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九十七章 何人指使?
“你们都退下吧!”宋徽宗赵佶叹息一声,站起身来,直接转身离去。
众人微微躬身,随即退了出去。此时,朝中大臣缄默不语,四处一片静谧,除了众人的脚步声,再无其他声音。众人神色各异,那些中立的大臣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子赵桓等人,又看了看笑容满面的赵构,然后离去了。
站在太子赵桓的大臣却是愁容满面,心里一片苦涩。随着王黼地倒台,代表他身后的一批势力直接倒下,而这一切都是赵构所为。众人看向赵构的眼神除了畏惧还是畏惧,又联想自己等人的处境,忐忑不安。
赵构、赵有恭等人微笑地看着愁眉苦脸的太子赵桓等人,幸灾乐祸,心里冷笑不已。除了太子赵桓不能动之外,其他人都成为赵构必须对付之人,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才是开始,真正的目标是高俅,还有日后的那位大人物,只是他到现在还不曾出现过,故而无法下手,只是高俅必须死,否则后患无穷。至于太子赵桓,赵构根本没想到真的让皇上将他太子之位废黜,而是让他明白有些事情该做,有些事情不该做。
皇位对于赵构提不了太大兴趣,首要任务还是富国强民,抵御住未来金兵入侵的危险。若是乱世称帝也不得安宁,他可不愿意成为历史上的那位君主,只是一味地逃避,不敢与金兵对抗,这不是他的风格,也不符合他的性情。
“太子殿下,为何愁眉苦脸?除去奸佞之臣岂不是好事,理应高兴才是啊!若是父皇看见太子如此模样,只怕到时候说不清楚吧!”赵构揶揄的看着眉头紧皱,愁眉苦脸的赵桓。
赵桓嘴角抽了抽,勉强的笑了笑,道:“只是太开心了!”
说出这话,赵桓都感觉自己的脸色非常不好看,只是强忍着心中的愤怒不得不回道。众人都知道此话是多么言不由衷,却又不得不说之。赵构语重心长地瞥了一眼,淡淡的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道:“太子有些事情该做,有些事情莫强求,路错了及时回头才行!”
赵桓脸色渐冷,直视赵构,冷冷地回道:“本宫的事情自己清楚,不必你来教训!”
赵桓拂袖而去,不再与赵构纠缠。此时,高俅从赵构身边走过,自始至终他都不发一言,不愿意掺入其中。只是赵构不给他这样的机会,悄悄地低语一声:“接下来便是你了!”
高俅浑身一震,心里一惊,愣了一下,没有任何回击,径直走开了,心里却不再淡定了,暗暗地想道:“接下来是我?……莫不是从一开始苗头便是我,并非太子?”
想到此处,高俅冷汗直流,心里一紧,脸色骤变。然后,高俅认真的想了想,直觉告诉他这事情是真的,赵构针对的人并非太子赵桓,而是自己。高俅想破头皮愣是想不出自己何时得罪过赵构,浑浑噩噩地离开了。
“等你解决了,朝中局势必定稳定了。接下来,咱们的交锋才是开始。”赵构脸色渐冷,冷漠的望着高俅离去的背影,阴冷的想道:“高俅不处,大宋难安,唯有除了你才是最重要的。”
赵有恭目光冰冷地凝望着赵桓离去,默默地想道:“太子,哼哼!……想必你做这个位置太久了,放心你真的不愿意做了也没人强迫你!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王云低声道:“郡王,微臣先行一步!”
赵构点点头,王云走后,许景衡也告退了。王云与许景衡二人按照名单,将王黼有关人员悉数擒拿,该罢免的就罢免,该论罪的就论罪,该杀处斩的就处斩,上至京城二品大员,下至地方官吏等。
“九弟,王黼的事情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还需要行动吗?”赵有恭见许景衡、王云都走了,淡淡的问道。
赵构微微一笑道:“事已至此,只怕他们会有提防。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事情。毕竟,王黼没有说出是他指使,不代表我们不知情,只怕这些日子以来寝食难安倒是真的。”
“堂兄,过几天便是母妃的生辰,这些年我不在宫中,也不曾亲自前去请安。现在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待母妃生辰那天你与我一同前去拜见母妃如何?想必母亲看见你也非常开心!”
赵有恭一愣,道:“我去合适吗?”
“就这么说定了!”赵构哈哈大笑直接让赵有恭哭笑不得答应下来,也不曾给他任何反应,直接敲定了,搞得赵有恭嘴角抽了抽,想了想也就默认了。
赵构一直想去亲眼看看自己的生母,多年未见,也不知生母身体如何。若非事情没有敲定,赵构早想前去探望自己的母亲。现在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是时候拜见自己的母亲。
宋徽宗赵佶散朝后,没有直接回宫,反而命侍卫将王黼押赴至御书房。片刻后,王黼一身囚服,蓬头垢面来了;赵佶抬起头看了过去,只见王黼面色苍白,短短的时间整个人看上去老了很多。
即使如此,赵佶没有任何怜悯,淡淡的问道:“朕问你,何人指使你做的?”
“罪臣见过皇上!”王黼垂头丧气地高喊一声,听闻赵佶的问话,面露尴尬之色,欲言又止。
“怎么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想隐瞒吗?”赵佶厉声问道。
王黼想了想,吸了一口气,如实回答:“是……是太子!”
“果然是他!”赵佶唉声叹气一声,他已经猜到了是赵桓在幕后所为,只是未曾点破。
据他了解,王黼与赵构没有任何仇怨,二人也算不上交际,唯一的可能便是王黼受人指使。赵佶又想到王黼是太子赵桓的人,所以幕后之人不需要多想便知道是赵桓了。
赵构奏禀上来的情报全部都是指的是王黼,没有任何关于太子赵桓的只言片语,这不符合赵构的性格。既然出手,势必断其后路,决不给他人任何机会。此事,赵构做的明显不符合他的性格,故而赵佶才有这样的疑惑。
纵然心中已经猜到是赵桓所为,赵佶还是难以接受。毕竟,赵桓是皇长子,就算再怎么心狠还是没有轻易地下定决心。只是经此一事,赵佶心里已经作出了重大决定,对赵桓再一次失望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忐忑
“你着实让朕失望!”宋徽宗赵佶冷冽的看着王黼,面无表情地说道:“汝之所作所为,朕一清二楚,却不曾处置你乃是朝中不可无相。纵然你有太大的过错,只要不触及底线;可惜,汝之所为乃是断送大宋江山之行径。”
“若是早知如此,朕必定不可轻饶汝!郡王乃是朕之子,亦是骠骑大将军,更是监察御史,掌管百官行为,你可知朕为何如此重视?以你的聪明才智不可能忽视其中原因!”
“朕重用构儿,非朕之子也,乃是为朕分担忧愁,为大宋江山出力,为百姓谋求福祉,实乃国之栋梁。汝本与蔡京同流合污,蔡京贬黜京城,其势力连根拔除,却没有处置汝,是因为你看清形势,乃是聪明之人。”
“万万没想到,汝还是让朕失望!千不该万不该,将心思用在构儿身上。你可知那首诗出来后,朕亲口问过他,若是他愿意朕即刻退位,废黜太子,另立他人。”
“可惜被他拒绝,不曾答应;或许是朕太过着急也!若是你真的聪明,不可能不知道朕的心思,揣测朕的心思不是你一直以来擅长之事吗?朝中不能皆是忠良之人,亦不可奸佞之人,唯有平分秋色方是最好的结果。”
“本以为这是最好的结果,只是时不待我,非常时刻行非常事,是该好好地扫清一切障碍了,不然祖宗基业毁于朕之手,朕无颜面对泉下的赵氏先祖,更愧对天下百姓!”
王黼听到此处,方才明白一直以来昏庸无能的赵佶并非真的如此,心如明镜。此时此刻,王黼知道自己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这一切并非赵构所作所为,而是自找的。
如果从一开始便知道宋徽宗有意清扫朝中奸佞之臣,王黼必定低调行事,不可能再次投入******中。蔡京被贬黜,王黼以为是他行事太过于乖张,把持朝政,惹恼皇上才有如此结果。
蔡京身后的势力轰然倒塌,那些日子王黼颤颤惊惊,只怕自己惹祸上身,不曾想居然是赵佶有意为之,故意放他一马,因为那个时候他看到蔡京惹恼皇上,便落井下石,更是与蔡京闹翻,提前做好准备,逃过一劫。
此次他受制于太子赵桓的威严,迫不得已之下才出此下策。此事说到底是他的私心,要不是他想爬的更高,得到更多的权力,嫉妒赵构,又畏惧赵桓,只得如此做。
若是造谣赵构的事情全部怪罪于赵桓说不过去,还有一部分是王黼自身原因。之前赵佶如此问,王黼便顺势而下,推到了赵桓的身上。在他想来,太子赵桓乃是皇上的长子,必定受到宠爱,亦是日后大宋的君主,这是必然的。
可惜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赵构在赵佶心中的地位居然如此高,王黼不得不承认赵构却是远甚于赵桓。若是再同等的位置上,赵构比赵桓更适合立为太子。即使如此,王黼还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皇上念及赵桓的面子不会真的将自己处死。
但是,他错了,押错了人。如果是赵构的话,兴许事情还有转机。当时被押了下去,并未立即送往天牢,只是身上的朝服全部扒掉,穿上囚服一直没有离去;后来,皇上单独召见以为还有希望。
如今,皇上将事情都说清楚了,王黼也知道最后的希望破灭了,自己是必死无疑了。本以为自己对皇上心思揣测有度,把握很好的王黼,这一刻发现皇上隐藏的最深,深不可测;此时,王黼明白了蔡京失魂落魄的贬出京城的心,以及童贯等人临死前的惊讶。
只是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没有任何机会可以挽回了,更不可能重新来过,只能顺从。
赵佶不可能再给他任何机会,直接让人拉出去送往天牢;另外,赵佶传旨不允许任何人前去探望。
三日后,赵佶偕同赵有恭一同进宫拜见自己的生母韦氏,亦是韦氏的生辰。在大宋后宫中只有皇后、太后才有资格庆贺生辰,其他妃子都没有这个权利,甚至有些人在冰冷地后宫中生活早已忘记了生辰。
若非赵佶提醒,只怕赵构都忘记了母亲的生日。对于他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亦是特别的日子。现如今,韦氏已经从晋升为贤妃,这是赵构剿灭方腊取得战功后,赵佶特别赐予韦氏,也可以说是母凭子贵。
无论是昔日的赵构或是以前的他都未曾给自己的母亲过生日,因为从未享受天伦之乐。当他长大成人想要孝顺时,却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亲人了;如今重活一世,双亲健在,却不知道该如何给自己母亲庆贺生日。
虽然韦氏不是皇后,可她为皇上诞下皇子,就算是没有享受庆贺生辰的待遇。不过,赵构却有这个权利为自己的母亲庆贺,不能大摆宴席,只得与母亲团聚方可。
韦氏生于农历庚申年七月初一,即元丰三年七月初一。对于母亲的印象还停留在儿时模样,如今是何模样赵构不知。之前赵佶提及过一次,赵构认为局势未定不曾踏入后宫拜见母亲。
现在,太子赵桓势力除掉了十之**,仅剩下寥寥数人不足为患。并且,王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