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路隋行 >

第321部分

一路隋行-第321部分

小说: 一路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衙役、狱卒辨认,最终确定这块粗布就是从张须陀越狱当天所穿袍衫上扯落下来的。因此,下官推断,张须陀越狱后,很可能和人发生了打斗,向西逃走了。下官在王爷抵京前,已命裴虔通向西一路追赶下去了。”

    “依你此说,张须陀当日越狱后,显然不是同京兆府的衙役发生了打斗,多半是与诱他越狱,尔后想致他死地的那伙人发生了格斗,被迫向西逃走了,是吗?”杨广目光定格在手中那块粗布上的斑斑血迹上面,脸色阴沉地问道。

    “王爷明见,下官猜料的大抵也是如此。不过,下官需提醒王爷留意的是,这伙人不但能成功地逼使张须陀越狱保命,而且能在帝都长安对张须陀实施围堵截杀,以张须陀的身手,尚且要在他们的围堵截杀之下落荒而逃,目下生死难料,由此可见,此事决非东宫一两个僚属所能为,他们很可能已调动了东宫六率中的精兵强将,对张须陀赶尽杀绝。王爷切不可等闲视之啊。”

    “调动东宫六率,对张须陀赶尽杀绝?建平,你的意思是说,太子已得知了此事吗?”因知东宫六率非太子杨勇本人,东宫中的其他人均无权擅自调用,杨广听张衡推断,东宫六率很可能参与了此事时,暗地里吃了一惊,脱口问道。

    “恰恰相反。下官可以肯定地说,太子殿下现在对此事仍是一无所知,否则的话,下官率人协同苏府尹在长安内外查找了多日,早就该找到张须陀的尸首了。”张衡从容答道。

    杨广起初还不甚明白张衡根据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待至换个角度一想,已明白了张衡的意思:若是太子本人得知自己的爱妾被张须陀偷窥,根本用不着逼他越狱,直接就会逼迫苏威将张须陀交给东宫处置了。对手之所以来惜冒着惊动皇上的风险,大费周张地骗诱张须陀越狱,再下手杀掉他,正说明他们也害怕这件事将来一旦被太子知道了,会对他们大大的不利。


………………………………

第584章 关键人物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将这件事禀报给了大哥,会不会有助于尽快查清此事的真相,以及找到张须陀呢?”杨广犹豫不定地问张衡道。

    “王爷要怎么禀报给太子殿下呢,是说太子的爱妾沐浴时被您的近卫偷窥,还是称东宫僚属中有人贪赃枉法,蓄意陷害?太子得到王爷禀报后,又会如何行事?这些,不知王爷想过没有?”听张衡的语气,显然不赞成自己将这件事禀报给大哥杨勇。

    见杨广愁眉不展,张衡心一软,忍不住开口提醒他道:“王爷,你想过没有,东宫之中,除了太子殿下,谁还能调动东宫六率追杀张须陀?他们又是为了要达到什么目的非得置张须陀于死地不可呢?”

    “太子妃,不太可能,云昭训,建平,你是说云氏参与了此事?”杨广瞪大了眼睛,望着张衡,问道,“可是,云氏一向颇受大哥宠爱,她好像没有理由冒着偌大的风险执意要杀掉张须陀吧?”

    “张须陀是因无意间偷窥了云昭训沐浴,倘若云昭训担心名节有失,唆使人杀掉张须陀灭口,以防此事日后为太子查知,致其失宠,王爷,你认为有此可能吗?”张衡淡淡地反问杨广道。

    “不会吧。”杨广摇了摇头,沉吟着说道,“如果是出于保全自身名节的话,云氏不会愚蠢到要通过逼张须陀越狱的方法来杀他灭口的吧。今日在临德殿,父皇还同我提到过张须陀越狱这件事,倘使父皇向苏威问明羁押我身边骠骑营将佐的原由,苏威想必不会替云氏隐瞒真相,如此一来,岂不连父皇都了解了云氏沐浴时被人偷窥一事,非但不能保全其名节,反而更易惹祸上身,失宠于太子。建平,你以为如何?”

    “王爷明见。”张衡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又问杨广道,“那你认为,凭云昭训在东宫的地位和权势,她能够调动得了东宫六率吗?”

    “东宫六率是太子身边的禁军,按常理,即使是太子妃元氏也无权调动东宫六率,更何况是位在太子妃之下的云氏,但也不能排除六率中个别将佐为攀附云氏,甘愿听命于她的可能性。”

    “那下官可不可将王爷的这一答复理解为,云昭训确有可能调动东宫六率中的将佐来杀掉张须陀灭口,但决不是为了保全她的名节而如此行事?”

    “建平,你心里有话,不妨直说,用不着如此拐弯抹角的。除了张须陀这件案子,本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杨广陡地发觉,张衡似乎在一步步地诱使着自己按照他的步调去揭开迷雾,看清隐藏在表象下的真相,遂直接了当地吩咐道。

    张衡嘿嘿一笑,这才开始说出自己心中对案情的真实判断:“张须陀误入他人设下的圈套前,曾托王妃给王爷带去过一封书信,信中说到,受太子指派,入万善尼寺修行的僧尼心仪**商暗中勾结,从寺中每年花费甚大的香供中套取回扣,中饱私囊,前后长达数年之久,张须陀正是在奉王爷之命,暗中监视同为一寺僧尼的心意时,无意中查知了心仪贪赃的事情,由此才引发了之后种种事端。下官奉王爷之命返回长安后,曾带人实地勘察过张须陀偷窥女子沐浴的现场,又经连日查访,目前可初步判断出,张须陀无意中揭露的决不止是心仪一人的丑行,很可能牵涉到东宫中相当一部分僚属,包括云昭训在内。正是这些人担心他们多年通过心仪这条渠道牟取私利的实情被张须陀查明,告发,才迫不及待地非置他于死地不可。”

    杨广沉思移时,先是点了点关,继而又摇摇头,对张衡的分析提出质疑道:“若说心仪勾结云氏等人,贪赃牟利,为遮掩其丑行不惜杀人灭口,这尚能说得过去。不过,他们完全用不着借口云氏被张须陀偷窥这种方法来陷害张须陀呀,如此一来,固然有利于将张须陀堂而皇之地除去,但如此事被太子查知,对云氏而言,岂不要冒着失宠于太子的风险,相比她伙同心仪等人牟取的那些私利来说,她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张衡眨眨眼睛,笑着问杨广道:“即便真的如王爷所说,太子知道了云氏名节有失之事,多半会找她当面查证虚实,要是到时,云氏告知太子,那晚被张须陀偷窥得的不是她本人,而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并能当场找来那名宫女,证明自身的清白,又会怎样呢?到了那时,张须陀已死,而云氏又自证了其清白,太子殿下只怕也不会再深究此事了吧。”

    杨广很吃了一惊,正色提醒张衡道:“建平,断案查案可得有真凭实据,单凭臆想猜测是不行的啊!”

    “下官所以会做出这样的推断,自然是有根据的。”张衡从容答道,“方才已向王爷禀明,下官曾带人到东宫别院四周仔细勘察过,发现所谓云氏在其中沐浴的那间林间小屋是一座房前房后长满荒草,早已废弃了的房舍,身为太子爱妾,云氏怎么会跑到这么一间小屋中沐浴,而被张须陀恰巧窥得呢,此为其一;其二,下官返回长安后,曾详细询问过苏威和京兆衙门的当值堂官和衙役,那晚当场抓获张须陀并押送他报官的东宫侍卫们始终毫不隐讳地对苏威及京兆衙门的差官、衙役宣称是太子爱妾云昭训沐浴时被张须陀偷窥的,这岂不是与云氏为保全其名节,一意要杀张须陀的初衷自相矛盾,太过有违常理?其三,云氏沐浴时被人偷窥一事,仅凭东宫侍卫所言无足为证,即便是张须陀本人承认了偷窥女子沐浴一事,他恐怕也不会认得太子的爱妾。鉴于以上三点,下官大胆做出假设:被张须陀偷窥得的很可能不是云昭训本人。但主谋其事的却恰恰正是云氏本人,太子内坊令姬威、万善尼寺的心仪师太以及尚待查证的东宫六率中某位手握兵权的将佐都是她的同伙。”


………………………………

第585章 二尼交恶?

    听张衡一连说出了三条推断出云氏是设计陷害张须陀的主谋,而非被张须陀偷窥的女子的理由,杨广不由得火冒三丈,拍案叫道:“贱人可恨,本王断不会放过她的!”

    “王爷且息怒,云氏正是事先算准了在这件事上,王爷丝毫也奈何不得她,才会如此行事的。目下要查破此案,首要之事须先设法找到张须陀,替他洗脱罪责,然云氏一伙既下决心置张须陀于死地,断不会轻易放张须陀逃脱,更会严加设防,防止张须陀回到王爷身边来的,故而要想找到张须陀,还需从长计议才是。在派人寻找张须陀的同时,下官建议,尚需从整件事的源头着手,密捕奸商宠勋,从他口中查清心仪一伙人多年来贪赃的具体数目,来找到查破此案的突破口。”张衡深知,自他在汾河驿中领命回京查找张须陀那一天起,自己就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了激流漩涡当中,如今对他自身来说,唯有紧紧抱住杨广这棵大树,成为杨广真正的心腹,才是他唯一明智且可行的选择,因此,一改往日行事的风格,主动替杨广出谋划策道。

    “刘方何在?”杨广火气未消,听张衡说得有理,大声向殿外传唤道。

    刘方应声而入。

    “现命你带领王府护卫,立即将奸商庞勋捉至王府关押,不得泄漏半点消息!”

    刘方犹不知庞勋是何许人也,听了杨广的命令,困惑不解地把目光投向了张衡。

    张衡忙起身走到刘方面前,压低声音向他补充交待道:“你带上跟随我来王府的两名亲兵,他们自会告诉你在什么地方能找到庞勋的。须切记,带庞勋回王府时不可为外人查知,且需派得力人手留在庞宅,以防其家人走漏消息。”

    刘方见杨广无话,冲张衡抱拳施了一礼,转身出殿,匆匆办差去了。

    “建平,今晚就有劳你了,庞勋被带回王府后,就由你连夜对他进行审讯,务必从速查问出心仪一伙人贪赃枉法的真凭实据和具体数目。这件事暂且先谈到此,我交待给你的另一项差使办得如何了?”

    张衡心知杨广问及的是万善尼寺内心意师太的动静,遂拱手答道:“承蒙王爷信任,将清查南陈细作关自在如此隐秘之事交待给下官来做。只是自张须陀蒙冤入狱,到下官奉命返抵京城,其间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中断了对心意的监视。下官只能向王爷禀报下官回京,恢复对心意监视后的情形,尚请王爷见察。”

    杨广心中一动,不露声色地说道:“你说的这一情形,我自然是知道的。你只说你回京后的这段日子监视到的动向即可。”

    “下官遵奉王命,指派李浑将军负责继续监视心意。时至今日,尚未发现心意同万善尼寺以外的任何人有所往来,倒是前几天,李浑将军回报给下官的一个情况曾引起过下官的关注,但最近几天并未发现心意、心仪二人再起过争执。”

    “你是说,李浑曾发现心意、心仪二人起过争执?快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据李将军那日回报,当日心严、心意、心仪三位寺中当家的僧尼正在方丈之中会商寺务,藏身于室外的李将军突然听到方丈里传来心仪的破口大骂声,说的是:‘你再也休想拿着人当猴耍了,老娘再不会替你当挡箭牌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浑当时只听到心仪在室内骂了这么一声,既没听到她再骂下去,也没听到有其他人回应她,所以至今也不确切地知道她骂的是心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