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796-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种压力也不止来自于华国,还来自于俄国。
蒙古人对于俄国人可不陌生,近两百年来,就是俄国人不断的压缩蒙古人的牧场,自由的蒙古人都已经退到了大清的过境之内,而留在俄国境内的都要遭受俄国的压迫。
最可怕的事情还得改变蒙古人本来的信仰,蒙古人都是信仰喇嘛教的,如果在俄国就必须要信封东正教,这对于蒙古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相对于俄国人来说,汉族人反而是更加的亲近,要知道双方模样相近,宗教相近,更有数百年的交流。
对于华国的劝降确实有很多人动心,高鸿信不仅许诺保留他们在清廷的封号、牧场,而且还会取消清廷一直一来的减丁政策。
对于这些王公来说,最在意的还是他们的地位与牧场,一旦失去了这些他们便什么都没有了。
消除减丁政策更是让这些王公大为心动,要知道减丁政策一直从清朝初年实行至今,两百年的和平下来,蒙古人的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由此可见这个政策的威力有多大,对蒙古人的伤害有多大。
有心动的自然就有行动的,最早行动的便是手俄国压力最大的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图瓦人。
不过图瓦人并不是蒙古语系的民族,而属于突厥语系,属于突厥人的一支。
自从大清内部大乱之后,沙俄便不断打击乌梁海十佐领,不断南下打击图瓦人,图瓦人面对彪悍的哥萨克骑兵束手无策,牧场不断减少,人员不断伤亡。
接到华国的劝降之后,图瓦首领想都没想便同意了,一个是不断的杀戮打击,一个是如此丰厚的条件,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办。
并且图瓦汉还派遣了自己的儿子亲王北京亲自朝见中华帝国皇帝,于此同时还有涌来联姻的图瓦汉的女儿。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发展
更新时间2015…4…26 21:42:53 字数:2089
高鸿信对于联姻并不排斥,他对汉族、蒙古族、满族这些民族观念看的很淡,他不想现在的人,他一直接受的教育都是关于中华民族的教育,因此对于与蒙古族联姻并不排斥。
但是他不排斥不代表大臣们不排斥,刚刚赶走了满人,如果后宫当中又变成都是外族,那么以后的皇子都成了外族的子弟,那还了得。
不过高鸿信度这些反对都置若罔闻,只是说为了蒙古地区早日平定,效法大清的联姻羁縻政策。
对那些顽固不化的人,高鸿信直接冷处理,远远的贬谪出去,这样眼不见心不烦。
当然这样做的副作用便是,以后在史书上肯定名声不是很好。
不过高鸿信并不担心,如今他推翻了满清,在史书上的评价肯定不会太低,只看朱元璋便知道了,哪怕他在晚年大杀功臣,动不动就灭人九族,史书对他的评价也高的很。
有了图瓦汗的带头,接着向华军表示归附的蒙古不足越来越多,同时也使得高鸿信后宫中的蒙古族的妃子人数大增。
官员们本来就对这件事很有微词,这次蒙古族妃子的人数一举超过了高鸿信原来妃子的人数,这些官员坐不住了。
面对官员们一轮轮的劝谏,高鸿信不得不妥协,毕竟皇帝虽然至高无上,但官员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高鸿信不得不开始选秀,而且这次依次要选取十个妃子。
这些事情都不用高鸿信自己操心,高于氏会帮他把关,等筛选完之后,他在从中选取是个可心的便行了。
神武六年,赫沃斯托夫终于收到了圣彼得堡的命令,远东军不得妄动,此时俄国正在欧洲领土扩张进行的十分顺利,相继吞并了东格鲁吉亚(1801年)、芬兰(1809年),并且刚刚在与瑞典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还在进行。
正因为如此俄国暂时还没有经历在远东进行一场大战,不过与华国展开谈判的事情却批准了,争取取得最大的利益。
此时的俄国沙皇是亚历山大一世,是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孙子,这位沙皇是1801年继位的,正当壮年雄心勃勃之时,怎么对远东的土地没有渴望。
一旦他在欧洲腾出手来,便会调转过来打华国的主意,不过倒是高鸿信就不怕了。
东北自从被划分省份之后,高鸿信便接着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促进东北的发展。
首先,规定只要前往东北官府登记落户的百姓,便能无偿获得土地,没人分配十亩。
这些土地是永久性土地,一旦获得便永远属于个人,并且规定三年之内不用缴纳任何税收。
土地,对于汉族百姓来说永远是最诱人的东西,哪怕是家里已经是良田百亩的家庭,听到没人都能分到十亩土地也异常动心。
不过迁居东北的主力还是众多无地少地的百姓,毕竟中国的乡土观念注定了,老百姓轻易都不会离开自己的故土。
当然分配的土地,随着地理位置越靠北也就越多,到了库页岛甚至达到了没人一百亩。
一百亩是什么概念,按照标准的换算一幕等于666。66666……平方米,那么一百亩便是66666平方米。
这么大的面积就算是一些小有资产的家庭都会动心,不过大部分人还是被北海省的偏僻给吓到了。
到神武六年统计,整个北海省落户的百姓人数才两万多人,也就内地一个镇的人数。
其实,华军最初登陆库页岛之时,不知遇到了俄国人,同时还遇到了日本人,原来日本人早就对库页岛展开了勘察。
在库页岛南部地区日本人的势力已经很大了,基本所有的原住民阿努伊人都已经被日本统治。
不过华军有高鸿信占据全岛的命令,对于日本的士兵自然不会客气,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将幕府守卫库页岛的士兵驱逐了出去。
当然日本幕府自然心里不痛快,幕府将军德川家齐派出了使者,打算向华国讨还库页岛的统治权。
高鸿信对于日本的使者连见都没见,直接派人警告库页岛是中华帝国的领土,如果日本敢觊觎的话,皇帝陛下不介意教训一下日本。
对于日本接下来的反映,高鸿信并不担心,现在日本的国策还是闭关锁国,不太可能做出什么大的举动,对于库页岛也不会太过于重视,现在日本连北海道都没有完全控制,怎么能在库页岛与华军展开大战。
高鸿信相信随着内地百姓的不断迁入,库页岛一定会成为帝国北方的明珠。
从神武五年到神武六年两年的时间里,东北一共吸引了数百万北方的无地少地百姓前往定居,虽然这些人大部分都选择的辽宁,可是黑龙江、吉林、兴安、东江、北海也都有几十万人。
不要小看这几十万人,要知道清朝灭亡之前,整个东北也就数百万人口,现在相当于每个省一下多了一倍的人口。
而且根据汉人多生养的性格,只要再过几年整个东北的人口肯定能翻两三倍。
而且这刚刚一年多的时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还会有很多人被吸引闯关东。
一旦整个东北人数超过五千万,那么就算是整个俄国拼尽全力也难以撼动中华帝国在东北的统治。
到时候俄国反倒要担心中华帝国胡攻击他在远东的土地,毕竟一旦东北稳固下来,有了良好的后勤基地,与俄国人战斗起来更加的如虎添翼。
赫沃斯托夫对于中华帝国的这种状况,自然也得到了消息,他心里更加明白这件事的重要程度。
如果时间在拖延五六年,那么俄国不仅以后不能在往南获得丝毫的土地,还有可能会丢掉现有的土地。
因此他在第一时间便向圣彼得堡报告了现在的状况,请求沙皇派遣大军东征,打断华国在东北的这种上升态势。
赫沃斯托夫对于中国还是有些了解的,中国这个国家,只要是一个新生王朝都会有很强大的战斗力,而像大清这种王朝,则战斗力孱弱,现在赫沃斯托夫有些后悔当初没有直接了断支援大清朝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爵位
更新时间2015…4…28 19:32:11 字数:2048
神武六年底,高鸿信下令楚王张汉朝、吴王东方平政进京,对中华帝国皇帝陛下进行朝拜。
东北初步稳固,蒙古各部不断归附,如今高鸿信已经把自己的目光瞄向了还割据的楚国和吴国。
高鸿信的诏书下了之后,世人都知道高鸿信这是要削藩了,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如今华国兵强马壮,就算楚国与吴国加起来与只相比也要差很多。
张汉朝、东方平政造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不过真是事到临头还是有些手脚慌乱。
东方平政慌乱是因为没想到这一天回来的这么快,而张汉朝则是因为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应对这件事。
两人都明白一旦进京,就表示接受了朝廷的削藩,便要放下手中的权利,转而做一位闲散的王爷。
东方平政犹豫早就决定了要交出自己的权利,因此经过最初的慌乱挣扎之后,便马上呈上请求废除吴国封底的奏章。
张汉朝在江宁也是有探子的,他没有想到东方平政如此果决,古国一旦归顺,那么以后楚军便要独自面对华军的进攻。
想到以后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张汉朝不断在脑海当中推演这胜败,“不管怎样都是输呀!”张汉朝叹口气说道。
“皇上,我军还有一拼之力!”张汉邦听后说道,虽然楚国已经向华国称臣,可是在内部张汉朝依然沿用皇帝的称号。
“云翳你说呢?”张汉朝开口问曾云翳道。
“会皇上,微臣认为我军肯定抵挡不住华军,如果一旦与华国闹翻了,我军必败无疑。”曾云翳也谈了口气,说道。
张汉朝、张汉邦听后都是默然,他们两人对话军的战斗力很了解,哪怕是说的再好,一旦遇到真正的情况都会有很大偏差。
“也许,华军正等着我们拒绝呢,到时候他们又有仗打了,华军如今的立功受爵之,确实对激发将士战斗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一直打算在我军当中推行这项制度,可是阻力太大一直不能成功。”曾云翳接着说道,脸上神色有些惋惜。
张汉邦说道:“现在说什么都太晚了,如今就算马上开始改革,华军也不会给我们时间了。”
“这么说只有战或者降两条路可走了!”张汉朝想了想说道。
张汉邦与曾云翳听后都是沉默不语,两人此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应对之法。
“距离年关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加上年前华军不可能出兵,留给我们楚国的时间还有很久,这段时间你们就好好的准备吧!”张汉朝说道。
“是!”
年关一点点临近,张汉朝却没有丝毫的动静,既没有说不去北京,也没有动身。
不过高鸿信知道张汉朝这是已经决定做最后的顽抗了,随后便下旨斥责了张汉朝,如果他不按圣旨进京,那么便派大军讨伐。
张汉朝这次直接扣留了使者,这已经是明目张胆的造反了。
与楚军的隐秘准备不同,汉军开始大规模调动起来。
张汉朝知道此时在隐瞒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大军准备也越发肆无忌惮。
不过就算是张汉朝等人准备的再隐秘,高鸿信也能通过情报司获得消息。
神武七年,元旦朝会,东方平政携王聪儿拜见中华帝国皇帝高鸿信,并且两人献上了吴国土地人口,彻底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