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岁约阿希姆 >

第115部分

万岁约阿希姆-第115部分

小说: 万岁约阿希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提出质疑,这个新的进攻学派找到了卢瓦佐…德…格朗梅松上校作为他们的代言人,他的观点影响了于年升为参谋总长的约瑟夫…霞飞将军,使得法**队开始从防御理论转向进攻理论。野战装备方面,法军的重炮远远少于德**队,但他们装备了一种性能优异的野战火炮,即型毫米速射炮,支援步兵进攻或压制对方步兵时,一门这样的火炮几乎抵过两门德军毫米野战炮,然而法国参谋部把炮兵看作是对步兵的次要的补充,他们认为集体精神将更能补偿技术上的不足,因而长期忽视炮兵的运用。轻武器方面,法军装备的哈奇开斯导气式气冷机枪在性能和实用性方面不逊于德军的mg,但装备数量相对较少,而驻扎在法国本土的步兵仍在使用勒贝尔m步枪,它作为世界上第一支采用无烟火药的步枪而闻名,其管状弹仓的设计已经落伍,而法军骑兵和殖民军队已经装备了更为先进的伯赫提耶/科洛尼亚式步枪,但它们皆采用发弹仓,射击速度不及德军的毛瑟g和英军的恩菲尔德。

    经历了日俄战争的惨败,沙俄军队开始了一段痛苦而漫长的重建。经过近十年的休养生息,俄军现役部队的规模达到了惊人的万,并有近万可随时征召的预备兵员,且在法国援助下加速西部铁路网的修建,用以提高俄军从腹地向波兰前线调遣部队的效率,但是,由于政府和军队的**状况没有改善,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情况仍然十分糟糕,机枪和大炮少得可怜,而且弹药储备严重不足。军官团队充斥着贵族和有钱人,这些人的战争知识还局限于使用军刀和剑,而士兵多是农民出身的文盲,徒有勇气而缺乏作战素质。

    尽管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兵工厂、完备的军工体系以及组织良好的重炮部队,奥匈帝国的军队状况并不比自己的头号劲敌好到哪里去,复杂的民族结构和是它最致命问题——由于极少有人能够同时掌握多种语言,许多基层军官都无法让自己的每一名士兵听懂自己的话,而不同民族的士兵之间又缺乏认同感,所以只有最精锐的皇家部队和一些地方防卫军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向心力。在未经动员的情况下,奥匈帝国拥有万帝国国防军和地方防卫军,而总动员可使军队规模扩充到万人,步兵和骑兵主要装备本国生产的斯太尔…夏利曼m系列步枪,并列装有性能良好的施瓦茨洛泽机枪和斯柯达机枪。

    陆军竞赛刚刚拉开大幕,海军竞赛早已热火朝天。搅动世界海军格局的两大主角,英国和德国,继续在数量和质量上展开双重比拼。相隔短短半年,两国先后开建了新一级同时也被视为舰队核心的主力舰——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和德国的巴伐利亚级。

    凭借既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英国海军雄心勃勃地订造了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它们装备威力空前的英寸舰炮,拥有威风凛凛的长艏楼,因采用全燃油锅炉而获得强劲动力,性能全面优于已经服役或在建的任何一艘英国战舰,首舰于年底在英格兰南部的朴茨茅斯船厂开工建造。

    得到英国海军开建新舰的情报后,德皇威廉二世亲自向克虏伯工厂下达命令,要求他们加速研制英寸海军舰炮,以装备德国的新型战列舰。

    研制新式火炮本是一项难度高、耗时长的精密工作,英国人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从。英寸到英寸的跨越,而且为了赶上新舰的建造进度,主炮试制与制造同时进行,赢得了这场冒险,技术人员和海军官员无不感慨“上帝保佑”。以此为标准,德国人显然得到了双倍的“上帝保佑”,德皇的命令让他们果断放弃了。英寸舰炮的研制工作,直接从英寸飞跃到了英寸,在比英国人更短的时间里,克虏伯的工程师们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装配巴伐利亚级的英寸舰炮身管达到倍径,理论射程和威力均强于英国新战舰倍径的同口径舰炮!

    同期同级别主力舰,德国战舰的主炮口径和数量等同于英国战舰,这在英德海军竞赛中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防御方面,伊丽莎白女王级虽然较以往的英国战列舰有很大的增强,在德国的巴伐利亚级面前仍自惭形秽。水线主装甲带(最大)、炮塔(正面)以及司令塔,德国新战列舰悉数达到英寸,而英国人的新战舰仅为英寸、英寸和英寸;动力方面,德国新战列舰虽然沿袭了战巡用燃油锅炉、战列舰用燃煤锅炉的一贯配置,得益于性能优越的胡伯特冲动式轮机,该级战舰的最高航速可达节,略逊于英国对手,但因为设计装备了巡航用的大型柴油机组,巴伐利亚级的续航力反而强于伊丽莎白女王级。除此之外,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还设计了坚固的三脚桅,在桅楼上配置了综合射击指挥系统,从而保证了相对理想的火力精度。

    海军竞赛的焦点集中在了英德海军身上,但这终究不是两个国家的游戏。法国人总算走出了“最先进前无畏舰”的阴暗面,真正意义上的无畏舰——科尔贝级,于年建成服役,它的设计独具一格,总体性能却跟不上英德海军的脚步,只能在地中海域同竞争者抗衡;奥匈帝国开始建造他们的联合力量级,四座三联装主炮的火力配置同德国的拿骚和赫尔戈兰级如出一辙,但受制于船坞规格,奥匈帝国的无畏舰吨位非常有限,在保证火力和航速的情况下,他们只得牺牲防御力;意大利人更早开工的“但丁”号无畏舰由于一贯的拖沓风格和技术原因进展缓慢,它同样采用了四座三联装主炮的火力配置,学英国人走了一条高航速、轻装甲的设计道路,防御性能还达不到奥匈无畏舰的水准;俄国人还在眼巴巴地期盼着第一艘无畏舰开工,而在大洋彼岸,财大气粗的美国人已经服役了艘准无畏舰和无畏舰,同时还有装备英寸主炮的新式主力舰在建,海军实力仅次于英国和德国。


………………………………

第123章 缘未尽,心相随

爱尔兰,克莱尔郡,利默里克。

    透过架在窗户后面的高倍望远镜,夏树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远处。视线正对着一座英军兵营,操场上有进行列队训练的英军士兵和一些军用车辆。在兵营的南侧,仅隔着一条很窄的街道,有一栋白色外墙的两层楼房,朝向大海的露台上种满花草,楼房前后皆有修建平整的草坪,外围则是一圈灰石基座的铁栅栏。

    楼前草坪上,两位穿白色衣裙的女士款款而行。她们个头一般高,身形也很相似。挽着发髻的这位明显成熟一些,她手中拿着一把蕾丝花边的洋伞,美艳的面容却显憔悴;卷发造型的无需粉状已是俊俏迷人,她以双手挽着同行之人,在听对方说话的时候,神情显得很是专注。

    仅以外形轮廓,夏树有百分之十的把握判定她们就是希尔将军夫人和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夏洛特…希尔。借助了这支单筒的高倍望远镜,他更能够直接看清那熟悉的面容。

    此刻站在夏树身旁的是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小伙,他有着文质彬彬的长相和单薄削瘦的身形,这往往让人将他跟教师、文案这类职业,显然很少有人会想到,他竟是一名来自德国的职业情报人员,精通侦察、跟踪、窃听,善于与人交流并想方设法套取情报,必要时还可以执行诸如刺杀枪击等暴力血腥的任务。

    当夏树聚精会神于目标人物时,这位年轻小伙并没有等着邀功,而是敏锐地观察着周围同等或相近高度的屋顶、窗户、阳台。在新成立的德国海军谍报局,像他这样经过专业训练但实战经验还不算丰富的谍报人员还有不少,第二次巴尔干危机之后,在德**政高层的授意下,陆海军的情报机构大幅增加了外派力量,情报精英们被重点派往英法俄三国,而作为不列颠本土最动荡不安的地区,爱尔兰,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挖墙脚”的理想目标。

    得益于德国海军谍报局的发展壮大,夏树不必依靠旁人的“友情提醒”探知有关心上人的消息,希尔公爵调任爱尔兰的委任状还没发出,夏树就已经收到了确切的情报。希尔家族的部分成员前脚刚离开塞特福德,德国海军谍报局的报告便送到了夏树面前,而后又进行了详细的探察和部署,等到夏树抽身抵达爱尔兰时,前期工作已出色完成,各项准备也已妥当。

    隔着四五百米的距离,夏树默默注视着夏洛特母女俩,看她们温情相依地漫步。此时已近黄昏,只见她们走出铁栅栏围护的院落,沿着简陋但干净整洁的街道行走,两名原本守在院落门口的英国士兵不近不远地跟在后面。不知是为这两名英国兵所慑,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附近路人纷纷避让,气氛显得颇为怪异

    利默里克地处爱尔兰西海岸,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因航运交通便利,又扼守香农河的入海口,成为英军在爱尔兰西南部的主要驻扎点。巧合的是,现代潜艇先驱,夏树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约翰…霍兰,就出生在克莱尔郡。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夏树投建的胡伯特造船厂就设在利默尼里克,而经过这年的建设和发展,它规模一再扩大,并在都柏林和科克投资了分厂,雇员总数已经增加到了人,能够建造吨以下的各型舰艇,并以霍兰系列潜艇、竞速快艇和私人游艇为主打产品,在国际轻舰艇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穿过两条街道,夏洛特母女在一座古老的石桥上止步,她们面朝夕阳,静静观望着梯田状的赤红云霞,而从夏树的角度看去,她们的身影是那样的纤弱,让人忍不住担心她们为生活的负重所累。可是,希尔将军长年以舰为家,难以给妻女周全的照顾,自己虽能够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同样无法让夏洛特安心宁神……

    当夕阳下的母女俩踏上规程时,夏树这才闭上酸累的眼睛,无尽的踌躇化作一声轻叹。

    见夏树离开窗前,年轻小伙谨慎地拉上了窗帘,然后毕恭毕敬地等着夏树发话。

    夏树仰头看着天花板,思虑片刻,问道:“这里的医院情况怎么样?”

    想要盯牢目标任务,对周围环境的了解掌握必不可少,年轻小伙和他的团队显然做到了这一点。他迅速回答说:“城内有一所教会医院和一所公立医院,另外还有四家私人诊所。根据我们的观察,希尔将军夫人每个星期都由希尔小姐陪同着去公立医院检查身体,送她们去医院的是一辆私人汽车,车上每次都有两名携带武器的军人。”

    夏树想了想:“希尔公爵在这里的名声怎么样?”

    “这里的每个爱尔兰人都知道他是新来的军事长官。”

    这戴眼镜的年轻小伙显然没能跟上夏树的思路。于是,夏树换了种方式又问了一遍。

    “噢,他来的这段时间,对驻军部队所做的唯一调整就是加强了港口的水面巡防力量,到目前为止还未抓获一例走私。”

    “在他来之前,这里的走私情况很严重吗?”

    年轻小伙答说:“据我所知,克莱尔郡及周边地区的走私现象相对较少,在爱尔兰南部的几个郡,尤其是科克,走私就非常严重了,因而受到英国驻军的重点巡查警戒。”

    夏树点点头,自从毕业季的训练远航之后,自己年未曾造访爱尔兰,却从未放松过对英国后院的关注。通过早先在科克港结识的独立运动人士,他不仅为爱尔兰的独立运动捐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