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师1879 >

第75部分

医师1879-第75部分

小说: 医师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了世界医学领域的最前沿。但是即便如此,《德国医学》杂志也可以轻易的在接到稿件后两三周就出版。这在说明稿件质量的同时,也暗示了此时高质量论文的缺乏。

    “真正的大发展,还需要一段时日啊……”

    心里一边暗暗的琢磨着。约翰一边迫不及待的翻看起了手中的杂志。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这辈子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虽然只是个第二作者。但是感情上自然是不一样的!

    崭新的杂志,还在散发着迷人的油墨香味。

    大致翻看了一遍署有自己名字的论文。约翰心中还是相当满意的。不得不说,伯格曼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医师,同时也是一个合格的科学家,论文写得相当不错,论点鲜明,论据详实,最后的结果和讨论很有说服力,至少仅凭自己本事的话约翰肯定是要自愧不如的。

    都是熟悉至极的东西,约翰只花了两三分钟就把论文过了一遍,然后点着头笑道:“谢谢您伯格曼教授,我想今天将是我一辈子都会记得的日子!”

    “哈哈,这都是你应得的!”

    伯格曼也非常开心,连连摆手道:“事实上这篇论文你才应该是第一作者,为了尽快的推广这种新技术我才把自己放在了第一位上……不过我在论文里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你的成就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谢谢。”

    微微一笑,约翰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无论伯格曼内心的想法如何,但是从事实上看,他作为第一作者确实可以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和外科医师们的接受。毕竟作为柏林大学的外科学教授,伯格曼的声望可不是约翰能够相提并论的,否则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把论文发表出来。

    再者说……

    这本来就是人家伯格曼发现的东西,约翰自然不会因此而心有芥蒂。

    简单聊了几句之后约翰就打算告辞离开了,不过伯格曼却再次叫住了他:“约翰,还有一件事情,这里还有给你的一封信,是从伦敦《柳叶刀》杂志寄来的……想必是你投的论文发表了,能问一下是关于哪方面的吗?”

    静静的看着约翰,伯格曼的脸上充满了好奇。

    《柳叶刀》他当然是知道的,事实上从几年前起他就订了这本杂志,曾经还投过几篇论文。但是今天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伯格曼大吃了一惊!

    这封信是给约翰的!

    一本医学杂志,给一名准医师写了一封信,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两者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而考虑到约翰现在的身份和履历,那么这种联系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他向《柳叶刀》杂志投稿了!

    按照常理来说,科学杂志准备退稿的论文是无需回信的,那么既然《柳叶刀》给约翰发来了这封信,肯定就意味着他的稿件被录取了,而且看信的厚度和重量,恐怕里面还附有至少两本杂志!

    也就是说,约翰刚刚在《柳叶刀》也发表了一篇论文!

    这怎能不让伯格曼心中惊讶?

    同样惊讶的还有约翰,他接过这封信的时候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这篇论文从发出到现在,恐怕也就是一个月吧?难道这个时代的杂志编辑们都是如此的超级高效吗?

    愣了一下之后,约翰一边下手去拆这封厚厚的信件,一边随口回应着伯格曼教授的问题:“是一篇有关血液生理的论文,我平时在家和生理学实验室做出来的,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发表了……”(未完待续。。)

 第五十一章 无题

    在粗略读过《柳叶刀》上的那篇文章之后,伯格曼看约翰的眼神彻底的不一样了。。

    对于约翰,伯格曼无疑是非常看重的。

    从第一天走进办公室开始,约翰的表现就引起了这位伯格曼的注意,因为他对外科学的理解很多地方甚至连这位外科学教授都要为之惊叹!所以当约翰要求提前跟随伯格曼学习外科并同意进行测试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测试的结果,让伯格曼确认自己没有做错决定。

    可以说,从那以后伯格曼已经把约翰列为了自己的重点培养对象,哪怕这小子是个美国人也一样。然后没过多长时间,伯格曼就得到了足够的回报——他极为惊喜的看到了外科消毒新技术的出现。

    高压蒸汽消毒,将奠定今后上百年的外科消毒基础。

    虽然高温消毒这种方法早就已经被人发现,只是因为在李斯特推广石碳酸的情况下被人们忽视了而已,但是约翰能够从文献中找到这个论点,并且找到更好的消毒方式进行验证,这让伯格曼非常的惊喜。善于发现、总结是一名优秀外科医师必备的品质,因此他对约翰的重视程度再一次得到了加强!

    但是……

    当约翰刚刚写出一片呼吸道异物堵塞处理的论文,今天又拿出一篇关于血型的论文之后,伯格曼彻底的凌‘乱’了。

    自己这个学生是个怪物么?

    这才刚刚来柏林大学一年半而已,已经重塑了夏洛特医院的消毒体系。解决了人类为之烦恼了数千年的呼吸道异物堵塞问题,竟然还同时发现了什么人类的血型——文章的内容已经被剑桥大学的教授验证过了,所以伯格曼没有怀疑它的正确‘性’。

    难道他真的还想成个生理学家?

    伯格曼脑袋里面一片‘混’‘乱’,杂七杂八闪过无数个念头的,总之一句话,他已经被约翰的表现给震晕了!

    就在这个时候,约翰已经认认真真的看完了手中的杂志,抬起头兴奋的说道:“谢谢您,伯格曼教授,想不到两篇文章竟然凑在一起发表了。这可真是个惊喜……”

    “不。《柳叶刀》要早上几天。”

    条件反‘射’一般,伯格曼教授随口回了一句。

    虽然都是新年之后出版,但是论起日期的话《柳叶刀》确实要早了几天,只不过因为《德国医学》位于柏林的缘故才同时送了过来。

    这样算算的话。那可是上千公里的差距!

    对于约翰来说。差上几天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伯格曼来说,重视这几天的差距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往往会出现两人同时发表同一个理论或发明的情况,如果不分清楚先后的话。有时候科学大佬们都是要为此打上一架的!就像发明电话的贝尔一样,如果他晚上几小时提‘交’专利的话,历史可能就彻底的改变了。

    不过约翰当然不会在意,他只是满心兴奋的说道:“再次感谢您教授,如果没什么事情的话我就出去了。”

    “哦,好的。”

    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伯格曼眼睛盯着约翰脚步轻快的离开自己的办公室,然后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上泛起了复杂之极的神‘色’……

    ……

    走出了伯格曼的办公室之后,约翰脸上的兴奋之‘色’顿时如‘潮’水一般退了下去。

    文章的发表本来就在他的预料之内,只是对《柳叶刀》杂志没有通知自己就如此快的发表稍稍有些意外罢了。因此对于这种早就有了思想准备的事情,约翰还真没什么可兴奋的,刚才只是故意表现出来给伯格曼看看而已。

    把杂志收在自己的包里,约翰没有马上赶去手术室,而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他需要稍稍安静一会儿。

    这篇文章的发表约翰没有打算大肆宣扬,暂时有伯格曼一个人知道就已经足够了。而且约翰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一期《柳叶刀》的发行,诸多订阅者拿到刊物之后肯定是要引起一阵争论的。

    这年头,没人争论的那都不算什么要紧的发现!

    而且约翰还知道,即便abo血型理论获得了《柳叶刀》杂志的认可,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能够马上在全世界普及开来,自己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的好。要知道,历史上abo血型的真正的发现者虽然得到了诺贝尔奖,但那是在提出理论三十年后才得到的荣誉,而临‘床’输血的大规模应用更是要等到西班牙内战开始建立血库之后,距离现在还有半个世纪之久呢!

    “除非……”

    约翰突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可以尽快应用血型理论,推广血型体系的方法!

    “不,不行!”

    不过也就是两三秒钟的功夫之后,约翰的脑袋就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否决了自己这个想法:“社会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很容易就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招惹来非议和攻击……现在还不是时候!”

    在这个相对保守的时代,约翰真的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而且他也不是很着急。

    这么早就把abo血型系统提出来,一方面自然是为了给自己攒声望,而另外一方面的话则是为了以后在外科领域的发展。现在的外科医师们连阑尾炎手术都搞不明白,开‘胸’之类的手术那是想都不敢想,但是对于约翰来说,未来肯定是要向“高难度”手术进军的,那么成熟的输血技术就非常有必要了。现在先把理论提出来,如果有其他的外科医师们愿意当急先锋进行探索的话,约翰自然乐享其成!

    “唔……”

    想到这里约翰不由得眉头一皱,暗暗的琢磨道:“既然如此的话,要不要过两年考虑把肝素、枸橼酸钠给开发出来?然后把间接输血法给搞出来,那输血技术可就真的实用了……”

    ……

    在医院忙碌了一天之后,约翰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天‘色’已经慢慢的黑了,一月的柏林依然寒冷,刺骨的寒风吹在身上让人觉得骨头缝里都是凉的。依然骑着自己那辆自行车,约翰有些心烦意‘乱’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又是让人烦闷的一天!

    从根本上讲,约翰并不是一个‘性’子很急的人,反而非常的有耐心,否则也不会用了一年的时间去了解这个时代的医学知识,但是在夏洛特医院待的这两个月真的有些让他有些无聊,他也越来越感觉到了现在工作的无趣:每天重复着那些放血、脓肿切开等小手术,偶尔去看看伯格曼做骨折和截肢,真的是没意思极了。

    但是约翰却不得不耐心的等待着。

    改进消毒技术也好,血型的研究也好,归根结底都可以说是实验室的技术,约翰终究是可以用天赋来圆过去的,哪怕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也可以说是因为对人体结构的熟悉,加上一点点物理学知识与想象力就行了。

    而临‘床’医学,是急不得的。

    在约翰做外科医师的那个时代,医师们对每一种‘药’物、每一种手术的研究都已经到了非常细致的地步,‘药’物的用量、使用方法,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等等都非常的成熟,所以很多时候约翰觉得自己的工作就像是在做一道数学题一样,只要把病人当成变量代入到规范这个公式里面就行了。

    但是这个时代,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化学合成的‘药’物还没有出现,人们服用的‘药’物大多是大自然中存在的天然‘药’物,至于说剂量什么的依靠的完全是经验,医师们还没有开始严谨的量化研究。诊断疾病也没有约翰熟悉的ct,核磁,x线,甚至没有血常规等,靠的依然还是医师的经验!

    这些东西都是书上没有的,必须要在医院里一点点的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