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383部分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83部分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匾哪烟狻!�

    蒯越一席话,令大帐中的议论,立刻沉寂下来,一张张震动的目光,转而望向了他。

    “我这诈降之计,天衣无缝,陶贼深信不疑,只要等到东南风起,我就可以诈降之名,火船?利接近敌营,还有什么难题。”甘宁傲然道。

    蒯越却淡淡一笑:“你甘兴霸肯吃这样的苦头,那陶贼的细作一旦把你挨打的消息,送到陶贼的手里,他必定深信无疑,可惜我担心的,却并非是这件事。”

    “那你在担心什么?”甘宁茫然道。

    刘表也道:“异度,你在担心什么,就直说吧。”

    蒯越这才表情凝重,缓缓道:“诈降计成功,虽能使火船?利接近敌营,但陶商一见火起,必然会下令各战船四散而逃,只怕没等大火燃起,陶贼的战船就逃出了大半,到时咱们的火攻之计,最多也就烧掉陶贼的水营,还有一半的战船而已。”

    说到这里,众人的神色,已是微微一变。

    蒯越接着道:“陶贼水军只要未被灭尽,他就算是弃守乌林,最后败军依旧能复聚,我们仍未能全面掌控长江的制水权,这毕其功一役的战略,岂非功亏一篑。”

    这番话说罢,在场所有人,孙策刘表,包括庞统周瑜这样的智者,也恍然惊悟,无不变色。

    蒯越算是说到了重点上。

    火攻之计的主要目的,就是烧尽魏军的战船,灭了陶商的水军,彻底的掌控长江的制水权。

    失去了制水权,就算陶商陆军再强大,在这江汉之地也将无用武之地,江陵城早晚会得而复失,被吴楚联军赶回北方。

    所以,蒯越点醒了众人,眼在最关键的已不是骗过陶商,而是怎么能一举烧光陶商的水军。

    “异度言之有理啊,恐怕,这是我们的失策了。”周瑜也微微点头,凝眉沉声道。

    大帐中,气氛一时又凝重起来。

    不过,只片刻后,庞统便冷笑道:“这也无妨,想要尽灭陶贼水军还不简单,我只消一记连环计,让陶贼把他的战船,全都连接起来,来个铁锁连舟,到时候火船一撞进去,陶贼一条战船也别想逃出去。”

    此言一出,大帐之中,众人立刻又兴奋起来,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蒯越却又道:“士元所说这连环计倒也不错,只是陶贼不傻,他会乖乖的自己把战船连起来,等着被我们烧吗?”

    孙策和刘表又连连点头。

    这时,庞统却冷冷一笑,“这又有何难,只要我亲自出马,往魏营走一趟,保管叫陶贼乖乖的把战船给我连起来。”

    ……

    是日,午后,一场冬雨不期而至,天气愈寒。

    北岸,魏军大营。

    王帐之中,陶商百无聊赖,围着火炉,欣赏着帐外风雨江景,一面跟张良对饮着小酒。

    “大王,巡江士卒捉到了一名文士,自称是从南岸特地前来,想要求见大王。”荆轲步入大帐,拱手道。

    “南岸来的文士?”陶商目露疑色,“叫什么名字。”

    “那人不肯说。”荆轲摇了摇头,“他坚持只有见到了大王,才会道出自己身份姓名。”

    陶商就来了兴趣。

    既为名士,多半是世家豪族,眼下世族们畏惧他如何,这个时候,却还有人主动前来投奔,着实是有点意思。

    “看来,此人是来者不善啊……”陶商心底忽然产生一丝念头,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拂手道:“传他进来吧。”

    “诺!“荆轲离去,过不多时,帐帘掀起,一人步入了帐。

    陶商抬头一扫,但见那文士一身的青衫,身形不高,其貌不扬,皮肤又黑又糙,光从外表上来看,似乎跟文士的儒雅潇洒沾不上什么边,甚至还有几分丑陋的嫌疑。

    陶商在审视那文士时,那文士也在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陶商,锐利的眼神,仿佛有一种洞察人心的能力。

    两人对视片刻,那文士拱手先道:“草民拜见魏王。”

    “先生未免。”陶商轻轻一抬手,“未知先生尊姓大名?”

    “草民庞统庞士气。”文士淡淡道。

    庞统,果然是他……

    陶商笑了。

    正如他先前所料,眼前这其貌不扬的男人,就是历史上,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陶商久仰庞统的才华,此番南征之时,也打听过庞统的下落,得知其在荆州不受重用,几年前已经投奔往了吴国,投靠了孙策。

    此时此刻,庞统应该在南岸,为孙策出谋划策才是,却不想,竟竟然会主动从南岸前来,见自己这个吴楚两国的死敌。

    庞统此来,必有玄机。

    旁边的张良,听得庞统自报家门,眼眸中也掠过一丝奇色。

    当下陶商便佯装出惊喜之色,奇道:“竟然是凤雏先生啊,本王仰仰先生大名,本来以为先生会孙策帐前效力,却没想到先生竟会主动前来投奔,这真让本王惊喜的很啊。”

    庞统却一声无奈的轻叹,眼神有几分幽怨,“刘表无能,统本以为孙策乃一代枭雄,可以辅佐他成就大业,谁想到那孙策刚愎自用,只信任周瑜一人,前番统劝他不可轻易出战,他就是不听,偏听了周瑜的提议,向大王挑战,却为大王所败,统这才看出,大王才是真命之主,所以才弃暗投明,前来归?大王,还请大王收纳。”

    这番话出口,原来这庞统,竟然是前来投奔的。

    看庞统那表情,情真意切,好像是真的一般。

    陶商却没有轻信,默默用意念下令,让系统扫描庞统的忠诚度。

    “嘀……系统扫描完毕,对象庞统,忠诚度…32……”

    看到这个忠诚度,陶商就笑了,心中暗自讽刺:“庞统啊庞统,你这个大忽悠,你以为你能骗得过本王吗……”

第四百八十一章 铁锁连舟

    陶商心中在冷笑,表面上却作欣喜若狂之状,对庞统的前来投奔,是惊喜万分,大加赞赏。

    “士元先生从南面而来,对吴楚联军的虚实,应该再熟悉不过,你此番来归,必定为本王准备了大礼吧。”陶商笑道,情绪显的有些兴奋。

    庞统一笑,却道:“大王前番虽胜了周瑜一场,但吴楚联军水师元气未伤,大王这般隔江对峙,按兵不动,只怕大王很快就会陷入危境啊。”

    庞统这话,倒有几分危言耸听之嫌,陶商便佯作震惊,忙道:“本王会陷入什么危境?”

    庞统便不紧不慢道:“大王在国内实施商鞅变法,世族必然心存愤恨,而北面燕王刘备扫灭公孙度在即,介时必会联合鲜卑等胡族,大举南下,那时大王却陷在江南的泥泽之中,无法抽身,这还不够危险吗?”

    庞统一番话,倒也点出了陶商的面临的不利。

    陶商便着眉头一凝,无奈的苦笑道:“先生所说,本王又何尝不知,只是眼下吴楚两军按兵不动,龟缩不战,本王的水军又有限,想要强攻敌营胜算不多,本王又何尝想拖下去呀。”

    庞统微微一笑,轻捋着短?,眉宇间掠过些许诡秘。

    陶商知道庞统那笑的含义,便?势道:“士元先生既然能指出本王的困境,想来心中已有破解之策,请先生明示。”

    “统这里确有一条小技,或许可帮大王解决了水军不强的弱点。”说着,庞统站起身来,向荆轲伸出了手,“这位将军,你的佩剑,可否借庞某一用。”

    虽说庞统已前来归降陶商,但到底还是新降之人,未取得信任,此时庞统却当着陶商的面,向他的亲卫索要佩剑,这如何能不叫人生疑。

    一个手无束鸡之力的庞统,陶商纵使对庞统的举动有疑,但以他现在快逼近90的武力值,又岂会惧他。

    遂是一笑,向荆轲示意一眼,让他把剑借给庞统。

    荆轲无奈,只好将剑交给庞统,目光却时刻紧盯着他,以防他有什么异动,对陶商不利。

    庞统却将剑捧在手中,轻轻放下,放在了陶商与他的案几之间,架成了一座桥状。

    “先生这是……”陶商已看出他的意图,却佯装不解。

    庞统却呵呵一笑,“久闻大王睿智无双,以大王的见识,难道还看不出统的意思吗?”

    陶商凝眉细思,故作深沉的想了一会,突然欣喜若狂的大笑起来,口中激动的叫道:“妙啊,先生此计,当真是妙计!”

    “大王果然是智谋不凡,统佩服。”庞统见陶商看出门道,便拱手赞道。

    陶商是看出来了,但张良和荆轲等人,却是一脸茫然,还未看出端倪。

    这时,庞统便笑眯眯道:“大王的弱点,在于水军数量不及敌军,步军虽强,却皆不习水性,强行上船,一旦遇上风浪颠簸,连站都站不稳,根本无法与敌作战,人数再多也无济于事。”

    接着,庞统手往那横架的剑上一比划,“但如果大王将战舰,或三艘一队,或五艘一队,用铁锁连成整体,再在上面覆以木板,到时铁锁连舟,便可无惧风浪的颠簸,即使是不熟水性的北地步卒,也能在上面自由行走,甚至连战马都可以在上面奔驰,那个时候,大王便一举解决了水卒不足的弱点,还怕攻不破南岸敌营吗。”

    庞统洋洋洒洒一番话,点破了他这条计策。

    陶商当然清楚,这条计策,正是曾经历史中,赤壁之战时,他给曹操所献的那条连环计。

    而这条连环计,正好坑了曹操,致使甘宁在放火船时,曹军战舰来不及散开,被统统烧毁。

    历史虽然改变,赤壁之战却没变,庞统这是坑不了曹操,改来坑自己了。

    左右文武们,自然是恍然大悟。

    张良却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道:“庞先生此计,确实是可让我旱卒登船作战,如履平地,但若是敌方使火攻之计,我军战舰彼此被铁链锁住,来不及散开,只消一艘被点燃,岂非所有的水军,都要被烧为灰烬。”

    张良不愧是张良,先前虽然没能第一眼看出来,一旦知道庞统的意图,立刻便看出了其中破绽。

    庞统瞟了张良一眼,眼中掠过一丝异色,似乎是惊奇于,张良竟能看出他这计策的破绽。

    很快,他却又不以为然一笑,“久闻张子房智谋无双,可惜却对这天文气侯有所欠缺啊,你应该知道,自古实施火攻,必然要借助风势,在这江南隆冬之地,敌军就算要实施火攻,又上哪里去找东南风,难不成,要他们自己反烧自己?”

    张良一怔,欲要再言,陶商却一挥手,欣然道:“士元言之有理,子房不必再犹豫,本王决定了,就依士元之计!”

    陶商不给张良再质疑的机会,抢先一步,一口采纳了庞统之计。

    张良眉头一凝,想要再劝时,陶商却向他微微点头,做出了暗示。

    张良是什么智谋,比庞统还要高出几分,陶商眼神这么一示意,他立刻就意识到,陶商已经知道了他的顾虑,却在故意的采纳统统之计。

    思绪一转,联想起种种疑点,张良嘴角扬起一抹诡笑,遂不再多言。

    庞统却未看出,他主臣间的沟通,还在拱手赞着陶商英明。

    “士元啊,此番本王若能击败吴楚联军,全取荆州,你便是首功,本王必会有重赏。”陶商拍着庞统的肩,许下重诺。

    庞统忙拱手正色道:“大王乃天命之主,统为大王效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