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烈明 >

第327部分

烈明-第327部分

小说: 烈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林也已经看到顺城而下的清军士卒,随即便明白了清军统帅的意图。可他只是火炮兵的教官,虽然本人也有一定的战力,但并未指挥过明军部队作战,因此身边虽然还有五百多人的明军士卒守卫,一时之间却是不知道该如何调动。

    此时,身边的一名明军军官却是站起身来,“格林教官,您只管指挥火炮继续轰击目标即可,其余的事情‘交’给我们!”

    格林眨眨眼睛,一眼便看到了那军官‘胸’前佩戴的一枚虎头钢牌。格林在明军中也呆了好几个年头,自然认得这种‘精’致的钢牌‘胸’章所为何物。那是山东军中讲武堂出身的军官的标配,还有他们腰间佩戴的一柄百炼短刀,那都是讲武堂合格毕业之后由朱平安亲自配发的。钢牌‘胸’章和短刀上面都铸有学员的名字。而其他的普通军官和士卒也只能拥有木制的腰牌。

    格林看的清清楚楚,那军官的‘胸’章上赫然刻着“张继祖”三个字。

    张继祖和武子牛跟随李定国来到辽东,武子牛因为勇力过人,已经调至曹变蛟的麾下。张继祖起初是在李定国身边担任参谋一职,攻克复州四卫之后,升金州卫兵马指挥使,之后便在金州招募、整训新军。此次也是奉命带领金州八千兵马跟随李定国一起北上。今晚攻打连山关,张继祖所部便是作为先锋兵团使用。

    所以,保护格林的轻型火炮分队进攻城关的任务便落在了张继祖的身上。

    李定国当年带至辽东的山东军老卒不到万人,这些年的征战,老卒也死伤不少,这次进攻盛京所带领的大多是组建不久的新军,战力还需要通过战火的淬炼才能够得到显现和提升。

    李定国拔出腰刀,一声令下,麾下士卒已经整齐划一的竖起随身携带的盾牌,在火炮阵地前布置起一道屏障来。为数不多的火铳开始轰鸣,给披甲人带来了一些伤亡,但却不能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

    披甲人大队迅速‘逼’近,随着距离的缩短,铁制的重箭也纷纷离弦而出,带着奇异的风声呼啸而至。刚开始的时候,盾牌还能抵挡重箭的袭击。但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重箭的威力也随之显现,一些重箭的箭簇竟然穿透了绝大部分木制的盾牌,就连铁制的盾牌也难以防护周全。

    明军中不断有士卒中箭倒下,立即便有人员补充到位置上去。格林一边紧张的看着明军士卒的防御,一边命令麾下四‘门’火炮统一瞄准连山关的城‘门’进行集中轰击,其余的火炮则挑选‘射’程之内的城头重炮进行轰击,拔除可能对攻城大军造成影响的火力点。

    披甲人终于来到了近前,面对这严丝合缝的盾牌阵,他们甚至连脚步都没有半刻的停顿,就这样一股脑的撞了上去。明军的盾牌阵面对着如此的冲击,开始有了退后的迹象。披甲人手中的武器齐齐的落了下来,刀斧相加,木屑四溅。铁制的长枪挤出盾牌间的缝隙,像毒蛇一般钻了进来,措手不及的士卒痛哼一声,便被枪尖刺中。

    张继祖却是没有向前,带着二十多名亲卫始终站在盾牌阵后,“长枪手、刺!”

    嘹亮的声音呢这才让士卒们惊魂稍定,将官就在身后,亲卫的钢刀可不是摆设,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前进才有可能死中得活!

    对于熟悉的号令,士卒们的身体已经养成了一种本能的反应。盾牌的缝隙间,后排的士卒们整齐划一的将长枪捅了出去,在“收”的命令发出时,猛然后撤,枪尖带起一连串的血‘花’和碎‘肉’。

    温热的鲜血溅在脸上,让士卒们的心头在颤栗的同时,身体中隐藏的战意和血‘性’也在同一时间被完全的‘激’发出来。此后的战斗,开始变得有节奏起来,一刺一收,悍勇的披甲人“猎户们”就像是遇到了一个缩成团的刺猬,面对浑身的尖刺,竟然无处下嘴。

    刹那之间,明军士卒的盾牌阵开始向前‘逼’近,但就在这个时候,披甲人中间的阵型却忽然出现了一些松动,数名身材高大、‘精’赤着上身的“猎户”穿过人群,猛然来到盾牌阵前,灯火之下,张继祖的心不仅一沉。

    这些猎户的手上高举的都是重达数十斤,甚至是百斤的铁锤,他们艰难的挥舞起来,铁锤重重落下。‘插’满重箭、布满鲜血的盾牌,霎时间四分五裂,变成了碎片。

    十几名明军士卒的被铁锤砸中,连惨呼都没有发出一声,便被撞击出去,口吐鲜血。;

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军的援兵?

    天光大亮的时候,连山关便已经全部落入明军的掌控之中。由于连山关的面积并不算很大,又是以军事为主要用途,城中的结构并不复杂,所以巷战也很快结束。硕詹自焚而死,他率领的一万多宁古塔披甲人殿后部队全军覆没,还有数千各部的阿哈士卒,在投降之后也全部被明军处死。

    何洛会、阿哈尼堪率领着三万多残兵败将没有向着盛京方向撤退,却是趁着硕詹在连山关死战的时候,连夜向西奔逃,渡过汤河,向着鞍山驿、东昌堡一带撤退。

    所以,现如今的盛京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城中的济尔哈朗、英俄尔岱等人在接到何洛会率军退往东昌堡的消息后,顿时哭号顿地。何洛会此举,无疑是要放弃对盛京的守护,他去东昌堡,便是为了收编豪格留下的一万多精兵。然后紧紧扼守住通往广宁、宁远的交通要道,关内如果派来援军,便可以守住广宁、宁远、锦州的广袤地区,也是为多尔衮守住了后翼。

    可盛京怎么办?朱平安、曹变蛟还有朴有周所部的数万大军已经兵进白塔铺,李定国所部也在昼夜兼程的北上,两支大军眼看就要会师,接下来便是要合围盛京。而盛京北面除了铁岭卫已经无险可守,再说,现如今兵将损失殆尽,就连巴达礼、德尔格勒、吴巴海、硕詹这些人都一一丧命,哪儿还有什么援军会来救援盛京。

    如今盛京城中。只有济尔哈朗、英俄尔岱两人主事,其余留守的八旗宗亲,觉罗子弟。以及牛庄、熊岳都统、盛京副都统等各级将佐,却是手下根本无兵可用。

    无奈之下,济尔哈朗只得抽调盛京城中以及周边的所有成年男丁加入清军,勉强凑够了三万兵马,但其中却包括了不少超过四十岁的男丁,要靠这些人来守住盛京无疑是痴人说梦。

    但如果要放弃盛京,济尔哈朗却是没有和何洛会一样的胆子。何洛会是多尔衮的心腹。更是在兵败之际除掉了他的心腹大患豪格,在多尔衮面前可以算是有功有过。多尔衮未必会舍得杀了他。

    但他济尔哈朗却是不同,他是大清的和硕郑亲王,更是和多尔衮一起主掌朝政的摄政王。济尔哈朗的存在对于多尔衮来说无疑是个潜在的威胁。何洛会虽然被任命为盛京将军,主掌兵权。但他济尔哈朗却是名义上主持关外事务的内大臣。要是盛京丢了,势必会需要一个替罪羊站出来承担所有的罪责。思来想去,济尔哈朗都找不出谁还会比自己更合适。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谁都能走,偏偏是他济尔哈朗不能走。

    无奈之下,济尔哈朗只能做出决定,由英俄尔岱作为军中的最高主官,带领着满清留守宗亲向东昌堡一带撤退。趁着朱平安大军抵达盛京还要有些时日。带上祖宗的灵位和盛京城中的财宝,赶紧出城逃命去吧。

    但就在一切就绪的时候,盛京附近却是突然来了两支兵马。一支是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德尔格勒的残兵七千多人。德尔格勒之身入城。见到济尔哈朗和英俄尔岱便哭拜于地,说起当日里在草河堡一带的情形是泣不成声。他说他是遇到了明军和朝鲜军的埋伏,就在自己率军半渡草河之时,敌军突然发动袭击,将他和巴达礼两部分开。他力战得以脱逃,之后才得知巴达礼战死。他说自己唯恐明军合围。这才绕了一个大圈子,从孤山堡、威宁营一带撤退回盛京。人困马乏,但总算是脱离了被歼灭的厄运。

    对于德尔格勒的回归,济尔哈朗和英俄尔岱甚感欣慰,毕竟他们都是女真一脉。叶赫部虽然早年曾与建州女真交恶,但如今已经是有不少的叶赫子弟效力于清军中,就连德尔格勒都有不少子侄在南下大军中担任重要职衔。

    但对于另外一支到来的援军,济尔哈朗等人却是保持了十二分的警惕。原因无他,只因为来的是察哈尔部亲王额哲的两万蒙古精锐骑兵。

    察哈尔部与建州女真交战多年,林丹汗走投无路病死之后,察哈尔各部分崩离析,额哲才不得不投入满清麾下,并献上大元朝的传国玉玺,这才得到了皇太极的赦免。之后,皇太极还命宗亲子侄与察哈尔部互通姻亲,希望以军事威压和联姻两种手段来收服这一草原上的劲敌。

    效果总的来说,还算不错,这么多年以来,额哲对于大清始终是无比的恭顺。但察哈尔人的野心却始终让清廷心存忌惮。因为,这些草原人身上流淌的可是黄金家族的血脉。

    不出意料,额哲并没有亲自到来,他的身体这些年已经是每况愈下。虽然答应出兵增援,但来的却只不过是他的弟弟阿布奈和侄子布尔尼。阿布奈是额哲的幼弟,勇武冠绝草原,其子布尔尼却是草原上有名的智者,自小接受汉家文化教育,诗词歌赋、经史子集都是蒙古各部中的翘楚。这些年,一直在草原和盛京以及朝鲜之间往返,在盛京的宗亲中也是大名鼎鼎。

    察哈尔大军一到盛京,济尔哈朗便下了命令,命阿布奈和布尔尼之身入盛京觐见,不得带领兵马入城。

    济尔哈朗甚至和英俄尔岱商议,无论如何,盛京是保不住了,但一旦察哈尔部怀有异心,也绝不能让盛京落到他们的手中,更不能让这么多的留守宗亲被他们所控制。

    但出乎意料的是,阿布奈和布尔尼竟然同意了济尔哈朗的要求,之身进入盛京城中,与之随行还有一些人,竟然是与满清联系紧密的察哈尔左翼四旗的王公薛阿蝉、巴尼、噶尔昭等人,还有嫁给额哲的皇太极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的心腹从人渥坎。他们的到来让济尔哈朗等人安心不少。

    阿布奈也一针见血的指出,如今的盛京已经是孤城一座,面对十万明军的大兵压境,已经再没有固守的必要,当务之急是要与何洛会合兵一处,固守广宁、锦州一线,同时还可以将宗亲全部送进关内,等待南下大军扫平江南明军余孽,便可以调转马头再度挥戈关外,收复失地。

    阿布奈的话慷慨激昂,没有让济尔哈朗感觉到任何的新意,但他的儿子布尔尼的一番话却是让济尔哈朗另眼相看。

    布尔尼只是强调了四个字“唇亡齿寒”。蒙古草原各部与大明也是世代交战,之前的蒙元、后来的鞑靼和瓦剌等等等等,都是在和明军争夺草原的主导权。蒙古与满清联姻,实现满蒙联盟,前期已经确立在草原和关外的胜利,面对如今的危局,两家更应该摒弃前嫌,共同抵抗明军的侵略。

    所以,察哈尔部的建议是:立刻放弃盛京,转道前往东昌堡,与当地清军和何洛会会师。济尔哈朗也大可以利用其摄政王的身份,来个先斩后奏,拿下何洛会问罪,如此一来,也可以尽掌兵权,统一号令,众志成城坚守辽东。就算是多尔衮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