创的英国海军采取了从海外收缩兵力的策略,6艘老人星级纷纷从地中海和太平洋海域调回本土,并且编入海峡舰队。它们多数没能赶上第一次弗兰德斯海战,在那场海战当中,英国海峡舰队主力惨遭德国主力舰群蹂躏,这让人们看到了存在于前无畏舰和无畏舰之间的惊人鸿沟。而在第二次弗兰德斯海战期间,整个英国海峡舰队都在多佛尔海峡后面待命,最后阶段,德国海军的“布吕歇尔”和“格劳登兹”在它们眼皮底下横穿英吉利海峡,德国人成就了海战史上的传奇,英国海峡舰队却被钉上了耻辱柱。在满载的情况下,老人星级战列舰的吃水深度为8米,而无畏舰的吃水深度普遍在9米以上。涨潮的时候,利默利克下游的香农河航道足以通行这样的大型战舰,但退潮之后就有搁浅的可能。老人星级是装备水管锅炉的第一批战列舰,这种锅炉可提供更高的功率和更大的经济性,但在服役了十五六年之后,许多设备已经严重老化,又赶上英国海军跟德国人全力开展造舰竞赛,老式主力舰的维护保养被放在了次要位置,“仇怨”号的极速已从早期的18点25节降到了16节左右,老式12英寸mkviii型舰炮口径虽大,射程和威力都已落后于时代,远距离根本无法击穿德国无畏舰的主要装甲,对岸支援或是发挥余热的较佳选择。
以先期抵达的两艘防护巡洋舰为航行参照,体型庞大的“复仇”号沿着中心航道缓缓前行,岸上一阵接着一阵的枪声爆炸声并没有打乱它的节奏,直到夜里9点,它才在预定泊位下锚,舰上的4门12英寸主炮霸气地指向香农河南岸。
“望见我方部队从岸上发来的灯语信号,请求对坐标443…374位置实施连续炮击!”岸上的英军部队归由希尔公爵指挥,约翰…希尔上校自然言无二话,为确保射击参数的正确性,他还亲自检算了一遍,这才放心地下令开火。远处的田野中,爱尔兰…德国联合作战部队的士兵们依然驻防在那条东西走向的田埂后面。歼灭了由一百多名英国新军组成的先头部队之后,他们很快迎来了大批英国正规军的进攻。除了人数上的变化,这些英军士兵的战斗素质和经验技巧要比先前那些“雏鸡”强得多,他们以为数不多的野战炮和维克斯式水冷重机枪进行火力压制,步兵们一个波次一个波次地投入进攻,靠近敌方阵地之后,他们先以李…恩菲尔德mki型步枪打出密集凶猛的排枪阵,然后才发起冲锋,这种简单有效的战术几乎突破了数百名联军士兵的防守,好在他们的后援部队迅速抵达战场,并且巩固了岌岌可危的侧翼阵地。
第二次击退英军进攻,联军士兵们正趁着战斗空隙撤运伤员、补充弹药,突然听到两声刺耳的尖啸当空袭来,紧接着,田野中赫然腾起的两团硕大火球,山崩地裂般的巨大爆炸使得大地在明显颤动。
“炮击!敌人炮击!大家隐蔽!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