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衣卫 >

第240部分

血衣卫-第240部分

小说: 血衣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晋王、燕王不同,秦王此时喝得醉醺醺,太子府甚至是京城发生的事一概不知,整天就想着喝酒找乐子,如果知道朱标病重的消息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是悲伤还是兴奋。

太子府

几人凑在一起,一人低声道:“凭什么刚来就对我们指手画脚。”

“就是,如果不是看在都尉大人的份上,早就翻脸。”

“算了,水涨船高,别忘了,人家是都尉大人的亲信。”

“那又怎样,想让我们兄弟服得有本事才行。”

“不如老办法,给他来个下马威,好好杀杀威风。”

“会不会弄出乱子。”

“怕什么,到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就说是他们的人闹事不就完了。”

“干了。”

几道身影快速消失,迎面走来一人,正是唐牛,按照林风吩咐负责太子府一侧防御,带着几个人巡视,不想一回头,一个人都没有。

“娘的,怕不是去偷懒了,让老子抓到,有你们好看。”

“大人,大人,那边发现一个黑影。”几人快步跑过来,用手一指距离不远的拐角处,那里位置较为偏僻,此时漆黑一片。

“走。”

唐牛原本就是直性子,听到发现可疑黑影,迈开大步快步奔出,完全没有发现背后几人嘴角诡异笑容,那里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正在等着唐牛钻进去。

第三百六十四章皇城乱(四十二)

太子府暗处人影一晃,“站住。”唐牛迈开大步快速接近,那人动作灵活,几个闪身窜入一旁灌木丛之中。身后几人最角露出笑意,那里早有一张大网等着这个家伙,这次一定要好好杀杀他的威风。

唐牛完全不知,飞身扑入,左脚触地,瞬间发觉不妥,脚踩中的地方明显要比别的地方软,只有一种可能,有人在这里动过手脚。

一声怒喝,唐牛腰部发力硬生生窜起,几乎同时两道绳索套从暗处抖出套向唐牛脖颈,“哪来的毛贼。”

唐牛一晃肩膀,左手抓住一道绳索,右手手腕被绳索套中,索性借力向外跳去,两道身影从高处落下,身子翻滚,双手用力一拉,快速改变方向,不管你有多少本事,一旦被绳索套中,只有任命的份。

算盘打的虽好,可惜这次遇到的唐牛,这么短的时间内,设下的陷阱精细度有限,不过是挖了一个坑将里面的泥土弄软,真正的杀招是在两名擅长绳索抓人的侍卫身上,只要将唐牛套中拉倒在地,这件事也就成了,毕竟谁也不想真的闹大。

唐牛双臂发力,猛的一拉,两道身影快速接近,只见唐牛有如猛虎下山瞬间冲到近前,双拳一抖,两道身影随之飞出。

惨叫声传出,两名手持绳索侍卫瞬间打飞,唐牛飞身上前,用脚踩住一人,“哪来的毛贼,胆敢闯入太子府,信不信一脚要你小命。”

“唐爷饶命,兄弟们和你闹着玩的。”那人捂着肚子,一口气好不容易上来,那一下险些背过气去,眼看又要吃苦头,连忙亮出身份。

火把点亮,躲在暗处看热闹侍卫快速冲出,“怎么是你们几个!”唐牛右脚抬起瞪了两人一眼,有人上前将同伴从地上扶起。

“听人说唐爷本事过人,兄弟们都不信,所以才想了这么一个馊主意试试,现在都信了吧。”

“信了,信了。”

“唐爷真是好本事,有空也教教兄弟们。”

唐牛得了吹捧,哈哈大笑,“年长你们几岁,叫一声唐大哥,只要兄弟们看得起,以后就是自家兄弟。”

“以后都听唐大哥的。”

天还没亮,负责送折子的太监早早从太子府出门,转了一条街直奔皇城侧门,那里有值夜的太监,每天的折子先要从这里送上去,然后交给上朝的几位大臣看过,根据事情缓急先后递上去给皇上批阅,有些无理取闹或者想着法子要银子的折子一压就是几个月。

“皇上一上朝,第一时间送上去。”

太监递出折子,上面带着太子府的印记,耽搁不得,一人接过放在一旁,以免和其他的折子弄混了。

皇城一侧,一间别院之中传出浓郁药香,鬼手医一双眼睛盯住眼前药炉,炼药这种东西对火候要求极高,早了,药物无法成型,药力自是难以达到,若是晚了,整炉的药成了一堆灰渣。

“师父,不如回去歇会,弟子在这守着。”

鬼手医摇头,“这炉药关系太大,容不得有半点闪失。”眼见火势稍弱连忙加入几根劈好干柴,手上纸扇随之不停摇晃。

弟子只得回到原位,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见师父这么紧张,以往炼药这种苦差事都是自己来做,从太子府回来之后,一夜未睡翻看一本泛黄医书,天光刚亮立刻暖炉炼药。

朱元璋早早起来,太监、宫女服侍下穿戴整齐,每天晨饭之前查看前一晚送入的奏折,这是朱元璋数十年一直延续的下来的习惯。

“有没有加急的奏折送进来?”

一人快步上前,“回皇上,有份太子府的折子,上面还加了急。”

“拿来。”

太监连忙递上去,用黄绸子包着,来到近前小心打开,躬身送到朱元璋面前,折子打开,字迹刚劲有力,笔锋行走如云,不愧是出自太子府手笔,“早朝取消,去太子府。”

朱元璋绝对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无论刮风下雨,早朝从来没有断过,这一次算是特例,折子上只有寥寥数笔,每一个字无不牵动朱元璋的心,年轻时带着一众兄弟冲锋陷阵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同样用了十几年时间去创造一个太平盛世,如今一切就要功成身退,不想得到的却是太子病重消息。

对于朱元璋而言,无疑是惊天霹雷一般,迈步向下,多半是有些心急,身子一晃摔在地上。

“皇上,皇上。”

这一下可是吓坏了身边的太监还有侍卫,一大帮人一下子围上来,有的抱,有的拉,有的吓得浑身发抖,有的干脆哭出声来。

“扶朕起来。”

“让开。”

两名侍卫推开碍事太监,朱元璋从地上站起,抖去身上泥土,对于太监的那番言辞此时根本听不下去,直奔侧殿门口走去。

皇上出宫,侍卫、太监跟了一大堆,早有人去报宫里当家的几个妃子,不仅出宫,这一次去的还是太子府。

皇城和太子府只是隔了一条长街而已,一个是皇帝,大明天子,一个是要等着做皇帝的人,两个人之间拥有任何人无法取代的联系,血脉中流淌的血液,同样注定了是冤家,从立太子为储君那一刻,已经注定了,只有老皇帝死了,太子才能做皇帝。

“皇上亲自去了太子府?”

“回主子,此刻怕是已经到了。”

“听没听到出了什么事?这个太子也是的,有一段日子没有入宫请安,心里还有没有这个父皇。”说话的是朱元璋的宠妃,同样生了儿子,可惜远远排在后面,朱元璋念及马皇后情分,后宫不再立后,就算是这样,那些貌美如花的妃子总要有个排次,自然是谁越得宠谁的地位越高。

“这倒没有,不过听人提起,早上的时候有太子府的折子送上来,皇上看了之后,一时心急还摔了一跤。”

“有这种事。”

“奴才不敢说谎。”这小太监长得一脸讨喜,样子好看,人也机灵,自是得主子疼。

“起来吧,这宫里没有透不出风的墙,等皇上回宫之后立刻告诉本宫,记住,一定要第一时间。”

“是。”

“去吧。”

小太监得了好处屁颠屁颠跑开,妃子对着铜镜仔细打量,身后贴身丫鬟连忙过来,将乌黑头发小心盘起,“娘娘,今天用这一根还是换一根?”

“还是换一根吧,就跟男人一样,无论多么喜欢,总有厌烦的那一天,我们女人就是命苦,年轻的时候得想着法子讨好男人,一旦老了,只能一个人独守空房。”

“娘娘深得皇上欢心,其他宫的娘娘们可是没少吃干醋呢!”

一声冷笑,丫鬟已经将朱钗插好,晃动一下,“再换一根。”

砰地一声,皇城一侧发出一声巨响,接着升起一道烟雾,鬼手医满脸焦黑跌坐在地上,药炉整个炸开,里面的药草瞬间被火吞噬。

“师父。”

“难道是天意!”鬼手医两眼无神,看着眼前裂开药炉,炼了一辈子的药,从来没有失过手,没有想到,最后一次,如此关键的一次,最终以失败告终,里面的药草正是为了医治朱标精心准备,越是灵验的药物对炼制方法要求越高,所以不敢大意,一直守在一旁,方才突然倦意袭来,一瞬间药炉炸开。

“还是先让徒儿给师父包扎伤口。”鬼手医双手都是血,平日里对这双手极为看重,此时被爆炸波及,几乎没有知觉。

第三百六十五章皇城乱(四十三)

是否还记得荒山间木屋前老者的那声叹息,即便拥有神算之能的刘伯温同样无法改变朱标的命运,就算可以躲过婚劫、凶劫,最终还是无摆脱挡命运的捉弄。

裂开的药炉,里面汇集多种稀奇药材,鬼手医深夜研读,那本泛黄的古代医书之中确实提到一种可以起死回生的丹药,名为死灵丹,当取山川之灵药,聚天地之气,集日月之精华,可起死回生,延年益寿。

一切只是书中记载,是否曾经炼制而成不得而知,但凡是这种药物,炼制的方法同样极为苛刻,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纰漏都将无法完成。

命悬一线的太子朱标,一路疾驰而来的龙撵,朱元璋坐在上面心急如焚,奏折握在手中,短短的行程之中连续看了三遍,太子府所上的奏折并没有详细说明朱标的病情,只是用一句病体危沉来形容,越是这样,朱元璋反而越是担心。

龙撵一到,早有宫中侍卫提前来报,以免太过仓促失了礼节,太子府门前跪倒一片,口呼万岁,朱元璋无心打理指挥侍卫直奔朱标住处。

外面的声音惊动朱标,“发生什么事?”

一旁太监站在那,欲言又止,“到底发生什么事?”朱标似乎有所预感,侍候太监不回话只得再问一遍,声音中透出几分不满。

太监只得回道:“回殿下,皇上来了。”

“父皇,快扶我起来。”朱标得闻皇上亲至,挣扎着要从床上起来,怎奈气力太弱,连续试了两次都已失败告终,只能依靠随侍太监。

“殿下身体不适,不如算了,皇上应该不会怪罪。”随侍太监也是一番好意,不忍心看到主子这样折腾,何况此时的朱标确实有些折腾不起,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整个太子府就要散了。

“不行,自古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礼……”朱标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大道理学了无数,可惜到了这个时候还是没能弄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人活在世上一辈子到底为了什么!为了别人而活,甚至失去自我,如此的活法,悲哀的命运必然注定。

这就是朱标,从小到大只是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那道苦苦挣扎的身影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来,却是没有发出一声大喊的勇气。

朱标执意起身,太监只得上前,双手用力,刚刚从床上下来,脚步声接近,朱元璋身影随之出现,虽须发花白,依然步伐稳健,这一点朱标根本无法相比。

“儿臣恭迎父皇。”

朱标双腿一软顺势跪在地上,朱元璋站在那,看着此时瘦得不成人形的儿子不由得心头一酸,这些儿子里面要数朱标最是懂事,同样最是孝顺,这是朱元璋最为看中的一面,就算性子里有软弱的一面,朱元璋从来没有动过再立太子的打算。

“告诉朕,做错了什么,为何老天要如此折磨朕的孩子。”朱元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