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嵬军-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快慢机?应该叫驳壳枪吧?”
刘乔生笑了笑,也没多解释,就问:“子弹呢?这底下应该还有个匣子的。”
“没子弹了。是有个匣子,我丢在家里了。”志峰说。
乔生右手利索拿着枪内斜着,左手打开枪后撞针,使劲一拉枪栓。“蹭”一颗子弹从弹仓里飞了出来,乔生伸手轻松接住飞出的子弹。
“哎呀,你没退膛的,好险!”他说。
刘志峰惊奇地看着这发生的一幕,想不到哥还有这一手。突然,他想起点什么。
“哥,教我打枪吧!”他兴奋地说:
“你是军人,你什么都会的,杀敌本领,你可以全教我呀!”
要找的师父不就在眼前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哈哈哈!”刘根生高兴得跳了起来。
“你干什么啊?”刘乔生不知弟弟哪根筋不对。
刘志峰回头一把跪在乔生面前双手握住哥哥的手说:
“哥!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师父。”接着他学着戏里面的双手作揖,唱道: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什么呀,什么呀!”乔生说:“你想干什么?”
志峰站起来边做动作边说:
“我想学打枪,刺杀,国术!”
乔生看着弟弟在那做动作耍猴样,忍俊不住。
“停,停!”乔生笑着说:“你能不能正常点。”
刘志峰一回头又跪在哥哥面前,双手握住哥哥的手说:
“你是答应了?”
刘乔生没回答他,岔开话题说:“你看枪管都锈啦!要擦枪了!”
刘志峰不依不饶,撒娇了,“你答应!你答应!”
最后绝招,耍赖!“你要是不答应,我就跪地不起!”
刘乔生被他折腾得没脾气了,就说:“学这些要吃得苦哟?”
“没问题!”刘志峰爽快地答应。
“要有恒心,要持之以恒啰?”刘乔生又说。
“没问题!”刘志峰满口答应。
“那好吧!”刘乔生看了看四周,就说:
“这里环境不错,以后就到这里来练吧!”
“好!我保证每天把你背上来。”刘志峰高兴地说。
“那今天我们就先说说这把驳壳枪吧!”刘乔生说:
“这把是德制M1932式驳壳枪,属警用枪。俗称,‘快慢机’或者‘20响’……”
一个下午,乔生将枪的性能,使用方法等等详细地告诉了刘志峰。
“一些实用的技巧就只有在实弹射击时你自己去摸索和找感觉了。”乔生最后说。
刘志峰听得入了神,一把手枪还有这么多学问,真是不可思议!
傍晚时分,两兄弟才从山上下来。
晚上,兄弟俩睡在床上,刘志峰缠着刘乔生要他讲他当兵的故事,乔生不想说。
“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就说说,让我长长见识嘛!”志峰说。
乔生拿他没办法,就说:“好吧!说就说,但是你听了后,有些事你不能跟爹娘讲的哦?”
志峰点点头。
“那就从小时候我们分开时讲起吧!十四岁那年……”刘乔生开讲了。
十四岁的刘乔生有天无意中发现了个秘密,这个秘密促使他小小年纪离家出走了。他一人来到岳阳城北的码头,悄悄爬上去湖北的货轮,坐船到了武昌。那时他身无分文,肚子饿得不得了,正在寻吃饭的营生,见有招兵的,报名就发大洋二块。他连忙挤进去报名参军,招兵的人一看。
“小屁孩。”将他提溜出来,一脚踹出门。
乔生连滚带爬出门,一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带着警卫员的军官身上。
也许冥冥中命运早有安排,正当警卫将他提起赶走之时,那军官问了一声:
“哪儿来的?”
乔生说:“岳阳过来的。”
那军官说:“哟!是我的小老乡。怎么这么小就出来当兵呀!家人呢?”
“肚子饿!”
乔生抬着小头看着那军官。
那军官“哈哈”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带刘乔生进去吃饭了。
那军官就是当时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周佛海。因为老乡关系,周佛海留下刘乔生给他当勤务兵。
两年后,刘乔生十六岁,周佛海举荐刘乔生进了黄埔军校。刘乔生给自己改了个名,叫蓝正奇。意思是要争气,要出人头地。十七岁那年,蓝正奇听说军校准备挑选一批军官去德国培训,就去找周佛海帮忙,周佛海说他只能推荐,选得选不上就得靠自己的本事了,谁料蓝正奇小小年纪,身体素质、军事素质各方面都合格,一下子被选上了,去了德国留学。
三年后,蓝正奇回国进了教导队,后来又进了特卫队,保护委员长。
南京一役,整个特卫队营地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他差点被日军飞机炸死。
武汉会战,在阵地上阻击鬼子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弹片飞过,将他左脚划伤,住进武汉医院。医院洋大夫建议截肢,他不肯,请求回家养伤,当时的武汉警备司令陈诚将军派人用车将他送回岳阳老家落马桥。
“幸亏爹爹医术了得,又是针灸又是药敷药泡,才保住这条腿,可惜短了点,成了跛子。”乔生说。
志峰问:“你为什么叫蓝正奇?”
“因为我本姓蓝。”
“你怎么知道?爹爹抱你回来时你才…”志峰比划了一下,
“这么一点点大!”他说。
“你听谁说的?”乔生问。
“当然是娘说的。”志峰说。
“小鬼头!”,乔生摸了志峰的头一下,笑着说:
“我在爹的床头脚箱里翻出当年包我的包衣,发现了我本姓蓝,家在湖北,所以我就去湖北找去了。”
“哦!原来如此。”志峰点点头:“所以你就离家出走了!”
“不要告诉爹娘哦!”乔生忙说。
“你也真是,”志峰说:“你也不跟人家说一声!”
“干嘛?”乔生问。
“说了,我跟你一起去呀!”志峰一本正经地说。
“你?算了吧,那时你才多大,娘把你看得象个宝似的!”乔生哈哈一笑。
“喂!好像娘没把你当宝似的!”志峰不服气回了一句。
“好啦,好啦!这不已经回来了吗?”乔生安慰他说。
“哥!特卫队是什么部队?保护委员长!你们是不是特厉害?”志峰问。
乔生望了望他说:“也不是啦!以后你就知道了。”
“喂!”志峰又神秘地问:
“哥,你在部队有相好的吗?”
一听这话,乔生脑海里闪现出一人来,他甜蜜一笑,突然意识到志峰正眼巴巴地望着他,他一推志峰说:
“小屁孩,你才多大?说这些。”
“我都二十大几了,怎么不能说。”志峰一本正经地说:
“说说,她漂亮吗?”
“哟,哟!二十大几了?好像才十九吧!”乔生说。
“什么,什么?”刘志峰争辩道:“过完年我就已经二十了!”
“好了,不说啦,不想学武功了,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呢!”
说完,乔生盖上被子,自个儿想他的美事去了。
志峰见乔生不理他,只好作罢,睡觉了。
乔生不愧是教导队出身的好教官,几个月下来,志峰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无论枪械还是格斗刺杀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一天,兄弟俩坐在后院休息。
“虽然日军的剑术堪称世界一流,有点言过其实。但短兵相接时,其凶猛犀利不容小觑!”乔生对志峰说,他在分析东洋刀法给志峰听。
“听说长城保卫战时,我中国军队的大刀片就杀赢了鬼子!”志峰说。
“哦!你说的是二十九路军的大刀队。”乔生说:
“那真是神刀!听说是大刀王五的弟子在军营里当教官,组建的大刀队,专克鬼子的东洋刀。”
“大刀王五!我要学他的刀法。”刘志峰站起来说。
“你呀你!不要好高骛远,没有最好的武功,武功修为都在于个人个勤奋和悟性。”乔生指指老弟说。
兄弟俩正说着话。刘老大夫和刘大娘匆匆进来。
“快!四儿,背你哥哥上后山躲躲去。”刘老大夫说。
“怎么啦?爹!”志峰问。
“鬼子来啦!”刘大娘在后面着急地说:
“儿啊,快走!照顾好你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出来。”
“哦!”刘根生背着乔生从后门出去,去了兄弟俩平时练功的地方。
前边村头,鬼子已经进村……。
岳州城内,刘福生刘大夫领着他的收尸队焚烧掩埋完城内和湖里的尸首后。为了处理饮用水的病毒和预防疾病的传播,他又开始带着民夫在洞庭湖里和岳州城里城外的各家各户忙着消毒杀菌和卫生清理,忙得连新年都没空回家过。
半年后,岳州城内没有出现大的疫情,手头上的事基本告一段落,刘大夫才稍有休息时间。
“正好利用这档空闲时间回家一趟,看看爹娘和弟弟们。”他想。
早先家里托人捎来信,三弟回来了,受伤严重,治疗需要西药。刘大夫偷偷找人搞了点西药,准备过几天回家时一并带回去。
这天,他正在店铺里给人看病,一头戴白孝布全身重孝服装的人哭丧着脸冲了进来。
第三章
第三章 兄弟联手锄奸
岳州沦陷后,长沙无疑是鬼子的下一个进攻目标,鬼子陈兵新墙河与我九战区对峙。离新墙河最近的城镇………岳州,自然而然成了鬼子后勤补给的后方基地。
为了巩固对岳州的统治,鬼子一方面对岳州城的人民采取怀柔政策,利用维持会(原为自治会)管理岳州,开展商业,保证岳州的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游击队破坏和打击粤汉铁路的运输,影响军队的军需补给,鬼子在铁路沿线修筑炮台,建立据点,方便攻防,并出动部队对粤汉铁路两边的村子实行“三光”政策。
这帮毫无人性的畜生烧光粤汉铁路沿线的民房,驱赶百姓,使得数十万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杀害我无辜百姓,达数万人之多,欠下累累血债!
不知何故,这天这帮畜生转到离铁路几十公里之遥的落马桥来了。刘老大夫和刘大娘连忙进屋,让两个儿子去后山躲躲。
“爹、娘!你们自己要小心!”
刘志峰嘱咐爹娘,背着哥哥爬到后山上躲了起来。
接着就听到鬼子汉奸敲锣集合民众。一会儿听到有吵闹声,接着响枪了,接下来就是机枪“哒哒哒”直响,然后鬼子开始烧村子了,浓烟滚滚,哔哔啵啵。
乔生飞身要下山杀敌,志峰死死抓住他。他知道,兄弟俩这一下去,无疑是飞蛾扑火,死路一条。
“冷静!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他牢牢记住杨老师临走时告诉他的这句话,告诉自己不要做傻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鬼子一走,兄弟俩连滚带爬下了山,来到操场。只见操场上乡亲们倒在血泊里。
“爹!娘!”
兄弟俩一边在乡亲们的尸首寻找爹娘,一边放生大哭。有些躲在地窖里没被鬼子发现的村民听到哭声,也都爬了出来边哭边寻找自己的亲人,全然不管已烧着了的房子。
后山不远处的康王桥村的村民见落马桥起火,挑担提桶跑过来救火,可火势太大,等得众人将火扑灭,房子只剩下断砖残瓦了。在康王桥村乡亲们的帮助下,落马桥幸存下来的几个人将罹难的亲人安葬。安葬完亲人后,热心的康王桥村乡亲又邀请他们到康王桥借住。于是,从灰堆里刨出几样像样的家伙式,人们哭哭滴滴去了康王桥。
落马桥从此有名无村,好不凄凉!
刘家两兄弟趴在爹娘坟上大哭。
“三少爷,四少爷!上我家去住吧!”在刘家干过长工的喻老爹喊哥儿俩。
喻老爹老伴早年过世,带着五个儿子一个闺女生活。他原是落马桥人氏,以租种大户人家的田地赚力子钱为生,近几年收成好,刘老爷对他家颇为关照。
喻老爹积攒了点本钱,加上家里的一点老本,喻老爹买来几匹骡马,与几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