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早已做好赴死的准备,那一刻出现的危机并未让他们慌了手脚,反而与众人厮杀起来;双方都杀红了眼,互不相让,最后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都被这些人吸引完全忽略了远方隐藏在暗中的弓箭手。
这五人也着实有些本事,凭借着他们的身手愣是拖住了大半人力,也成功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最后利用自己等人给了弓箭手可趁之机。他在众人分神之际,搭上箭矢拉满硬弓,径直射向了李邦彦,还未有任何反应便中了一箭,一命呜呼了。
当李邦彦死在天牢,口吐白沫众人方才清醒过来,立即展开追捕行动,最后那名弓箭手寡不敌众之下也被抓了起来;另外五名杀手也被打成重伤,最后六个人在被抓的那一刻便做好了赴死准备,什么话也不说便自杀了。
当五名杀手,一名弓箭手全部未归,太子赵桓便知道他们出了事情。那个时候他以为失败了,还被擒获住了。在他失望之时,又听到他们成功的消息,就算是死了也成功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虽然损失了五名一等一的高手,还有一位神箭手;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就算是猜到是我做的,也没有任何证据,又能奈我何?”太子赵桓抿了一口茶水,舒服的躺在椅子上,一脸的得意,又有几分狠戾,暗暗地想道:“若不是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怎么会铤而走险。”
杀手的死对于赵桓来说没有值得关心的,这些人本来就效忠于他,如今死了更是理所应当。赵桓真正在意的,这一次真的是一个圈套。如果不是他们反应机灵只怕鹿死谁手尚且不知,这样一来意味着赵构早已猜到会有人前往天牢杀人灭口。
赵桓眉头紧皱,凝重的喃喃道:“莫不是老九知道些什么?又或是他已经猜到是我做的?”他想了想又觉得不对,果断的摇头否定,“如果他真的知道了什么,为何不在父皇面前直接弹劾,要知道他有这样的权力。现在什么事情都没有,难道是没有证据?”
太子赵桓想了许久,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心里不禁有些担心了。无论是哪种猜测对他都是大大的不利,眼下他需要考虑的是明日朝会该如何表现,以免众人的怀疑是自己做的,不能让群臣认为自己是无情之人,这样一来不仅寒了众人心,也显示出自己心胸狭隘,不是明主,这些事情让他不得不去好好地思考才行。
相比太子赵桓的纠结与担心,赵构显得轻松许多,他与赵有恭二人没有回府一直留在宫中静静地等候着天亮。原本他们二人是准备回去的,赵佶看了天色便让他们留下。
天牢发生有人劫狱这等大事,明日便会引起朝堂震动;李邦彦的死在赵构的预料之内,他没有显得慌张或是担心,仿佛这件事根本无关似的,风轻云淡地微笑着。
此次,赵构设下这个圈套为的就是敲山震虎,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达到了自己目的,也收获了不少。并且,李邦彦被抓还是他亲自动手,意味着他与赵桓两人撕破脸皮,正式宣战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我们看戏就行了!
满天的星空渐渐地暗淡了,启明星高高的挂在空中,更显得耀眼。炎热的夏季已经迎来中旬,也是酷热难耐的日子。这个季节的人们比往常都要起来的早,赵有恭、赵构二人看看天色便起身告退,前往偏殿等候朝会召见。
太监在前方引路,原本打着灯笼反而显得有些诡异;此时的白天来的较早,就算是五六点时刻天已经微微亮起,打着灯笼看不真切,故而赵构想了想便让他们将灯笼熄灭,又让他们退了下去。
“李邦彦之死,想必群臣已经知晓了,接下来就看太子如何做?”赵有恭见赵构支开太监,四下无人便开门见山地笑道,他想起等会太子赵桓在朝堂上铁青着脸,敢怒不敢言的模样心里就甭提多开心。
赵构撇过头,微微一笑道:“堂兄,难道你不惧吗?”
“为何惧怕?从小到大,从未怕过;就算他贵为太子,我也不见得比他差多少!”赵有恭瞪着眼睛,理直气壮地回道。
赵构哈哈大笑起来,眯着眼睛说道:“无怪乎十三叔说你天不怕地不怕,果真如此!……不过,李邦彦之死倒是小事,真正重要的还是后面。即使主动权在我们手中,只怕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这一次我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让李邦彦措手不及栽了;这一招只怕对于其他人没有效果,唯有选择其它招式才行。况且,太子并非善茬,其他几人也不是善类,决不会束手就擒,势必会采取行动。”
赵有恭正声道:“这一次行动主要是你执行,不知情的他们势必将你尽快除去;以李邦彦之死来看,只怕他们已经狗急了跳墙,要是逼得再紧只怕兵行险招,甘冒风险也要除去你方才罢休!”
赵构自信的笑道:“你觉得他们要是真的那样做,我会怕吗?”
“不怕!”赵有恭毫不犹豫的肯定回道,赵构的武艺他可是亲身见识过,就算太子赵桓兵行险招派人刺杀也不会伤他;退一万步来说,赵构的武功足以应付一切刺杀行动,根本不必担心。
“那不就是了!”赵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沉声道:“暗中行动不必担心,就怕明着来,要知道他们手中的势力被我剪除了不少,只怕也是他们的弃子,这样一来反而助他们精简了不少,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难缠且阴谋之人。”
赵有恭懂得赵构的话,他的考虑也不无道理。若是太子赵桓真的兵行险招,暗中派人刺杀,以赵构的武功根本就不惧怕;若是他不用这招,用的是另外一招直接从朝堂上打击,那么真的是防不胜防。
“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约束下面的人,千万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如果被抓到的话,只怕经过他们的嘴巴势必会宣扬起来,到时候朝堂上的压力呼啸而至,只怕父皇也难以抵挡,不得已而为之,为今之计便是‘以不变应万变’!”
赵有恭赞同的说道:“好一个‘以不变应万变’!”
赵构兵贵神速的拿下李邦彦,他是********就连皇上都没有打招呼,直接拿下,可见毫不在意这些,意味着皇上在后面撑着,不必担心;李邦彦到底是谁的人众人心知肚明,被抓又被太子赵桓派人杀之,赵构便与他正面交锋了,相当于宣战了。
现在,李邦彦死了,太子赵桓身边少了一位在宫中任职的宦官,还是位高权重的人,也就少了一位探听消息的人。这样一来,太子赵桓的行动会有所降低,也无法第一时间得知皇上的行踪以及想法,那么一切回到原点。
此外,赵构与赵桓正面宣战,看似没有风吹草动,实际上已经正式开始了,自明日起,唯一庆幸的是赵构掌握主动权,赵桓被动。若是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化被动为主动,赵构猜到赵桓势必会有行动,就算他能忍,其他人却不愿意再忍了,因为再忍下去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是下一个。
“那么,等会在朝堂上我们该如何做?”赵有恭低声问道。
赵构笑眯眯地说道:“等会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擦亮眼睛看戏就成,势必会有一场大戏等着我们去看呢!”
“看戏?”赵有恭不解的看着赵构,显得有些疑惑。
赵构解释道:“不错,正是看戏!”
经过赵构的解释,赵有恭方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想想也觉得对的。要知道李邦彦是太子赵桓的人,无论什么事情都会毫不犹豫的站在赵桓这边,就算他是********,依然有官位,在朝堂上还能说上话。
现在李邦彦的死只有寥寥数人知晓,他们也不会真的傻到自己道出是太子赵桓派人刺杀的,要是李邦彦这次做得不够,那么接下来群臣对他会有意见。从朱勔、童贯再到李邦彦,接二连三的死去三人,还是太子集团中最重要的人中之一,要是没有任何表示便显示出赵桓的冷漠无情,自私自利之人。
此次是赵桓显示出自己本事的时候,亦是拉拢人心的时候,成与不成就在这一次朝会上见分晓。赵构、赵有恭二人前来惊讶的发现偏殿之中已经有几位官员在此,他们见到赵构、赵有恭相约而来,目瞪口呆;片刻后,他们又释然了。
众人纷纷上前躬身喊道:“郡王殿下、楚王殿下!”
“免礼!”赵构抱着看戏的心态前来的,心情格外的好,面带笑容地问道:“诸位大人也来得如此早?”
众人慌忙回答道:“郡王来得也不晚!”
众人尴尬不已,他们心里七上八下的,要知道昨夜发生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了。并且,当事人还跟没事人似的与他们谈笑风生;回想起李邦彦被抓捕的场景,众人心里一紧,浑身一颤,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
众人看着赵构的目光都有几分畏惧,要知道赵构的手段深深地吓坏了他们;至于,楚王赵有恭更是生人勿进的冷着脸,让他们都不敢上前打招呼。赵构也没有为难他们,笑了笑便不说话了。
赵构、赵有恭两人坐在椅子上,一个冷若冰霜寒着脸,一个面带微笑,怎么看上去都觉得那种笑容带着冷厉,就像是一把未出鞘的利刃,杀人不见血。由于他们二人的到来,之前探讨的话题现在不敢多言,整个偏殿的气氛压抑起来,如坐针毡,坐立不安想走又不敢走,想说话又不敢再说,只得保持沉默,他们可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第二百八十章 正主来了
随着时间推移,群臣纷至沓来,全部聚集在偏殿之中;赵构、赵有恭二人依旧风轻云淡的坐着,既不说话也不阻止,任由他们自行讨论昨夜发生的事情。若不是许景衡等人前来低声呼喊了一声,只怕群臣早已忘了还有他们二人存在,尤其赵构还是当事人之一。
顿时,偏殿内鸦雀无声,群臣颤颤惊惊的看着赵构,互相看了一眼,那意思不言而喻:“为何郡王在此?”
赵构微微一笑,并未放在心上,仍旧品茗着茶水与赵有恭看戏。此外,赵构又在许景衡等人耳边低声细语了几声,群臣看在眼里更是胆战心惊,他们担心又有其他阴谋,尤其是许景衡等人纷纷点点头,惊讶的模样又让群臣曲解了。
“这个郡王年纪虽小却足智多谋,莫不是又有什么阴谋?”
“刚刚我们在此谈论昨夜发生的事情,郡王亲自生擒李邦彦,这人不知何故死在天牢中,我们的猜测是否被他知道,然后给我们下套?我可是从未得罪过郡王,应该不会对我怎么办吧!”
“许大人都惊讶了,难道说郡王真的要对付我们?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该如何是好?”
“幸亏我刚刚没有说话!”
群臣心里七上八下,惶恐不安的看着赵构,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抓的人。身子正不怕影子斜,只可惜这些人真正清水水明如镜的寥寥无几,那些心里有鬼的担心不已,那些坦荡之人却是嘲讽的看着他们的嘴脸,满脸的不屑,羞于与他们同朝为官。
就在此时,王黼、高俅、梁师成等人匆忙赶来,昨夜他们担心不已,很晚才就寝,要不是叮嘱管家喊他们起床,只怕误了上朝时辰。现在,他们三人出现在偏殿中,众人的目光纷纷投来,皆是寒暄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