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1796 >

第142部分

崛起1796-第142部分

小说: 崛起179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你的功劳便是你的,至于司中校我自然不会忘。”高鸿信说道。
  司梦星对卢辅国知恩图报这点很满意,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这时虽然高鸿信没有明说,可是司梦星知道自己马上也将晋升中校了,其实按照司梦星的资历早应该是中校了,可是只因为他多数在镇守宜昌,而汉军的主要战场又一直没有在南边,所以功劳有些少,所以才是中校军衔。
  司梦星军衔低这件事高鸿信也一直留意这,不过他也不能随意的便提升他的军衔,没有军功就提升,这就破坏了军功授衔晋升制的根基了。
  这次攻破武陵虽然司梦星不是主攻,可是他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高鸿信便有了理由给他提升一级了,毕竟现在连欧大龙都是上校,没有理由还让司梦星是中校。
  “现在武陵被攻克了,长沙也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湖南的局面算是彻底打开了,等过一段时间我便返回襄阳了,湖南的战局便交给你了。”高鸿信接着对司梦星说道。
  司梦星听后知道高鸿信这是给他立功的机会了,毕竟现在湖南的主力已经没有了,就算现在汉军兵力有限攻破连三个州府还是很容易的。
  “卑职领命。”司梦星说道。
  “不过有一点你要记住,如今我们的主战场还是在四川,湖南不宜过于精进,以免兵力太分散而出现溃败,所以你如果要攻伐湖南,可以先拿下永顺府和辰州府,至于其他的地方只能则缓一缓。”高鸿信接着嘱咐道。
  司梦星听后虽然心里有些小小的失望,不过他知道自己要服从大的战略,说道:“卑职知道了,一定不会出什么叉子的。”
  “那便好。”高鸿信说道。
  
  第二百三十章 民族问题
  
  更新时间2015…3…1 19:09:40  字数:2151
  高鸿信接着在武陵城坐镇的了两天,便在亲卫军的保护之下赶回襄阳了。
  在高鸿信进入襄阳地界之时,已经传信给了襄阳,通报了自己的行程。
  得到高鸿信即将回来的消息后,不仅官员们忙碌,高鸿信的后宅也忙碌。
  在高于氏的命令下,先是将整个汉王府整个打扫了一遍,接着便是搞化工新的各个妃子要打扮妥当,准备迎接高鸿信。
  现在高鸿信除了孔秋柔这个汉王妃,还有袁幼荷、王雅莉、贺迎春、吴晓婉、吴晓倩五位侧妃,虽然在这个时代的人来看已经不多了,但是在高鸿信看来已经很多了。
  毕竟高鸿信自认不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经历照顾那么多的妃子,高鸿信的灵魂来自后世,虽然时间久了之后收到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影响,可是有些事情高鸿信还是有所保留的,比方说对于感情方面。
  高鸿信虽然身居汉王之位,可是怎么都无法做到六亲不认的程度,对于他的任何一个女人他都是有感情的,也会认真的对待,哪怕他们以后犯了再大的错误,以高鸿信的想法也不会对她们处以极刑的。
  要知道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事情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出来的。
  搞化工新班师回朝的阵仗孔秋柔已经经历过几次了,因此心中不会有什么大的波动,只是因为要见到丈夫了不免有小女儿心态,着重打扮一番也是难免的。
  但其他人就不响他这样了,出了袁幼荷以前跟着孔秋柔经历过之外,王雅莉、贺迎春等人都是首次经历这种大事件,心中难免忐忑,害怕自己做错什么事情从而使得汉王讨厌。
  现在高鸿信的身份可不是她们刚嫁给他的时候了,以前高鸿信在天下人看来只是一个乱匪,不过实力很强罢了。
  她们所在的盐商家族将他们送过来,看好高鸿信是一方面,更多的还是因为高鸿信攻打川南,大军压境不得已而而为之。
  说白了其实他们就是一颗棋子,如果高鸿信完蛋的话,那么她们肯定会被牺牲掉。
  而现在不一样了,高鸿信不仅一举占据了四川几乎所有的精华所在,还称王了。
  虽然高鸿信称王之后的权利没有任何改变,但是只是有了这个“王”的头衔立马变得不一样了。
  她们几个也都是读过书的,对当下读书人的心态还是有些了解的,如果高鸿信一直是义军元帅的话,那么也就永远被人视作乱匪。
  而高鸿信称王之后,也算是在自己的统治地区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国家,那便与乱匪有着天壤之别了。
  当然这也要看实力,比方说一个只占据一个城池的人称王,与占领一个省的人称王也是有区别的。
  如果你实力到了,而且也让天下人认可了你的实力,并且还有相应的名号,那么也就正式摆脱了乱匪的名号了。
  当然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可是在高鸿信统治之下的百姓起码认同了,如今的汉王确实就是王,而不是匪。
  只要百姓认同了,读书人的转变也就是随之而来的事情。
  并且这种转变还会随着高鸿信与清廷较量,逐渐的加深,知道有一天高鸿信的这个汉王成了大部分天下人认为的正统了,那么高鸿信也就该称帝了。
  由此可以看来,称王、称帝都是要看时机的,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否则都会遭人诟病还会沦为笑柄。
  如今天下有资格称王的义军在高鸿信看来也就两个,自己和张汉朝,就连东方平政、王聪儿都还差一些。
  如果这次东方平政、王聪儿能击败额勒登保的话,他们两股势力合为一股地盘实力再得到扩张的话,称王便足够了。
  至于其他的人称王,在高鸿信看来都是一个笑话。
  在高鸿信与张汉朝最初称王的阶段,有许多的人跟风,也跟着称王了,高鸿信看了几个这样的情报之后,便对此置之不理了。
  不过有一个势力高鸿信还是很重视的,贵州的石柳邓在松桃厅(今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称苗王。
  石柳邓以前与高鸿信相隔很远,因此高鸿信扶植了他对抗清军,并且成功的将勒保还有他手下的大军牵制在了贵州。
  但是现在高鸿信已经占领了川南,并且四川酉阳州与松桃厅紧邻,高鸿信在继续扶植他的话,只会为自己进军云贵增加烦恼。
  从情报来看,这次石柳邓之所以能称王还是得到了萧平致的帮助,给了他足够的武器,石柳邓仗着熟悉地形打赢了一场与勒保的战争,成功将勒保赶出了松桃厅,实力膨胀起来的石柳邓,又有着汉军的支持才敢称王的。
  高鸿信为了以后考虑,得到石柳邓称王的消息之后,便给萧平致下了命令,让他以后不用在帮助石柳邓了。
  在高鸿信看来石柳邓到底是苗族人,在高鸿信看来甚至还不如与满族、蒙古族的关系亲近,最亲近的当然是汉族,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也不是说高鸿信就是大汉民族主义者,高鸿信也想要来个中华民族一家亲,可是真正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才知道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这个时代的人们连民族的概念都很模糊,怎么可能认同中华民族,要想推行中华民族的大民族概念,起码要整个汉族的民族意识强烈到一定程度才能考虑。
  现在的中国的士绅阶层的认同不是通过血统,而是通过文化来的,你认同汉族的文化那么你就是自己人,虽然增加了包容力,可是却丢失了战斗力,也有一种自欺欺人的味道。
  毕竟清朝以前的文化在大清入关之后已经被改变的不成样子了,比方说清朝的辫子、还有服式,现在已经基本替代了汉族的传统发髻以及民族服饰。
  高鸿信之所以在自己统治区域内采取文化复古,便是为了重新巡回人们对汉民族的归属感,与清廷区分开,并且争取天下民意。
  进而将文化认同引导到血统认同上来,高鸿信之所以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便是为了实现这一点。
  
  第二百三十一章 调换
  
  更新时间2015…3…2 21:59:32  字数:2141
  现在高鸿信要做的还是激起广大汉族人的民族情感,然后建立由汉人主导的江山,然后才能逐步建立并推行中华民族的概念。
  如果现在就一味的考虑民族平等和谐,只会自掘坟墓。
  襄阳城门外,孔秋柔等高鸿信的妃子都在最前面,看着前方的道路,在他他们身后则是孔志尚单成敬等官吏。
  前线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高鸿信率领大军攻克了长沙府,这对于汉军来说是一场大胜。
  长沙是湖南的省府,并且位置极其重要,整个湖南差不多已经是汉军的囊中之物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汉军的实力又将进一步膨胀,官员们都欢欣鼓舞,因此官员们才济济一堂出城迎接汉王高鸿信。
  远远的高鸿信的队伍出现了,高鸿信一马当先,亲卫军紧随其后,整个队伍都骑在马上轰隆隆的从远处朝着襄阳城赶来。
  老远人们便感觉一股厮杀之气扑面而来,呼吸都不由的随之停滞。
  高鸿信骑在马上,看到城门之处的众人,接着用马鞭抽打了记下坐下的战马,加快了速度。
  到众人不远处只是才勒住战马,翻身跳下战马,朝着众人走去。
  “恭迎汉王凯旋归来!”这时众人齐声喊道。
  高鸿信见状有些一愣,不过马上便恢复了过来,说道:“都起来吧。”
  说着又走到众位孔秋柔面前,然后说道:“你们怎么也出来了,在府中等本王便可以了。”
  “臣妾们听说汉王打了打胜仗,便想来迎接一下元帅,毕竟是喜事吗!”孔秋柔站起身说道。
  高鸿信听后点了点头,接着对孔志尚等人说道:“各位大人,随本王一同回府,等拜见完婶娘之后议事。”
  “臣等遵令!”孔志尚等人说道。
  接着高鸿信便与众人与同回到了城中,此时在襄阳的街道上,满是百姓。
  “汉王万岁!汉军万岁!”
  周围欢呼之声响起,高鸿信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只是转头问孔志尚道:“这些百姓是你们组织的?”
  “不是,都是百姓们自发的。”孔志尚了解高鸿信的脾性,赶忙解释道。
  高鸿信对于强迫百姓的事情很反感,孔志尚强迫百姓迎接他肯定会惹高鸿信生气。
  “嗯,那便好。”此时孔秋柔就在身边,他也不好过于苛责老丈人。
  等高鸿信回府之后,先去拜见了高于氏,然后便接着来到了议事大厅。
  此时孔志尚、单成敬等人已经等在了这里。
  “参见汉王!”众人见高鸿信进来赶忙起身说道。
  “大家都坐吧。”说着高鸿信便做到了主位。
  坐定之后,高鸿信扫了一眼,他的左右分别是孔志尚、单秉鉴,再接着是高俊茂、高鸿智、欧大龙。
  欧大龙本来是枣阳的,高鸿信出征之后感觉襄阳长期没有大将坐镇不行,因此便将他从枣阳调到了襄阳。
  欧大龙是跟随高均德起义时的老人了,虽然与高均德的关系不如高钧平、高俊茂等人,但是在整个义军中也是老资历了。
  高鸿信可以完全信任他,将汉军的统治中心的安全交给他。
  在高鸿信看来,这些人都属于整个义军的中心成员,最有能力的一批人。
  可是也就这么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即使高鸿信已经称王,可是仍然没有设定完备的中央架构,向类似朝廷的六部完全没有。所有的事务都是交给高俊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