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悍臣 >

第120部分

悍臣-第120部分

小说: 悍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人不妨问问满朝大臣,谁不是为国计民生绞尽脑汁、呕心沥血,光凭你说的那些,还不够。树碑立传,非圣人不可。一群连圣贤道理都不懂的丘八,不配树碑立传。”打定主意将张儒得罪到底的郭松选择性的忽视了张儒眼中喷出的怒火,故作镇定道。

    御史台洪修恨不得跳出来一巴掌将这小崽子当场打死,连他都不敢当着一帮武将说这样的话,这年轻人竟然如此不知死活,摆明了就是把御史台往死里坑。

    可现在张儒和郭松在对峙,他又不好跳出去。

    如果他在这个时候跳出去,只怕马上他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开玩笑,在大明的朝堂上的确还没有出过武将殴打文官的先例,可之前张儒可是当着文武百官和皇帝的面打了一个文官的。

    再加上对张儒的大名早有耳闻,洪修自然比郭松要清楚张儒做事的方法和分寸。莫名其妙挨一顿打,还是没处诉说的报答,他没那么蠢。

    果然,张儒马上上前一步。

    不过他没有马上动手,而是眼睛紧紧盯着郭松:“鸦角山的屠胡尚且不说,他死的时候眼睛闭不上,身体倒不下,就连巴图蒙克的儿子巴图别离都要叹着气赞他一声勇士。

    三千老卒没有一个是面对大明方向战死的,所有人的脸,都朝着北方。

    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不过十七岁,最老的已经年过半百,死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面除了仇恨和杀意,什么都没有。

    死得最惨的那个半边脑袋到现在都没找到,身上插着三十七支箭矢,他手里还握着一个枪头,五指全部被枪头弄断了,但是他没有撒手。

    老虎口守备林无敌丢了一条胳膊,胳膊上海缠着纱布他就敢带着人冲杀,他身上增添了十几道伤疤,随便一两道就能要人性命。

    几万战死的儿郎里面,有的人的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有的人刚娶了娇妻,可他们没有享受新婚之乐、得子之喜,死命的在为大明的疆土抗争。

    更不要说随本将深入大漠的三千宣府老卒,一个个百战之兵战死在广袤的草原上,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白白便宜那些鹰鹫。

    你说他们不配?”

    郭松不知死活地道:“别形容你那些战场上的惨烈场景,从古至今,哪场战争是不死人的?一将功成万骨枯,那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张将军很年轻,特立独行,那些年过半百的总兵不曾提出来的问题,由张总兵提出来再合适不过。

    可张总兵有没有想过,若是这么多士兵因为战死沙场而青史留名,你叫天下千千万万读书人如何自处?”

    张儒应声道:“是啊,你们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官,也未必能够捞个青史留名的待遇。但是你别忘了,你们还活着,他们已经死了。”

    郭松恨声道:“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大明百姓数以万计,死个几万几十万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张儒冷冷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百姓都是陛下的臣民,你说四个几万几十万不是什么大事?那好啊!下次若是还有鞑靼犯边,请郭大人带着全家老小,到边境去做那几万几十万中的一员如何?只要郭大人能够做到,张某人就是拼将一死,也会让郭大人全家老小在丹青书卷上留下一笔。”

    郭松到嘴边的话被逼了回去,很显然,他还是怕死的。

    这个世界上没什么不怕死,所谓的不怕死的人都是豁出去了的没有牵挂的人。郭松很显然不是那种没有牵挂的人,他也有妻儿老小,他也舍不得这花花世界。

    莫说是慷慨赴死,哪怕是让他剃度修行从此了却尘缘,只怕他也是不肯的。

    一场文武之间的交锋,两个主角的唇枪舌剑,从大体上来看,是张儒占了上风。

    但是文官集团不松口,要让那些战死在边境的将士真正做到树碑立传,难度还真不小。就算是皇帝朱见深,要力排众议,也是不太可能的。

    毕竟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明,还没到后世加强皇权的大清朝。

    郭松落了下风,这场争辩的始作俑者刘吉自然要站出来说话,他不紧不慢的出班而立:“陛下能否听老臣一言。”

    朱见深微微点头,不曾张口。

    刘吉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清了清嗓子:“张将军所言固然有道理所在,但是郭松口不择言之下说出来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大明疆域何止万里,百姓更是亿兆。九边将士便有百万,不算卫所军和京军,每年的赋税光是军费就要占据八成。

    如此之大的开销,养着他们就是为了为国效力。

    莫非等到鞑子欺负到头上了,还需要我等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用拿毛笔的手去对付那些拿着几斤重弯刀的鞑靼人?

    三岁孩童都明白的道理,老臣相信张将军也知道。

    然而张将军却提出为那些死去的将士树碑立传,这对大明开国以来那些战死疆场的无名勇士又是何等不公?他们战死沙场,什么都没有,凭什么这些后辈却能够得到那些前辈都无法得到的殊荣?

    如果张将军这个提议是正确的,老臣以为,以太祖皇帝的英明神武,是绝对能够想到这一点的。”

    抬出大明太祖朱元璋,这大山往下面一压,识相的人都会败下阵来。

    难道还要对方说太祖皇帝朱元璋昏聩无能,比不上真正昏聩无能的成化皇帝朱见深?

    如果真有人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估计不需要大臣们进行口诛笔伐,老了之后还算有几分自知之明的朱见深也会在盛怒之下将之拉出去斩了。

    张儒却是个异类,他避重就轻地道:“太祖自然英明神武,然而大明开国,那么多战死沙场的将士,根本无法统计不说,却没有任何一个大臣提出建议。太祖皇帝每日劳心劳力,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是臣子应该提醒的。

    没有人提议,那就是臣子的过错而非太祖皇帝的过错。

    而今大明承平,虽然经历过一些变故,却依然保留了国祚。

    我们这些臣子既然想到了这一点,若是不提出来,那就是对当今陛下的不忠,对我大明的不忠。

    你们平日里在朝堂上怎么攻讦张某人张某人都不会在意,但是攻讦那些辛苦为国征战的将士,那是断然不行的。

    你们在朝堂上流的是口水,可是他们在战场上流的却是血汗,如果说他们都不配树碑立传,谁配!”

    刘吉顿了顿,正要张口反驳,坐在龙椅上的朱见深已经不耐烦的挥手:“好了好了,都不要吵了,文臣不知战事,武将不知朝事,这都不是什么好事。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竖立典型是必须要有的,但是为所有人树碑立传,又是不现实的。朕思忖再三,决定为鸦角山三千多死去的战士树碑立传,让所有大明的将士都看看,为大明征战的人,是够资格将名字刻在碑上的。”

    一锤定音,再无异议,因为没人敢有异议。

 第149章 :帝心难测

    回到东暖阁,朱见深的脸色明显变得红润了不少,他难得的不停傻笑,笑得一直跟随在身边做好准备随时搀扶的梁芳心里发毛。

    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下后,朱见深眼睛微眯,笑呵呵地问梁芳:“老梁,今天是不是开眼界了,文武之争,哈哈,文武之争啊!大明自太祖已降,怕是还没有武将敢如此跟文臣针锋相对了。”

    梁芳躬下身子道:“都是陛下给了张大人底气,不然,还没这么精彩的戏码看。”

    朱见深不以为然:“小虎子可不是个怕事的主,朕事先没跟他通气,他也不知道朕是怎样的想法。不过他的表现倒是让朕开了眼界,好一个张虎子,朝堂上那番话,可是没给天下文人留半分脸面。”

    梁芳笑道:“陛下圣明,容许张大人胡来。”

    朱见深也笑道:“他可不是胡来。这小子从小就主意多,自从那次差点被汪直的人戕害之后,他更是一夜之间长大了。”

    说到这里,朱见深忽然皱了皱眉:“朕也不知是对是错,培养出一个虎将,不知道将来佑樘是不是能够驾驭得了。”

    梁芳安慰道:“陛下大可不必担心,张将军和太子殿下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兄弟。他会对任何敌人下手,唯一不可能的,便是对太子殿下不敬。”

    朱见深翻了个身,不无担忧道:“朕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佑樘的性子有些绵软,偏生虎子的性格又太过刚硬。现在倒还没什么,朕若是有一天不在了,虎子那性格真要跟佑樘犟起来,只怕难以收场哇!”

    话说到这份上了,梁芳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虽然数次有意无意的朝张儒示好,原因不过是张儒得圣心而已。如果张儒没了皇帝的庇佑,就算张儒的性格是睚眦必报的那种,他也不会太过忌惮。

    东厂锦衣卫,从来都是在相互之间争斗的,谁赢谁输,看的都是皇帝的一念之间。

    朱见深自顾自道:“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朕在一天,虎子和佑樘之间就不可能出现什么裂痕。

    对了,让你的人盯着固伦,她那边这段时间可有什么反应?这刘吉倒是让朕刮目相看了,以前软绵绵的一个人,现在都敢跟一个手握重兵的武将当面锣对面鼓的干起来。”

    梁芳道:“回陛下,东厂的孩儿们盯着固伦公主一边,一直没什么动静,不过那叫清茶公子的年轻人,倒是跟刘大学士会过面。谈话内容无人得知,估计跟这次朝堂上对张将军的攻讦不无关系。”

    “刘吉的性子向来绵软,突然之间强硬起来,定然是身后有后台。看来朕的内阁大臣们,可没一个是省油的灯,走了一个万安,又来了一个刘吉。罢了,刘吉也算是尽心尽力,得罪的人也没有万安那么多,就让他继续折腾吧!”朱见深慨叹道。

    刘吉当内阁首辅也好,万安当内阁首辅也罢,内阁真正做主的人都不是他们。

    只要固伦公主在,就算是皇帝自己,也不得不掂量掂量。当然,这也跟朱见深的性格有关,他要是真决定下四力气整治固伦公主的势力,完全可以采取一点点蚕食的方式。

    他没有这么做,跟他那性格有很大关系。

    心里想着这份亲情,却忘了自己生在了帝王之家,所谓的亲情,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梁芳迟疑问:“陛下,长公主那边”

    朱见深无力的挥了挥手,好不容易因为张儒和文官集团斗法而产生的好心情荡然无存:“让她折腾去吧,朕还没死,这局面暂时还能掌控。到时候佑樘登基,也要有些事情做才是。咱们的九边总督张将军,可是个闲不住的人,让人给他找点事情做也好。”

    张儒太年轻,可位置已经到了这么高的高度,朱见深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掌控。

    至少现在他很清楚,如果要动张儒,铁定会成为大明下一位皇帝的朱佑樘肯定会出来阻拦。要知道这位虎子哥,在太子的心中,地位可一点都不弱于朱见深这个父皇。

    梁芳点头附和:“老奴遵命。”

    “贵妃的身体可有好转?”朱见深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

    万贞儿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接近年关,在太医的调理下有过那么几天好转,可是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