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唐-第5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最不起眼的十四皇子李僖登基称帝,这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但想想又都想通了,这十四皇子最不起眼,菜不过十二三四,又不问世事,孔晟选择让李僖当傀儡皇帝,自然是为了更好操控皇权和政权。
消息传到安宁宫,张皇后绝望透顶像是失了魂一般站在宫外徘徊不语。而少年李侗大叫一声,当场晕厥过去。
对于十四皇子李僖来说,这晚上的遭遇就像是天下掉了馅饼一颗福星砸在了他的身上,他怎么都没想到,这皇帝宝座会轮到他来坐。从昨日深夜开始,他就浑浑噩噩大脑中一片空白,被朱辉光指挥着一群太监着龙袍教习礼仪,开始为明日草草进行的登基大典做各种准备。
他从一个宫内太监宫女都不怎么看得起的卑贱皇子,一跃变成皇帝,少年李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其实他对于皇权没有半点心思,他因为出身卑微,母亲又早早辞世,留在宫中残喘度日,从来就没想到至高无上的皇权距离自己这么近,已经唾手可得。
尽管谁都知道他是孔晟扶植的傀儡儿皇帝,但皇帝毕竟是皇帝,哪怕是傀儡,也无人敢小觑。至少对于李唐宗室来说,有这么一个傀儡代表的存在,意味着李唐宗室数千人暂时能保住当前的荣华富贵,当然权势是一去不返了。
所谓的登基大典很是简单,只是进行了几个主要的程序环节,少年李僖就在一干太监宫女的簇拥下坐上了他从来没有见过的皇帝宝座,神态茫然麻木。
在众人山呼万岁的呼喊声中,少年李僖抬头茫然地望向了站在群臣之首位置上的神色平静的孔晟,嘴角抽了抽。
朱辉光轻轻捅了捅小皇帝,伏在少年李僖耳边轻轻道:“陛下,现在可以发布诏命了!”
李僖哦了一声,有些无助地扭头望着朱辉光。
朱辉光一脸畏惧地望向了孔晟,孔晟微微点头,朱辉光这才清了清嗓子,开始代替皇帝发布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
皇帝册封杜鸿渐、李泌为左右相,启用张巡、颜真卿、南霁云、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裴原礼等原东宫麾下均被贬出京去,孔晟麾下所有武将均被封为列侯。
皇帝下诏册封孔晟为太师、天策上将、郑王兼总领河南、山南、江南、关内四道节度使,天下兵马大元帅,尊之为:帝师。
朝政掌握在李泌和杜鸿渐颜真卿张巡这些人手里,而军权则死死掌控在孔晟手上,这当然是孔晟的意思。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权威来自于兵权,若是不掌兵权,自然就镇不住场面。至于帝师,不过是一个虚名罢了。
李泌和杜鸿渐继续受到重用,这在众人的意料之中。但郭子仪和李光弼依然会继续掌握兵权,尤其是郭子仪还兼领了兵部尚书,成为当前这个新朝廷名义上的军事主官,还有张巡和颜真卿也进入六部任职主官,成为核心层官员,这让不少人意外。
乌显乌解李彪李虎继续在军中为将,被封侯。
杨统则被任命为户部侍郎,袁晁被任命为礼部侍郎。这足以说明孔晟在用人上非常清醒,杨统和袁晁虽然有大才,也是心腹之一,但却没有治国理政的经验,一下子放在宰辅的位置上,肯定不合适。
罗勇则接替张巡,接管神龙卫。
至于南霁云,继续掌控京城禁军。只不过,孔晟将神策军分为了左中右三卫,左卫交给乌显,右卫交给李彪,中卫则交给了南勇。如果没有这三卫统率的配合,南霁云这个名义上的神策军大将军也是形同虚设。
虢王府后花园。
李萱趺坐在园中的桂花树下,膝上摆着一本道德经。自打那日离开郑王府之后,她就心如止水,强行将所有的对于红尘的牵绊抛之脑后,进入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李巨和李川匆匆而至,李巨轻叹道:“我儿,朝中有了大变故,新皇已经登基称帝,你还能在此坐得住吗?”
第七百六十八章 帝师(2)
第七百六十八章帝师
李萱缓缓睁开明眸:“父王,孔晟已经登基称帝了吗?那倒是恭喜了!”
李巨摇摇头:“不,皇上退位为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了十四皇子李僖,如今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册封孔晟为帝师,总领四道军政,几乎囊括了大半个大唐疆土,他虽然不称帝,却……”
在所有人眼里,孔晟就是不是皇帝的皇帝,他扶植了这么一个傀儡小皇帝上来,自然不过是某种过渡。? ?·也许过不了多久,孔晟就要将李僖取而代之了。
但这个消息对于李萱来说,却截然不同。她身形一震,眸光灼灼:“父王,孔晟竟然没有称帝?十四皇子李僖……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原来我一直都没有走近他的内心,原来如此啊!”
李萱俏脸垂下喃喃自语起来。
“我儿,你与郑王颇有……颇有渊源,我们虢王一脉能否……全部都系在你的身上,我儿,为父希望你能……”李巨絮絮叨叨地说着,但李萱却是半点都没有听得进去。
她心里此刻明镜儿一般,她知道既然孔晟此刻没有称帝,那就永远不会称帝。否则以孔晟的为人,他不会这么麻烦。李僖称帝自然很难掌控实权,但孔晟所想的,却绝对不会是长期幕后操控。
李萱赤着白皙的双足披着衣裳站起身来,向父亲李巨和哥哥李川点了点头,刚要说几句什么,却听下人急急来报:“王爷,皇上派人来宣旨!”
李巨父子吃了一惊。他们父子与李僖以前并无半点来往,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这小皇帝刚刚才登基两天,怎么就好端端地派人跑到虢王府上来宣旨了?难道是孔晟的意思?孔晟要做什么?
李巨更没有想到,来的竟然是内侍省监朱辉光,宫内最大的太监头目。朱辉光复杂的眸光投射在李萱婀娜的身形之上,轻轻清了清嗓子道:“虢王李巨,凤阳郡主李萱,接旨!”
李巨父子父女拜伏了下去。
朱辉光尖细嘶哑的声音回荡在虢王府中:“虢王有女,雍容华贵,堪为郑王良配……朕特成人之美,赐凤阳郡主李萱婚配帝师郑王……”
小皇帝竟然来虢王府赐婚了,要将凤阳郡主李萱赐给孔晟为妻。? ?·同时被赐婚的还有前宁国公主。
这个消息不仅让虢王府的人喜出望外,也在最短的时间内震动了整个长安城。没有人以为这是小皇帝的心思,肯定是孔晟所为啊。孔晟竟然堂而皇之要纳虢王之女凤阳郡主为妻,这让人想起前几日李萱砸毁孔晟神像的事儿,忍不住恍然大悟。
李巨父子自然是狂喜。李萱嫁给了孔晟,那他们就是事实上的皇亲国戚了。别看孔晟现在没有当皇帝,但日后迟早就是位列九五之尊。而朝政军事天下万民,实际上都掌控在孔晟一人手里,他不是皇帝却比皇帝更牛逼啊。
虢王府上下欢天喜地张灯结彩。
李萱凝立在后花园中望着不远处那棵渐渐花败的桂花树,任凭萧瑟的秋风吹拂着她娇俏的容颜,神色复杂中又有几分欢喜。
小皇帝竟然赐婚了,这肯定是孔晟的主意。而李萱心里也清楚,如果是孔晟自己来求婚,她肯定宁死不从。但孔晟通过皇帝下诏赐婚,她就无法抗旨。孔晟知道她将虢王一脉的家族利益看得很重,所以才让皇帝下了这么一道赐婚的诏书。
李萱的心情非常复杂。骄傲如她,不愿意与其他女人共侍一夫,分享自己的情感,但……孔晟如此强势霸道,根本不给她拒绝的机会,这让她又很茫然,她不知道自己嫁进了郑王府,该如何与纪国几个人相处。
这两日,她虽然足不出户也不关心外务,但纪国等女从洛阳抵达长安的消息还是传进了她的耳中,而小皇帝在诏命中明确指出,五日后小皇帝将亲自主持她们与郑王孔晟的大婚典礼。
李萱轻叹一声,转身盈盈走去。她的两个贴身侍女赶紧欢天喜地地跟上。虢王在宗室之中都是没落府邸,可如今却变成了郑王孔晟的亲眷外戚之家,再次崛起指日可待。对此,虢王府中人,没有一个不兴高采烈。
五日后。
小皇帝李僖率满朝文武大臣出宫亲自主持孔晟与纪国、杨雪若、宁国、苏、骨云、聂初尘、李萱七女的大婚典礼,礼仪规制规模之庞大,等同于皇帝大婚了。李泌和杜鸿渐这两位国相亲自操办,皇帝坐镇,这场华丽浩大的婚礼惊动长安,前来郑王府观礼的百姓商贾将郑王府所在的通巷拥挤得水泄不通。
然而,这场惊动大唐的盛世婚礼很快就被小皇帝接下来的一道改革政令转移了全民的关注点。皇帝下诏,朝廷推行新政,进行政治军事社会体制变革,改革涉及所有权贵阶层的整体利益,也与百姓商贾息息相关,所以这自然更加让人关注了。
小皇帝年幼,自然什么都不懂,而改革的推动者和主导者自然就是孔晟了。
改革的整体思路如下:
取消政事堂,设立政务院,政务院设总理大臣一名,副总理大臣数名。孔晟自领总理大臣,李泌、杜鸿渐、杨统、袁晁为副总理大臣。
政务院依旧内设六部。李泌等副总理大臣兼领各部主官。
取消道州县的行政体制,设立乡、县、州、省四级行政区划。乡之长官为乡长,县之长官为县令,州之长官为刺史,省之长官为总督。
施行军政分开。
取消军政合一的藩镇。设立十大军镇,实际上借鉴采取了现代的大军区制,军事统辖范围为西北、陇右、西南、东南、东北、关内、江南和河南、岭南、京畿。
军镇首长仍然为兵马节度使,但只有军权无政权。全国兵马分散驻防十大军镇。
在长安设立军务院,设大元帅一名,副元帅数名。孔晟自领大元帅,郭子仪、李光弼、南霁云为副元帅。元帅之下,设立大将军。
设立监察院。值司督察天下官员,相当于原先的御史台,但比御史台的权力更大,地位更高。任命颜真卿为监察院令,总领天下监察事务。
设立法务院。执掌刑律司法,任命张巡为法务院令。监察院和法务院各设副使数人。
两院虽然直归政务院统辖,但却拥有一定独力的职权。在关键时刻,可以撇开政务院独立行使职权。
设立火器铸造监,归政务院兵部统辖。举全国之力,铸造火器火炮,装配全军。
当然这是改革的整体思路。具体的细节和分支非常庞大和复杂。孔晟提出了思路,而具体的细节方案,李泌等人组成了数百人的一个团队,几易其稿,酝酿了三个多月才出台。经皇帝御笔颁布实施。
如此种种,皇帝彻底被架空。实际上,严格说起来,架空的不是小皇帝李僖,而是日后的所有皇帝。孔晟真正的目标初现端倪了,他要主导建立这样一种体制,皇帝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却没有实权。真正的权力在政务院,然而又施行军政分开,司法监察相对独立,从而又形成了互相有效制衡。
小皇帝李僖惶惶不可终日,不知何时就被孔晟灭杀。但孔晟虽然架空皇帝,独掌大权,却没有废黜皇帝的意思。
政务院下令在全国废除均田令,还田于民,解放农奴和流民,在全国推行官办学堂,招收寒门子弟入学,破除世家大族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