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家公主”号右舷艏尾两处副炮战位上,炮手们将弹头涂成白色的照明弹填入炮膛。先前的战斗已经证明了它们出其不意的效果,只是没有特殊命令,战舰出航时的各种炮弹是按常规比例配载的。英寸口径的照明弹全舰仅配备两百多发,延时引信最短的型共有发,之前已经消耗近半。颇有先见之明的枪炮指挥官令舰员从左舷弹药库运来备弹,又让人手工调整型和型照明弹的引信,使之符合近距离照明之用,这才使得贝蒂能够顺利地“故技重施”。
英舰发射的黄色照明弹再次点亮海面,它们所处的高度不止对德国鱼雷艇上的驾驶人员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对英国炮手们的观瞄效果也产生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只有少数人得以用墨镜来降低这种强光线的视觉干扰,他们很快发现,这一次德国鱼雷艇没有调头闪避,它们继续在浪尖跳跃,以惊人的速度飞驰而来。米,米,米,米……当它们猛然转向的时候,虽然海面上没有马上出现鱼雷尾迹,许多英国舰员都大惊失色,而急促的转向警报声也再度响彻“皇家公主”号……
“见鬼!见鬼!该死!”
言行举止一贯符合绅士标准的贝蒂终于爆了粗口,当然了,身旁的军官们并没有听到他的低声怒骂,而是见他用握紧的拳头狠狠砸了几下栏杆。近距离袭来的鱼雷固然危险重重,快速航行且转向系统运作正常的“皇家公主”号并非没有机会避开,他的激烈反应让旁人颇有些纳闷——形势不容人们多想,转瞬之际,一声震耳爆响从舰外传来,只见贴近“皇家公主”号右舷行驶的侦察巡洋舰“安菲翁”号舯部焰光冲天,舰桥及甲板出现了明显的倾斜,这名勇敢而忠诚的卫兵居然用身体挡住了德国的鱼雷——几秒之后,该舰尾部发生同样猛烈的爆炸,焰光映照下,整艘战舰都在剧烈地颤抖。
贝蒂和他的下属们目瞪口呆地望着右舷海面发生的一切,各舰副炮犹在努力拦截德国人的鱼雷,几乎每个人都诚惶诚恐地等待下一个刺人心魄的爆炸,这种状况持续了十数秒,却什么也没有发生。突然间,舯部和尾部火势似有减弱的“安菲翁”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爆炸,烈焰腾空而起,卷着滚滚黑烟冲向百米高空,侦察巡洋舰的后半截霎时变成了碎块,无数钢制部件飞向周围几艘舰艇,砸在舰壳、甲板和舰桥上咚当作响……
全舰爆炸堪称海战当中最悲壮和最惨烈的情形,前半截舰体尚存的“安菲翁”号还称不上“最”,但舰上的景象依然让旁观者感到触目惊心。幸存的舰员纷纷从翘起的甲板和倾斜的舰桥上跳水逃生,残存的舰体很快变成舰艏竖直朝上,黑色与铅灰色不再是舰体水下和水上部分的分界线,它们以相同的高度暴露在视线之中,这绝无仅有的时刻转瞬即逝,烟囱、舰桥、前甲板最终是舰艏旗杆——永远地从海面上消失了。
贝蒂的厄运仍未结束,就在北方海际已隐隐可见舰队高速航行产生的带状烟云时,“发现鱼雷”的警报声响彻各舰,速度不及“闪电”而威力更加强劲的“雷霆”战斗群终于追了上来。这些以轻装甲保护驾驶舱的重型ss艇无惧英国舰艇的各种拦截手段,它们既能够以量取胜,多艇联合,从米乃至米外发射鱼雷,形成水面舰艇难以规避的扇面攻击,也可以施展海上迷踪步,穿过敌方炮火覆盖区域抵近发动鱼雷攻击。
艘“雷霆”,枚鱼雷,看到海面上密密麻麻的鱼雷尾迹,英国人头疼、心惊、胆颤的程度可想而知。
………………………………
第17章 以退为进
时分,“腓特烈大帝”、“凯撒”、“凯瑟琳”、“阿尔伯特国王”、“路易特波特摄政王”及“国王”这六艘德国新锐无畏舰组成强大战斗群已抵至“狮”号右舷后方米位置,双方若保持现有航向不变,再过几分钟,这些德国无畏舰的后向火炮便能够获得射击角度,届时“狮”号将成为第一艘在实战中体验德国无畏舰群全舷齐射的英国战舰。( 就爱)就在这时,一发英寸口径的德制穿甲弹击中了那艘已是遍体鳞伤的英国战巡。在过去的半个多小时里,鱼雷和近失弹在水线下方炸出的多处破口导致了大约吨海水灌入舰内,留守“狮”号的英国舰员两度堵漏失败,海水最终浸湿了包括舰尾弹药库、轮机舱及后部锅炉舱在内的多个重要部位,航速一减再减,此时已然变成了漂浮的钢铁堡垒。在德国舰队的持续打击下,它的舰桥、桅杆、烟囱几乎全部坍塌,四号主炮塔及舰尾副炮尽数损毁,舰内的电力供应和通讯线路也基本中断,但顽强的英国舰员们仍继续用舯部靠后、两座主烟囱之间的三号主炮塔向德国舰队开火。
间接打垮英国雄狮的最后一发德国炮弹,从它四号炮塔后部的上层甲板穿入,接连贯穿了物料仓库、三号烟囱的烟道和医疗手术室,落在备用供电室发生爆炸,当场摧毁了正在工作的备用发电机和应急蓄电池,使得这艘三万吨的战舰彻底失去了电力供应,舰员们只能利用两部自带发动机的水泵从底舱抽水,排水速率远不及底舱的进水速度,舰体倾斜角度继续向发生倾覆的极限值逼近。由于舰上的收发报机早已损坏,舰长罗德里克上校并不知道己方大舰队的确切情况,见抢修已无意义,他于三分钟后也即是时分下令弃舰。在全体人员撤离之时,一小队勇敢的自愿者携带炸药进入底舱,将炸药安放在能够结束这艘战舰痛苦的位置,点燃导火索方才撤离。
时分,造价超过万英镑、耗时个月方才建成的“狮”号战列巡洋舰在一阵并不十分猛烈的爆炸中加速右倾,几分钟后,它的黑色舰底已经翻转朝上,并将这样的状态保持了一段时间。舰长罗德里克以下多名舰员弃舰逃生,加上先期撤走的部分人员,全舰名官兵约有一半幸存下来,余者随舰沉入两百多米深的海底……
沉没的“狮”号是倒在德国无畏舰群面前的第一艘英国主力舰,这时候,“腓特烈大帝”及随行诸舰的注意力终于可以完全转向更远的前方。经由鱼雷攻击机和高速鱼雷艇的袭扰阻击,贝蒂舰队的残余舰艇始终没能发挥出绝对航速的优势。整整一个小时,“皇家公主”号、“玛格丽特女王”号、“澳大利亚”号向北航行的距离不足海里,而六艘德国无畏舰在用“狮”号练靶的同时稳定保持着节的战斗航速,双方由此拉近到了米,这一距离已处于两国海军主力舰炮术训练的范围,若是时间往前移半个小时,德国舰队必然以密集炮火猛轰英国舰只,而贝蒂的三艘战列巡洋舰也有能力进行猛烈的反击。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借助侦察机和照明弹,六艘德国无畏舰昂起炮口打了几轮“交替射击”,炮弹落点都与目标相去甚远,英国战舰的还击也同样“不知所云”。
射击指挥人员继续尝试夜战条件下的远距离炮击,坐镇“腓特烈大帝”号的舰队指挥官们则收到了两份较为重要的电报,它们均由齐柏林飞艇部队拍发。其一是在交战海域附近实施侦察的lz…再度觅得英国大舰队的踪迹,其先遣舰艇距离战场仅海里。如果是在天气晴朗的白昼,双方嘹望员已经能够看到彼此的桅杆了!
其二自lz…,这艘新近服役的齐柏林飞艇当天负责在北海北部和中部巡弋,它发来的报告与英国海军舰艇的行踪无关,而是一份“天气预报”:自北而来的暴雨云层正以超过节的速度持续向南移动,飞艇侦察因恶劣天气而提前结束。
从参谋军官们的反应来看,大多数人关注第一条电报远远超过第二条,但对于一名有着良好大局观并能够进行全盘考虑的将领而言,第二条电报是绝对不容忽视的。由于同时受到多种地理气候的综合影响,位于不列颠群岛、欧洲大陆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的北海堪称地球上气象状况最复杂的海域之一,冬季雨雾、风暴频繁,夏季的烈风暴雨亦是家常便饭。在北极地区建立气象站可以对北大西洋乃至广大北欧地区的天气进行预测,但对于天气变化多端的北海,突如其来的一场狂风、一场雨暴,以现有技术手段技术是无从预判的。
舰队司令英格诺尔眉头紧锁地思虑着,夏树同样在一旁静静思考。战场上交织着各种偶然和必然因素,再缜密的计划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细节都考虑进去,因此,一名的指挥官必须具备良好的临战指挥能力,随时应对局势的变化而调整计划。
其实从希佩尔舰队驶出亚德河口(进出威廉港的必经航道)开始,德国海军所执行的就是一个动态的时间表。风浪对舰只航速的影响、英国海军的反应速度及舰队南下航速等等,这些难以准确估计的因素集合在一起,使得德国主力舰队协同侦察舰队在天黑前围歼英国机动舰队的预期目标未能完全达成,而鱼雷攻击机和高速鱼雷艇的战果又比预想的略好一些。鉴于英国机动舰队的残余舰艇,尤其是那三艘战列巡洋舰均因伤势而无法全力撤退,如果“腓特烈大帝”号领衔的六艘德国无畏舰继续高速追击,也许半个小时就能解决掉它们,顺利的话,六艘无畏舰及随行轻舰艇调头折返,集合其余舰艇再同折失先锋的英国主力舰队交手。
“殿下怎么看?”
英格诺尔征询意见的语气将夏树从沉思中唤回现实,舰艏主炮刚刚进行了又一轮射击,随行的另外五艘无畏舰也相继开火,而从前一轮射击的弹着点情况来看,夜晚的视线对精密光学设备的影响确实很大。唯有等到雷达出现,夜间炮战才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在作出回答之前,夏树转头向自己基尔海军学院的学长戈德上尉询问了无线电信号的监测情况,得到的回答是“强无线电信号频繁出现,除确认英国大舰队总旗舰呼号外,电码内容仍未成功破译”。
夏树对无线电并不在行,无法给予德国海军情报部门技术上的帮助,而是通过自己的影响给予情报部门下设无线电监测解译团队更多的人员和经费支持。以眼下的状况,即便无法获知英国海军的通讯内容,以其频繁联络的情况来看,指挥英国大舰队的杰利科必然通过贝蒂获得了战场的实时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作战策略。
“夜战充满偶然因素。”夏树对英格诺尔说,“打一场夜战,我们的优势在于飞机、高速鱼雷艇以及主力舰的抗沉性能。”
“是的。”英格诺尔应道,“只要全神贯注,我们完全可以拿下这场胜利。”
夏树接着又问戈德:“现在‘赫尔戈兰’和‘拿骚’距离我们多远?”
戈德上尉低头看了看手上拿着的稿纸:“根据二十分钟前的情况推算,赫尔戈兰现在距离我们海里,拿骚海里。长官,是否需要核实准确数字?”
夏树看了看英格诺尔,转头向戈德吩咐:“去核实一下。”
戈德上尉离开战斗舰桥的时候,资深参谋官霍费尔特上校从绘图室带来了一份作战示意图,军官们就着简易的台板将它铺开,双方舰艇的战位、航向,包括行将进入战场的英国大舰队,都一一标注其中。这里面自然少不了大量的估计、推算,同实际情况或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仍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双方的交战形势。
“他们的战巡分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