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191部分

中华第一帝国-第191部分

小说: 中华第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猜测,这批人被分为了两拨人,其中一拨是跟着首相的,另一拨则是为皇室提供咨询。

  他们能够看到英国的弱点,能够看到自身与敌人之间的差距,所以,他们的建议,总是能够让皇室及时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汉军,是强大的。

  虽然不知道汉军为什么会突然间变的这么强大,但是当他们得知了汉军竟然从美国购买了大批的工业设施之后,也就不再那么郁闷了。

  如果说三年前的那场战争,距离他们太遥远的话,而近期的汉军南下战事又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的话。

  那么发生在去年的清日二次战争,就是最好的参考案例。

  那一战,日本人完败给了汉军。

  尽管日本人的实力依旧无法进入英国人的视线,但作为亚洲陆军强国,日本陆军在亚洲排名老大这个还是没有异议的。

  虽然目前亚洲陆军排名还没有变化,但实际上不少人已经默默的将王思锐的汉军排在了第一位。只等王思锐宣布自立之后,便会立即超越日本成为第一。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英国人在陆地上想要依靠英国自身的实力,是绝对无法阻挡王思锐的脚步的。

  况且远东距离英国本土又那么远,英国去年才刚刚获得了布尔战争的胜利,目前也还在默默的舔着伤口,国内的反战舆论更是将政府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

  可是偏偏,这件事情英国人却又不能不管。

  而这个时候,英国人却是陷入了无限的矛盾之中。

  前面是因为王思锐保证了他们的利益,加上各国没有能力派遣更多的部队去远东作战,所以也算是默认了王思锐的做法。

  而后面王思锐就开始蹬鼻子上脸,而美国人也开始没羞没臊的为了钱连脸都不要了,这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对于英国来说,三年前,一个完整的清国很符合英国的利益。

  可是仅仅只是过了三年的时间,却变成了一个分裂的清国对于英国才更有利。

  于是,心思活跃的英国人终于开始行动了起来,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什么叫世界上做最强大的帝国。

  1903年九月上旬,汉军第四军攻占了湖北全境,湖南北部地区,安徽西部地区,江西北部地区。

  而第五军则是攻占了安徽东部,江苏全境,上海,浙江大部。

  第三军则是占领了陕西与甘肃等地。

  十月份,第四军、第五军进展缓慢,主要是为了等后面的预备役部队接管地盘,所以汉军是在十月份下旬才继续展开了南下。

  十一月中旬,第五军占领了浙江全境,江西东部,福建全境。

  第四军则是占领了湖南全境,江西西部。

  至此,第四军、第五军两个军,共计十三个师,共计二十三万余将士从北、东两侧将广东合围了起来。

  别看汉军南下计划进行的一团火热,但实际上,汉军走到现在也算是强弩之末了。

  华夏的国土有那么大,仅仅只是各地的正常驻军就需要百万之多。

  这些是不需要参加任何战事的,只需要维护地方上的稳定的军队,而汉军目前仅有正规军六十余万,预备役不足四十万,还有六十万的新兵在新兵营里,最早的也要在过了年才能进入预备役。

  也就是说,以汉军目前的兵力,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占领更多的地区了。就是占领江西,湖南,福建三地,都是冒险的决定。

  因为在盛京的第二军,这个基本是没怎么动的,这次南下计划只从第二军抽调了两个师的部队,那里目前还盘踞着六个正规军师,十个预备役师呢。

  而随着部队的疯狂扩充,所带来的好处是显然易见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王思锐便控制了华夏除广东以外其余最富庶的地区。

  而通过对那些逃跑官吏的抄家等行为,也让原本财库见底的汉军得以继续苟延残喘一阵子。

  但是坏处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就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再去进行其他的任务,至少在新兵进入预备役之前,汉军目前的五个军必须要老老实实的待在现在的驻地内。

  同样的,汉军的兵工厂虽然能够疯狂的制造步枪,但是重机枪的产量却始终有限,即使是采取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加上从欧美地区拐来了大量的熟练技工。

  他们甚至利用现有的设备,自行制造了几条生产线,但是目前为止,汉军的重机枪厂的年产量依旧不足一千挺。

  这对于庞大的汉军来说,显然是不够用的。

  同样的,汉军在火力强度方面被削弱了不止一个等级。

  那些后面新成立的预备役,甚至一个团也就只能配备一挺重机枪。除了第一军和第二军以外,第三、第四,第五军的重机枪,更是从一个连一挺直接抽调了一半,现在也只能保证一个营有两挺重机枪。

  可即便是这样,汉军的火力,哪怕是预备役的火力,也依旧要超过了目前的清军,甚至是大多数列强军队。

  当然了,随着地盘的迅速扩充,汉军还不得不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漫长的补给线。

  没有一马平川的公路,没有后世发达的铁路运输网络,甚至没有重型卡车作为运输。

  汉军的补给,如今也只能依靠陆路运输,依靠着驮马来一点点的运输。

  粮食什么的倒还好说,可是武器弹药什么的,那就只能从京城运过来了。殊不知,按照目前的战区,一支步枪从工厂里被补充到第四军或者第五军手中,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而在途中的消耗也更是大的吓人,而汉阳兵工厂,南京、上海等地的兵工厂虽然全部落入到了汉军手中,可那些设备想要生产汉军的装备,还需要进行一番改动。

  所以,按照目前的进度,第四军和第五军至少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拿到这三座兵工厂生产制造的武器弹药。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那么英国人肯定会不惜代价,帮助德寿培训出一支火力强悍的军队的,至少可以让他们自相残杀,英国人只不过是出一些武器弹药罢了,这些东西英国人有的是。

  但是英国人却很清楚,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同样的,王思锐比他们更要缺乏时间。

  如果按照最理想的部署,那么等英国人准备好了以后,汉军那边也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凭借着汉军在人数方面的优势,德寿将毫无抵抗之力。

  殊不知,汉军在南下的过程中,几乎就是犹入无人之境,大军每到一座城池,虽不说立即开城投降,但也差不太多。

  而汉军对待百姓的政策也是深得人心,加上汉军那高昂的军饷,吸引了大量的青壮踊跃参军。

  如果英国人敢拖个半年,那么到时候英国人所要面对的,恐怕将会是至少五十万以上的汉军。

  而这,仅仅只是汉军可用于作战的机动部队而已,各地的驻军并没有被计算在内,如果再从内陆列强影响力较小的各省份抽调一些部队的话,那么到时候英国人所面临的将会是至少六十万以上的汉军。

  如此巨多的汉军,就算是他们的火力密度有所下降,但也依旧不是英国人能够吃得消的。

  英国人已经在王思锐的身上吃了不少的亏,所以他们很清楚,绝对不能给王思锐任何喘息的机会。

  所以,英国人针对远东地区日益变化的‘恶劣’局势,作出了一整套新的计划。而这个计划,被英国人内部称之为灭王扶清。

  于是,英国人找到了日本人,俄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奥匈帝国,七国代表在伦敦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谈判,最终才在十一月一号达成了一致。

  汉军的发展已经触及到了欧美列强的底线,所以他们不得不出面强硬干涉。甚至曾经一度与王思锐处于蜜月期的美国人,这次也终于是坐不住了。

  因为,英国人开出的价码要比王思锐给他们的更多,更吸引人,美国人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丢掉王思锐这个有可能反噬自己一口的‘朋友’。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都没什么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在欧洲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说的再远一些,被汉朝大军打败的匈奴人,最终只能远遁欧洲,然后……然后罗马帝国被匈奴人给灭了。

  所以,欧洲决不允许华夏汉人重新崛起,哪怕是增加自己敌人的实力,也决不允许这个曾经数次给自己带来灾难的世仇敌人崛起。

  PS: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

258:既然决定了,那就去做

  

  ‘砰……’

  一支陶瓷茶杯被王思锐狠狠的摔在了地上,那支跟随了他三年多的陶瓷茶杯应声而碎,里面的开水更是撒了一地,陶瓷碎片被巨力掀翻一地。

  可是,这依旧无法掩饰王思锐心中的怒火。

  “大人息怒,洋人现在正是想激起大人的怒火,从而使大人做出一些他们所希望看到的决定。越是这个时候,我们就越是要保持冷静。”王士珍看着怒火冲天的王思锐,心中同样的也是怒火滔滔,只不过,王士珍却很清楚,现在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火的资格。

  汉军固然很强大,但那仅仅只是针对国内的清军来说的。

  对比上洋人,虽然在陆军方面未必会吃亏,可也架不住四面八方的敌人共同来犯。

  所以,王思锐现在必须要忍,必须要竭尽可能的避免与洋人的战争,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一定的利益。

  “欺人太甚!想我堂堂中华,如今竟落的如此地步……”王思锐双手狠狠的攥成拳头,指甲深深的刺入手掌之内。

  生气,他如何能够不生气?

  就在今天,英、法、美、德、俄、奥、日七国对他发起了照会,会上七国提出了要求王思锐立即停止南下,并且将部队撤回长江以北地区,以维护清国的稳定。

  会上,王思锐只说了一句话,然后便转头就走。

  ‘华夏的内政,还轮不到外人来插嘴!’

  王思锐很清楚当自己说出这句话之后的后果将会是什么?但是,他不得不拒绝七国的照会。

  对于七国的那副嘴脸,王思锐可是看的比谁都清楚。

  日本人因为战败,所以便埋头苦练了起来,无时无刻不再想着重新打败汉军,找回他们那丢失的一干二净的颜面。

  甚至,日本国内为了复仇,更是削减了部分海军的经费,在日本国内又增设了三个师团,在朝鲜那边,日本人也是正在整编五个师团的朝鲜军,这一切都是为了来找汉军的麻烦而准备的。

  俄国人在远东也是一点都不老实,隔三差五的越过边境,甚至与黑龙江那边眉来眼去的。

  而知道朝廷已经不再的黑龙江将军萨保就差直接开门迎接俄军入黑了,而吉林那边还算是稍微好一点,不过情况也不容乐观。

  吉林将军长顺如今已是第三次坐在这个位置上了,而老成老练的长顺,一边是害怕俄军来攻打,一边又要防着南边的盛京汉军。

  加上长顺如今年纪以大,身体状况也是愈来愈差,不想再去折腾什么了。

  于是这个长顺便做起了两面派,一边派人与黑龙江那边交好,一边又派人前往盛京求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